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训练题29_第1页
2017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训练题29_第2页
2017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训练题29_第3页
2017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训练题29_第4页
2017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训练题29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3第二单元 打lll BAOKAO选择题1. (2015年全国新课标I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 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先于灌木阶段出现,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即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所 以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不同, 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较 大,A项错误;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逐渐变得复杂, 所以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要比灌

2、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简单,B项错误;草本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所以其营养结构比灌 木阶段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弱,C项错误;在群落演替过 程中,前一个阶段能为后一个阶段创造适宜的环境,D项正确。2. (2015年浙江)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 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灌木呈集群分布, 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答案】B【解析】在灌木的生长进程中,其分布型由集群

3、分布到随机分布 再到均匀分布,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A项正确;大灌木均 匀分布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即它们互相争夺空间、水分、养料等, 不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项错误、C项正确;幼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 是因种子落在母株附近,D项正确。3. (2015年四川)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 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 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614I21O-: ; O蜥搦亍体平均数侧1距离超爭运皐话缶A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 .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

4、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A【解析】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 A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 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B 正确; 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 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C 正确;据图离石头 越近,蝗虫的干重越小,因此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 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 正确。4(2014 年海南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 底栖动物, 而

5、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 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 D【解析】由题干信息 “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 ”可知二者具 有捕食关系,又因二者都以浮游藻类为食,二者具有竞争关系;该种 成年鱼取食底栖动物, 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生物, 由此推知其所处 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属于不同种群, 其栖息的水 层、取食的食物不同,因此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该

6、种成年鱼 及其幼体属于同一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5. (2014年全国新课标I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B项错误;植物病毒 V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毒,因此病毒 V 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 V是寄生关系,C、D项错误。6. (2013年江苏)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

7、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错误!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答案】B【解析】移栽植物能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移栽植物能为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预期的结果; 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 群落演替不会随时 间延长

8、而一直逐渐加剧。7. (2013年海南)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 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 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 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 者数 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D【解析】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 竞争情况;无捕食者时,乙的存活率最低,其在种间斗争中处于劣势, 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数量却不断增加,说明获得的生存资源(包 括食物或生存空间)有可能增多,故D选项不合理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