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收稿日期:2003-09-1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个人移动卫星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研究0(60172006作者简介 :1. 符世钢 (1979- , 男 , 云南安宁人,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2. 任友俊 (1973- , 男 , 云南宣威人, 曲靖师范学院计科系讲师、 工学硕士 , 主要从事网络通信及其编程研究 ; 3. 申东娅 (1965- , 女 , 云南昆明 人 ,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研究 .卫星 移 动 通 信 信 道 特性 分 析符 世 钢 1, 任 友 俊 2, 申 东
2、娅 3(1. 3. 云南 大学 信息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91; 2. 曲靖师范学院 计科 系 , 云南 曲靖 655000摘 要 :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 , 是实 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 同时 也 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 卫星移动通信具有 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点, 其电波传输距离 远 , 经历的环境特殊, 导致其信道特性远比地面系统复杂. 因此, 研究其信道特性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通信系 统的关键环节 . 本文对其信道特性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并对某些衰减因素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 卫星移动通信; 信道特性 ; 传输损耗
3、 ; 多普勒频移中图分类号:tn92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 :1009-8879(2003 060071-04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卫星实现移动用户 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的相互通信 . 近年来 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是它 的覆盖范围有限 , 仅能为人口集中的城市及其附 近地区提供服务. 为了获得全球范围的无缝覆盖 , 实现名符其实的全球个人通信, 不得不引入卫星移动通信来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 . 卫星移动 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大、 业务范围广、 适用于各种地理条件等优点 , 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 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通信手段之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不同 ,
4、卫星移动通信系 统的电波传播要经过漫长的距离 , 其间要受到多 种因素的干扰. 这大大增加了接收信号的波动性, 成为保证通信质量的最大障碍. 为此 , 研究信道特 性成为设计通信系统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1 传输损耗卫星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要经过对流层 ( 含 云层和雨层、 平流层直至外层空间 , 传输损耗大致为自由空间传输损耗与大气损耗之和 . 111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在整个卫星无线路径中自由空间 ( 近于真空状态 占了绝大部分, 因此 , 首先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链路与大尺度无 线电波传播模型类似, 在自由空间模型中 , 接收功 率的衰减为 t-r
5、距离的幂函数1. 当发射和接收 天线均具有单位增益时,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为 :l f =10lg(k 2=20lg(3108d f (db (1 当 d 取 km 、 f 取 ghz 为单位时 , 可简化为下式:l f =92145+20lgd +10lg f (db(2112 大气层损耗大气层在卫星无线路径中所占比例不大, 但 却是最不稳定的区域, 其损耗是卫星移动通信最具特色的信道特征之一 . 伴随着天气的变化 , 降 雨、 降雪、 云、 雾等都不可避免地对穿透其中的电 波产生损耗, 个别极恶劣的天气甚至会造成通信信号的中断.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 目前对其 损耗只能通过实际观测积累
6、数据并由此总结出一些经验公式.在各种天气引起的损耗因素中 , 降雨损耗所 占的比例最大且具有代表性.在雨中传播的电波会受到雨滴的吸收和散射影响而产生衰落 . 此时 引入降雨衰减系数的概念, 即由降雨雨滴引起的 每单位路径上的衰减r , r 如下式所示:第 22 卷 第 6 期2003年 11 月曲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ujing teachers colle gevol. 22 no. 6nov. 2003r =41343103q +0n(r 8(r , k d r (db/km (3 上式中 n(r d r 是单位体积中半径在 r 和 (r + d r 之间的雨滴数目 , 它
7、取决 于降雨强度; 8(r, k 是半径为 r 的雨滴对电波为 k 的衰减截面, 它 取决于工作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当电波波长远大于雨滴的直径时, 降雨损耗中雨滴的吸收起主要作用 ; 而当雨滴的直径增加或波长缩短时, 散射作 用就会增大2.理论上用降雨衰减系数与电波穿透的雨区路 径相乘即可得总的降雨损耗. 但实际上降雨衰减 系数在电波传播路径上的不同点各不相同 , 给计 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为此需要对二者进行转换. 此时引入了降雨强度p 的概念 , 即单位时间的降 雨量 , p 如下式所示:p =q +0n(r (3r 3 q v(r d r (4 式中 , q 是水的密度, v(r 是
8、地面处半径为 r 的雨滴的下落速度.在计算卫星通信传播路径上的降雨损耗时, 必须知道降雨区域的等效路径长度 d (b , 其基 本定义如下:d(b = 当仰角为 b 时传播路径上产生的总降雨衰减 / 对应于地球站所在地降雨强度的单位距离 降雨衰减系数(5 在 150ghz 的频段内 , 可以认为降雨衰减大致 与降雨强度成正比 , 因此借助于降雨强度的概念, (5 式可近似表示为 :d(b = +r (r d rr (0(km (6这就是说 , 所谓降雨地区的等效路径长度, 就是把 电波传播路径上不同点的不同降雨强度折算成地球站所在地的降雨强度时得到的等效路径长度. 从 (5式可以看 出 , 可
9、以用地球站所在地的降雨 衰减系数与等效路径长度相乘, 来得到仰角为 b 的传播路径上产生的总的降雨损耗, 这将极大地 方便我们进行计算和预测 .但是 , 在具体计 算 d(b 时 , 既不可 能测定 q +0r (r d r , 又不可能计算出时刻都在变化着的 等效路径长度的瞬时值, 所以 , 一般都是使用等效路径长度的统计值. 它定义为 : 某一仰角的传播路, 概率的降雨衰减量(db , 与同一时期内测得的、 同 一时间概率的降雨衰减系数之比 (db/km .2 折射 、 闪烁 、 法拉第旋转除了大气层中的传输损耗外 , 大气层中的不规则特性也会对无线电波产生衰减 . 此外 , 当电波 通过
10、电离层这一极其特殊的环境时, 也会发生特殊的变化 .211 大气折射无线电波穿透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 , 大气折 射率随着高度增加、 大气密度减小而减小. 于是 , 从地球站看卫星 , 电波射线传播路径产生向上凸 出的弯曲 , 致使该路径的仰角比真实仰角偏高 , 且 还因传播途中大气折射率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 大 气折射率的这一变化对穿透其中的电波起到一个凹 透镜的作用 ,从而使电波的聚束失散而引起散焦损耗 , 这种损耗与频率无关. 此外 , 对流层的扰 动引起大气折射率发生起伏, 使得电波向各个方 向上散射 , 导致了波前到达大天线口面时其幅度和相位分布不规则 . 这种损耗称为漫射损耗或散射损
11、耗 .散焦衰减和散射衰减通常都很小 , 但它们 与大气层的天气状况无关而经常存在 ,因此在设 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特别是低仰角系统时必须加以考虑 .212 闪烁闪烁按其 成因可分为大气闪烁和电 离层闪 烁 .21211 大气闪烁由于大气折射率的不规则变化引起的信号强 度的起伏现象, 称之为大气闪烁 . 这类闪烁的周期 约为几十秒. 210ghz 的大气闪烁是由于大气的 不规则引起的电波的多径散射和收敛. 测量表明 , 标准大气中的信号强度为高斯分布.如直径为 30 米的天线在仰角为 5b 的情况下 , 信号强度的起伏 幅度为 016 分 贝 .21212 电离层闪烁电离层中自由电子并非均匀分
12、布, 而是呈层 式分布 , 此外 , 自由电子在电离层中不断地发生随 时游动 . 电离层结构的这种不均匀性和时变性造成穿透其中的无线电波在振幅、 相位、 到达角、 极 化状态等方面发生短周期的不规则变 化 , 这种现 象称为 / 电离层闪烁0. 它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72#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2 卷时间等有关, 尤其与地磁纬度和当地时间有关 3. 在地磁赤道附近及高纬度地区 ( 尤其地磁 65b 以 上 电离层闪烁极其明显和频繁. 时间上 , 在太阳 活动较强的年份闪烁频度会明显增大, 甚至在白 天也能观测到闪烁.电离层闪烁涉及到的频域很宽 , 这使得通常采用的频率分集、
13、极化分集、扩展频谱等抗衰落措施往往行不通. 例如在 uhf 频段 , 3db 相关带宽超过100mhz, 如要使用频率分集, 则需要频率间隔 大于 100mhz, 这在实现上存在很大困难 . 此外 , 电 离层闪烁涉及的地域也很广阔 , 且电离层中不规 则区域会 发生漂移从而引起所涉及的地域发生变化 , 这些特点使得采用空间分集的抗衰落方法也 变得不现实 . 目前解决电离层闪烁的有效办法是 时间分集和编码分集,也可采用增加储备余量的 方法来减小其造成的影响 .213 法拉第旋转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 电离层中等离子体媒质呈现出各向异性特性. 卫星移动通信中电波广 泛采用线极化和圆极化的形式. 一
14、个线极化波可 以看成是等振幅的左旋和右旋两个圆极化波的合成 , 在属于磁性等离子媒质的电离层中传播时 , 由 于其各向异性特性, 这两者的相速不同 , 致使两个 圆极化波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 . 当它们通过电 离层后 , 重新合成的线极化波的极化面相对于入 射波方向产生缓慢的旋转, 称为法拉第旋转4. 旋 转角度 h 的大小与电波频率、 地球磁场强度、 等离 子体的电子密度、 传播路径长度等有关, 其计算可以使用下式:h =21365104f 2lnb cos a d l ( 弧度 (7 式中 f 为频率 , n 是电子密度, b 是地球磁场的磁能量密度, a 是传播路径与地球磁场的夹角 ,
15、l 是在电离层中传播路径的长度 .从上式可见, 法拉第旋转的大小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 . 因此 , 对于较低的频率 (1ghz , 为了克 服 法拉第旋转, 需要采用圆极化作为发射电波的 极化方式 , 或者采用 极化跟踪技术. 当频率升高( 尤其是大于 10ghz 时 , 法拉第效应往往可以忽 略 , 此时就可以采用线极化波了 .3 阴影效应 , 多径衰落 , 多普勒频移 其本身兼有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色 , 使其信道具有更多的复杂性, 这成为研究的又一重点 .311 阴影效应与单纯的固定业务卫星通信不同 , 卫星移动 通信具有很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 地面通信地点 无法预先选择. 因此
16、当电波传播路径遇到建筑物、 树木、起伏山丘等障碍的阻挡时, 会造成接收信号 电平的下降, 这一现象称为阴影效应 , 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阴影衰落, 其大小取决于障碍物状况和 信号的频率 . 目前针对不同的障碍物已做出许 多实际测试, 比如针对树木遮挡损耗, 典型的就有goldhirsh 和vogel实测的单棵树木在870mhz(右旋圆极化传输的 衰 减量和 michigan 进 行的以 116ghz 电波仰角穿透单棵红树冠时的衰减量.从 实际测试中已得到大量有用数据和经验公式. 312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建筑物、 树木、 山丘等各种障碍物 , 产生出反射波、 散射波、 绕射 波
17、 , 这就使得接收到的信号是从多条路径传播来的 信号的合成 . 由于在各条路径上信号传输时间 不同 , 到达接收端时相位也就不同 . 不同相位的信号叠加时往往是同相增强、 反相减弱 , 有时甚至相 互抵消 . 这样 , 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 , 即产 生了衰落 , 被称为多径衰落 .与固定卫星通信不同 , 卫星移动通信中移动 台的接收天线较小且几乎没有方向性 , 会从各个 方向上接收信号, 因此多径衰落广泛地存在于其信道中 , 其大小与工作频率、 天线增益、 天线仰角、 地形等因素有关. 例如对目前常用的geo静止地球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最大的多径衰落可以超过20db.目 前克服多径衰
18、落的措施主要有交织编码与卷积编码相结合、 采用差分调制方式、极化成形及空间分集等.313 多普勒频移当无线电波收发终端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 接收端收到的频率相对于发送端而言就会发生变化 , 产生的这个附加频率偏移量称为多普勒频移 . 在卫星移动通信中 , 卫星和地面移动台的运动都会引起多普勒频移 , 其大小与卫星轨道高度、轨道类型、地面站纬度等因素有关.meo(中轨道、leo(低轨道 卫星由于与地球产生相对运动,因此多普勒频移通常比geo前止地球轨道卫星 # 73 #第 6 期 符世钢 , 任友俊 , 申东娅 :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有最大的正多普勒频移 ; 当卫星通过地面移动台 的最大仰
19、角时, 多普勒频移为零 ; 当卫星从地平面消 失时 , 有最大的负多普勒频移. 另外 , 卫星的轨道 越低 , 飞行速度越快, 多普勒频移就越大. 如果 两个发射频率之间的间隔不够大 , 即小于最大多 普勒频移时, 则接收 端就可能产生相互干扰. 同 时 ,它还会使接收机输出信号幅度下降, 也会引起 较大的相位误差. 多普勒频移通常采用闭环频率控制、 预校正、 差分调制等方法来解决.4 结论在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进程中其信道特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 本文从传输损耗 , 折射、 闪烁、 法 拉第旋转 , 阴影效应、 多径效应、 多普勒频移 3 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 的 结论 普 遍适用 于geo,
20、 meo, leo, heo等多种 卫星系统 , 在论述现象的 同时给出了一批量化表达式 , 为理论预测打下了 基础 . 从各种分析中可以看出 : 由于卫星中继的特殊位置 , 其双向链路传输损耗大; 在传输环境中的 多种不稳定因素干扰下信道参数的波动性很大, 且在个别情况下产生极大的接收信号衰落. 因此 ,如何 对 其特 性进 行 优化 必 将成 为 又一 个 研究 重点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 rappapo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prentice hall inc. 中文本 : 无线通信原理
21、与应用 m. 蔡涛 , 李旭 , 杜振民译 .北京: 电子 工业出 版 社 , 1999:5051.2 全庆一 ,廖建新 ,于 玲, 等 . 卫星移 动通 信m. 北京 邮 电大学出版社 , 2000:3940.3 吴志忠 . 移动 通信无 线电 波传播 m . 北京 : 人 民邮 电 出版社 , 2002:85.4 张 乃通 , 张中 兆 , 李 英涛 . 卫 星 移动 通信 系 统 m . 北 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7:25.5 张更新 , 张杭 .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 . 北京 : 人民邮 电 出版社 ,2001:95.analysis of channel property
22、for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fu sh-i gang 1, ren you -jun 2, shen dong -ya 3(1. 3. information co llege of y u nnan univer sity, k u nming yunnan 650091, china; 2. compu ter dep. , quji ng teachers co llege, qujing yunnan 655000, china9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abstract :as a complement of l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s an essential method to achieve 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eanwhi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户信息管理办法
- 商贸档案管理办法
- 嘉兴河道管理办法
- 回收金银管理办法
- 团委经费管理办法
- 园区节约管理办法
- 国企提薪管理办法
- 国外汇款管理办法
- 社区团购运营服务费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T/CCAA 88-2024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应用指南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3
- 矿井托管运营方案(3篇)
-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管理规范DB32T 3713-2020
- 《聚碳酸酯合成》课件
- 氢气压缩机的介绍
- 2025年低压电工特种作业理论必背考试题(附答案)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暖通空调动力
- 强电装修协议书范本
- 中介员工免责协议书
-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物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