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_优秀论文_第1页
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_优秀论文_第2页
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_优秀论文_第3页
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_优秀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策略探讨论文【摘要】颈椎病是现代社会多发病、常见病。在祖国医学中的“痹证”、“萎证”、“眩晕”、“头痛”等证中有类似论述。其发病概由外感风寒、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因素所致颈肩疼痛、头晕目眩、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笔者针对病因将其分为风寒痹阻、气滞血瘀、肝肾不足三型, 运用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疗效。【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药;内治法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 原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现今、甚至中学生亦有发生。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的病名, 但在“痹证”、“眩晕”、“头痛”、“萎证”等证中有类似论述。笔者吸收前辈和同仁的经验, 在临床工作中将颈椎

2、病分为三型, 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现概述如下。一、风寒痹阻型2.1症状要点颈、肩、背等处疼痛, 痛有定处, 喜热恶寒, 遇冷加重, 颈项强硬, 可触及颈部有条索状物, 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麻木或肌肉萎缩, 指端麻木, 舌质正常或暗, 苔薄白, 脉沉迟或紧。2.2治法祛风寒, 通筋脉, 止痹痛。2.3方药羌活15g, 独活15g, 防风15g, 赤芍15g, 葛根20g, 桂枝15g, 白术15g, 生姜10g, 麻黄10g, 川芎5g, 乳香5g, 没药5g, 甘草10g, 水煎200ml, 早晚各服100ml。此证以风寒实邪为祟, 故应以祛风散寒为主, 兼之舒筋

3、止痛, 且祛邪不伤正。葛根升发清阳, 通经活络, 具有较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独活、羌活祛风湿, 止头痛, 可引药直达病所;白术健脾燥湿升阳;防风胜湿通痹止痉;川芎血中气药, 功擅疏通, 上行头颈, 通畅血脉;乳香、没药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通脉止痛之功。二、气滞血瘀型2.1症状要点头颈、肩背、上肢疼痛、麻木, 多为刺痛、疼痛固定拒按, 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 舌暗, 可有瘀点、瘀斑, 脉涩。2.2治法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2.3方药桃仁15g, 红花15g, 黄芪30g, 当归尾15g, 赤芍15g, 川芎15g, 地龙15g,

4、白术15g, 三七粉5g, 桂枝10g, 全蝎5g, 威灵仙15g, 甘草10g, 水煎200ml, 早晚各服100ml, 晚服配黄酒1两(可视酒量加减)。本型以瘀为主, “不通则痛”, 故治疗以“通”为法。此型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 活血补气通络;全蝎熄风止痉、通络止痛, 能扩张血管而镇痛;白术健脾燥湿升阳, 桂枝通阳, 威灵仙疏通经络, 三七粉活血化瘀定痛。诸药协同可使气血通、疼痛止。三、肝肾不足型3.1症状要点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失眠健忘, 头胀痛或空痛, 腰膝酸软, 一侧或双侧肩、臂、手麻木, 颈部广泛压痛, 舌红少苔, 脉细数。3.2治法补肝肾, 强筋骨, 止痹通。3.3方药山药2

5、0g, 山萸肉20g, 熟地20g, 丹皮15g, 泽泻15g, 茯苓15g, 威灵仙20g, 独活15g, 秦艽15g, 川芎10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五加皮15g, 甘草10g, 水煎200ml, 早晚各服100ml。此型以中老年人多见, 故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 滋补肝肾;威灵仙疏通经络;川芎为血中气药, 上行头颈, 功擅疏通;独活、桑寄生、五加皮、杜仲、秦艽可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并引药达病所。诸药共奏补肝肾、强筋骨、止痹通之功。四、体会颈为头与躯干之枢纽, 周身气血之通道, 脏腑的气血均通过颈而上奉于脑, 保证全身脏腑气血的协调统一。一旦外感六淫、内伤劳倦、跌仆损

6、伤即可致病。现代显微解剖学揭示颈部构造的复杂性, 加之颈部是重量较大的头颅和活动较少的胸椎之间的枢纽, 组织如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创伤等即可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病名, 但有关论述及实践已较清晰地表述了对此病的认识且采用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中药内治, 对于风寒痹阻、气滞血瘀要以祛邪为主, 但祛邪而不伤正;治疗肝肾不足要以扶正为主, 但扶正而不留邪。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 使扶正与祛邪二者有机结合, 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张先发, 沈利华, 李健康, 等.对儿童青少年颈椎病病名来源的探讨.西部医学, 2009, 21(2):337.2黄健, 吴松鹰.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102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1(3):13-14.3张清, 孙树椿, 佟大伟.椎动脉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1, 9(3):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