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_第1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_第2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_第3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摘要:愉快式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一定的实验教学程序,在预定时间内,由学生完成的实验操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进行分组实验。关键词:分组实验 探究 观察浅谈愉快式学生分组实验愉快式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一定的实验教学程序,在预定时间内,由学生完成的实验操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进行分组实验

2、。愉快式分组实验是以“寻找提问实验讨论总结报告应用”为主线,通过教师的引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找准备实验材料,认识实验目的,从中发现、提出问题,进而实验探究、交流总结、记录应用。其过程大致可分为“寻找准备材料发现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探究共同交流总结填写实验报告巩固应用”。这对学生分组实验来说,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但是需要灵活掌握调控,有机进行。一、寻找准备材料这是愉快式分组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分组实验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一步需要引导学生在上观察实验课前的前一、二天,教师引导学生先预习课本,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根据实验要求,着手寻找准备实验材料,这样,学生便会心情舒畅的到学校仪器

3、室、社会上、自己的家中东寻西找,积极愉快地准备。进而在寻找准备中了解、认识有用材料的功能,有时还会一举多得,既增添乐趣,又变废为宝。进而为分组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二、发现提出问题这一步就是在上观察实验课开始,教师导入新课之后,鼓励激发学生按预习情况,结合眼前摆放的早已准备好的“小玩艺儿”,大胆提出实验要探究的问题。起初阶段,为了引发学生及时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如你准备的这些“小玩艺”通过实验可以研究什么问题,或者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假设等等,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的兴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完整时,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转入第三步。三、进行实

4、验观察这是学生分组实验的核心。根据“谨慎操作,仔细观察”的原则,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为诱发学生有机的结合提出的问题,设计新颖有趣的实验,进行动手操作。开始阶段,教师先通过扶引得办法,教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学生开始实验后,教师要尽量少说话,把主要精力放在操作指导上。首先要注意发现带有共性的操作错误,及时给予提醒,有时要进行示范操作。其次要注意个别指导,尤其对操作有困难或操作不仔细 、不认真的学生要多花些时间与精力,防止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出现两极分化。学生熟练后再全放开。尽量让学生在实验中“玩”,“玩”的有趣、自在,增强其乐无穷之感。引导学生在“玩”中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进而发

5、现规律,为讨论探究提供依据。四、小组讨论探究它是学生分组实验的高潮和关键。即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出现的新奇现象,自觉主动地讨论、探究问题答案。在这过程中,教育学生要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去愉快地依据实验现象,印证解决问题。激发小组相互讨论,展开小组交流争论,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比比谁的现象明显,更能说明问题。待学生的心情抑制不住、急想把探究的结果回答出来时,教师便顺水推舟,进行第五步。五、共同交流总结先引导学生及时把小组交流探究的情况,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激发学生比比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以增进学生的上进心和求胜感,这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及时反馈探究效果的好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判

6、,筛选出正确的结论,并再次结合实验反思印证。最后,教师作重点的强调总结。随即转入第六步。六、填写实验报告这一步也是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一环。指导学生按老师印发的“学生观察实验报告”中的栏目,认真回顾实验的名称、器材,实验的方法、步骤、现象、结论和新的发现等等,并一一地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回味,为撰写科技小论文储存资料。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七、巩固应用学生经历以上六步探究、研讨之后,得出正确结论后,教师及时进行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利用加深巩固应用。之后,教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并有趣味性的练习,促进新知识的巩固强化,做好由知到能的过度。这七步,从引

7、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准备材料入手,到最后教师画龙点睛地讲解和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后的巩固应用,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兴奋、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力量,时刻激励着他们的创新进取精神。例如:在执教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课凸透镜时在组织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教师先提前指导学生预习课本,明确实验目的,着手准备实验材料。学生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到超市里购买,或者到家中寻找。有的同学竟从家中抽屉里翻取到了爷爷不用的旧花镜片,如获至宝;还有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调节底座。然后,组织学生把准备的各种有用材料,按小组一一摆放在实验桌上。上课开始,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特点后,启发学生面对桌上的实验器材

8、,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放大镜的知识,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不一会,有一个同学举起手说:“我们已经知道了放大镜有放大和聚光的作用,凸透镜除了有这些作用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规律?”又一个同学高兴地站起来说:“老师,凸透镜很好玩,它可以使物体成像。”老师当即表扬:“这些问题说得好极了稍停,说:“下面同学们就用桌上的材料,三个同学一组做实验,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最科学,现象最明显。”顿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三人一组一齐动手,一人立着纸屏,一人拿着凸透镜,另一人立着正在燃着的蜡烛,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排列着实验器材,调解者中心高度。一会儿,不少的同学都高兴地叫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趁此,教

9、师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接着,继续诱导学生:“你看到凸透镜成的像与蜡烛相比是怎样的?”这一发问,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有的凭着清晰的实验现象,主动站起来:“我看到蜡烛火焰的像比它本身小。还有的同学说:“凸透镜成的像比蜡烛火焰大。”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继续实验,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些现象。霎时,全班同学变沉浸在边实验,边讨论的快乐探究之中。不大一会儿,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教师趁机指定一个小组到前台边实验,边说出找出的规律: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同学们看了,听了都微笑赞许,鼓掌祝贺。教师对此肯定表扬,并进行重点的讲解。之后,指导学生回味实验情况,小组讨论填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便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认识又加深了。最后,进行巩固应用,让学生说一说老花镜片是凸透镜,应用的是凸透镜的哪个作用?放电影时,要使屏幕上的图像再大一些,应该怎么办?通过这一练习,学生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