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_第1页
夏玉米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_第2页
夏玉米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_第3页
夏玉米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夏玉米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玉米适应性广, 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营养价值及附加 值高。户县常年种植面积在 3万hm2左右。为了确保夏玉米高产 稳产,对夏玉米施肥情况进行调研发现, 户县夏玉米施肥存在以 下问题:一是施肥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户盲目施肥,忽视钾肥重 施磷肥,造成土壤少氮、缺钾、磷过剩现象,氮、磷、钾比例失 调,即使投肥量加大,产量却不增加,造成严重浪费 1-2 。二 是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不受重视。 在夏玉米种植过程中, 农民长期 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 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逐渐降低, 影响 作物的生长发育 3-4 。三是施肥时期及方法不科学。许多农户 为方便省事忽视后期追肥, 会使作

2、物生长后期出现缺肥现象; 追 肥撒施现象严重,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 5 。针对玉米施肥存在 的问题,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 制定不同目标产量下的配 方施肥技术方案。 准确掌握玉米配方施肥技术, 是玉米获得高产 的重要措施。1 玉米需肥特征玉米植株高大, 对养分需求较多, 全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因 种植方式、 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 玉米是禾本科作 物,其生育期可大致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玉米全生育期吸 收养分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氮、钾、磷。每生产 100 kg 玉米籽粒, 需从土壤中吸收 N P2O5 K2O分别为 2.68、1.13、2.36 kg, 其比例大约为1 : 0.5 :

3、 1。不同生育阶段夏玉米吸收氮、磷、钾 量存在差异,苗期植株小,生长慢,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小,吸收 氮、磷总量的 10%,以后生长加快,拔节至孕穗期吸收养分量最 多,分别占吸收总量的 76.2%、 63.1%,开花后吸收减慢,到抽 雄期氮磷的吸收量已达到 90%。说明夏玉米需氮、磷的关键时期 是拔节期至孕穗期。夏玉米对钾素的吸收量在拔节以后开始迅速上升, 抽穗开花 期达到顶点。在抽穗前已吸收 70%以上,到抽穗开花期吸收全部 的钾。灌浆到成熟植株体内的钾素还有少量的外渗淋溶, 使植株 中钾的含量下降。因此,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2 施肥技术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营养水平密切相关, 针对玉米的需肥特

4、性 在各需肥时期进行科学施肥,以满足玉米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 要。玉米施肥有 2 个关键期,一是拔节期(七叶展期),二是大 喇叭口期(十一叶展期)。坚持争施底肥、种肥,重施拔节肥, 补施穗肥,并要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及微肥配合使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拔节前全部施用,可作基肥、 种肥、苗肥施用, 尽量早施。 氮肥要分期施用, 轻施种肥、 苗肥, 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同时,玉米对锌敏感,为增加玉米产量 要增加锌肥的施用量,一般施用硫酸锌,用量为1530 kg/hm26 。2.1 施肥量根据田间土壤肥力、前3年玉米平均产量提高10%- 15%为 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结合玉米全生育期需分量

5、、 肥料利用率计 算玉米具体施肥量。2.2 基肥 结合浅耕灭茬或耕种施用有机肥作基肥,但在一年两熟制中,为抢时栽种,常常栽植时不能及时施用有机肥,可利用冬小 麦的磷肥、有机肥的后效,或用小麦秸秆还田,配施氮肥,以满 足夏玉米生产的需要。2.3 种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 未施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时, 施用种 肥可以有效提高夏玉米的产量。种肥可采取条施、拌种、浸种、 穴施等方法。拌种:生产中可用生物肥、腐殖酸、微肥溶解喷洒 在玉米种子上,边喷边拌,阴干后播种。浸种:用肥料溶液浸种12 h,阴干后播种。化肥适宜条施、穴施。种肥用量为35 kg ,施于种子的侧下方, 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要求与种子相距 5 cm, 深约10 cm。另外,种肥不可以使用氯化铵、碳酸氢铵、尿素、 氯化钾。2.4 追肥 夏玉米追肥是玉米丰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夏玉米苗肥在拔节前施用,氮肥施入追肥的 30%,磷肥钾肥如果在基肥、种肥 中未施,也应全部作苗肥一次施用,以促根壮苗。穗肥在大喇叭 口期施用,追施 60%的氮肥,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开花授粉前后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