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_第1页
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_第2页
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_第3页
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_第4页
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试通过两则案例解读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 质 长期以来,医疗责任的认定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讨论的焦点,也 是民事审判中较难处理的棘手问题之一。其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 比如,医疗关系的法律性质、医疗过失的内容、举证责任、医疗过失 的认定、损害赔偿的标准等。1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日木等国,以 及英美法系的美国、英国等均通过专家的民事责任制度对医疗过失进 行了完备规制。2与之相比较,我国对医疗过失的规定则显得相形见 拙,至今尚无基木法律规范,只有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卫生行政主管 机关的部门规章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通知等,立法

2、的疏漏与滞后, 往往导致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混乱。鉴于此,我们拟针对司法实践中 的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以期对医疗过失责任制度的完 善提供一些帮助。 一、两则典型案例:3 1、原告林某诉被告深圳某医院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原告起诉的根据是,2002年8月1日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 员会岀具的粤医鉴2002J54号鉴定结论书,认为被告存在“二级医疗 技术事故”。一审审理过程中,被告多次要求法院进行司法鉴定,因为 适逢旧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废除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生 效(2002年9月1日)交替之时,原鉴定机构将被依法解除,省卫生 厅未受理该案的复议,导致被告依法应享有的复议中请权未

3、能行使, 所以该鉴定结论应为不生效的鉴定结论。另认为粤医鉴200254号鉴 定结论书认定事实有误, 2、原告胡某诉被告某医院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原告胡某因与被告深圳某医院发生医疗纠纷于2001年5月起诉至 法院,一审法院委托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出具 的深医鉴200137号鉴定结论书,认为被告不存在医疗事故。原告不 服,申请重新鉴定,2002年7月5日,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 会做出粤医鉴2002J35号鉴定结论书,认为被告存在“二级医疗事 故”。后被告申请复议,2002年8月29日,复议机关维持了原鉴定结 论。被告认为省级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及复议决定错误,要求一审

4、 法院进行司法鉴定。 这两则案例是我们深圳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类案例,具 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该如何处理当事人提出的司法鉴定中请呢?如 果支持,依据何在?如果不支持,理由是什么?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公正司法,正确处理纠纷,完善民法理论,意义重大。我们认为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它在 法院裁决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扮演何种角色?因为2002年9月1日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被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取代,故我们将 分别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分析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属性,进而得岀上述问题的结论。 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性质 上述

5、两则案例均发生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施行中4,该办 法自实行以来一直是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案件的重要依据,其以 第四章对医疗事故的鉴定做了专章规定,突出了医疗事故鉴定在处理 医疗纠纷问题上的重要性。 1、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效力的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四章的规定,可知医疗事故鉴定的 效力如下: (1)、对医疗事故的鉴定实行分级管理,省、自治区依行政规划 分别设立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三级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直辖市设立市、区(县)二级医疗事故鉴定委 员会。 (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可 以作为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地区(

6、自治州、市)、县(市、市辖区) 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具有双重效力,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其属于处 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由上级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 其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不能作为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依据。 2、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法律性质的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三章第11条规定,“病员及其家属和医 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 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不服的,病员 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 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7、委员会中请重新鉴定或者向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中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 卫生行政部门是处理医疗事故的主要机关,当医患双方发生争议时应 首先提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只有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不服时 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见,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具有浓厚的行政色 彩。因为,行政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多是规定先由行政机关处理, 将法院的处理置于行政机关处理之后。5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 医疗事故的鉴定,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这样, 就推出一条结论:当事人之间基于医疗事故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必 须首先向当地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中请鉴定,医疗事故鉴定是人民 法院

8、审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依据;当事人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 人民法院不可能审理该案件。这也使得医疗事故鉴定在法律性质上打 上了行政法的烙卬。 有人认为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的医疗事故鉴定在法律性质上 应理解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申请 复议,这种定性是不正确的,其错误地理解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第11条的规定。依该条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鉴定是 卫生行政部门及人民法院处理医疗纠纷的证据,对该鉴定结论不服的, 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鉴定;而对卫生行政部门依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所 作出的处理决定,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裁决的范畴,6在法律性质上 应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该处理

9、决定的,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上述第一则案例中的被告就是基于上述错误判断,认为广东省医疗事 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粤医鉴2002354号鉴定结论书,在法律性质 上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由于行政法规的交替使自己不能行使复议 权,而认为其不生效,并要求重新司法鉴定,这是不正确的。医疗事 故鉴定结论与行政机关依该鉴定结论所作的处理决定是两个不同的法 律概念,对前者不服,可中请重新鉴定,对后者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 而不能理解成对前者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从上述被告的中请理由看 其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可见,第一则案例中,被告基于未能对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委员会出具的粤医鉴2002154号鉴定结论行使复

10、议权,而要求一审法 院进行司法鉴定的理由,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1条、第13条规定,当事人对地区(自 治州、市)、县(市、市辖区)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 结论不服,其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向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中 请重新鉴定,第二种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对省级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因其是最终鉴定,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 简单的以自己的复议权丧失而要求司法鉴定没有依据。 依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出 具的粤医鉴200254号鉴定结论已经生效,被告说其无效理由不成 立。 为什么第一则案例中的被告会产生上

11、述错误理解呢?我们以为是 由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特点决定的。制定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时,我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计划经济仍居于主导地位, 法制建设不发达,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带有很强 的行政色彩,从而使医疗事故的鉴定极具行政色彩。同时医疗事故 处理办法第11条的语言表述不够清楚,致使被告产生了错误地理解。 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事故鉴定在法律上的性质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效力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其将医疗事故的技术 鉴定分为两级并赋予不同的法律效力。 (1)、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 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

12、鉴定工作,为第一级 技术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为第二级技术鉴定。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可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 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 (2)、省级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鉴定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医疗 事故鉴定经审定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可以作为卫生行 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地方医学会(不包括省级) 做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当事人无异议,经审查复核符合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也可以做为卫生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处理医疗 纠纷的依据。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性质 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 即当事人之间协商解

13、决、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岀调解中请由行政 机关调解、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遵 循了 “司法最终原则”,不再象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那样,当发生医 疗事故纠纷时先由卫生主管机关进行处理,不服时才可向人民法院起 诉。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来看,我们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 定结论在民事诉讼中属于证据材料,如果对其进行归类的话,属于民 事证据材料七种中的鉴定结论。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法200320号第2条第 2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中请和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按照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可见该 通知也是认为

1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属于证据材料,人民法院依证据 规则审查属实后可做为定案证据使用。 四、医疗事故鉴定在法院 裁决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扮演的角色 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医生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医疗责任,其承担医 疗责任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于其有过错。尽管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为 保护弱者在民法上出现了无过错责任,但鉴于医疗行业具有很高的风 险,为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 医生承担医疗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是恰当的。医疗过错,属于 过错的一种。我们认为判断过错的有无,不仅指应加责罚的心理状态, 还应就行为的客观状态是否适当加以斟酌判断,即除行为与结果之间 有无因果关系及预见可能性

15、之外,尚须就行为在客观上有无过错加以 审认。具体到医疗过错而言,判断医方有无过错,应就医方是否己尽 客观上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亦即应就是否为避免结果发生而采取适当 措施进行判断。8由于医疗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就使得法院在 确定医生有无医疗过错,并进而认定医生违法事实时需借助医学专家 方能解决,于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医疗事故由医疗技术鉴 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由医学会组织 进行鉴定的制度,其目的在于希望借助医学专家的方式对医疗行为是 否构成医疗事故提出意见,在这种意见的基础上法官再运用法律来确 定责任的归属。所以,我们认为,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的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委员

16、会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的由医学会组织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在法律性质上,为认定医生的医 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者说存在医疗过错的证据,在证据的分 类上属于医学专家的鉴定结论,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其在法院裁决医 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为:证明医生的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属 于证据的一种。 五、如何看待二则案例中被告提出的重新鉴定中请 上述两则案例发生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施行中,两被告均提 出要求重新司法鉴定,我们在前面己详细阐述了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 法律性质,无论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还是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的规定看,其均属于专家对医患双方争议的医疗行为是否属于医疗事 故的鉴定意

17、见,在民事诉讼中属于证据材料的性质,人民法院在审理 案件的过程中,要对该证据材料依法予以审查,经查证属实才可作为 定案证据。第一则案例中被告提岀的,由于其复议权未得到行使,故 鉴定结论不生效的理由不成立,我们在前面己有论述,此不赘言。但 我们应注意一个问题,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均将省级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定性为“最终鉴定”,该“最终 鉴定”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医 疗事故认定是一种行政认定,所谓上述的”最终鉴定“,等于排斥了 法院对医疗事故过失和因果关系认定的可能性,违背了司法最终原则, 限制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权限”。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18、,其并 未否定司法终审权。医疗事故鉴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本身 有一套鉴定结论的形成过程,比如依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 省级行政区划内,可能要经过省、地区、市(县)三级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才能成为“最终鉴定”,这样层层把关,以保证鉴 定结论的科学性、严肃性。我们不能把最终鉴定理解为必须采纳的鉴 定,不能更改,实际上在诉讼中,其毕竟属于证据材料的范畴,人民 法院还有一个对其进行认证的过程。两则案例中被告均认为广东省医 疗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在认定事实方而有误,要求重新进行司 法鉴定,我们认为我们应依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上述两则案件

19、中的医疗事故鉴定 结论进行审查,如符合法律规定,则在认定案件事实时作为证据采纳, 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反之,如不符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可以重新进行司法 鉴定。 如果要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应委托哪个鉴定机构呢?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法2003J20号第2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 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可见,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必 须委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医学会组织。由于上述两则案例 均己由广东省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

20、鉴定,我们认为,重新司法鉴 定应委托广东省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以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另,毕 竟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施行中,己有省级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存在。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核心” 证据,历来是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有学者主张,为了保障鉴定结论 的公正性,人民法院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不一定要委托“行 政机关主管”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人民法院可以聘请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大学中的鉴定机构,当然也包括医学会组织的鉴定机构,但 最终委托哪个机构由人民法院决定。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妥。首先, 没有法律依据支持。其次,从中国的国情看,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 鉴定机构应是最有条件担当此鉴定委托任务的,其设备、人员素质等 均是其他机构无法比的。 六、结论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比,最大的变 化在于:前者规定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由卫生行政机关主管,而后者 由医学专业的专家组成,自治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