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6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6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中情,小组讨论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学情分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学生对此题材的诗歌难于把握,通过对诗歌体例和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此类诗歌的理解、鉴赏。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通过理解诗句所展示的画面来赏析诗词,体会炼

2、词炼字之妙境。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导引: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结合注释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1)导入新课 有一位唐代诗人写出了这样一些著名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鬼的李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诗作雁门太守行。三、出

3、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2、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朗读读出韵味美1、学生齐读,纠正读错的字音。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诗韵。接着男女生分组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2、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然后学生配乐齐声朗读。3、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四人小组讨论,这首诗诗中有画,请描述每句诗所展现的画面是什么?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讨论解疑。学生讨论后明确回答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一、敌军围城,形势危急;我军严阵以待,戒备森严,士气高昂。二、黄昏时两军

4、激战,悲壮惨烈。三、我军乘夜突袭敌军,天气严寒,环境艰苦。四、将士们报效国家,奋勇杀敌。4、问题探究:请从诗中找出能体现画面颜色的词。明确:黑、金、紫、红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感受诗中的形象美,谈出你的感受。(学生讨论,谈感受。)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

5、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5、品读诗句,探究问题(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气氛?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一字传神,形象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的,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 来形容局势的危急。(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残酷?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

6、氛。(3)第五、六句写出了战士们怎样的精神状态? “半卷”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位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4)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运用典故,点明主旨,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怀。 6、梳理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这首诗用鲜明的色彩点染战斗的气氛,描绘一场边关战争,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7、了解诗歌体裁“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

7、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8、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补充介绍:李贺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

8、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9、学生试背10、课堂练习(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2)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3)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课堂总结: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12、齐读全诗,用“我喜欢 ,因为 ”句式说话。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试说。五、拓展延伸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其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六、布置作业 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形势危急 (比喻、夸张)角声、夜紫-悲壮惨烈 (听觉、视觉)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 (运用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