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化泉州 100 万吨 /年乙烯项目主厂区场地 4#区吹砂回填总承包工程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承包商(章)单位名称: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日期: 2014 年 11 月 02 日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 工程概况1.2. 工程量2. 编制依据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技术准备3.2. 管理人员配置3.3. 作业人员配置、资格3.4. 作业仪器3.5. 材料及设备3.6. 安全器具3.7. 工序交接3.8. 其它4. 作业程序、方法4.1. 测量方案4.2. 测量工艺流程 4.3. 测量工艺5. 施工进度计划6.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6.1. 质量目标6.2. 质量

2、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6.3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6.4. 质量标准及要求7.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7.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7.2. 环境条件7.3. 安全管理7.4. 消防管理7.5. 应急处置预案8.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9. 附件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 工程概况本项目所在区域为4#区,即1#区东侧围堤、炼油项目主厂区北边界、小管廊及乙烯 项目用地北边界的围合区块(简称:4#区),面积约1500亩,目前场地已完成吹填淤泥, 预估吹填淤泥标高约+1.3米,4#区采用“吹填淤泥+吹填海砂+陆域回填土”的回填技术方 案,在淤泥层上铺满土工布,然后吹填中粗砂至 +3.0

3、m标高,插打塑料排水板,最后分层 回填土至标高5.8m。本工程施工范围主要为4#区回填技术方案中的吹填海砂层、北侧围堤和插打塑料排水 板部分。本工程施工面积大,工期紧,施工定位困难等特点,为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前 期工作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所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然后结合工程施工现场 的情况,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加设工程测量控制网,测设 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根据本工程平面布置特点,拟在工程后方设置测量平台,以控制平面 定位和标高控制点。测量方案须在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实施。所有放样工作严格按 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并定期校核

4、。工程名称及相关单位序号名称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主厂区场地 承包工程4#区回填总2工程名称主厂区场地4#区回填工程测量施工方案3建设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1.2. 工程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控制点个42倾斜点个53沉降点个44原始地面标高测量点个50005吹填砂层标高测量点个50006海堤沉降量观测点个82. 编制依据2.1. 本工程的招标文件;2.2. 本工程的施工合同;2.3.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2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

5、99);2.5.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2.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 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设计院图纸到齐、审核图纸。3.1.2. 图纸会审完毕,会审问题得到相应解决。3.1.3. 作业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齐全。3.1.4. 所需测量仪器配置齐全。3.1.5. 测量人员齐全到位。3.1.6.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相关方审核批准。3.1.7. 开工报告已报并审批完毕。3.1.8 .吹填场地清理干净,具备测量条件。3.1.9.对测量人员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了双签

6、字3.2. 管理人员配置3.3. 作业人员配置、资格序号作业人员 工种数 量资格职责1测量主管1现场经验丰富,管理经验 丰富,具有中级职称资格全面负责分配组织人力、物力。对测量中存在 的质量、安全及进度方面的冋题负有 100%责任。 深入现场指导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及时 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隐患。2测量员2测量技术经验丰富,助工 以上资格。全面负责测量技术工作及编制现场技术资料, 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 标准要求进行测量。3质检员1具有丰富的质检工作经 验,持有质检上岗证。深入施工现场,控制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质量 标准进行一、二级质量验收工作,整理、汇总质量验收记

7、录;对现场质量负有全责。4安全员1具有现场工作经验,责任 心强,忠于职守,持有安 全员上岗证。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深入现场施工一线,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有权责令先 停止工作,并立即研究处理。对现场安全负全 部责任。5普工2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责 任心强。配合测量员的相应辅助工作。34作业仪器序号名称规格精度等级数量备注1皮尺50m2个校验有效期内2盒尺3.5m2个校验有效期内3水准仪KL10 3mm/1km1台校验有效期内4全站仪NTS-352LL测角精度土 1.0 ”测距精度(1mm+2ppm*D1台校验有效期内5经纬仪THEO-010B 21个校验有效期内6GPS测量仪(R

8、TK徕卡 SR530/HD-51套校验有效期内注:以上仪器均计量检验合格,精度满足要求3.5.材料及设备GPS测量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测量用装置性材料已经到货,经相关单位验 收合格后,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测量条件。36安全器具施工安全用具统计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帽GB2811-89顶72防护手套略双73劳保鞋略双74救生衣略套75口罩个76安全绳米200按作业场所环境配置、完善安全设施,如:安全围栏(网)、安全警示牌等。3.7. 工序交接3.7.1. 施工场地清理干净,具备施工条件。3.8. 其它3.8.1. 施工场地及沟道平整、无杂物,保持整洁。3.8.2. 施工道路畅通,

9、不得乱堆乱放,随意堵塞交通要道。3.8.3. 加强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4. 作业程序、方法4.1. 测量方案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所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然后结合工程施工现场 的情况,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加设工程测量控制网,测设 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根据本工程平面布置特点,拟在工程后方设置测量平台,以控制平面 定位和标高控制点。测量方案须在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实施。所有放样工作严格按 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并定期校核。4.2. 测量工艺流程4.3. 测量工艺4.3.1. 工程测量控制微网的布设4.3.1.1. 坐标系依据坐标系采用北京 1954 坐标

10、系,中央子午线 119;高程基点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4.3.1.2. 布设依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或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工程施工图纸;有关的工程测量规范。4.3.1.3. 平面控制微网的布设工程测量控制微网根据现场情况布设成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闭合点或附合点为业主 提供的首级或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点。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布设密度应满足施工现场的细部 放样要求,导线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施工中根据工程需要,增加临时控制点,其 精度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4.3.1.4.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与平面控制网同步布设。 为便于保护, 施工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一致。采用基本水准点和临时水准点分两级

11、布设,基本水准点为控制整个施工区的主要控制点, 与业主提供水准点进行联测,临时水准点按放样需要加密布设,施工中应少设临时水准点 并保证其精度。4.3.1.5. 点位埋设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埋设采用预制或现浇砼桩,埋深不小于80cm桩顶部预埋带有十字刻划的不锈钢或铸钢标志。临时点位可采用块石砌筑。4.3.1.6. 工程测量微网的施测a施测前首先对业主所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b、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双频 GPS或全站仪进行观测,参照一级导线的要求控制。高 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或双频 GPS进行,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施工控

12、制测量的 技术要求和精度按照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c、施工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4.3.2. 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复测4.3.2.1. 复核、复测范围测量控制点的复测范围包括用于工程施工控制的由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控制网 点,以及施工中布设的工程控制微网。4.3.2.2. 复测周期正常情况下工程控制网每个月复测一次,但当个别点位产生疑问或破坏时,应立即进行复测,并及时将复测成果报告监理工程师。4.3.2.3. 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工程测量控制微网布设施测完毕,设置明显标志、围护等措

13、施,对测量控制微网,以 及施工范围内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进行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完好。若 出现有偏倒、毁坏等现象除了追查原因外要及时进行恢复,并将检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校 对、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4.3.3. GPS 控制网及基站的设立4.3.3.1. GPS 控制网的布设本工程施工水域采用GPS定位仪进行平面控制,建立 GPS定位系统,设立陆上基站。 GPS网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现场布网状况进行设计,GPS网的点应有二点以上的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的应用。根据陆上基站的布设要求,同时为了保证转换参数的 可靠性和精度,控制网应同不少于四个不低于二等的国家三角控制点和两个不低

14、于二等的 国家水准点联测。4.3.3.2. 陆上基准站的布设布设陆上基准站应能覆盖施工区域, 满足施工定位要求。 为保证陆上基准站正常工作,陆上基站要远离大功率电磁波源,尽量避免布设在电磁波污染严重的地点。同时陆上基站 的安装高度也应符合要求。4.3.4. 测量放样4.3.4.1. 测量方法1)工序测量放样平面控制可根据现场的条件、状况选择以下方法: 运用GPS-RTK进行施放,然后用静态机校核; 运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施放,主要用于轴线和独立点位的放样。2)高程放样:采用GPS和水准仪以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放样。4.3.4.2. 施工定位水上定位采用导标和GPS相结合进行。吹填

15、砂、排水板及围堤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 建立以结构轴线为竖轴,垂直部分为横轴的 GPS自定义坐标系,并分别绘制定位网格进行 控制定位。4.3.5. 原地面标高测量435.1. 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地形测量。平面控制采用GPS定位系统,并作好记录。 4352 测量前要先对测量仪器进行严格校正,对GPS接收机进行检验和比对,保证测量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测量时按计划线逐条测量,并防止遗漏。测量完毕及时对测 量结果进行整理,并绘制测量地形图,发现有漏测之处及时进行补测。4.3.5.3. 测量放样流程测量放样流程图见下图 :4.3.6. 沉降、位移观测及施工监测为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实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

16、,应进行施工监测,以便根据不断变化 的外部环境条件和施工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安全顺利地进行工程施工 .4.3.6.1. 监测项目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陆域处理、围堤及外走马埭过程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 时调整陆域处理中的加、吹速度,并采取保证陆域、围堤及外走马埭安全的有效措施。主 要监测项目有:1)域处理结构层沉降监测;2)围堤的位移监测;3)吹砂管道跨外走马埭海堤相关位移和沉降监测。4.3.6.2. 吹填区沉降监测1)监测点位布置:布置 4个地面沉降板;2)埋设时间和要求:吹填开始前设置于天然滩面上;埋设时确保侧杆与地面垂直,必 要时采用10cm砂垫层整平;3)检测时间、次数要求:吹

17、填加载期间每日监测一次,视沉降位移变化速率,监测时 间及监测频次可适当调整。4.363.围堤监测1)在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堤身的沉降和位移,以及堤轴线的偏离,经常检测堤身断 面和堤轴线的偏差,及时调整施工强度和修补施工缺陷,围堤上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各 4个。2)为保证围堤安全,应结合施工监测数据严格控制加载速率,控制堤身沉降量不大于30mm/d位移量不大于10mm/d若出现接近或超过上述控制标准时,应加测2-3次/天,并降低围堤及吹填施工速率;若连续 3天出现接近或超过上述控制标准情况时,应立即停 止加荷;若停止加荷后继续出现接近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则应立即加荷堤外侧镇压棱体。 4.3.64外

18、走马埭海堤监测吹砂管线跨海堤处,设表层位移监测点 80个。4.365.监测成果要求沉降监测点布置图;沉降监测记录表;断面各点沉降量图;沉降量、沉降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沉降量与荷载、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测斜监测点布置图;测斜监测记录表;水平位移曲线图;围堤工程沉降、测斜监测成果报告等。5. 施工进度计划6.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6.1. 质量目标测量符合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标准;测量精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6.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为保证该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作业中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和防范对策:序号质量事故预想预防措施序号质量事故预想预防措施1测量仪器误差超

19、标在测量前严格检查仪器,仪器要在校验有效期内。2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63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序号作业控制点检验单位见证 方式班组工程部质检部监理业主1控制网布设B2测量控制点复核A3GPS基站建立B4测量放样B5原地面标高测量B6沉降、位移观测及施工监测B7竣工验收A注:见证方式:A、B、C质量控制点6.4. 质量标准及要求全面执行该项目作业范围的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设计要求,同时应满足 合同规定、质量承诺和质量目标的要求。6.4.1. 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 有的

20、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6.4.2. 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等级控 制点;对控制网内的长边,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6.4.3.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 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 6条。6.4.4. 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1. 5倍6.4.5. 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比较灵活的 布网方式。6.4.6. 对于采用GPS-RTK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布设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 位置。7.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7.1 .作业的安

21、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表序号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实施责 任人签证责任人1场地和环境陈军郭斌1.施工现场照明不足现场安装合格充足照明灯具并能正常投入使 用,保证现场施工照明度。陈军郭斌2.照明线随意拉接照明线严禁绑挂在金属构架上,加强现场监控陈军郭斌3.未注意季风对施工现 场的影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到6级或6级以上大风, 停止施工,做好防护措施。陈军郭斌4.未注意暴雨对施工现 场的影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到大到暴雨,停止施工, 做好防护措施。陈军郭斌2.作业和人员陈军郭斌1.领料搬运物品时不注意工作时集中注意力,注意安全。陈军郭斌2.没有注意对环境的

22、保 护施工时要及时回收固体废弃物,坚持文明施 工,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陈军郭斌3.没有注意天气的变化在施工中严格注意天气预报, 做好防台风季暴 雨措施。陈军郭斌72环境条件序号环境条件要求1场地施工场地清洁、无杂物,避免交叉作业,施工范围脚手架需验收挂牌。2安全设施绞吸船、漏斗船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施工现场有充足的照明。3季风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遇到 6级或6级以上大风,停止施工,做好防护 措施。4暴雨遇到暴雨或其他恶劣天气时,做好防护措施,严禁施工。73安全管理7.3.1. 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以人为本,把乍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放 在首位,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现场巡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确保工程施 工有据可依。7.3.2. 测量人员在测量期间或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