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设计复习资料_第1页
纺织品设计复习资料_第2页
纺织品设计复习资料_第3页
纺织品设计复习资料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纺织品: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 狭义上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 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 P3 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 经过整经排纱工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工序形成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直交错交织而形成的,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力的片状物。 P4混交织物 :经纬纱同时为混纺纱或其一方为混纺纱,但混纺所用原料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不同,这样的经纬纱制织而成的植物成为混交织物。P6交并织物 :由单一原料成分各自纺成纱线然后和其他不同种类的长丝相互并合后制织而成的织物。 P6混并织物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纺成纱线与其他不同

2、原料的混纱或长丝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 P6混并交织物 :经纱和纬纱分别有不同的原料纺纱再与其他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 P6压扁系数 :织物中纱线收到外力挤压时, 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的描述参数。延宽系数 :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出现的大直径与理论直径之比。P20挤压面积系数 :描述织物中纱线由于受力挤压其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后, 其截面的实际面积与纱线截面理论面积的关系。 P20织物的几何结构 :织物中,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 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屈曲波: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几何空间形态, 类似于一种类型的机械波, 将这种波称为。屈曲波

3、高 :纱线在织物中弯曲形成屈曲波, 波峰和波谷的垂直距离称为屈曲波高。P22织物的支持面 :指与外界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作用的纱线系统。P24直径交叉理论 :在浮长下纱线相互贴紧排列; 在经纬纱交叉处, 某一系统纱线被另一系统纱线交叉分开的距离等于另一系统纱线的直径, 也就是交叉处纱线的中心距为两系统纱线直径之和。 用这种交织状态对织物进行分析, 称为直径交叉理论。( 课件)紧密织物 :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或与另一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这样的织物称为紧密结构织物。 P29仿制(花型)差异率:表示产品与样品在花型上变化程度。(附样花区的密度产品花区密度) *100%/ 产品花区

4、密度p58府绸效应 :由于府绸的经密比纬密大得多,因此,织物的经纱弯曲较大,纬纱比较平直,而且经组织点的浮长比纬组织点的浮长长,结果造成织物表面具有由经纱凸起部分所形成的菱形颗粒。一般称此为府绸效应. p61上机充实率 :实际上机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它在毛织物中一般只用于衡量呢坯的上机紧密程度,称为上机充实率。结构相的升相 :经纱曲屈波高不断地变大,由 0 变到 dj+dwp25结构相的降相 :纬纱曲屈波高由 0 变到 dj+dw,称为。p25紧度:紧度的原始物理意义是指一定面积的织物中纱线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P27织物几何密度:指织物中同一种纱线系统两根相邻

5、纱线之间的垂直距离。P28至相效应迟钝:在经支持面织物中结构由第 11 相升至第 13相,与结构相由第17 升至第 19 相比较,都是升高两个结构相,但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到高结构相时,每升高 1 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大的经向紧度, 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钝 ; 对于纬支持面织物, 结构相由第 11 相降至第 9 相,与结构相由第 5 相降至 3 相相比,都是降低两个结构相, 但纬向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 每降低一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多的纬向紧度,这也是至相效应迟钝。 P32 二、填空1、按生产方法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复合织物2、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服用织

6、物、装饰织物、产业织物3、按原料组成来分,织物可以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4、棉织物的传统品种府绸、平布、斜纹布、棉哔叽、卡其、贡缎、线呢、线毯、条绒、平绒等5、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有华达呢、哔叽、驼丝锦、贡呢、马裤呢、板司呢、牙签呢等6、粗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粗梳毛织物传统品种也有麦尔登、大衣呢、拷花呢、维罗呢、法兰绒等7、织物内纱线截面形态有: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凸透镜形、不规则形。影响织物中纱线截面形状的因素有( 6 点)8、织物的支持面有:经支持面、纬支持面、等支持面三种。9、织物的几何结构可以

7、划分为 21 个几何结构相,其中第 1-10 结构相为低结构相,织物的支持面为纬支持面,第 11 结构相为中结构相,织物为等支持面,第 12-21 结构相为高结构相,织物为经支持面。10、纺织品设计的方法有:仿制设计、改进设计、创新设计11、从成匹的织物中选取适当尺寸的样品,用于分析测试,称为取样。分析织物中获取的资料、 数据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 样品面积大小有关。 要保证织物分析的准确性,取样应基本做到随机性和有代表性。12、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13、经纬密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数法、间接测数法、拆数法。14、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拆纱分析法、局部分析法、

8、直接观察法。15、常用的经纬密测算方法有称重法、比较判定法。16、织物重量测算方法有称重法和计算法两种。织物经纬纱原料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梯度法,荧光法,燃烧法17、花型仿制时,可以采用移植法、调整穿筘法、调整花经法和综合调整法来仿制。18、无梭织机布边的主要形式有:折入边、纱罗边、绳状边、热熔边、辅助经纱边、辅助纬纱边、针织边19、传统色织物的主要品种有条格布、色织府绸、色织细纺、色织巴里纱、色织牛仔布、色织泡泡纱、色织绉纱、色织薄型弹力绉、色织绒布等20、毛及毛型织物按照纺纱工程来分可以分为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21、传统的 2/2 斜纹精纺毛织物有:哔叽、啥味呢

9、、华达呢22、传统的平纹组织的精纺毛织物有:凡立丁、派力司、薄花呢、旗纱23、某精纺毛织物的编号为SB32001,它表示该织物的原料成分是混纺毛织物,其织物大类为华达呢。(不同的数字代表什么要记得)p132答:精纺毛织物的分类编号由两位大写的英文字母与 5 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排列,最左边的英文字母代表该精纺毛织物的产地, 第二位英文字母代表该精纺毛织物的生产厂家;英文字母后跟 5 位数字从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该精纺毛织物所用原料,“2”表示全毛、“3”表示混纺、“4”表示纯化纤、“5”表示长绒毛、“8”表示旗纱;第二位数字代表产品类别, “1”表示哔叽和啥味呢类、“ 2”表示华达呢类、“ 3”

10、表示单面花呢类、“4”表示中厚花呢类、“5”表示凡立丁和派力司类、“ 6”表示女士呢类、“7”表示贡呢类、“8”表示薄花呢类、“ 9”表示其他精纺毛织品;第三到第五位数字代表企业内的生产代号,如 SB31500,代表上海三毛生产的混纺哔叽。三、问答1、(1)论述织物中纱线的屈曲变化状态p22,( 2)屈曲波高 p24 和织物厚度的变化 p24。( 3)论述三种状态下的几何结构屈曲波和厚度的变化。答:( 1)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一状态过后,经纬纱都要弯曲,最后过渡到经纱弯曲, 纬纱不弯曲的结构状态。 这之间还要经过经纬纱的表面平齐的经纬纱结构弯曲状态。这三种曲屈状态, 也是织物几何

11、结构状态的三个特殊的结构状态。( 2)织物中经、纬纱曲屈波高 h j0, d jd w;hwd jdw ,0 ;织物厚度在整个可变化范围内d jdw ,2d wd j2d jd w , d jd w 。当经、纬纱直径相等,即 d j dw d 时, h j0,2d; hw 2d,0 。2d ,3d。( 3)三种特殊状态下的几何结构曲屈波: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 h j0 ,hw d j d w ,d j2d w ;当 d jd wd 时, h j0 , hw2d ,3d;经、纬纱均弯曲, h jdw hw d jd jdwd jdwdjw时,当时,h =h =d,2d ;,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

12、, hjd jd w , hw0 ,2d jd w ,当 d jd wd 时,h j 2d , hw0 ,3d 。2、织物的高低结构是如何划分的?答: 1低结构相低结构相是指纬纱曲屈程度比经纱曲屈程度更大的结构相,此时,织物与外界接触的是纬纱系统, 低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纬支持面结构的织物,hw d j ,当 d j d wd时,hw h j 。低结构相是第 1 结构相到 hwd j ,h jd w的那个结构相, d jd wd 时,是 110 结构相的范围。2中结构相 中结构相是指经、纬纱的曲屈程度相当的结构相,中结构相织物与外界接触时,经、纬纱同时参与,即经、纬纱在织物表面平齐。中结构相织物又

13、称为等支持面结构织物, h j d w , hw d j 。当 d j dw d 时,即是第 11 结构相。3高结构相高结构相是指经纱屈曲程度比纬纱更大的结构相,此时,织物与外界接触的是经纱系统, 高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经支持面织物。 hj dw ,hw d j ,高结构相是由 hw d j , h j dw 的那个结构相到第 21 结构相。当 d j d w d 时,即是第 12 结构相到第 21 结构相的范围。4. 0 结构相 当经纬纱直径不相等的情况下,要达到经纬纱构成同支持面的织物,需要满足 hj/hw=dw/dj 的条件,此时称 0 结构相。3、(1)什么是紧密织物?( 2)构成紧密织物

14、的条件是什么?( 3)织物紧密状态时如何划分的?答:(1)紧密织物是指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或与另一种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的织物。紧密织物交织状态符合直径交叉理论。( 2)构成紧密织物的条件:1织物中的纱线截面为圆形 纱线在实际生产中不会是规则的圆形,圆形截面是理论上工艺计算而得到的,由于纱线截面形状多样,研究难度大,因此,假定织物中纱线截面为圆形,以便于研究。2织物中的纱线为刚体 纱线是柔性的,在织物相互挤压会受力产生形变,这样给研究带来了麻烦。若纱线为刚体,则不存在形变,其截面形状为圆形,受力不产生形变。3经、纬纱之间的关系 经纱与纬纱之间,经纱与经纱之间,纬纱与纬纱之

15、间相互接触而不产生压力与形变。织物中纱线截面呈标准圆形, 经纬纱都是刚性体, 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与另一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这样的织物称为紧密织物。( 3)1双向紧密结构的织物 当一个织物的经、纬向紧度均达到某一结构相状态的经、纬紧度时,称该织物为这一结构相的双向紧密结构织物。 双向紧密结构织物在实际中并不存在,是一种虚拟态织物。2单向紧密结构织物当一个织物的经或纬向紧度达到某一结构相状态的经或纬向紧度,而该织物的纬或经向紧度未达到这一结构相的纬或经向紧度时,该织物称为这一结构相的经或纬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生产中,经向单向的紧密结构织物很多,如府绸、华达呢、卡其、直贡缎

16、等;而纬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较少,常见的有横贡缎、条绒等。织物的经向紧度大于该组织织物的同支持面织物的紧度而纬向紧度却小于该组织的同支面织物的紧度时, 该织物就是经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 反之则为纬向单向紧密结构织物。4、分析常用组织紧密结构织物结构相图。图中 A 、B、 C、D、E 分别表示平纹、三枚斜纹、四枚斜纹、五枚缎纹、八枚缎纹的结构相图。1、位于等支持面附近的结构相以平纹的紧度最小,说明平纹组织易于使织物达到紧密结构, 而以缎纹组织的紧度最大, 且同样变化一个结构相时, 缎纹组织紧度的变化值最小, 说明缎纹组织经纬紧度的变化最易导致结构相的变化, 在此情况下,缎纹组织最容易获得经支持面结

17、构或纬支持面结构。2在经支持面织物中,结构相由第11 相开至 13 相,与结构相由第 17 相升至第19 相比较,都是升高两个结构相,但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到高结构相时,每升高 1 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大的经向紧度, 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钝。 至相效应迟钝说明在设计高结构相织物时, 结构相选择过高, 织物紧度增加很大, 织物手感会变硬,织物用纱量增加,生产织造因难,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结构相,便于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和便于生产。3对于纬支持面织物,结构相由第 11 相降至第 9 相,与结构相由第 5 相降至 3 相相比,都是降低两个结构相,但纬向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在低结构相时,每降低一个结构相

18、必须增加较多的纬向紧度, 这也是至相效应迟钝。织物设计时,结构相选择过低,织物纬向紧度增加很大, 纬密很大,影响织物风格及服用性能,打纬阻力大,纱线断头增加,织造困难且生产效率低。因此,织造低结构相织物时,要便于生产和提高织物生产效率及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5、分析等结构相织缩率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织缩率的范围 所有组织的织物,其经、纬织缩率都在以平纹组织经、纬织缩率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内。2各组织的织缩率曲线特征 组织循环愈小,平均浮长愈短的组织其经、纬织缩率曲线接近直线,如平纹组织;组织循环大,平均浮长长的组织、其经、纬织缩率曲线接近圆弧形,如八枚缎纹组织。3致相效应状况织物结构相的升降

19、,其织缩率的变化差异不很大,无明显的至相效应迟钝。 这表明同种组织的织物只要结构相变化相同大小, 其经、纬织缩率变化量接近相等, 织物结构相的变化引起的用纱量变化主要是密度变化引起的用线量变化,而由结构相变化引起的织缩率变化产生用纱量的变化很小。4织缩率的变化是有界范围内的连续变化 各种组织的织缩率是在有限范围内的连续变化,平均浮长短的组织,其织缩率的变化范围大,平均浮长长的组织,其织缩率的变化范围小。5在纵条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制织纵条织物时,不同的组织必须选择不同的结构相, 使其织缩率相等, 织物表面才会平整, 清除由于织缩率的差异而起皱、 纵条交界不清和歪斜、 松经

20、停车或经、 纬张力不匀造成织造开口不清和跳纱织疵等现象。6、紧密结构紧度有什么工艺意义?答: 1.、判断机织物的几何结构特性2.预测织物的难易程度3.几何结构与织物的机械性能4.判断形成紧边、松边的原因7、纺织品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 1. 适销对路2. 经济、实用、美观相结合3. 创新与规范相结合4. 设计、生产、供销相结合8、举例分析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选择与配置及与织纹的关系。答:(一)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选择与配置纱线的捻向分为 Z 捻(右捻 )和 S 捻 (左捻 )两种,一般线织物中,单纱常用 Z 捻,股线则用 S 捻,利用单纱与股线捻向相反来达到股线结构的稳定, 但对于轻薄、挺爽织物与

21、绉织物而言, 为保证产品风格, 则常采用股线与单纱 Z-Z 同向捻的情况,如棉织中的巴厘纱,毛织中的台茸绉。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配合对织物的手感、 厚度、表面纹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经纬纱捻向的配合有四种形式, 即 Z 捻经纱与 Z 捻纬纱,S 捻经纱与 S 捻纬纱的同捻向配合; Z 捻经纱与 S 捻纬纱, S 捻经纱与 Z 捻纬纱的不同捻向配合。当采用不同捻向的经纬纱配置时,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光泽。如图 2-1(a)所示,其经纬交织点在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 经纬纱间缠合性差, 其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手感较松厚而柔软, 其厚度比经纬纱同捻向的织物要厚, 染色均匀,同时,由于织物表面所呈现的

22、纤维斜向一致, 对光的反射方向也一致, 因而织物的光泽好。当经纬纱捻向相同时,如图 2-2(b)所示,织物的手感、染色效果等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织物显得薄而紧密。另外,在织物的捻向设计中,还可利用不同捻向纱线的间隔排列 ,形成隐条、隐格效应,使织物外观含蓄、雅致。这在精纺毛织物和仿毛织物中应用较多。(二)纱线捻向与织纹的关系由于纱线捻向不同, 纤维在纱条中的走向不同, 对光的反射方向不同, 会影响织物表面的光泽与纹路的清晰程度。 在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风格要求, 合理配置纱线捻向与组织,以获得产品所要求的效果(清晰、条格隐现) 。1织物表面纱线浮长段上的反光带现象由纤维反光而构成的反光带的倾斜

23、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反。2斜纹、缎纹类织物的织纹与纱线捻向关系组织结构、原料等条件相同的纱线浮长段, 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 其反光特征相同。如果组织的织纹方向不同,将会得到一个清晰而另一个不清晰的纹路结果。9、试分析在有梭织机上如何设计布边。答:(1)布边经纱的选择 由于布边在制造、 后整理中所承受的机械摩擦力比布身要大得多, 故布边经纱应选用布身中强度、 耐磨性好的一组经纱为原料, 并注意保持布边与布身的收缩性一致。( 2)布边的宽度与密度在保证布边作用的前提下, 布边宽度以窄为宜。 布边的宽度随织物的加工、 用途和布边的形成方法而异。 布边宽度一般为正身幅宽的0.5-1.5%,在 0.5-2c

24、m 之间。常见织物布边宽度每边在 0.5-1cm 之间。为使布边平整, 布边经密应略大于正身经密, 或与布身的经密相同。 对于高精密高紧度的织物, 布边经密与布身经密相同; 对于低经密低紧度的织物, 布边经密比布身经密可以提高 30-50%,甚至 100%;对于一般织物, 布边经密与正身经密相同,或提高 10-20%。( 3)布边组织(一)布边组织的选择原则1、布边的组织点应尽量正反面平衡,且边道组织的平均浮长与地组织相等或接近。这样后整理时两者的缩率趋于一致,可以避免卷边现象。2、布边组织应尽量简单,以减少用综的数量。3、布边组织必须与梭箱运动紧密配合,要确定好第一纬的投尾方向,使边纱交织良

25、好,边道光洁,防止边纱不锁边现象。(二)布边组织与布身组织的配合地组织平纹及平纹各类斜纹及锻背组织、小提花组其变化组缎纹及缎纹织、联合组织、联合组变化组织、织织急斜纹布边组织平纹(粗纺经重平、方经重平、方有时也用纬平及其变化平及其变化重平)、经重组织、反斜组织平纹或人字反斜纹经二重、纬 小绉纹、透二重、经纬 孔组织双层、人字锻背同地组织平纹(变(纬二重, 化 )、经重也可用平平、小绉纹纹)( 4)边组织上机当布边经纱的运动规律与布身经纱相同时,可以采用布身的综框来织布边;当布边经纱的运动规律与布身经纱不同时, 采用 2-4 片专门的织边综框来织布边。布边的经密等于或稍大于布身的经密时, 边纱穿

26、筘入数应等于或稍大于布身的穿筘入数。10、布边的作用与要求。答:布边是织物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防止边经松散脱落, 增加织物边部队外力的抵抗能力。在制造过程中,布边要承受撑幅器的作用, 防止织物纬向过分收缩,以使织物保持一定的幅度; 在印染整理过程中, 布边要能承受刺针、 钳口等的作用以防止织物被撕裂或损坏。 此外,在丝织物和毛织物中, 布边又可以织出边字,以增加织物的美观。要求:布边平整、牢固、光洁、硬挺。在无梭织机上制织的布边必须满足下面的要求:1、在织机打纬过程中,边经纱不致散开,边经张力与布身张力要一致。2、在印染过程中,布边要经得起牵引和拉幅作用,同时不会产生色差。3、布边与布身的组

27、织厚薄要一致,以便于轧染加工和服装厂剪裁。4、原料消耗要少。11、( 1)什么是劈花?( 2)劈花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 如何调整经纱的排列?答:(1)确定经纱配色循环排列起点的位置,习惯上称为劈花。( 2)劈花注意事项 :1劈花应选择组织较紧密的条纹处作为起迄位置。一般为平纹、斜纹。提花、缎条、泡泡纱的起泡区、剪花织物的花区等松软组织不能接近布边,劈花时要距布边一定位置 (一般在 2 厘米左右 ),以免织造时织物边部经纱开口不清,花型不清晰、泡泡不均匀、产生边撑疵等。整理拉幅时会使布边拉破、卷布边等。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可适当增加布边纱的根数;经向有毛巾线、结子线,低捻花线等花式线时,

28、也应避免这些纱线作为起迄点。2格形、花型较大的彩格绒、格府绸、格布等产品,劈花时一般劈在白色或浅色、且纱线根数较多或条形较宽的地方, 应力求织物两边在配色和花型等方面保持对称或接近对称, 以使织物外观好看, 便于在裁制时能达到拼幅、 拼花和节约用料的目的。 3.劈花时要注意整经纱的加 (减)头。若总经根数减去边纱根数后,不能被产品的一花经纱根数整除,产生的余数,即是整经时加头或者减头。4 劈花时要注意各组织穿筘的要求。如透孔组织要求形成一束三根经纱穿入一个筘齿内,使织物透孔清晰; 纵向凸条之间的两根平纹要求分别穿在二个筘齿中,使凸条效果好。 其他如网目组织、 纬起花组织等, 这些采用花筘穿法的

29、织物,在劈花时都应注意织物的组织特点,保证产品设计时穿筘要求。5劈花时应该避开花式线、弹力纱等。( 3) 1平纹、 2/2 斜纹及平纹夹绉地等每筘穿入数相同的织物,调整时只要在条 (格)形最宽配色处,抽去或增加适当的排列根数,改变一花是奇数的排列,并尽最调整到穿筘入数的倍数,同时把整经时加减头控制在20 根以内。2各种花筘穿法的产品调整经纱排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保持经纱一花总筘齿数不变,而对经纱一花排列根数作适当的调整。( 2)保持经纱一花总的排列根数不变,而对一花总筘齿数适当变动( 3)对原样一花的排列经纱根数和筘齿数同时进行调整。12、什么是梭箱配位?为什么要梭箱配位?简述梭箱配位

30、的原则及方法。答:( 1)合理配置不同色纬的梭子的梭箱位置的工作,称为梭箱配位。( 2)色织厂用的最多是 14 多梭箱机构。开关侧为一只梭箱,换梭侧为四只梭箱,可放四把不同色纬的梭子。纬纱换梭都在换梭侧,因此色纬最多可有四色,其排列必须为偶数。四种色纬分别放在四只梭箱内,其放置的方法有24 种。这24 种方法中,有的合理,有的不太合理,还有的在生产中是不可用的,所以要合理配置。( 3).梭箱配位的原则:(a)尽可能地做到梭箱顺序升降,减少间跳,尽可能避免 1,4 梭箱跳跃。当格形要求必须间跳时,采用 1,3 升降,少用 2, 4 间跳,使织机运转稳定。在此前提下: (b)引纬数多的梭子应放在上

31、面梭箱,便于挡车工换梭和梭箱运动平稳;(c)装有浅色纬纱的梭子,为了减少飞花沾污也应放在上面梭箱;(d)高捻度的纬纱为了减少带纡纱也宜放在上面梭箱; ( e)对多股花线、结子线、环圈线、毛巾线等花式线梭子,宜放在下面梭箱;梭箱配位的方法如下:(a)二色纬纱的产品, 梭子宜放在第一及第二梭箱。(b)三色纬纱的产品,梭子应放在第一、二、三梭箱内。但实际生产中,为了减少间跳,达到梭箱顺序升降, 往往采用四梭箱生产。 同一只颜色可用两只梭子放在两只梭箱内。( c)四色纬纱的产品,特别是一些配色复杂的大格形产品,有多至24 种梭子配位方法。选择一种最合理的配位方法的一般步骤:首先把格形中互不邻接的色纱放

32、在第一和第四梭箱内。 然后再确定第二梭箱内的色纱, 第二梭箱内的色纱应和第一梭箱内色纱在格形中相邻接。剩下的便是第三梭箱。四、计算1、211/ 213 复合右斜纹织物,其经密为70 根/cm,纬密为 60 根 /cm;经纬丝均为 55dtex 的涤纶丝,计算其交织与浮长两状态的参数。2、棉粗平布的规格: 32.432.4 251248,判断其几何结构特征, 棉纱直径系数,平纹组织的第11结构相 jw。(课件)Kd=0.037=5784解:/K dN tj Pj =0.03732.4 251=52.86( )j/KNtww32.4248=52.22()wdP =0.037织物组织为平纹, 平纹组

33、织的第 11 结构相j=w=57 , K=1 , 1,j 57.7%,Kw 57.7%,K K ,由其可知,该织物处于第11 结构相的双向非紧密结构织物。3、某混纺法兰绒,平纹组织,毛纱线密度为100tex(10 公支 ),上机经密上机纬密为102106根,现要求改织法兰绒,上机紧密程度不变,/10cm2/2试求新产品的上机经纬密度。 (利用式 2-6,记住该公式!) ( 课件 124、125)解:P1原织物的密度根/10cmP2新织物的密度根/10cmR1原组织的完全循环纱线根数R2新组织的完全循环纱线根数t1原组织的完全循环交错次数t2新组织的完全循环交错次数根据公式 P2=P1*(R2/

34、R1)* (R1+t1)/R2+t2 )故, Pj=102*( 4/2) * (2+2) /(4+2) =102*1.33=136(根 /10cm)Pw=106*(4/2)* (2+2) /(4+2) =106*1.33=141(根 /10cm)4、已知原组织为内销涤毛凉爽呢,平纹组织,用16.67*2tex(60/2公支)毛涤纱制织,成品经密 * 纬密为 254*216 根/10cm,单位重量为 168.2g/m2。现在要求改织193.8g/m2的涤毛新品种,求其经纬密和毛纱细度?( 课件)147解:根据题意可知,这是求相似织物的规格。根据公式: GG jPj1TtjGGwPw1TtwG1G

35、 j 1PjTtj 1G1Gw1PwTtw1可得: 168.2/193.8=Pj1/254Pj1=220.5 根/10cm168.2/193.8=Pw1/216Pw1=187.5 根/10cmNtj=Ntw=Nt=44.26=22.13*2tex因此,新品种织物的经纬密度为220.5*187.5 根/10cm,毛涤纱的细度为22.13*2tex、仿制生产产品的技术规格为:经、纬纱线线密度均为,经密为303根528Tex/10cm,纬密为 260 根/10cm,成品幅宽为140cm 的色织布。现有样品的经密为362 根/10cm,纬密为 236 根 /10cm。(课件 149)样品一花经纱白桔白

36、桔白绿黄绿黄排列(根)22686221052010样品一花纬纱排白桔白桔绿黄绿黄列(根)2066644164解:产品与样品的经密比值 303/362=0.83纬密比值 260/236=1.1仿样结果如下:样品一花经纱白桔白桔白绿黄绿黄排列(根)22686221052010*0.8318.356.6518.38.34.216.68.3产品一花经排185651884168列(根)( 88 根)样品一花纬纱排 白桔白桔绿黄绿黄列(根)2066644164*1.122.26.66.66.64.44.417.64.4产品一花纬纱排 2266644184列(根) (70 根)6、设计一全线府绸白坯织物,该

37、织物主要规格为:原料为纯棉精梳纱,经纬纱特数为(J6*2 )*( J6*2),经纬密度为 610*299 根/10cm,布幅为 99cm,三联匹、匹长 30cm。初选经纬纱织缩率取经纱织缩率为 11.3%,纬纱织缩率为 1.7%。确定其总经根数、筘号、筘幅及平方米坯布重量。(课件)200解:1、初选经纬纱织缩率 (查表:本色棉布织造缩率参考表) 取经纱织缩率为11.3%,纬纱织缩率为 1.7%。2、确定总经根数:因为是府绸织物,无边经纬。地经每筘穿入4 根:总经纱根数 =成品经密 * 幅宽 =610*99/10=6039为了使穿筘达到循环,取6040 根。3、确定筘号:经纱密度* 1织造幅缩率

38、( %)610* 1 1.(8%)15筘穿入数筘号4 *10#4、确定筘幅钢筘幅宽( cm) =经纱根数 /(筘号 * 筘穿入数)6040100.66cm15* 45、计算1 平方米坯布重量:每米坯布的经纱重量(g/ m)(内经根数边经根数) * 1m * N tj1000 * 1经纱织造长度总缩率()% 6040*6*281.71g / m1000 * (1 11.3%)每米坯布的纬纱重量坯布纬密(根 / cm)* 100 * 在机幅宽 (cm) * N tw1000 * 10029.9*100* 99* 6* 236.13g / m1000 * 100 * (11.7%)每平方米坯布重量(

39、g / m2 )每米坯布重量()81.7136.31* 100119.21g / m2g * 100坯布幅宽( cm)99每米坯布重量() 匹长(m)每匹坯布重量(kg / 匹)g *118.02 * 3010003.541 /匹1000kg7、某织物总经根数3036根,其中边纱36根,缎条府绸,经纱排列如表1,其中每筘穿入数为3是平纹;4是缎纹。调整其经纱排列。(课件、)表 1219220缎条府绸经纱排列1 筘8 筘7 筘8 筘1 筘14 筘4 入3 入4 入3 入4 入3 入酱绿酱绿酱绿4242824442解:303636花 数23花余102根。采用加头法,每花加头X 根 ,1262303

40、63612623 , X=4.43,则每花加头4 根。每花为130 根经纱。X303636花数13023花余 10根。加头后将原花中每筘 4 入的改为 5 入 /筘。见表 1。由于缎纹靠左布边要进行劈花,劈花结果见表2。同时由于有余头 10 根,要进行余头处理,处理结果见表。加头结1 筘8 筘1 筘5 筘1 筘8 筘1 筘14 筘5 入3 入5 入4 入5 入3 入5 入3 入果酱绿酱酱酱绿酱绿5245020524542劈花结7 筘1 筘8 筘1 筘5 筘1 筘8 筘1 筘7 筘3 入5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果绿酱绿酱酱酱绿酱绿215242424242424249 筘1

41、 筘8 筘1 筘5 筘1 筘8 筘1 筘5 筘调整后3 入5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3 入绿酱绿酱酱酱绿酱绿27524520524515、设计一全毛华达呢,成品幅宽要求,成品匹长要求。成品经密度8149cm60m523 根/10cm,成品纬密度 296 根 /10cm,全幅一米长成品质量 (即每米成品质量)为 398g,经纬纱线的线密度相等,初步设定织造长缩率 10%,染整长缩率 7%,织造幅缩率 1.8%,染整幅缩率 5.6%,质量损耗率为 5%。计算坯布匹长、整经匹长、坯布经纬密、上机经纬密、坯布幅宽、筘号、筘幅宽、总经根数、经纬纱线密度及织物每平方米成品质量。(课件)26

42、3解:1、 坯布匹长成品匹长6064.52m染整长缩率17%12、 整经匹长坯布匹长64.5271.68m ,取 71.5m织造长缩率110%13、坯布经密度=成品经密度 * ( 1-染整幅缩率)=523* ( 1-5.6%) =493.7,取 494 根 /10cm4、上机经密度=坯布经密度 * ( 1-织造幅缩率)=493.7* ( 1-1.8%) =484.8,取 484 根 /10cm。设每筘 4入5、筘号 =上机经密 /每筘入数 =484/4=121#6、坯布纬密度 =成品纬密 * ( 1-染整长缩率) =296* ( 1-7%) =275.2 ,取 275 根/10cm7、上机纬密

43、度 =坯布纬密 * (1-下机缩率) =275* ( 1-3% ) =266.7 根 /10cm,下机缩率取3%,上机纬密取 267 根 /10cm余头+108、 坯布幅宽成品幅宽149157.8cm1 染整幅缩率1 5.6%9、 筘幅宽坯布幅宽157.8织造幅缩率1160.6cm11.8%10、总经根数计算:地经、边经每筘穿入数为4,边纱取 36*2=72 根。成品幅宽 * 成品经密149* 5237792.7根,取 7792根总经根数101011、总筘齿数 =总经根数 /每筘穿入数 =7792/4=1948 齿修正筘幅宽总筘齿数1948 * 10160.99161cm* 10筘号121修正筘幅宽坯布幅宽161 157.8 * 100% 1.9%修正织造幅缩率* 100%修正筘幅宽16112、预计成品幅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