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特征_第1页
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特征_第2页
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特征_第3页
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特征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塔南凹陷南屯组储层特征1沉积背景 塔南凹陷在下白垩统沉积时期,其整体处于一个坳拉槽的 构造背下,经历了初始张裂断陷阶段,断陷强烈拉张阶段,断陷 快速沉降逐渐抬升阶段, 断陷萎缩阶段。 气候变化经历了干旱-半干直到湿润潮湿阶段。南屯组沉积时期处于断陷快速沉降一 逐渐抬升阶段,断陷规模进一步扩大,断陷发展到顶峰时期,范 围扩大。南屯组沉积早期为最大湖泛期, 湖相暗色泥岩广泛发育。 下部南一段发育浅湖、 滨浅湖及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 沉积晚期 湖盆水体逐渐变浅, 上部南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 同时由于 坳拉槽的构造活动的强烈作用, 火山作用较为明显, 在南屯组中 下部地层沉积时,火山灰、凝灰岩等火

2、山影响较为明显。2 储层沉积相 扇三角洲是冲积扇或辫状河直接入湖或入海在浅水环境中 形成的粗碎屑岩体系, 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双重水动力机制, 且 扇三角洲皆具水上和水下两种沉积,同时具有过渡带的沉积特 征。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具有近邻的、大坡降的剥蚀地貌环境, 陆源碎屑供给充足、 丰富且有较强冲积能力的出山入湖的水系条 件。扇三角洲多在湖盆短轴方向发育, 扇三角洲前缘为其沉积的 主体。粒度特征是识别自然地理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良好标志, 利用粒度资料所作南屯组扇三角洲前缘 C-M图(图1)可以明显 看出:QR段发育,RS段较短,反映了重力流和牵引流皆有的水 动力机制。图1南二段扇三角洲前缘 C-M

3、图图2南一段滑塌浊积扇C-M 图滑塌浊积扇大多是由浅水区的各类砂体构成,如三角洲、 扇三角洲和浅水滩坝等。 对于尚未完全固结的近岸浅水砂体, 因 厚度大,有一定坡度,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滑塌,部分沉 积物发生再搬运, 形成颗粒流和液化流, 并进一步转化为沉积物 重力流。在本区该类沉积相多为粗 -中砂岩、砂砾岩、砾岩在滨 浅湖前方再堆积下来,形成重力流辫状水道、滑塌扇、浊积砂等 不同形态的砂体。利用粒度资料所作南屯组南一段滑塌浊积扇的 C-M (图2) 图可以明显看出:发育 QR段,而且QR平行于C=M基线,反映递 变悬浮的搬运沉积机制。3 储层岩石学特征本区普通碎屑岩主要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

4、, 颜色以浅灰色、 灰色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岩屑,石英28%、长石37%、岩屑 26%、杂基 5%、胶结物 4% 。分选中 -差,大小颗粒杂 乱分布,磨圆多为次圆,岩屑成份酸性喷发岩为主。总的来说, 工区普通碎屑岩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偏低(图 3)。本区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岩石由晶屑、玻屑、岩屑、火山灰等组成。图 3 岩石成分三角图4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4.1 原生孔隙 粒间孔隙:沉积物颗粒沉积后,经埋深固结成岩后留下的孔隙空间,是本区南屯组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图4)。在各类砂岩和砾岩中普遍发育。 这类孔隙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 河口坝微相中较为发育。

5、剩余粒间孔隙:粒间孔隙被石英、长石、碳酸盐等其他 矿物不同程度充填之后残留的一部分孔隙(图 5)。这类孔隙的 孔径依粒间孔隙的充填程度不同而异。图 4 原生孔隙 图 5 剩余粒间孔隙4.2 次生孔隙本区的次生孔隙以溶蚀孔隙较为常见,亦是本区南屯组油 藏储层中重要的一类储集空间, 由岩石的成岩阶段和成岩后的溶 解作用形成。主要包括粒间溶蚀孔隙、长石粒内溶蚀孔隙、岩屑 粒内溶蚀孔隙三类。 粒间溶蚀孔隙:发育于砂岩和砾岩的岩屑和长石颗粒之间。由岩屑和长石颗粒溶蚀形成, 工区内南屯组油藏储层粒间溶 蚀较常见(图 6)。 长石粒内溶孔 长石粒内溶孔指储层岩石中长石斑晶或晶屑被部分溶蚀后 留下的孔隙空间,

6、 是本区较为发育的一种次生孔隙, 主要见于砂 岩中的长石颗粒内(图 7)。 岩屑粒内溶孔 岩屑粒内溶孔见于砂岩和砾岩的岩屑内,南屯组多属于近 物源沉积,岩石矿物和结构成熟度低,岩屑含量高,岩屑内易溶 组分如长石、 火山玻璃等遭受溶蚀后留下的空间, 形成岩屑粒内 溶孔。图 6 粒间溶蚀孔隙 图 7 长石粒内溶孔5 岩性、沉积相与物性关系5.1 岩性与物性关系岩石物性实验数据进行了分层段、 分岩性统计(图 8、图 9), 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南二段和南一段储层物性特征不同, 在岩 性相同的情况下, 南二段储层物性明显好于南一段; 在南二段, 以砂砾岩、粗砂岩物性最好, 其平均孔隙度分别为 19.6

7、%、17.9%, 平均渗透率为48.9mD 15.09mD;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次之, 其平均孔隙度分别为 17.2%、 17.3%、 17.8%,平均渗透率分别为 8.23mD 5.04mD 4.35mD;在南一段,以含砾砂岩、砂砾岩物 性最好,其平均孔隙度分别为 11.1%、9.2%,平均渗透率为 2.88mD 0.95mD;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次之,其平均孔隙度 分别为 9.6%、 9.3%、 8.4%,平均渗透率分别为 0.2mD、 0.68mD、 0.14mD。图 8 孔隙度与岩性的关系图 9 渗透率与岩性的关系5.2 岩相与物性关系 南二段具有扇三角洲牵引流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包

8、括:水 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口坝、远砂坝、河道间、前 缘席状砂和前扇三角洲等。 南一段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 主要沉 积微相包括: 滩砂、坝砂、泥滩、辫状水道、 滑塌扇和浊积砂等。 根据单井微相划分结果,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结果,统计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孔、渗差异。南二段取心分析数据主要分布于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二者相比,以水下分流河道物性相对较好,其孔隙度3.724.1%, 平均17.6%,渗透率0.02751mD平均26.7mD;南一段取心分 析数据则主要分布于滩砂和坝砂, 二者相比, 以滩砂物性相对较 好,其孔隙度 1.013.5%,平均 8.19%,渗透率 0.028.98mD, 平均 0.37mD (图 10、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