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知识总结_第1页
模电知识总结_第2页
模电知识总结_第3页
模电知识总结_第4页
模电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 .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 半导体 -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硅Si 、锗 Ge)。2. 特性 - 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3. 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4. 两种载流子 带有正、 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5. 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P 型半导体 :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 (多 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 型半导体 :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 (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 - 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

2、 少子浓度与 温度有关。*体电阻 - 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 - 通过改变掺杂浓度, 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 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7. PN 结*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8. PN结的伏安特性L WmA/亚向特性反向特社Ckh 血FV二. 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正向导通压降 硅管0.60.7V,锗管0.20.3V*死区电压 硅管0.5V,锗管0.1V。3. 分析方法 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 低:若V阳V阴(正

3、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1)图解分析法up -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 Q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 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C)折线越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 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第二章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 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1. 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2. 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 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小

4、;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与基区接触面积 较大。二.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関共发射扱釦态血)从集电极纽态4)11垄极细态2. 三极管内各极电流的分配C Zcn + 広 BO4=価+d=/b + /c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表明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Vx UcEQ )时,受截止失真限制,UOp=2Uma=2I cQF. o(b)输岀特牡韶解茯(ft)惋入持忡旳斛泄当(UCeQ UCeS) BRc。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放大倍数R、+ 气 rbci输入电阻切如+wm=陥m.1 .静态分析碰定丁作点放人器作点共射等效电路法f rCEQ 宙 CC * CQ(c 十忑)w ft淹讪跻

5、输出电阻Ur几=卄讥* T七. 分压式稳定工放大电路的Ce后徴变竽效葩踰2. 动态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工 呱-TU * 5珂小十叭在F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3 儿空屯极城本放大血路o + T4e2 .动态* 电压Cb) H参歡導效也殆分析放大倍数输入电阻气=禺1网加心1川+0 + /0施1在F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Ce后尽=RgRb2尸b*输出电阻/岭0出/和 Xi2. 输出特性曲线(可变电阻区、放大区、区、击穿区)VI转移特性曲线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分为增强型(EMOS和耗尽型(DMOS两种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UP -截止电压* p5-4-1Cb)轲核特性2.特性曲线*N-EMOS的输出

6、特性曲线0Cfl)增强型输出特性2 V 4V ftfcs/vchi增强型转移特性rp = /do-1)2 (山倚 t;T)f T(a) FMOSffi构技电辦符兮(b) DWZ姑脚及电馆符9:F IMUiNEMOSNDMCjy-4HgsV /Ilr 商 -IV ;y 窪r /炮利性-2vz-心0嚴止瞇输出特件* N-EMOS的转移特性曲线式中,I do是UGs=2UT时所对应的i d值* N-DMOS的输出特性曲线注意:UGS可正、可零、可负。转移特性曲线上iD=0处的值是夹断电压UP,此曲线表示式与结型场效应管一致。三.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1. 漏极饱和电流IDSS2. 夹断电压U3. 开启电

7、压UT4. 直流输入电阻FGs%m _ EgS场效応管微查悸效电路5低频跨导gm (表明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四.场效应管的小信号等效模型 Ink pE pE-MOS 的 跨 导gm五.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3原理电路1.自偏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GSQ =-DQ%f DSQ DD *DQ(d +心)动态分析o _ 眾 i I若带有CS,则2渝酹冷=代冀RpRdCe)微变筲效电路(ft原理电略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dss(1-7-):hR/D9 =/DO(-LpC LDSQ = J DDDQ( g + 比)动态分析几久丄十編鸟若源极带有CS,则 甘=/tg-Kgj /ZffRq(

8、c)微变等效电路六.共漏极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分析GSQ一Gddq 比 悩+悩 QxLjjpVTCt 占rAjq =jdss U PI、#DQ或DSQ = 1 DD DQS*动态分析j - a_ _ 珀_亍十碰Ri =Rg+Rgi/?g2心=yL = /?s题目:69 页 1.3、1.4、1.5、1.6、191.10、1.1193 页例 2.3.1 、 141 页 2.2、 2.6、 2.7、 2.9 、 2.10、 2.11 、 2.13 、 1.14、 2.15、 1.16 、 2.17、 2.18 第三章3.1了解什么是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3.2掌握习题3.23.33.

9、43.53.63.73.83.11第四章4.2 掌握各种电流源电路了解什么是双极型,单极型集成运4.3放习题4.34.44.54.74.114.12第五章没有复杂的计算题 重点是基础概念把自测题和作业题的前 七题看看,还有十,十二题 高通电路:因为有旁路和耦合电容 有下限截止频率 相位大 于零 P222低通电路:极间电容 有上限截止频率 相位小于零 P223 读波特图:上下限截止频率 拐点个数 斜率 中品放大倍数 级数(貌似不考多级的) 级数越多下限截止频率越高上限截止频率越低带宽越窄 增 益越大带宽越窄第六章1. 反馈的概念,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 ,减小的为负 反馈,对于分立元件则是看电

10、压差是增大还是减小直流 交流反馈的作用(主要研究交流反馈)习题6.1 (5)P2922. 判断有无反馈 何种反馈(瞬时极性法) 反馈量仅取决于输出量与输入量无关 要能找出反馈网络3. 四种反馈:负反馈只有电压串和电流并稳定电压是电压反馈 稳定电流是电流反馈 反馈与输入在 同一段是并联 反之串联串联反馈增大输入电阻 并联减小输入电阻 电压反馈减小输出电阻 电流增大输出电阻 将输出电压接地如果反馈还在是电流反馈 不在是电压反馈 反馈量以电压的方式叠加是串联反馈 以电流的方式叠加是 并联反馈负反馈使得频带变宽 放大倍数减小 放大倍数稳定4. 基本概念: 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闭环放大倍数等概念 P27

11、1 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P273 自激振荡的条件(绝大多数尤其是集成运放都满足1+AF 1此时闭环放大倍数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 判断电路能否产 生自激振荡1+AF1 是深度负反馈的条件 深度负反馈的四种电路放大倍 数(感觉出的可能性应该不大)5. 虚短虚断的概念 虚短只在线性区存在,虚断在任何时刻都存在 有可能会出闭环放大倍数和开环放大倍数的题 ,有可能就 是老师说的实验的那道题(猜的) 这章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应该多看看自测题和习题的前十 道, P296 的判断方法 P292 的例题 P278 279 283 的几道例 题 第七章1. 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微分运算电路,对数

12、指数运算电路,这些都是要掌握的,不用死记,最好理解。 模拟乘法器重点是懂得怎样应用 P353 到 P3562. 低通滤波器是重点,要理解推导过程,结论尽量记住。 了解其他滤波器,最好记住电路图,了解高通,带通,带阻 老师画的作业题都尽量再做一遍吧 第八章1. 正弦波震荡电路:判断是否能产生自激振荡,不对的怎样 改正电感,电容反馈式震荡电路2. 电压比较器:3 种类型识别,判断传输特性,电压比较器的设计3 矩形波,三角波发生电路4.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习题 4, , 9,10,14,17,18,23. 第九章知道概念: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 输出功率,转换效率 9,2 要掌握,会算效率,最大管压降,最大输出功率。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