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课需要关注“四基”“四能”问题的提出复习课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 受到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多 的重视 . 该课型主要是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 行梳理、巩固、提高,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 而中考复习课是 站在整本书的高度, 以某一知识为基准, 对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 系进行横向联系,对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纵向深入剖析的课型 . 它与一般的复习课的最大区别在于, 它是以中考为目标, 更注重 数学思想和方法, 综合性更强 . 那如何在中考复习中, 既抓住主 干知识,提炼核心方法,又渗透基本思想呢?不久前,江苏省常 州市送教下乡工程的一节“全等三角形”中考一轮复习课的题 组教学,给了笔者许
2、多收获和启示,现将该节课所设的题组、题 组教学流程以及笔者对题组教学的点滴思考呈现出来, 与各位同 行分享.教学流程展示及复习效能分析题组1展示如图, AB3A FDE.( 1 )你能得到哪些结论?(2) 若/ ABC=90,求/ EDF 的度数;(3) 若BD=5求AF的长.教学流程 教师在学生口答第( 1)小题的基础上,通过“你 用了什么知识得到这些结论?”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全等三角形 的性质, 将学生的默会知识显性化 . 接下来, 教师通过问题“你 是怎样找对应边、 对应角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习惯的对应 方法(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接着师生共同探究两种不同方法 的适用范围,从而引发下面
3、的问题:“ BD AF是不是对应 边?”“怎样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凭借 已有解题技能和方法,顺利完成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 导学生提炼其中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效能分析 这一题组的三个并列式的问题直指知识点,让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构知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性问题串, 引导学生如何将直接量(对应边)转化为间接量(线段),明确 转化方法, 让学生头脑中的抽象知识和默会技能变得具体明确且 具有可操作性, 使学生的思维指向由知识浅层次深化至思维的操 作流程和方法技能深层次 . 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指向性高而有效,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 并以此成为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增长 点.
4、八、题组2展示 (1)如图1,在 ABC和厶FDE中,要说明 ABC FDE,还需添加 个条件;(2)如图1,在Rt ABC和Rt FDE中,要说明厶ABC FDE , 还需添加 个条件;(3)如图1,在Rt ABC和口 Rt FDE中,BC=DE要说明 ABCA FDE,需添加的条件是 ;(4)如图2,在Rt ABC和Rt FDC中,BC=DC要说明 AB3A FDC,还需添加 个条件.教学流程 通过第( 1)个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全等三角形的 基本判断方法, 再通过追问“条件中至少要一组什么相等”明确 判断方法中至少要有一组边相等 . 随即,教师让学生举“角角 角”是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反例
5、 . 在学生口答完第( 2)个问 题后,教师追问:“图形没变,为什么添加的条件少了”让学生 思考,接着,教师通过增加条件“ BC=D”E ,让学生说说各自添 加条件的理由,并及时总结归纳 . 期间,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 “边边角”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 . 接着,教师通过第( 4)小问 (改变图形,条件几乎不变),让学生再寻找添加的条件,通过 问:“可不可以添加/ C=ZC条件”引发学生质疑探究.最 后,通过在一组图形中找隐藏信息的练习, 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的 隐藏信息,即除了“公共角”,还有“公共边”“对顶角” .效能分析 教师利用这一组递进式的题组将学生的易漏点和 易错点都罗列其中, 通过学生问题
6、的解答, 让学生主动暴露个体 知识的缺漏, 再通过让其他学生列举反例来强化学生的认知, 弥 补学生知识的缺漏和思维的不足, 培养学生有效观察与发现的习 惯,这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 高复习课的学习效能 .题组3展示 (1)如图3,在 CBE和厶ACF中,/ BECK CFA=90 , CA=CBZ BCA=90 .试判断BE和C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试判断EF, BE AF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 如图 4,在 CBE和厶ACF 中,/ BECh CFA=/ a , CA=CB,请添加一个关于/ a与/ BCA关系的条件,使(1)中 两个结论仍然成
7、立,并证明这两个结论成立 .(3) 如图 5,在 CBE和厶ACF 中,/ BECh CFAh a , CA=CB,Z a =h BCA请提出 EF, BE 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 合理猜想 .教学流程 学生看题、思考后,教师直接让学生猜想第( 1 ) 问的两个结论,教师追问:“如何去猜想?你是根据什么猜想 的?”接着通过一组问题串一一“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已 知条件是什么? ”“要证明 BE=CF你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证 明?”“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已经有了哪些条件?还需要哪 些条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及规范证明 . 在成功完成第( 1) 问的证明后,教师改变图 3(变为图 4),提出
8、第( 2)问,让学 生结合图形进行猜想和证明 . 接着,教师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 用第( 1 )问的结论?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用第( 1 )问的方法”引 导学生进行方法总结 . 教师继续变化图形(将图变为图 5),让 学生直接猜想结论 . 最后,教师问:“这三个问题,图形一直在 变化,大家发现其中什么没有改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本质 . 效能分析 这一探索式题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对 教学功能进行精确定位, 并把相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在一 起,使其融会贯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 思维的深刻性,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 从整体来看, 这一系列条 件、图形、结论同时不断
9、变化的题组,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 思辨,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数学思维品质,从而使学 生能够真正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从“四基”与“四能”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维度思考 维度一:题组教学有利于动手操作与思维提升相结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 数学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 提升学 生能力的大舞台 . 通过动手操作, 可以建构立体、 多维的活动平 台,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灵动的“思维场” . 本节课通过两块三 角板不同的运动变化来串联不同的题组, 在熟悉的教学用具 (三 角板)拼接过程中,图形不断变化,呈现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参与率,同时,通过题组增减新的条 件
10、,让题组不断变化呈现新的特征, 从而促进学生内在思维的参 与度 . 通过题组的具体问题, 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从动手操作 的活动经验, 转化为数学发现的方法经验, 进而上升为问题解决 的思维经验, 促进思维的提升 . 不同环节获得不同的经验, 促成 了从“活动经历”向“思维经验”的转化, 在学生总结和教师概 括的过程中促成思维由“浅”至“深”的转化和提升 . 因此,明 确而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是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维的基 础和前提 .维度二:题组教学有利于知识梳理与思想方法相结合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梳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 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那如何将这两
11、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我们教师所要不断研究的 . 本节课通过基本 图形的不断变化和不同性质的题组, 设计了知识层级并列、 方法 递进的教学环节:全等三角形的性质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f全等 三角形的定义f全等三角形的运用.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环节,教师设计的并列式题组,帮学生梳理知识“知对应”,感 悟到了转化思想 . 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环节, 教师设计的 递进式题组,让学生能观察, 会发现,体会到了数形结合思想 . 在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环节, 教师利用不断变化的图形组, 让学 生懂联系, 会拓展, 从运动的观点体会数学思想 . 在“全等三角 形的运用”环节, 教师利用探究式题组,
12、让学生善猜想, 会分析, 感受类比思想 .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 题组,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关于全等三角形对的知识网络, 也给学 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数学思想充分地在这些题组中体 现,让学生自然地获得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度三:题组教学有利于探究活动与经验积淀相结合 新课标中“四基”要求的提出, 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 让学生积淀活动经验,而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 “思”的过程中不断积淀, 要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逐步积累, 是学 生不断经历、 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 本课在“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的知识回顾中, 教师利用冰冷式的题组设计了一个开 放性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回顾旧知,因结论不唯一,反而给了 学生思考的空间, 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 在“全等三角 形的判定”方法梳理中, 教师从“一个基本图形的不同问题”入 手,设计了递进式题组,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观 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模版
- 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 第6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 公司财务审计报告总结模版
-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案例09级物理学班陆菲菲-
- 公司全员培训总结
- 放血疗法培训
- 重症肺炎患儿护理措施
- 热处理车间安全管理
- 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中层面试题目及答案
- JJG 134-202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五金销售合同2023(含价格清单)
- 二级、三级电箱接线图
- 吉林省办学基本标准手册
- 4车道高速公路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上部结构设计_论文
- 体育——常用队列队形的口令及动作要领
- 2020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 脱氨蒸氨工段操作规程
- 刑事案件结案登记表
- 城市设计导则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