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化学发展到 18 世纪 , 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发现,种类越来越多,反应的性质越来越复杂.化学家开始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分类的研究,以寻求系统的元素分类体系.首先在 1789 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专著化学纲要一书中,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表.他把已知的33 种元素分成了气体元素、非金属、金属、能成盐之土质等四类.但他把一些物,如光、石灰、镁土都列入元素.26年后,英国的威廉普劳特提出:1、所有元素的原子量均为氢原子量的整数倍;2 、氢是原始物质或“第一物质” , 他试图把所有元素都与氢联系起来作为结构单元。到 1829 年, 德国的化学家贝莱纳首先敏锐地察觉到已知元素
2、所表露的这种内在关系的端倪:某三种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如氯,溴,碘,不仅在颜色、化学活性等方面可以看出有定性规律变化, 而且其原子量之间也有一定理的关系, 即: 中间元素的原子量为另两种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这种情况,他一共找到了五组,他将其称之 为三元素族 ,即:锂 3 钠 11 钾 19钙20锶88钡137氯17溴35碘127硫16硒79碲128锰55铬52铁56在化学家贝莱纳之后,法国的地质学家尚古多( chancourtois,a.e.b.1820-1886 )于1862 年绘出了“螺旋图” . 他将已知的 62 个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次序排列成一条围绕圆筒的螺线 ,性质相近的元素出现
3、在一条坚线上. 他最先提出元素性质和原子量之间有关系 ,并初步提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螺旋图是向揭示周期律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 但缺乏精确性。 1864 年英国人欧德林用 46 种元素排出了元素表 。同年德国人迈尔依原子量大小排出六元素表。该表对元素进行了分族, 有了周期的雏型。之后在1865 年 ,英国的化学家纽兰兹 ( newlands,j.a.r.1837-1898) 排出一个“八音律” . 他把已知的性质有周期性重复,每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就好象音乐中八音度的第八个音符有相似的重复一样.八音律揭示了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特征, 但未能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化学家绝不满意元素
4、漫无秩序的状态。从三素组到八音律 , 逐步对元素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试图从中找出视律性的东西, 为发现周期律开辟了道路。 由于科学资料积累 ,元素数目增多, 终于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迈尔和门捷列夫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 1867 年俄国人门捷列夫对当时已发现的 63 种元素进行归纳、比较, 结果发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原子量的周期函数的关系 , 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依据周期律排出了周期表 , 根据周期表, 他修改了铍、 铯原子量 , 预言了三种新元素 , 后来陆续被发现, 从而验证了门氏周期律的正确性, 迅速被化学家所接受。 在周期律的指导下, 先后发现了稼、 钪、 锗、钋、镭、锕、镤、铼
5、、锝、钫、砹等十一种元素同时还预言了稀有气体的存在 , 并于 1898年以后,陆续发现了窟、氢、氤等元素,因而在周期表中增加皿a族。到1944年自然界存在的 92 种元素全部被发现。其实早在 1860 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就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 ,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
6、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 ,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 可编辑 -精品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因此,当有人 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
7、.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口!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了 广 泛 的 承1 a0h1ih-ruibjuhi -hrlii* j u lftaha,i 三f;一“ 1 * fit0l, 用31. mj. .if -4.ib-: rvn1 31./i r rriwiajhft-l* 1 inhd. illijhbtlk*|f * * v4-thb -kavvla鹏 ua kj*4* : jrim1 e 力i 4mh. livinm nr40; 碑 r*ac w成11j n* * , u k01 翼.vw*f x皿一
8、 h-pw4 w4 -n in.旧!1 ai 即 . asi工h.一 rr eli p|!喝asr a wa*it asr h口1jvrvfiunwi bunif心w 二?q3二h t sck f相u 3kzji 3 h r till .31ga,tt _i讨iu0 as,1 碑.h ic* f 匚p r二 嗝. 7tt 一3?im丐.3r解出口,7iflmml !囹土侧mmpic* _七(叔w 、 . w*= 1:= mo? hi1 m13tc ”fjmi j r rr;审 |2t.il u 44留ff( bt 父4 -upmi r,art d|4。inn 副 wj4峥e* n n r sl
9、 ii tmw f ”f w ,.tcruh “一: 占 w53皿 14uiv .一xl.斌“ wepj 口二ii 能图上 b5s- upm .i 备, 氐; toi,一taii 理.穹h wirip 而 叫、 - r41-ljlf川 礼w 471四三ifl i j ft * *ri“hu:我 .4.n id% j ti f钝j ri ww .1u bin 毡juflv幅4aj z*-收 *特iil .屯工”acdlr;l :1cm atf则 in .ah*心rrids ml及3naijuh.4hi i i?uhibe.加jm手i%第 r em( mg加pfwu9 r吨”1 相t + ,中”j
10、11蛆rwto3 mi hl-三 总*eubi m 皿 ;71 utpc-即展vwf er 一 hj就e m .m .坪14 te titw工ih.1 宅 应一ehtr i 二 比 航一”* 哥ib丸二4 5hitt t _*一 juau”.t-ij 一3f*pu -,小 ifwa-;w 一 眄修 即二网1f- -,srlsi.!e收一 w l5 _few-1ci 阳谷 t-pto螳削七mimq b如果说,原子一一分子论的建立是对化学的一次总结,那么周期律的发现,使元素成了一个严整的自然体系,化学变成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讨原子结构、有机化学、原子能、地球化学、生物化学
11、、冶金、新元素的发现与合成都有深远的影 响。为了纪念门氏的伟大发现,科学家把101号元素命名为们。恩格斯曾给以高度评价:“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氏不可能认识到周期律更本质的规律。因此可以说门氏只是原子体系的哥白尼,而原子体系的伽利略和牛顿,自有后来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原子量的精确测定,确知确的原子量大碘,僦大于钾钻大于银等。基于这个事实,并照顾到元素性质的相似性,1902年捷克化学家布拉乌勒尔设计的周期表中有几处颠倒了原子量的排列。1905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设计的专表也有这种现象,这是对门氏周期律的直接挑战。面
12、对矛盾,当时科学家无法解释。随着阴极射线、电子、射线、放射性等的发现,1899-1900 年英人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揭示了原子的复杂结构。1913年荷兰人范德布洛克指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列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部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核电荷数 2硅一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一si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数。这一假说开始把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列序数和原子结构联系起来。这个假定动摇了门氏和 他的同辈以及先辈们的周期律的固有概念。1913-1914年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莫斯莱对x射线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验证了范德布洛克的假说,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它们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函数。-可
13、编辑-精品原来在诸原子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是原子量, 而是原子的核电荷以及核外电子数。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就立即把原子序数放进周期表中 , 代替了门氏的原子量。 1920 年英人查德维克证实了摩斯莱的工作。这样, 一系列物理学中的新发现, 使元素周期律获得了新定义: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以及由元素形成的各种化合物的性质, 皆与元素原子核电荷的数量成周期性关系。按照核电荷递增顺序排列各元素, 使前面出现的矛盾迎刃而解。 随着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周期律理论得到发展。1913年玛丽居里提出原子核结构设想。1913年卢瑟福和查德维克发现质子。 1932 年查德维克发现中子。质子和中子
14、发现后, 苏联科学家伊万年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等人立即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 1913 年英国化学家索迪提出“ 同位素” 概念 .1919 年阿斯登用质谱仪精确的确是了原子量.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用他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的解释了氢元素的线光谱。 1923-1924 年法国年青物理学家德布罗依提出“ 物质波”概念, 1926 年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解决微观粒子运动方程 , 对核外电子运功状态和能级的计算提供了依据。遵循周期律 , 把众多的元素( 106 种) 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系统, 称做化学元素周期系。周期系的具体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周期表。 如塔式表、 三分族元素周期表环形、 螺旋形、 扇形、蜗牛形 , 对角形、带形、立体支架形、阶梯形、罗盘形、园筒式等五花八门 , 各具特色。但其中最常用的是短表和长表。 近年来 , 由于人工合成元素增多 , 长表的优越性日益显露出来短表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 更多的应用让位于长表。 长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能够很好的把元素分成元素群 , 便于按群体性质来掌握化学元素的总体知识。表中明显的划分出活泼金属、非金属、过渡元素、低熔合金、 镧系、 锕系元素区。 根据电子构型可分成s 区、 p 区、 d 区、f 区四组。便于人们从结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8268.2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1部分:特殊要求无电磁兼容防护场合用敏感性试验和测量设备的试验配置、工作条件和性能判据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第八章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 应急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安达市中考物理通关考试题库【黄金题型】附答案详解
- 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作用机制与使用规范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全套 1-12 -第1章 EDA技术概述 - 第12章 VHDL设计实例
- 2024自考专业(电子商务)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
- 机构入学合同(标准版)
- 做微商如何与客户有效沟通(35篇)
- 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
- 2025年工地安全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明有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供水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技术方案
- 木雕工艺课件
- 2025年2个清单28个问题查摆整改措施
- 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报告范本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小箱梁运输及架设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汉语拼音字母描红(A4打印)
- 构建“可视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