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_第1页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_第2页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_第3页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将国内外绿色建 筑的发展分为萌芽、发展初期、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并对我国绿 色建筑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日趋严峻, 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消费者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制造者必然 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在此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那 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呢?归纳起来绿色建筑具有人居环境健康 舒适、建筑低能耗,利于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状况1. 萌芽阶段( 20世纪 70 年代以前)60 年代以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气候的关注。 196

2、3 年,维克多奥戈雅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 究概括总结了 60 年代以前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的研究 成果,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设计理论与方法。60 年代,美籍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保罗把生态学( ecology ) 和建筑学( architecture )概念综合在一起,提出了著名的“生 态建筑”( arology )新理念,使得人们对建筑的本质又有了新 的认识,建筑领域的生态意识逐渐被唤醒。2.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90年代)20世纪 70年代,面对日趋恶化的生存条件和能源危机,尤其是阿拉伯石油公司石油禁运事件发生之后更是激发了工业发 达国家对建筑节能的研究兴趣,

3、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 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80 年代开始,建筑们就将目光逐渐聚焦在了建筑的历史性 和地区性。他们基于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经 济状况、 技术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 来研究和设 计人类的生存空间。进入 90 年代,世界各国关于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发展又有 了新的进展。 1990 年,英国率先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 标准。 1992 年,在巴西的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首次提出了绿色 建筑概念。3. 蓬勃发展阶段( 21 世纪至今)21 世纪,绿色建筑迎来了它的蓬勃兴盛期,他的内涵与外 延获

4、到了极大的丰富。 日本在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建筑的节能 与环境共存设计”与“环境共生住宅”的概念。 继 20 世纪 90 年 代英、美等国之后,全球引发了对绿色建筑评估的热潮,相继出 台了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极大的规范和推动绿色 住宅的发展。如日本的 CASBEE德国的LNB法国的ESCALE等 国内绿色住宅的研究进展1. 萌芽阶段( 20世纪 80 年代 及以前)20世纪 80年代,顾孟潮先生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未来的世 界是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 全国各地也在努力研究能够 改善建筑性能的办法如北方地区生土建筑的研究和实践。 国内绿 色建筑进入萌芽阶段。2. 初步发展阶段(

5、1990年2006年)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我国开始提倡建筑节能,但是有关绿 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 领域仍是空白。 1994 年,根据我国国情,中国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提出我国人口、社会、经济、资源要与环境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标志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 和行业的共识。3. 蓬勃发展阶段( 2006年至今)在总结以往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我国于 2006 年出 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9 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 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 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 标识。2011 年,国内掀起了一股生态城市

6、热潮,带动了绿色建 筑从建筑向城市的发展, 其中生态城市要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 所占比例 80%以上,截至 2012 年底,全国已有 670 多个项目 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发展也给予高度重 视,2012 年 4 月我国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 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了以绿色建筑规 模化发展为目标,并制定了绿色建筑补贴政策, 2013 年 1 月国 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提出将绿色建筑行动的 目标任务科学分解到省级政府, 纳入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 考核体系,到 2015 年新增绿色建筑 10 亿 m2 以上。总结我国绿色建筑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的进取实践, 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但依旧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客户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 ;(2)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尚未成熟;(3)绿色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