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_第1页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_第2页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_第3页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_第4页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凭借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不断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出版 企业的实力日益壮大。 近年来, 我国出版业先后实施了经典中国 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 构建了内容生产、翻译出版、发行推广和资本运营等全流程、全 领域从图书到企业的“走出去”格局。 通过国际书展活动与版权 输出等途径,一批国内出版企业在世界图书市场崭露头角,使 “走出去”的影响日益提高。 同样的, 由于中国出版“走出去” 的积极姿态与越来越多被广泛承认的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 也引 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 因工作关系, 笔者有幸与西方数位领域内 专家、学者针对中国出版物

2、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进行了对话,其 中不乏对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观察有独到之处, 整理成文, 供 业界同人参考。一、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变化 十多年来往返于德国、 荷兰等西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吴乐思 (本名 Matthias Wahls ,荷兰籍),有着丰富的中国地区跨国 出版业务经验, 他也十分关注中国出版社参与或举办的国际交流 活动。他认为,比起单纯的出版图书,中国的出版社和西方一般 意义上的出版社不太一样。 在版权输出方面, 中国的出版社十分 积极,尤其在了解哪些书具备输出潜力的时候, 会不遗余力促成 这桩版权贸易。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中国的出版社更加关注 提升自身的国际知名度,或者说

3、国际声望,而并不只是版权收益。和以前相比,中国的出版社对于国外出版商的了解有所提高。在版权谈判方面,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与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 出版社签约,这和以前他们认为只要版权输出就“完成任务”的 想法大相径庭。但他同样提到,现在只有国内的大型出版机构意 识到了这一点,更多的中小型出版社尚未达到这样的高度。在吴乐思看来,中国出版“走出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 阶段是图书版权走出去。现在很多中国的出版社都会设置版权经 理,或是与版权代理公司合作,或是独立部门运营,通过与版权 代理联系以及参加具有国际性质的书展, 输出自己的版权。不过, 单纯的通过图书和国外版权经理的交流会非常局限。第二个阶

4、段是出版社的影响力“走出去”。 随着企业规模越 来越大,中国国内的出版机构越来越为人所知, 至少在行业内的 范围是这样的。但似乎更多的中国出版社比较安于现状。第三个阶段是能够在国外经营自己的出版社。“这几年我们看到有中国出版机构在国外收购出版社,但重要的一点是,购买后应投入自己的人力,调整管理模式。不为买而买,而是加入自 己的理念。比如在欧洲或者美国运营的出版社也会低价收购一些 公司,引入自己的管理体系,逐渐将其做大。中国的出版社则相 反,他们认为,相比国外市场,国内市场还是主要的,他们更倾 向于以大价格收购那些具备良好规模的公司,这样在收购后不必大动干戈,可以直接加以利用。我觉得中西方在这点

5、上的出发点 不太一样,比如西方是为了商业战略去收购, 而中国的出版社可 能更看重企业名声,花钱买宣传方式,方向上更直接。所以其收 购的资金往往不会成为收购的决定性因素, 这在西方看来是不可 思议的。我觉得从出版社本身出发,要有走出去的野心。很 多中国的出版社只是希望自己的规模变成最大。 这是典型的中国 式想法。相比而言,西方的出版社更多希望自己出版物的质量和 声誉在某一领域成为老大,而不是营业额第一。比如自然 (Nature )出版集团,他们就是自然科学学术出版物领域的领导 者。做精而非做大,这就是西方出版社之于中国出版社的区别。 ” 出生在荷兰,现任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 SOAS, Uni

6、versity of London )中国学院院长兼教授的贺麦晓(本名 Michel Hockx)与吴乐思的看法有相似之处。作为研究中国文学 与诗歌方面的专家,他关注的是出版企业作为桥梁对于中西方文 化的沟通与交流的课题。贺麦晓认为,在许多人看来,中国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进 行跨文化交流活动(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比如实施文化与 出版“走出去”政策,开办国际书展等等。虽然举动很多,但并 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给人留下过于形式化的印象。他认为,这 些措施,尤其是中国官方的倡议,着重点更在于“软实力”,官 方更倾向于使外界的人士相信中国不只是经济, 在各个方面都正 在变得更强。这一点从学术论文发表

7、数量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 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就能看出来, 西方也十分需要了解中国在学术研究上的前沿成果。 学术本身而言就是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知 识求索,学界也一直是以一种国际化的跨文化、 种族的身份存在。 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有很多联合举措,比如, 一些西方大学在中国成立校区,教出的学生非常具有文化宽容性, 思维上也更为开放 ; 中国官方在资助本国学生留学海外和国外学 生留学中国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这一点是值得出版领域学 习、借鉴的。孔子学院本身促成中西大学合作的出发点是很好的, 也确实有很多正在为跨文化交流出力的孔子学院, 可因为意识形 态的不同,同样也有部分孔子学院因意识

8、形态目的多过文化交流 而备受争议。贺麦晓谈到在 2015年红极一时的一档 BBC(英国 广播公司)节目,在这档节目里,英国的中学引入中国的教育模 式,让中国的老师们在英国用中国的方法教英国孩子。 这种跨文 化交流的新尝试在贺麦晓看来是有意思的实验。 这个节目重要的 不是讨论哪种教育体系更优, 或者说哪种研究方法更先进, 而应 该更加重视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 从教育到中西方在各个层次的 交流。就拿这个节目来讲, 我们在最后看到的是学生们自己适应 了一种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教育方式, 以及那些努力让自己适应英 国教育环境的中国老师们。 在节目一开始, 他们的理念相去甚远, 但到最后双方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9、, 彼此进行了很好的磨合。 换作 学术,更应该重视相互的交流才能让大家更了解彼此。出生在荷兰的贺麦晓, 受到荷兰鼓励学习外语的传统影响, 在上初 中的时候,除了掌握母语荷兰语,还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 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外语。 对于语言的系统学习使他本身对其他 语言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他选了中文专业。机 缘巧合的是学校还给他提供一整年在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荷 兰莱顿大学( Leiden University )读中文研究课程的时候,贺 麦晓除了中文还有了很多学习有关中国社会、 历史与文化知识的 机会。后来,贺麦晓逐渐喜欢上了当代中国文学,也逐渐有了建 树。通过贺麦晓的经历,

10、我们看到的是交流的优势。而现在,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西方很多人视学习中文为一条 赚钱的道路,原始的兴趣变为实用主义。因此,西方对中国研究 的重心越来越集中在了解当代的中国社会, 经济与政治, 很少有 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抱有真正的兴趣。 “当代中国研究的领 域,因为某种原因,集中在研究 1976 年以后中国的发展上。不 仅如此,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学生只对学习中文感兴趣, 将其视为一种工具, 而不做其他中国相关的研究。 所以现在越来 越多的学生主修贸易、经济或金融,同时辅修中文。这些人中文 语言能力非常好, 中文说得甚至比我这个中文专业出身的教授流 利,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却非常薄弱,有些

11、人甚至除了中文,对其 他中国有关的知识不甚了解。可以看到,现在的英国,很多学习 中文的人的动机, 就像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学习英语一样, 因为这 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提供机会和帮助, 而不是抱着非要了解这门语言背后文化的态度。就这一点而言, 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责任, 我认为需要出版企业通过长期的努力 来承担, 西方的出版机构现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但中国的出版 企业走出去照这个标准看,做得还很不够,缺少独立精神, 还要承担文化交流之外的内容。”贺麦晓说。二、哪些图书更具备“走出去”的潜力 美国人陶建(本名 Eric Abrahamsen )曾将王晓波我的精 神家园译成英文,获得

12、美国笔会(PEN翻译奖。他翻译徐则 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 (英文译本书名改为 跑步穿过北京 ) 还获得美国NEA文学翻译资助奖。另外,富有中国文学“走出 去”经验的陶建还创办了中国文学翻译网站 PAPER REPUBLIC在他看来,中国有许多图书非常适合西方的口味,尤 其是成名于 20世纪 80 年代的一批作家。“比如格非,王安忆, 阎连科等等, 尤其是他们写于 20世纪 80 年代的作品。 他们早期 的作品, 故事情节十分丰富, 那时候的他们让人觉得总是在试图 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 使自己的书写变得有力量。 这让人联想到 美国 20 世纪早期的一些作家。比他们年轻的中国作家,我也比 较关注,其

13、中阿乙,颜歌,曹寇等人的一些作品,我觉得非常值 得一读。 或许这话只能代表我个人意见。 他们并不像之前一代的 中国作家一样拥有某种力量, 但是他们更聪明, 作品中会有 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陶建谈起中国国内作家如数家珍。他回忆起自己读的第一本中国作家的书是王晓波的 我的精 神家园。以此为引,他陆陆续续读了王晓波的其它作品。王晓 波也成了他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陶建认为, 中国和美国的畅销书在品类上有很大区别。 就虚 构类而言,虽然畅销书总会集中在几类,但在美国,比较畅销的 有爱情小说,侦探小说和犯罪小说, 而中国则会倾向于武侠小说, 校园爱情与职场小说, 很难看出有多少交集。 非虚构类的图书

14、差 别更大, 这类图书往往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文化风格即书写风 格。中国的读者会更倾向于自助类与成功类图书, 美国读者则更 多读一些科普类的。美国市场有大量的你所不知道的关于 xxx 的故事 类图书,比如关于盐的、 睡眠的, 写作风格也比较有趣, 讲的都是些常见事物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中国近年来也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类似出版物。在谈到中美读者阅读口味时, 陶建还分析了中国文学“走出 去”的现状。他认为,总的来看,美国读者群体对中国文学作品 还没有产生广泛的兴趣。 曾有一段时间, 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的伤 痕文学和与中国“文革”相关的文学作品 (学术出版物为主) 有 过一些兴趣,之后有关性与毒品的

15、上海宝贝和糖那样的 故事也有过短暂的流行, 但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 其很快又消亡 了。现在的美国读者,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可以期待什么,或是想 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 大致上说, 他们会希望读一些有关当代中 国的作品, 从中可以知道中国当代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至于具体 的作品类型,读者很可能自己也不清楚。总而言之,美国读者对 中国文学作品并没有特别的关注。而中国主题图书的读者群体, 不应只停留在自己的圈子里, 无论是华裔还是普通美国人, 都会 有兴趣点。早期的美国华人会对像野天鹅这种讲述家族故事 的文学作品特别关注,好像从中可以找到他们曾经的影子, 这种 题材对普通美国人同样也有吸引力。相对于中国读者对各类国际、 国内图书奖项的关注,陶建也 给出了普通美国读者的看法。“奖项本身会对销售产生很大影 响,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读者和出版商都会关注奖项,而奖项也 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作家进行评判的重要参照。但除了诺贝尔 奖,各国的奖项影响力其实仅限于其国内,就像中国奖项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