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说课稿黄梅理工 陈锦文一、3-5模块高考大纲的要求和高考试题的特点.考纲要求及其调整变化 新课标高考大纲对3-5模块的高考要求。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II只限于一维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II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II 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放射性的防护IIIIII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知识条目中,动量部分原来有三个要求,现在只有一个要求,要求有所降低。能力要求也所变化。大纲版考纲
2、中,要求“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新课标考纲中去掉了“必要时”三个字,表示新高考提高了对 “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此项能力的要求。新考纲在“实验能力”中,增加了“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表明新考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考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新课程高考本专题的试题具有以下特点:高考试题难度基本上保持稳定,仍以中档题为主,原子物理等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动量内容以综合题、实验题出现,注重了物理模型的构建,突出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对于提取信息能力的考察力度有所加强,如图像、图
3、表、数据列表形式的题目的比重逐年增加;突出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和信息题的比重会加大。凸现新课程理念,从而体现高考改革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推动作用;强调人文关怀,较好地处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可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探究,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二、经过一轮复习后我校学生基础分析1.学生基础与能力分析经过一轮复习,部分学生对本模块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一定的掌握。主要是对动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能级与跃迁、核反应方程及
4、其规律等重点内容,显得稍为熟练一些。但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相对难度大些,且跟能量守恒综合考查的概率很大,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或者一些物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涉及动量的综合题,如果难度大一点,学生就显得一筹莫展,有的干脆放弃。而有关动量守恒的实验题也是高考热点,对于实验课相对不足的学校来说,学生最怕解答这类题目。原子物理部分的选择题,只要是常规题,一般能得分。但这一部分知识点细而杂,涉及到的微观领域,学生又缺少直接经验;有关考题,跟物理学的前沿容易发生联系,如夸克、黑洞等,而且往往会有部分学生因细节关注不够,造成答题错误。所以,针对本模块的二轮复习,重点内容还是要加强,细杂知识要突破、要点拨,加强
5、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力保学生不失基础题的分、多得中档题的分。2.模块选择与利弊分析出于三个方面考虑,我校建议学生选择3-5模块进行复习。一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一定的原子与原子核的知识基础;二是学生能从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等历程中,感悟科学家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三是动量守恒部分尽管以往是高考中的难点,但新高考降低了要求。当然作出这种选择,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涉及动量内容考题若综合性太强,会让学生拿不了分;涉及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内容,又太抽象,学生缺少直接经验,很多知识点学生纯粹靠识记而非理解,所以掌握得不牢固。三、35模块二轮复
6、习设计(一)复习内容和要求,下表列出了本模块基本考点及要求的学习层次考点层次考点层次动量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动量定理知道、射线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能用衰变会、知道反冲运动、火箭知道半衰期了解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原子核的人工核转变知道光电效应了解核反应了解光子了解放身性同位素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道放射性污染和防护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质量亏损知道物质波知道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道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史体会重核的裂变知道 粒子散射实验了解链式反应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核反应堆了解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知道轻核的聚变了解氢原子中的电子云了解可控热核反应了解光子的发射和吸收了解粒子和宇宙了解原子
7、核算的组成知道(二)复习时间和安排本模块复习需要时间十二课时,分三个子专题: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动量守恒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两课时、讲评一课时;波粒二象性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一课时、讲评一课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两课时、讲评一课时。综合释疑一课时。(三)复习方法和策略1.依纲据本,明析教学要求抓基础,抓落实。抓基本思维的训练,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再进行一定量的、灵活性的思维练习。抓表达,求规范;抓细节,求简洁;抓速度训练,求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在选考模块中,考生现在就应确定首选的模块、次选的模块,以防考场上举棋不定。2.疏理建构
8、,形成知识网络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反冲碰撞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光子说光电效应光的微粒说普朗克量子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波粒二象性氢原子光谱原子玻尔模型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核的组成波核能的利用电子、质子、中子的发现裂变聚变质能方程原子结构和原子核3.加强训练,突出重要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本子专题复习中要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会分析系统的内力和外力;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识记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其确切含义;会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会用实验验证碰撞中守恒。重点是动量、动量定理、动量量守
9、恒守律。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电磁学知识的综合问题解决。一选择题1.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Am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 )A碰前A的动量等于B的动量 B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若碰后A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若碰后B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着一个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D两手放开有先后,两车总动量不守恒 3.两名
10、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
11、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5.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 A球的动量为7 kgm/s, B球的动量为 5 kgm/s, 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 pA=6 kgm/s pB=6 kgm/s B. pA=3 kgm/s pB=9 kgm/sC. pA=2 kgm/s pB=14 kgm/s D. pA=4 kgm/s pB=16 kgm/s二、实验题:6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
12、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 的水平距离。(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 。PA/= 。PB= 。PB/= 。三、计算题: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0.5 kg、mB=0.4 kg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
13、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C=0.1 kg的木块C以初速vC0=10 m/s滑上A板左端,最后C木块和B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CB=1.5 m/s.求:(1)A板最后的速度vA;(2)C木块刚离开A板时的速度vC.8A、B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如图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b分别为A、B碰前的st图象,c为碰后它们的st图象。若A球质量为1 kg,则B球质量是多少?【答案与提示】:1C 2AD 3B解析:因系统动量守恒,故最终甲、乙动量大小必相等.因此,最终谁接球谁的速度小.,4A解析: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B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所以,A球的动量为2
14、kgm/s,B球的动量为10 kgm/s,即mAvA=2 kgm/s,mBvB=10 kgm/s,且mB=2mA,vAvB=25,所以,A选项正确。5A解析: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且EE. 质量相等, 则E=故只能选A。6(1)落点 (2)mA;mB;H;L;S。(3) ; ; 0;mBS。7解:C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A、B、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则mCvC0=mCvC+(mA+mB)vA;C在B上滑动时,B、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则mCvC+mBvA=(mC+mB)vCB;解得vA=0.5 m/s,vC=5.5 m/s. 8解:由图象可知:碰前va= m/s=3 m/s,vb= m/s=2
15、m/s,碰后vc= m/s=1 m/s,由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Ava+mBvb=(mA+mB)vc,得mB=0.67 kg.波粒二象性。本子专题二轮复习中要理解光子说及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会用来解决简单问题重点: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规律,光子说.难点: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一. 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 B. 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2. 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
16、. 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 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 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3.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 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 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 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4. 当具有5.0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eV。 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 )A. 1.5eV B. 3.5eV C. 5.0eV D. 6.
17、5eV5. 关于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形成的光电流越强C. 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D. 用频率是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6. 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B.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 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D.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
18、片上的情况呈现出规律性7. 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可以估算出德布罗意波长=1.821010 m的热中子的动量的数量级可能是( )A. 1017 kgm/s B. 1018 kgm/s C. 1020 kgm/s D. 1024 kgm/s8.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 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 麦克斯韦预言
19、光是一种电磁波面 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二. 填空题9. 如下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 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 (填“有”或“无”)偏转。 (3)实验室用功率P=1 500 W的紫外灯演示光电效应。 紫外线波长=253 nm,阴极离光源距离d=0.5m,原子半径取r=0.51010 m,则阴极表面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
20、为 。 三. 计算题10. 分别用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 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11. 如图所示,伦琴射线管两极加上一高压电源,即可在阳极A上产生X射线。(h=6.631034 Js,电子电荷量e=1.61019 C)(1)如高压电源的电压为20 kV,求X射线的最短波长;(2)如此时电流表读数为5mA,1s内产生51013个平均波长为1.01010 m的光子,求伦琴射线管的工作效率。【答案与提示】:1. AD。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vW知,B、C错误,D正确。 若=0,得极限频率=,故A正确。 2. D。解析
21、:本题考查光的性质。 干涉、衍射、偏振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只有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的粒子性的表现,D正确。 3. AD。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知,A、D正确,B、C错误。 4. B。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方程及逸出功。 由得W=hv=5.0eV1.5eV=3.5eV则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h=W=3.5eV,故正确选项为B。 5. C。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A错。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B错。用频率是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不一定不发生
22、光电效应,D错、C对。 6. AD。解析: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知,A、D正确,B、C错误。 7. D。解析:本题考查德布罗意波。 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得:p=kgm/s=3.61024 kgm/s。可见,热中子的动量的数量级是1024 kgm/s。 8. BCD。9. 解析:(1)当用紫外光照射锌板时,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放出光电子而带上了正电,此时与锌板连在一起的验电器也带上了正电,从而指针发生了偏转。 当带负电的小球与锌板接触后,中和了一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验电器的指针偏转减小。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用钠灯黄光照射,验电器指针无偏转,说明钠灯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红外光比钠灯黄光的频率
23、还要低,更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3)以紫外灯为圆心,作半径为d的球面,则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能量为E=r2=3.751020J。因此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5个。 答案5个10. 解析: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当用波长为的光照射时: 当用波长为34的光照射时: 又 解组成的方程组得:。 11. 解析:(1)X射线管阴极上产生的热电子在20 kV高压加速下获得的动能全部变成X光子的能量,X光子的波长最短。 由W=Ue=hv=hc/得=m=6.21011 m。 (2)高压电源的电功率P1=UI=100 W每秒产生X光子的
24、能量P2=nhc/=0.1W效率为=0.1%。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本子专题的复习二轮目标: 知道粒子散射实验;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理解模型提出的主要思想; 理解能级的概念和原子发射与吸收光子的频率与能级差的关系;. 知道原子光谱为什么是一些分立的值知道原子光谱的一些应用; 知道原子光谱为什么是一些分立的值知道原子光谱的一些应用; 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知道天然放射现象的原因是原子核的衰变; 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 知道原子核的衰变规律,知道衰变本质,会写两种衰变方程了解半衰期的概念; 知道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知道核能;了解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知道质量亏损;会根据质能方程和
25、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知道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知道核能的概念.知道裂变和聚变。重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所说明的问题,玻尔理论;了解天然放射现象和它的本质;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了解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质能能方程,会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难点:粒子散射实验,对原子发光现象解释;三种射线的比较;分析核反应过程和核能的计算。一. 选择题1.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 解释 粒子散射现象 B. 用 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估算原子核的大小C. 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D. 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2. 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述说法中正确
26、的有( )A. 它彻底否定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B. 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 C. 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D. 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观念3. 当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4. a光经过某干涉仪形成的光的干涉图样如图甲所示,若只将a光换成b光照射同一干涉仪,形成的光的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 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 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C. 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b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 若a光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27、5.某原子核X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粒子。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C.A=8,Z3 D.A=8,Z46.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依次属于( )NaMg+e U+nBa+Kr+3nF+HeNe+H He+HHe+HA.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 B.裂变、裂变、聚变、聚变C.衰变、衰变、聚变、聚变 D.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7.中子,质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现用光子能量为的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 ,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A、 B、C、 D、8.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红外线,关于这5种射线的分类
28、有如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前两种不是电磁波,后三种是电磁波B前三种传播速度较真空中的光速小,后两种与光速相同C前三种是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放出的,后两种是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放出的D前两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不具有波粒二象性,后三种是光子组成的,具有波粒二象性9、原子核自发的放出电子的现象称为衰变。最初科学家曾认为衰变中只放出电子,后来发现,这个过程中除了放出电子外,还放出一种叫“反中微子”的粒子,反中微子不带电,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下列关于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的核子数与原核的核子数相等,但带电量增加B原子核能够发生衰变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C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在“反中微子”动量忽略不计时,电子的动量与新核的动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大于电子和新核的总动能之和二. 填空题10. 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2的光子,已知1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_(填“吸收”或“辐射”)波长为_的光子。11.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綦江区教育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公费师范生考核招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级软考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
- 心理危机干预报告
- 2025浙江温州瑞安市司法局编外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人文内涵塑造策略
- 大学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 绿化工程的推广及意义
- 纺织品包装设计手册
- 2025西安雁塔区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并发症处理技巧模拟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保密协议书
- 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选择
- 免还协议合同样本
-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 2025中型工程承包合同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 典型质量案例警示
- T-ZSA 288-2024 餐饮设备智能烹饪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老龄工作培训课件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
- 档案员近3年年终工作考核情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