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反思_第1页
《出师表》教学反思_第2页
《出师表》教学反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师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可采用诵读、问答、讨论、评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文研读。 研读第一段:(1) 问答、讨论 ( 示例) : 解释加点的词:先帝、崩殂、疲弊、诚、秋、盖、报之于陛下、妄 自菲薄。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用意何在 ?第一句 提出个什么问题 ? “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 ?第二句又说明了什么问 题? 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与上两句有何关系 ?从“宜”与“不宜”两方 面提出有什么好处 ?(2) 分段评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尊称死去的人,用于长辈和功高德重 者。业:统一中国、复兴汉室的大业。崩殂:天子死曰崩,是避免“死” 字而用山崩代替

2、;殂字从“歹” (残骨) ,从歹的字都与死伤有关。 以无限 痛惋、追念之情从先帝创业未成起笔,意在唤起刘禅完成其父未竟事业之 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疲:人力疲惫。弊:通敝,指物力困乏。诚:实在、的确。秋:原是以季代年 ( 部分代全体 ),这里是“时数”。指出客观形势危急,以激其 发愤图存之志。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侍卫之臣:指内廷和朝廷的官员。 内:宫内和朝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忠志之士:指地方和边疆的将吏,主要指将士。外: 指地方、边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盖:原来,大概,这 里兼有表委婉判断和对原因的解释作用。第二个“之”代“殊遇”。指出 主观条件有利及

3、其原因,以促其励精图治之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先从正面建议,不宜妄自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再从反面告诫。此句以前两句为基础, 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从正反两面提出“宜”与“不宜”,恳切、 有力。第一自然段:在分析主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研读第二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从阜,从步 ( 正反二止 ) , 本义是向高处走,引申为提升 (官职) 。异同:复词偏义。 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公平。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 从正面阐明。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私:不公正,指偏向袒护一方。内:指宫

4、中, 外:指府中。 从反面阐明。又一次提出“宜”与“不宜”,具体阐明“陟 罚臧否”的做法。用意在于提醒不可偏私宫中。第二自然段:提出第二条建议一一严明法纪、赏罚公平。研读第三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第三自然段:从思想品德着眼,力荐执法贤臣,是实现“开张圣听” 的重要保证之一。研读第四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第四自然段:从人品才略着眼,力荐治军良将,是实现“开张圣听”的又 一重要保证。研读第五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第五自然段:上承三、四两段,引用本朝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提醒 刘禅勿蹈桓、灵覆辙,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以上五段为第一部分: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研读第六段:问答

5、、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第六自然段:紧承上文“亲贤臣”,回顾先帝三顾之恩,表明自己受恩感 激,忠贞不渝。研读第七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先帝知臣谨慎,谨:认真;慎:慎重。 大事: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 不是指一般的国家大事。 ) 刘备临终对诸 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两处“大事”是 一致的。 由上文谈辅佐先帝开创基业, 进而谈接受托孤重任一一辅佐刘禅, 兴复汉室,为后文请命北伐张本。由上文提出劝谏到转入请命北伐,以稳 定蜀国后方,免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是诸葛亮“南抗蛮越”的战略思想 的具体实践。 写受命以来念念不忘先帝托付的大事,时时担心不能完成先 帝交付的重任

6、,以及为完成大事和重任所采取的一项战略行动一一平定南 方。此句实际是写为北伐做准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甲:军从和 军事装备。归结上文,申述出兵伐魏是先帝托孤时交付的重任,责无旁贷, 也理应准允。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进、尽:都是动词,前者表示知 无不言,后者表示言无不尽。则攸之、 、允之任也。此句上应第三自然段“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下启下段“若无兴德之言”。 出征、留守,两面都照顾到。安排周密。第七自然段:从实现先帝托付的重任的高度,根据主客观业已成熟的 条件,提出北伐之请。研读第八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两“效

7、”: 前者是效果,可译成任务;后者是见效果、取得效果。 提出希望一。措辞 委婉,态度坚决。若无兴德之言,兴德:使先主的圣德得到发扬、更加盛 大。则责攸之、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提出希望二。照应上文亦宜自谋, 自谋:为自身设想。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指出希望三。 与上文“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悉以咨之”相应。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勉之,勉之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语。臣不胜受恩感激。表明期望之深之切。 第八自然段:分三层提出愿望,收束全篇议论。 研读第九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临:面对着。涕:泪。零

8、:落。不知所言。 第九自然段:本是写奏章的套语,但由于全文情真意切,寥寥十二 字表达出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恋念之情。 以上四段为第二部分:回顾经历,表明对蜀汉的忠贞和请命北伐、兴复汉 室的决心。(3) 总评:讨论“预习指导” 题甲参考答案:这绝不是文不对题,而是因为诸葛亮此次上表虽然是为了 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却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关的 建议。题乙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公平; 亲贤远佞。其中第三条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 那么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也就容易做到;反之,则前两条建议也就无法实 现。内修政理”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总战略中的一个 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正在于为北伐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总观全文,作者以托孤老臣的身份,规劝刘禅广开言路、执法公平、 亲贤远佞,向他力荐贤臣良将以修明政治,并在此基础上以“追先帝之殊 遇,欲报之于陛下”的一片忠诚,从完成先帝临崩托付重任的高度,提出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恳切要求。这就是出师表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