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_第1页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_第2页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_第3页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_第4页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RH 系列动车组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 1条 为使动车组司机的操纵实现规范化、 标准化,结合 CRH 系列动车组司机乘务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 动车组司机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 程,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爱护动车、平稳操纵、 安全正点。 第二章 出段 ( 所)作业 出勤 第3条 出乘前严禁饮酒,必须充分睡眠,准时出勤。 第4条 出勤时,应按规定着司机制服 (由铁路局根据南北方和 季节特点规定夏、冬装起讫时间 ),佩带标志,携带动车组司机驾驶 证及有关规章到动车组司机派班室, 接受酒精含量测试, 领取司机手 册、报单、列车时刻表等有关资料,将 IC

2、 卡交出勤调度员写入线路 临时限速。 第5条 领取运行揭示并校对,根据担当区段、天气等情况,制 定运行安全注意事项,记录于司机手册。 第6条 认真听取出勤调度员指导, 将司机手册交出勤调度员审 核并签章,领取 IC 卡,核对本次出勤的运行揭示及 IC 卡写入内容保 证其准确无误。 派班室无验卡设备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 由动车组 司机上车核对。 接车 第7条 向地勤司机了解该动车组前一次运用情况及段(所)内 整备检修情况。 第8条 按附件 5 进行制动系统简略试验。 第 9条 在出段 (所 )方向前部驾驶室与地勤司机办理耗电和动车 组运行技术状态、行车安全设备合格证交接,领取司机钥匙,将 IC

3、 卡中的运行揭示读入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简称监控装置,下同 )并 复核。 第 10条 在 GSM-R 区段,输入并确认 CIR 车次号正确。 出段 (所)至到达始发站 第 11条 操纵动车组准备出段 (所)时: 1. 确认出段(所)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标志 显示正确,厉行呼唤呼唤 (应答)标准见附件 1,鸣笛 (限鸣区段除 外,下同)后出段(所)。 2. 利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了解开车股道和走行径路,按信号 显示出段 (所),站段(所)分界点设有闸楼的在闸楼处停车,签认出段 (所)时分。 3. 出段(所)时严守限制速度。 4按停车标志停车,做到一次稳准停妥。 第12条

4、停妥后司机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集控开启乘客门 (CRH2 型动车组由随车机械师操作 )。 第三章 运行作业 基本要求 第 13条 动车组司机在运行中应参照列车操纵示意图操纵列车, 严格执行呼唤 (应答 )和车机联控制度,做到“彻底瞭望、确认信号、 高声呼唤、手比眼看”。 第14条 正常情况司机应在运行方向最前端司机室操纵, 所有非 操纵端司机室门、 窗及各操纵开关、 手柄,均应置于断开位或锁闭位。 特殊情况下, 遇最前端司机室不能正常操纵, 而最后端司机室操纵正 常,双司机值乘或有具备乘务知识的机务干部添乘, 前后端司机室通 信设备作用良好及天气良好时, 准许凭调度命令改为最后端司机室操 纵维

5、持运行,列车按站间闭塞行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得大于 120 Km/h,前端司机或添乘干部用车载电台指挥后端司机操纵。 第 15条 运行中或未停稳前,严禁换向操作。 第16条 司机操纵应做到起车快、调速稳、停车稳准,控制动车 组贴限运行 (在动车组允许运行速度下,保持与列车限速值匀速运 行)。 第17条 不得违规盲目切除各安全保护装置, 行车安全装备必须 全程运转, 监控装置和列控车载设备的转换必须按规定操作。 正常运 行期间,CRH1型、CRH5型动车组司机必须保持将脚靠踏板置于中 间档位,或在每 50秒的间隔周期内踩动一次 DSD 按钮。 第18条 减速制动时,正常情况下应使用常用制动,危

6、及行车安 全时应采用快速(紧急)制动停车 第 19条 动车组运行中应使用自动过分相装置。 在经过乘务区段 第一个分相区时,需验证能否正常自动过分相。动车组重联运行时, 应将主控手柄退回“ 0”位( CRH2 型动车组为“切”位,下同), 再通过自动过分相装置。 当自动过分相装置故障时,应采用手动过分相。手动过分相时, 动车组运行至过分相绝缘区前,司机应提前确认升起受电弓的车号, 运行至分相绝缘区时,要集中精力,加强瞭望, 及时切除牵引力并 “断电”。确认网压上升并稳定后再 “合电”。 运行中每次过分相后应对操纵台各仪表显示进行检查确认。 第20条 单列动车组为固定编组,运用状态下不得解编;两列

7、同 型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两列动车组重联运行时各升 1 架受电弓,但禁 止采用前车升后弓、后车升前弓的方式。 第 21条 动车组运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行中应选择适当的手柄位置, 使用恒速功能,保持列车恒速 运行。 如果恒速装置作用不良,司机应及时调整牵引级位,控制列 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2正常情况下,增加或减少牵引力、制动力时,主控手柄应逐 步进行, 牵引、制动工况转换时应在 “0”位稍作停留,牵引 “1”位、 制动“1”位与“0”位转换时,应在牵引“ 1”位、制动“ 1”位稍作 停留。 3.遇接触网故障,在降、升受电弓标或降、升弓手信号前,应及 时降下或升起受电弓 4遇接触网临时停电

8、或有异常情况时, 应迅速断开主断路器,降 下受电弓,根据动车组运行速度、风表压力情况选择适当地点停车, 并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 及时通知随车机械师、 列车长。 5动车组停车后,必须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更换乘务组或更 换驾驶室操纵时,必须进行制动系统简略试验。 第22条 动车组运行中出现故障时, 司机应立即通知随车机械师 并按车载信息监控装置的提示, 按步骤进行操作处理。 经处置确认无 法正常运行时, 司机应按车载信息监控装置的提示和随车机械师的要 求,选择维持运行或停车等方式, 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 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 第 23条 动车组运行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

9、动车、牲畜及其 障碍物相撞, 为保障旅客列车安全或因特殊运输需要不宜停车的, 在 不影响本列安全的前提下, 可以不停车; 司机应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设备报告就近车站、列车调度员处理。 发车准备与发车 第24条 司机确认操纵台各仪表、显示屏显示正常,各手柄位置 正确,关门指示灯亮 (需要由司机关闭车门时,司机应在得到列车长 通知后方可关闭车门 ),司机室门、窗处于锁闭状态。 第25条 开车前,必须确认行车凭证、发车信号显示 (含列车无 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用语 )正确,厉行呼唤 (应答 )后鸣笛,起动列车。 起车操纵 第 26条 CTCS-2 级区段发车前,当地面信号变为进行信号,缓 解列车制动并

10、施加牵引力后, 起动列车。 运行至监控装置开车对标位 置时按压开车键对标, 接收到应答器信息后, 确认列控车载设备进入 完全监控模式。 第27条 CTCS-0 级区段动车组运行至监控装置开车对标位置 时,按压开车键,进入监控状态运行。 第 28条 起车时,主控手柄在离开“ 0”位后应稍作停留,之后根 据目标速度选择适当级位。 第 29条 在上坡道上起动动车组时, CRH2 型动车组可将牵引手 柄先置于适当级位,再缓解制动, CRH5 型动车组可使用保持制动, 将主控手柄置牵引位,保持制动自动缓解,防止动车组溜逸。 调速操纵 第30条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列车速度、线路情况、限速要 求、停车目

11、标距离等条件, 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和级位,列车制动控制 应在列车产生初步制动力后再逐步增加制动强度,保持均匀减速 (制 动过程中过分相时,动力制动自动切除,全部转为空气制动 )。 速度较高时应使用较高级位的制动。 中速运行时应使用中级档位 的制动。 在正常情况下的调速或停车, 增加或减少制动力时, 手柄操纵应 逐步进行,进行制动或缓解时应在制动“ 1”位稍作停留,确保平稳。 第31条 在 CTCS2 级区段,正常情况下列控车载设备直接自 动控制列车通过慢行地点时, 司机应密切注视列车运行速度, 必要时 采取干预措施,限制速度低于 45km/h 以下时可根据调度命令由列控 车载设备方式改为按 LK

12、J 方式运行。 第 32条 在 CTCS2 级区段列控车载设备故障 (机车信号故障除 外)时及CTCS 0级区段,司机应按调度命令的要求或 LKJ的提示操 纵列车通过慢行地点。 行车安全装备的使用 第33条 在CTCS 2级区段与CTCS 0级区段的分界处,列控 车载设备发出提示预报, 司机应注意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级间转换。 如 不能自动由 CTCS 2 级向 CTCS 0 级转换,应立即手动转换,并 汇报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如不能自动由由 CTCS 0 级向 CTCS 2 级转换,应维持 CTCS 0 级模式继续运行至前方站,并及 时向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汇报, 根据设备状态,按调度命令

13、运行。 第34条 在 CTCS2 级区段,按列控车载设备方式行车;在 CTCS 0 级区段和列控车载设备故障 (机车信号故障除外 )、列控地面 设备故障情况下的 CTCS2 级区段,按 LKJ 方式行车,列车最高运 行速度165km/h(167km/h报警,170km/h启动常用制动,175km/h启 动紧急制动 )。 动车组运行中遇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时, 司机必须立即停车, 并使 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 通知随车机 械师将系统断电 30 秒后重新启动,并将设备恢复情况报告列车调度 员。断电恢复启动两次失败后,按调度命令请求救援。救援机车牵引 时将列控设备、 LKJ

14、全部置于隔离状态。 断电重新启动后,车载设备故障仍未完全恢复,但列控 DMI 或 LKJ 控制屏显示机车信号正常时, 由列车调度员下达“转入隔离模式” 的命令,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动列控设备的“隔离开关”,按 LKJ 控车运行。 动车组按 LKJ 方式行车,以 LKJ 启动常用制动作为列车超速定 责的标准,并作为动车组司机超速的考核标准,遇机车信号或 LKJ 故障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35条 在 CTCS2 级区段基本闭塞法停用按电话闭塞法行车 时,司机应根据调度命令将列控车载设备转入隔离模式,按 LKJ 方 式行车。 第36条 在CTCS 2级区段,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时,动 车组的行

15、车凭证为绿色许可证, 司机应将列控车载设备转入目视行车 模式;当列控车载设备收到允许运行的信号时, 按列控车载设备显示 运行。 第37条 在CTCS 2级区段,列控车载设备采用设备制动优先 模式,停车时和非正常情况下司机根据需要进行干预性控制。 第38条 运行途中临时发生的各类限速, 列车调度员必须向司机 发布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使用无线传送系统向列车司机传递行车凭 证、调度命令时,司机应及时签认接收。司机对其内容有疑问时,须 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向列车调度员询问。 运行记点与车机联控 第39条 始发站及局间分界站应越过车站最外方道岔时在司机 手册上记点。终到站待列车停妥后记点。非正常

16、情况停车时,应记录 原因,停、开车时间。 第40条 动车组运行时,车机联控执行“指路行车”方式,车次 用语为“动车XX次”。 进站停车操纵 第41条 进站停车时制动机的使用要求: 1. 正常情况下,应稳定使用中级档位以下的制动,随着速度的降 低,停车前逐渐回到制动 1 级停车。停车后,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 2速度较高时应逐步使用较高级位的制动。 第 42条 按停车标志停车时,须做到一次稳准停妥。 第43条 动车组到站停稳后, 开启集控乘客门 (CRH2 型动车组由 随车机械师集控开启 )。 CRH1 、CRH5 型动车组自动开关门装置故 障时,司机应及时通知列车长、随车机械师处理。 第44条

17、中间站停留时应保持列车制动状态, 并不得停止辅助电 源及空气压缩机的工作。 1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司机室。 2夜间等会列车时,应将前照灯灯光减弱或熄灭。 在站交接与继乘 第45条 列车到达乘务交接站停车后,司机不得缓解列车制动。 交班司机与接班司机 (无接班司机时与机械师 ) 办理交接。交班司机 应详细介绍运用状态,填写运行日志记录,办理交接手续。 交班司机将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进行转储;接班司机将 IC 卡 中的运行揭示读入监控装置, 对 CTCS-2 区段的临时限速调度命令书 面交接并复核。 折返站换乘检查、试验程序见附件 3 第 46条 继乘站换班时 : 1. 交接动车组运用状

18、态和耗电量; 2. 交接临时行车命令; 3. 交班司机将监控装置运行记录数据进行转储,接班司机将 IC 卡中的运行揭示读入监控装置并复核; 4. 对制动系统进行简略试验; 5. 换班后,通知随车机械师。 第四章 入段 ( 所) 作业 第47条 动车组到达终点后不能及时入段 (所 )时,应使列车保持 制动状态。 确认入段 (所)信号、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标志显 示正确,关门指示灯亮, 厉行呼唤,鸣笛后动车, 入段(所)。站段(所) 分界点设有闸楼的在闸楼处停车,签认入段 (所)时分,了解并掌握所 内走行径路。 第 48条 动车组入段 (所 )后应停放在指定地点,并与地勤司机办 理交接

19、,到动车组司机派班室退勤。 第五章 退勤作业 第49条 退勤前,司机应正确填写报单,对本次列车的安全正点 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记录。 第50条 退勤时,向机车调度员汇报本次列车安全及运行情况, 对监控装置检索分析的问题及运行晚点等情况做出说明, 对途中发生 的非正常情况写出报告,交回司机手册和报单,办理退勤手续。 第六章 重联作业 第 51条 动车组重联连挂 1动车组第 1 组进入联挂线路停车,将制动手柄置制动位置; 动车组第 2 组进入联挂线路,距离第 1 编组 10m 左右停车。 2第 2 组司机确认联挂准备就绪后,确认随车机械师显示的连 挂信号,操纵动车组以不超过 5km/h 的速度进行连

20、挂。 3连挂后,通过列车信息系统显示器确认两列动车组车钩、风 管、电气连接状态正常,将所有非操纵司机室操纵设备置锁闭位。 第 52条 重联动车组摘解 1两列动车组重联状态进入解编线路后停车,动车组均处在制 动状态。 2随车机械师操作解编开关,司机操纵动车组摘解。主动车组 必须一次移动 5m 以上方可停车。 第七章 无网区调车作业 第53条 动车组在无网区需要进行调车作业时, 由随车机械师负 责安装过渡车钩、专用风管和电气连接线,调车人员负责车钩摘解、 软管摘结。 第 54条 在动车段 (动车组运用所 )内使用内燃机车调车作业时, 动车段 (动车组运用所 )人员负责过渡车钩、专用风管和电气连接线

21、。 调车人员负责车钩摘解、软管摘结。 第 55条 动车组在无制动力状态时,调车速度不得超过 5km/h。 第八章 附则 第 56条 本规程适用于 CRH 系列动车组,未尽事宜按铁道部有 关规定执行。 第57条 本规程解释权属铁道部运输局。 第 58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行。铁道部前发 CRH 系列动 车组操作规程(铁运 200754 号)同时废止。 附件: 1. 动车组司机呼唤 (应答 )标准 2. CRH1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3. CRH2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4. CRH5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5. 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程序 6. 动车组启动试验程序 附件1: 动车组司机呼唤(应答

22、)标准 (一)出段(所)至发车 序 号 呼唤时机或处所 确认项目 呼唤用语 1 整备完了 人员就岗 出段(所)准备好了 2 整备(停留)线 准备出段(所) 出段(所)信号 出段(所)信号,好了 3 站段分界点前 一度停车牌 一度停车(闸楼签填司机报单) 4 调车信号前 调车信号 调车信号,白灯好了 调车信号,蓝(红)灯停车 5 发车前 行车安全装备 行车安全装备设置好了 6 发车前 操纵台各仪表 显示 各仪表显示正常 7 发车前 出站信号或凭 证 出站好了或凭证正确 (二)途中运行 序 号 呼唤时间或处所 确认项目 呼唤用语 1 进入慢行地段前 慢行标识及 限速值 慢行注意,限速XX公里 2

23、进入分相前 禁止双弓位 置 单弓好了 3 进入断电地段前 断电标位置 断电好了 4 过合电标后 合电标 闭合好了 5 进入降弓地段前 准备降弓标 准备降弓 6 降弓标前 降弓标 降弓好了 7 升弓标前 升弓标 升弓好了 8 运行途中 操纵台各仪 表显示 各仪表显示正常 9 引导信号前 引导信号 引导(手)信号好了 引导(手)信号机外停车 10 复示信号前 复示信号 直向、侧向或机外停车 复示好了或站内停车 11 遮断信号前 遮断信号 遮断信号、停车 12 进路表示器前 进路表示器 进路表示器,XX侧好了 13 通过手信号前 通过手信号 手信号、好了 站内停车 14 进站(或进路) 信号前 进站

24、(或进路) 信号 通过(三显示区段) 绿灯(四显示区段) 进路好了 正线 侧线 机外停车 15 出发进路信号前 出发进路信 号 出发进路信号、好了 站内停车 16 出站信号前 出站信号 出站好了 站内停车 17 自闭分区通过信号 (三显示)前 通过信号 绿灯 黄灯 红灯停车 18 自闭分区通过信号 (四显示)前 通过信号 绿灯,绿黄灯 黄灯 红灯停车 19 防护信号前 防护信号 防护信号、撤除好了 防护信号、停车 20 级间切换前 级间切换 级间切换注意, 切换好了 21 始发、终到、分界 站 报点 正点开车(到达) 晚XX分开车(到达) 早XX分开车(到达) XX站,正点通过 XX站,早点X

25、X分通过 XX站,晚点XX分通过 (三)到达至入段(所) 序 号 呼唤时间或处所 确认项目 呼唤用语 1 终到站停车后 行车安全装备 进入调车 2 一r/.、八 动车刖 调车信号 调车信号,白灯好了 调车信号,蓝(红灯)灯停车 3 站段分界点 一度停车牌位 置 一度停车 4 手信号显示处前 手信号 手信号,好了 手信号,停车 5 进入段(所)内 尽头线 尽头线 十辆、五辆、三辆、停车 注: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绿色(绿黄灯)灯光正常行车时可不进行呼 唤。 (四)主体信号确认呼唤时机和手比姿势。 1主体信号确认呼唤时机:瞭望条件良好时,进站(进路)信号不 少于800米;出站、通过、预告信号不少于60

26、0米;信号表示器不少于 400米。 2手比姿势: (1)地面信号要求通过(显示绿灯、绿黄灯、黄闪黄)时:伸出食指和 中指,指向正前方; (2)地面信号要求正向径路准备停车(显示黄灯)时:拢拳伸拇指; (3)信号要求侧向径路准备停车(显示双黄灯、双绿灯)时:拢拳伸拇 指和小指; (4)信号要求停车(包括固定和临时)时:单臂拢拳,上下摇动; (5)注意警惕运行时:单臂拢拳,大小臂成90,举拳与眉齐。 15 附件 2: CRH1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1. 从出所端Me车紧急开门装置打开车门进入客室,用三角钥匙 操作门立柱上的“照明”开关或用司机室钥匙激活司机室操作界面。 2. 打开司机室门,进入司

27、机室。 3. 检查操纵台各按钮、 指示灯、列控车载设备、 LKJ、IDU、 CIR、 PIS 及监视器显示屏外观良好。 4. 检查CIR手持机、阅读灯、麦克风、PIS手持机、无线数据传 输手持机安装及插座良好。 5. 检查瞭望玻璃、遮阳布及刮雨器外观完好。 6. 插入电钥匙转至启动位, 启动司机室各装置, 输入登录密码登 录IDU,确认车辆总数。 7. 打开警报总况菜单, 查阅各系统的故障情况, 查阅现存故障菜 单,查阅现存故障情况。打开系统菜单,检查各子系统的设备状态正 常。 8. 检查“外接风、电源”指示灯,无外接“风、电源”连接,打 开“供气”菜单,按压升弓按钮, 检查辅助压缩机工作情况

28、, 打开 “高 压”菜单,检查升弓、合主断路器正常,并检查网压。 9. 确认操纵台指示灯显示正常, 检查主压缩机工作正常、 确认总 风压力在8501000kPa;打开“系统”的子菜单,检查各子系统的 工作状态正常。 10. 确认CIR、LKJ、列控车载设备启动正常,输入 CIR、LKJ、列 # 控车载设备的相关数据,确认输入正常。 11. 总风缸压力 600 kPa 以上,安全环路指示灯灭,按压“停放 制动”按钮,确认停放制动施加,打开“制动试验”菜单,按压启动 按钮,按 IDU 的提示操作: 主控手柄制动“ 7”级; 主控手柄回“ 0”; 主控手柄制动“ 8”级; 主控手柄回“ 0”,完成制

29、动试验。 也可通过制动测试按钮进行制动试验。 如制动试验失败则必须查 明原因并重做制动试验。 12. 打开“驾驶控制”菜单,按压启动按钮,按 IDU 的提示操作 主控手柄,检测主控手柄作用良好。 13. 打开主菜单,按压“灯测试”按钮,打开灯测试菜单,做灯 灭、灯亮及蜂鸣器测试,观察灯灭、灯亮及蜂鸣器报警正常。 14. 按压DSD试验按钮,DSD指示灯亮3秒,蜂鸣器报警7秒, 紧急制动,安全环路灯亮,踩下踏板确认。检查 DSD报警、紧急制动 及缓解良好。 15. 检查头灯及风笛,作用良好。 16. 检查门窗关闭良好,确认关门灯灭, “牵引互锁”灯灭,将主 控手柄置保持位,检查牵引变流器充电正常

30、,手柄回“ 0”。 17 附件 3: CRH2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1确认司机室各门窗玻璃及锁闭装置良好; 2确认制动手柄处在“拔取”位,将主控钥匙插入制动手柄钥 匙孔,将制动手柄移动至“快速”位,确认主控继电器(MCR工作 正常,各显示屏、仪表显示正常; 3. 确认各按键开关、切换开关、NFB的状态位于定位; 4. 确认MR压力大于640kPa。如压力不足,扳动辅助空压机控 制开关(ACMS,启动辅助空气压缩机,使压力上升至规定的标准, 故障显示灯“准备未完”灯熄灭; 5. 将MON显示器页面切换至“电源电压”页面,确认控制电压 大于87V。电压不足时必须充电后方可出所; 6. 确认各显示

31、灯显示正常(VCB电器设备、紧急制动、单元显 示灯亮); 7. MOf显示器切换至“车辆信息”页面,确认 EGS断开; 8. 鸣笛一长声,按列车运行方向升后端受电弓,扳动受电弓上 升开关“ PanUS ,通过MOr显示器确认受电弓升起; 9 .按VCB合(VCBC)开关,通过故障显示灯(VCB灯熄灭)、 网压电压表,确认VCB闭合; 10. APU装置自动启动,确认直流电压为 100士 5V; 11. 确认CIR、列控车载设备、LKJ正常启动并状态良好; # 12. 确认MF压力大于780kPa; 13 设定行车安全装备的初始参数,将 IC 卡数据载入 LKJ; 14. 按压紧急制动复位开关(

32、UBRS,故障显示灯“紧急制动” 灯熄灭; 15. 按附件 5 进行制动系统试验,并按规定鸣笛; 16. 按附件 6 进行启动试验; 17 .检查试验“恒速”系统和司机室空气调节器、刮雨器、各照 明灯、各门窗开关及锁闭器、插销良好。 21 CRH5 型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 1. 外观检查。确认动车组编组正确、受电弓降下状态,防护信号 已撤除。 2. 打开司机室门,进入司机室,打开司机室照明灯。 3. 确认司机室各防护用品、设备及灭火器齐全、良好。 4. 确认司机室电气柜各开关位于定位。 5. 确认操纵台各开关位于定位, 各显示灯显示正常, 主控手柄和 换向手柄均在“ 0”位,恒速手柄在“=”位,

33、备用制动手柄在中立 位,备用制动开关阀在关闭位(操纵台左下部红色阀门在水平位) 。 6. 闭合动车组蓄电池开关,确认蓄电池电压在 16.8V 以上。 7. 确认停放制动已施加(操纵台指示灯面板的“停放制动”灯点 亮)。 8. 插入主控钥匙并顺时针旋转至 “1”位,将主指令开关置于“1 位。 9. 确认列车信息系统启动正常。 通过仪表、 诊断显示屏确认动车 组各设备工作正常。 10. 确认总风压力大于600kP。如压力不足,进行第11步操作时, 辅助空压机会自动启动。 11. 扳动受电弓上升开关,确认操纵台指示灯面板的“低网压” 灯熄灭,通过仪表显示屏确认网压达到规定范围并稳定。 12. 闭合主

34、断路器开关,确认操纵台指示灯面板的“主断路器断 开”灯熄灭,通过诊断显示屏确认辅助变流器工作正常( GS 显示绿 色)、充电机工作正常(第 2 页 ChargeBat 显示绿色),通过蓄电池电 压表确认电压大于 26V。 13. 确认 CIR、ATP、LKJ 正常启动,状态正常。 14. 确认总风压力达到规定范围后,进行牵引、制动系统试验。 15. 司机室侧门下车,确认前照灯已点亮,受电弓升起。 16. 返回司机室。 附件 5: 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程序 一、CRH型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程序 1. 总风缸压力600 kpa以上,安全环路指示灯灭,按压“停放制动”按 钮,确认停放制动施加,打开“制动

35、试验”菜单,按压启动按钮,按 IDU的提示操作: (1 )主控手柄制动“ 7”级 (2)主控手柄回“ 0” (3)主控手柄制动“ 8”级 (4)主控手柄回“ 0” 2. 利用制动测试按钮做制动试验: 按下“制动测试开始”按钮,显示绿灯,主控手柄制动“ 7”级 “制动施加”指示灯显示红色,主控手柄回“ 0” “制动测试开始” 显示绿灯,主控手柄制动“ 8”级 “制动施加”指示灯显示红色,主控手柄回“ 0” 完成制动试验(制动试验失败必须重做) 二、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程序 1 全部试验 制动手柄置“快速”位,确认 BC压力大于400 kPa 制动手柄移置“ B7位,确认BC压力大于270

36、 kPa 制动手柄移置“运行”位,确认 BC压力为0 kPa 制动手柄置“ B7位,保持动车组制动状态 # 2简略试验同全部试验 三、CRH5型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程序 1全部试验 (1)停放制动试验 将主控手柄置于最大常用制动位置, 确认最大常用制动施加 (通 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显示红色,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约 440kpa、拖 轴约 320kpa)。 按下停放制动按钮并保持 1 秒,确认停放制动施加 (通过操纵台 指示灯面板的确认“停放制动”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Park brake 显示红色)。

37、按下停放制动按钮缓解按钮, 确认停放制动缓解 (通过操纵台指 示灯面板的确认“停放制动”灯熄灭、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Park brake 显示绿色)。 重新施加停放制动,将主控手柄回“ 0”位。 (2)保持制动试验 确认停放制动已施加。 按下保持制动按钮( 1 位),确认保持制动施加(通过操纵台指 示灯面板的“保持制动”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红色)。 确认换向手柄在“ 0”位,将主控手柄推至牵引第一扇区,确认 保持制动自动缓解(通过操纵台指示灯“保持制动”灯熄灭、通过诊 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绿色)。 将主控手柄退

38、回“ 0”位。 ( 3)直通式制动系统试验 确认停放制动已施加。 将主控手柄从“ 0”位拉至制动第一扇区末位,确认常用制动施 加(通过操纵台显示灯“轴制动”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 认 Axle Brak. 的 1、 2、4、7、8 车显示红色,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 制动缸压力动轴约320kpa、拖轴约220kpa)。 将主控手柄回“ 0”位,确认常用制动缓解(通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灯熄灭,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绿 色, 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拖轴均为“0”kpa)。 将主控手柄从“ 0”位拉至制动第二扇区末位,确认常用制动施 加(通

39、过操纵台显示灯“轴制动”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 认 Axle Brak. 显示红色,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约 440kpa、拖轴约 320kpa)。 将主控手柄回“ 0”位,确认常用制动缓解(通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灯熄灭,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绿 色, 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拖轴均为“0”kpa)。 将主控手柄从“ 0”位拉至紧急制动位,确认紧急制动施加(通 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 灯点亮,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红色,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约为440kpa、 拖轴约为320

40、kpa、列车管压力为“ 0” kpa)。 将主控手柄回“ 0”位,确认紧急制动缓解(通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灯熄灭,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绿 色,通过压力表确认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拖轴均为“0” kpa、列车 管压力约为 600kpa)。 ( 4)备用制动试验 确认停放制动已施加。 打开备用制动开关阀(操纵台左下部红色阀门置于垂直位) ,通 过压力表确认均衡风缸和列车管压力为 600kpa。 将备用制动手柄从中立位拉至常用制动区,减压100kpa,然后 回中立位, 确认备用制动施加 (通过操纵台显示灯 “轴制动” 灯点亮, 通过诊断显示屏第 3 页确认 Axle Brak. 显示红色,通过压力表确认 头车制动缸压力动轴约270kpa、拖轴约180kpa,列车管、均衡风缸 压力约为 500k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