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1页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2页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3页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4页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Chapter 5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1 概述 5.2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程序 5.3 环境噪声预测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1 概述概述 o 目的与意义 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 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将噪声污染降低到 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 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 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1 概述 评价依据 o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o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o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

2、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5.2.1 工作程序 5.2.2 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5.2.3 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5.2.4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 5.2.5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1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噪声源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 确定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噪声部分 评价范围内现场踏勘 噪声防治对策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环境噪声现状 调查及测量 受影响 人口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

3、价 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划分依据: N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 N 噪声源种类、数量和源强 N 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 N 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 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 分布)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 级变化 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 一级大、中型建设项目显著增加 (5-10dB) 0类功能区域、噪声敏感目标;受影 响人口显著增多 二级新、扩、改建的大、 中型建设项目 明显增加 (3-5dB) 1类、2类功能区域;受影响人口增 加较多 三级 中型建设项目3类功能区 小型建设

4、项目1、2类功能区域 大、中型建设项目增加很小 (3 dB以内) 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小型建设项目处在非敏感区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一级评价要求: 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 差范围。 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 围和程度。 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 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 应进行定量分析。 必须针对建设

5、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二级评价要求: 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 声监测资料。 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 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 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 效果。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三级评价要求: 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

6、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 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 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 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 果分析。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 一级二级三级 包含多个点 声源 边界往外200m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机场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 道两端各15km,侧向 2km内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缩小 注: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第二章

7、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的内容,如主要 噪声源:噪声特性分析等)。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采用的噪声标准、噪声功能区和其他保护目标所执行 的标准 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点分布 、测量仪器、时段等。 噪声预测方法,包括预测模型

8、、范围、时段及有关参 数的估值方法等。 不同阶段的噪声评价方法和对策。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内容:噪声源的种类、数量、源强;敏感目标、噪声功能 区划分情况和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分布。 方法: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 环境

9、噪声现状评价 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分布; 边界噪声级、噪声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分布。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6.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2.确定工作等级 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 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 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 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 噪声评价的基本条件 噪声污染源分析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

10、评价 5.3 噪声预测 5.3.1预测的基础资料 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 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 5.3.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5.3.6等声级线的绘制 5.3.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1预测的基础资料 1.声源资料 F 噪声源的数量 F 各噪声源的噪声级及发声持续时间 F 声源的空间位置 F 声源的作用时段 F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1预测的基础资料 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F 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 F 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 F 周

11、围环境中的树林、灌木分布情况,地面覆 盖情况 F 风向、风速等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 1.预测范围 与噪声评价等级确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 2.预测点布置原则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预测点布置原则 F 所有的现状测量点 F 利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 F 所有的环境噪声敏感点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3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数据类型: 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 A声级)、A 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有效感觉 噪声级 获取数据途径: 类比测量(评价等级为一级) 引用已有的数据(评价等级为二、三级) 第二

12、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 方法与原则: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 F特定噪声源的测定 F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测定 F声源辐射噪声的测量 报告书中要说明噪声源数据测量方法及使用的标准 选取相似的型号、工 况和环境条件的噪声源 必要的声学校正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引用已有的数据 F 数据必是公开发表的、经专家鉴定并且按有关 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F 报告书中应指出应用数据的来源。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 1. 概述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4.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5. 附加衰减 第二

13、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概述 声源的简化方法 声波波长 预测点离声源的距离 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远大于声源尺寸点声源 线声源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概述 *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首先计算预测的倍频带声压级 *对于稳态机械设备噪声的传播计算:原则上用倍频带声压级 方法计算,其他(非稳恋,脉冲)噪声可用A声级直接计算。 extoctatmoctbaroctdivoctrefoctoct LLLLrLrL ,0, )()( 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组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 *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的替代方法: extatmbardivrefAA AAAAr

14、LrL)()( 0,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0 0 lg20)()( r r rLrL 式中: 分别是r、r0处的声级。 若已知r0处的A声级: )(),( 0 rLrL 0 0 lg20)()( r r rLrL AA 0 lg20 r r Adiv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中: 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中: 11lg20)(rLrL wAA 8lg20)(rLrL wAA *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上式成立。

15、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 反射体的表面是平整、光滑、坚硬的; 反射体的尺寸远远大于所有声波的波长; 入射角小于85。 rr/rd11.422.5 Lr(dB)3210 声级增加与距离的关系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8 2 arctan 1 lg10)( 0 r l r LrL wp )(),( 0 rLrL r l r r l r LrL wp 2 arctan 1 2 arctan 1 lg10)( 0 0 0 第二章第三节二

16、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 000, lrlr 0 0 lg20)( r r rLrL pp 0 0 lg10)( r r rLrL pp 3/, 3/ 000 lrlr 时: 时: 3/, 3/ 000 lrlr 0 0 lg15)( r r rLrL pp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定义: 2 N SPOPSO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2 333 222 111 N SPPOSO SPPOSO SPPOSO 1 , 203 1 lg10 N A baroct a.有限长薄屏障: 首先计算三个传播逾径的声程差和相应

17、的菲 涅尔数N1、N2、N3;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算: 当声屏障很长时: 321 , 203 1 203 1 203 1 lg10 NNN A baroct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b.无限长薄屏障: 首先计算菲涅尔数N; 由图查出衰减量。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6 21 TLLLNR c.绿化林带的影响 d.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计算 ) 4 4 lg(10 2 Rr Q LL wI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4.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100 )( 0 , rr A atmoct 其中: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18、。 r0:参考位置距离,m。 A:每100 m空气吸收系数。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 附加衰减 在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 o 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 o 声源(或声源的主要发声部位)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 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 o 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 计算公式为: )lg(5 0 rrA exc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5 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o 选择一个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即 坐标),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 点声源或线状声源。 o 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 的传播条件,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 量,由此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 o 确定预测计算的时段T,并确定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ti。 o 计算预测点 在T时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 ) 10 lg(10)( 1 1 . 0 T t AL n i L i eq Ai 第二章第三节二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6等声级线的绘制 o 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 o 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 o 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5 dB。 作用: 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对分析功能 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