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典型练习题一、精心选一选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 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a.13 b.1183 c.193 d.以上都不对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小4,则2的度数是()a.2 b.25c.4d.65124如图4,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 bcd=12bc ccd=12ab-bd dcd=ad-bc图4 如果线
2、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在线段ab上 bm点在直线ab上 cm点在直线ab外dm点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7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8、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所得平面图形如下,则该物体可能是()如图所示,aodboc6,aob1,给出下列结论cod2;aocbod;bod4,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b.只有bdc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c. d.1.如图所示,115,aoc
3、9,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是()coab2do1aa.75 () b.15 c.15d.1651如图所示,已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m上一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mb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6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a.南偏西3方向 c.北偏东3方向二、填空1如图,三棱锥有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个点.b.南偏西6方向 d.北偏东6方向14如图1-4,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 _ _=adab,abcd=_ _ 15如图1-5,oa反向延长得射线 _ ,线段cd向 _ 延长得直线cd 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已知a
4、、o、b三点共线,cod12,oe是aoc的平分线,of是bod的平分线,求eofdceafob1如图所示,abbccd345,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m、n两点的距离为16cm求线段ab、bc、cd的长ambcnd18、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7,1,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19读下面的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2)点q既不在直线l1上,也不在直线l2上。(3)直线a、b交于点,直线b、c交于点,直线c、a交于点。(4)直线a、b、c两两相交。(5)直线a和b相交于点
5、p;点a在直线a上,但在直线b外2.如图4,ab=24cm,c、d点在线段ab上,且cd=1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图4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2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4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自信心.2
6、)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难点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请欣漫画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 新课学习(1)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
7、圆锥、球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 (2)猜一猜,看一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个物体都是圆(猜一物体) .什么物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正方形?若是长方形呢?(各猜一物体) .桌上放着一个圆锥和圆柱,请说出下面三幅图是分别从哪个方向看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第1课时二、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
8、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来设计的。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实物或图片,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并能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3、使学生能根据平面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五、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六、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模型。七、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直尺;收集各种形状的小物品。马石立学校陈绪华【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
10、出现的字词;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过程和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感受法、质疑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预习作业】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哄堂大笑绰号洗耳恭听弥勒佛得意忘形铁杵持之以恒鸦雀无声铭记 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到了两位老
11、师蔡芸芝先生和莎莉文老师。她们一个温柔美丽,深受学生爱戴;一个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智慧为盲聋哑的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她们都让人喜爱、难忘。有时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也会遇到一些另类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今天我们就要看到这样一位老师王几何。检查预习作业绰号(chu)洗耳恭听专心地听。弥勒佛(ml)铁杵(ch)铭记(mng) 哄堂大笑(hng)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得意忘形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述了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几何课时令人难忘的情形。本文描写的
12、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 (1)王老师哑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4)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反手画圆和三角形。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几何图形初步 第四章 几何图形 14 )课时3(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4 课时1第 认识几何体 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通
13、过实物和具体模型1 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2 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3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 难点 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播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打开电视1提出问题2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探究新知2活动补充自己,并通过小组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1积累小组活动经验,的意见2 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 它们的特征 立体图
14、形的概念3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1)31看课本图学生活动(2)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后学生思考) 棱柱和棱锥() 或用教学挂图(的幻灯片51用幻灯机放映课本(3) 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4)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5),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 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平面图形的概念4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课堂小结3活动 谈
15、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4活动 题8,3,2,1第1习题从,发展几何直觉,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发展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功体验2第 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课时以及它们简单的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些几何体1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2重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 难点 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几何体的方法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活动首,教师也相应的拿出小木块,教师要求各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若干个正方体小木块,先教师展示 用小木块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探
16、究新知2活动一名同学从上面,一名同学从正面看,注意安排的位置,教师安排几名学生上讲台观察,然后让这三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图形,一名同学从左面看,看可以多安排几以便让更多的学生亲身体验,名同学从相同的位置观察然后进行讨论各小组中可安排有美,这三名同学所画的图形是否相同,学生观察比较 术基础的同学给其他同学介绍这里的知识 体验运用3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教材探究内容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木块摆不同的立体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同学可从不同的, 以便有更深的体会,角度进行观察 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师生共同归纳出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设计师们常常利用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平面,教师指出在建筑、
17、工程等设计中 图形来表示它 练习巩固4活动,教师分批次出示以上各物体这些物体的视,从不同的角度看,然后让同学观察并想象 图各是什么平面图形 可利用实物进行展示观察,如有疑问,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页练习118练习教材 小结与作业5活动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题9,4第1作业习题 ,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发展几何直觉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从而建立空间观念 的热情 几何图形的展开图 课时3第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1 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2重点 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 难点 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
18、体,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以下几个形状的纸条折叠,以上几个图形中,猜一猜,我们在小学中已经接触过正方体的展开图,提出问题 以后是不是都能构成正方体?二、探究新知哪,看一看哪些可以构成正方体,然后动手操作试一试,学生针对以上问题思考、讨论 些不能 还有哪些形状的纸板可以折叠成正方体?,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然后归纳正方体的展开图,动手操作,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可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 巡视指导三、探究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师出示问题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三棱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然后师生共同得出以上各图形展开图的,也可以动手操作试一试,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形状四、练习
19、与小结2练习教材练习第 题3,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11,1,7,6第1习题 题13感受数学思,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平面图,发展形象思维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考过程的条理性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化的过程中 发展几何直觉,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点、线、面、体 24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通过丰富的实例 重点 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 难点 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活动 教师演示用粉笔一端在黑板上画一条线1用粉笔整支在黑板上画一个面2 探究新知2活动 教
20、师引导刚才画线是不是可以看作是这个点运动形成的,粉笔的一端可以看作一个点1 这个线段的运动过程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圆,一支粉笔可以看作一条线段2 一本书是不是可以看作一页纸运动形成的一个几何体,思考3 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讨论和思考时间,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自主学习3活动 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自主学习目标说一说这部分内容中所展示的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体与体相交成面 面动成体,线动成面,点动成线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以培养学生产生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然后回答,学生交流讨论感受生活中的
21、数学现象,思维能力练习与小结4活动题2,1练习教材练习第 小结谈谈你对点、线、面、体的认识 作业5活动 题5第1习题 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这节课借助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的生活图片中再利用生动形象的动漫课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点动成线、,平面和曲面、直线与曲线的区别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又增加了学生的,并在欣美丽图案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 审美意识 )课时3(直线、射线、线段 24课时1第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1并能初步应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
22、性质,结合实例2 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3 言 重点逐步使学生懂,学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 能够把几何图形与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的联系起来 1活动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请一个同学演示使用墨盒弹出一条直线的过程,出示墨盒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拉出的线是直的?其关键是什么?2 探究新知2活动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总结出结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后点确定一条直线其关键在于先固定墨盒中墨线上两个点并请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符合数学上的什么原理?,教师参
23、与学生活动 探究直线性质1总结出课题结,并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动手按要求画图,页思考题125学生完成课本第 论 直线的性质,并给出课题板书直线、射线、线段,教师巡视小组活动情况寻找生活中直线性质应用的例子2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应用的直线的性质? ) 教师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只要答案合理(学生回答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直线(外l在直线o点)o经过点l直线(上l在直线o点) o不经过点l直线的交点4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当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 只有一个交点,两直线相交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5,页有关内容126125学生阅读课本 教师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
24、方法巩固练习3活动 并能画出图形,让学生熟练掌握直线、射线、线段,通过练习 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说出它们的名称,提出问题下图中1 肯定的评价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当、,教师再进行讲评,此题在学生完成后注根据语句画出图形2并按照语句画出图形,例读下列语句的左边a在点b点,两点b,a经过l直线(1)cd,ab直线(2) 的左边a在点b点,o都经过点 然后教师进行讲评,注此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和自我评价页练习126完成课本第3并请学生作出自,教师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注此练习请四个同学进行板书 我评价课堂小结4活动提问直线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1 知道
25、了每一个语句都对应着一个几何图形,本节课还学习了根据语句画图2 布置作业5活动,2,1第2习题 题4,3 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这节课对于几,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 总结提炼让他们经历由感性到,反复比较,何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理性 课时2第 比较线段大小 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1 知道线段中点的含义2 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 难点 线段上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谁的身高更高?,哪位明星的身高更高?姚明和易建联相比,教师姚明和潘长江相比你是怎样得出以上结论的?两条线段间的大小又
26、是怎样比较的呢? 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探究新知 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并讨论交流解决,学生自学教材上相关内容 动手实践做一做,另一种是,一种是尺规作图,注意这里教材上给出了两种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第一种方,要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解决 ) 第二种方法学生已经有经验(法 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cd,ab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论的基础上用度量的方法比较1 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2 自己再动手试一试,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两条线段,教师给出表示方法线段的和差与画法
27、3)ba(或线段)ba(怎样表示线段,ba设线段学,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该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 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线段的中点4的ab叫线段m则点,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b把m若点,ab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中点 类似的还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三、练习应用 ,1页练习128练习教材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同学间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四、小结与作业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第2作业习题 题9,7,6,5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节课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这一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让学生成为学,让学生动起来,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习的主
28、体课堂气氛和谐;并能,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师生配合融洽,可操作性强对学生正确及错误都能够做出有效评价,够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 线段的性质 课时3第 并能初步应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1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2重点 线段的性质 难点 两点间的距离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场景他,提出问题,行为为穿越马路而跨越栏杆的景象们为什么这样做?页思考题128出示教材b到a能否再修一条从,除它们之外,地有四条路b地到a从请,的最短道路?如果能 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交流,学生思考讨论二、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思考以后线段最短,两
29、点的所有连线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是否还有,找一找,可让学生多试一试,教师不必急于得出结论,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再让学生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此基础上,其他的可能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后教师指出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掷铅球的运动员的成绩是怎样测量的吗?它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知道运动会上师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让学生多感受一下关于线段,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是很多的,教师让学生多举出几个例子的基本事实和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三、应用举例题11第2教材习题 怎样爬距离最短?,b爬行到顶点a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如图 点呢?说明这是一个综合题目c
30、如果要爬行到 运用展开图的性质可以找到答案,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谈谈你对线段的性质的认识 题8第2作业习题 ,利用丰富的活动情境 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角 34角 14 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和四种,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形成,通过丰富的实例表示方法 重点 角的概念与角的表示方法难点 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如时钟、红领巾等(师展示实物,观察实物与图片1 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
31、或黑板上吗?这是一些什么图形?2 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从黑板上这些不同的图形中3二、探究新知角的定义)一(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下面的三个图形是角吗?2 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的角3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做记录,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 角的表示)二( 我们如何给这些角取名呢?,那么,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角的形象,在刚才的讨论中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写在顶点和两边上的角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1”表示两边上的任意b,a“,”表示顶点o“,aob顶点的
32、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任意点 点,这个字母应写在顶点上,角也可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2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 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同一个顶点时写上,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角还可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3 数字或希腊字母 用旋转观点定义角)三( 播放录像一艘轮船正在大海上打开探照灯寻找目标;1多媒体演示一只挂钟的钟摆不停地摆动2 有以新的方式出现的角吗?,思考在观看过程中归纳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在讨论的基础上会,成一条线时oa和起始位置ob当终止位置,旋转时o绕点oa继续演示当射线ob当,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 又形成什么角?,重合时oa和 角的
33、度量)四( 完成以下内容,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角的划分161,611,18平角,36周角1 角的度量2 在实际中我们还可以借助三角尺来画一些特殊的角,经纬仪等,工具量角器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划分三、巩固运用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下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1(4);opc(3);aop(2);apo(1).p(6);o(5);ocp 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这些d为顶点的角有几个?以o下图中以2角1练习教材练习,2,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谈谈你对角的认识 题14合作完成第,题2,1第3作业习题认,学会角的表示方法,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
34、何图形,在现实情境中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会简单的换算和计算,识角的度量单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题 )课时2(角的比较与运算 24 角的比较 课时1第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重点 角的比较与角平分线的概念 难点 角的和差与画法 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教师提出问题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1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2 学生思考后回答二、探究新知 角的比较)一(,如图 def和abc已知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请大家讨论一下观察并听取他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巡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分组讨论角的比较方法1,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可适当
35、组织交流或分组汇报 师生共同归纳角的比较方法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1)叠合方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2) 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观察图形2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结论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问题用一副三角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看一看都可以得到哪几个角,试一试,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角平分线)二(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将这个角对折,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引出角的平分线,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结论,通过观察和思考,做一做,让学生多想一想类似的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的定义及其几何表达式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36、呢?,想一想折叠法 师生共同归纳角的平分线的做法度量法 角平分线的几何表示)三(aob是oc,如图 根据图形填空,的平分线.cob_aoc_aobaob_cobaoc.三、解决问题 教师投影出示用量角器按以下方法画图;(1) ;aob叫做,的角36用量角器画一个;3 cmodoc的两边上分别取aob在 ;cd连接,ce,oe的度数以及odc,ocd量出图中,e于od交,的角平分线ocd画出cd 这两个角什么关系?这三条线段有什么关系?,想一想,的长度如图(2)根据图形填空,6aob,的平分线aob是ocaoc._cob,_ 题1练习教材练习题第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谈谈你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的认
37、识1 谈谈你对角平分线的认识2 题15,6,4第3作业习题 首先在感性上有所认,角的比较方法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交流、比较等活动得出的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识;再通过类比、总结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随着问题的步步深入,间最,也分散了难点,培,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角的计算 课时2第 会进行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重点 角的度分秒之间的换算与计算 难点 借助几何图形进行角的计算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练习比较大小 .3628与351
38、15.与.152 .3.24用度分秒表示3 然后同学间交流,学生独立完成二、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教材例o,如图1例 的度数boc求,5317aoc,一点ab是直线上 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aob,是直线ab分析之间是什么关系?aob,aoc,boc2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能否准,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完成以上两个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求值结果是否正确,确叙述求角的过程 解见教材教师注意规范的书写过程 发现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评观察图形 2 教师出示例 ) 精确到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等分7把一个周角解略6学生刚开始对,要详细地把计算过程讲解给学生,教师要注意方法过程点评进制不
39、所以要注意放慢速度,太熟练三、综合运用 题3,2练习教材练习第 ) 教师投影展示(补充例题且这两个角的和是,倍3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1 求这两个角的度数,9的度数doe求,boc平分oe,aoc平分od,上一点ab是直线o,如图2 不必强求过,二是解答过程的叙述,一是问题的分析,个题2教师应当关注第,解答略但至少要让学生叙述清楚,程叙述的完美四、小结与作业小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题11,1,5,3第3作业习题 ,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为主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本节课教学中,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人人都
40、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得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同的发展 )课时2(余角和补角 34 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课时1第 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重点 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 难点 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通过简单的推理创设情境1活动 导入新课,并求出这两个角的和,用量角器量出图中的两个角的度数1 说出一副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2 探究新知2活动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1,9每块都有一个角是,师在一副三角尺中,一般情况下,9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
41、角,)直角(9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平角(18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类似地个角的补角 余角和补角的性质2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和2,都互为补角3,2与1(1),2与1如果(2) 的大小又有什么关系?3和2,都互为余角3然后师生共同归,可由两个同学板演解题步骤,说出各自的理由,交流,学生分组讨论 纳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的补角相等)或等角(同角(同角 的余角相等)或等角借助等式,但通过学生的探究与讨论,学生对推理论证还不理解,这里要让学生多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几,教师重新规范,通过学生板演出现的问题,的性质可以得到上面的结论何证明的一般步骤 巩固新知3活动,boc
42、和aoc分别平分oe和射线od射线,在同一直线上b,o,a点,如图3例 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 ,师生共同解答,学生交流讨论后 注意做题步骤的规范互为补角boc和aoc所以,在同一直线上b,o,a解因为点 所以,boc和aoc分别平分oe和射线od又因为射线111 .9)bocaoc(bocaoccoecod 222cod,所以cod,coe和aod,boe和aod同理,互为余角coe和也互为余角boe和从而更好的理解互余,不漏掉任何一组,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所有互余的角 的意义练习应用4活动 题4,3,2页练习139练习教材 小结与作业5活动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题13,11第3作
43、业习题 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补角的概念以,本堂课先介绍了余角的概念以及互为余角的性质使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及互为补角的性质让学生清楚的明白互为余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使其更好地理解了互,又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化最后一道题目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余的意义 方位角 课时2第 掌握方位角的辨别与应用,理解方位角的意义 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画出示,现请你确定缉私艇的航线,海里处停着一艘可疑船只5海上缉私艇发现离它 意图 可疑船a 缉私艇b 再由各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描述本组讨论的路线图,先分组讨论二、探究新知即如何描述一,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的问题,师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
44、活中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规律,个物体的方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分别,”45”“南偏西45”或者“南偏东45”“北偏西45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三、巩固新知 教师出示教材例教师注意讲解过程中要给学生,然后师生共同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学生讨论后交流完成 明确思路和方法要注意两点,然后依据题意再用量角器画射线,先任选一点作为当前货轮的位置说明一是先从正南或正北方向作角的始边;二要分清东南西北 理解偏东、偏西的意义,巩固练习,海里2两灯塔相距b,a,6的南偏西b在灯塔a
45、灯塔b在灯塔c现有一艘轮船厘米长的1海里用1每(方向试画图确定轮船的位置3的北偏东a的正北方向、灯塔 ) 线段表示,学生讨论交流当中的4学生是否掌握例,看一看,教师注意巡视指导,然后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测量也是数学求值的一种手段,同时本题中又增加一定的难度,方法四、小结与作业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题12,8第3作业习题如有一,但也需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方面,难度不大,对于方位角的确定理解和掌握些学生容易忘记方位角度的确定必须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本课创设了确定船只方位问题情境既可,通过不断地改变可疑船只的位置,利用图片可以活动的特点,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又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46、让学生描述不同方向的物体的方位 主动发展的广阔空间 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课题学习 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巩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知识 重点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难点包装纸盒的平面图形设计 知识准备1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下面的平面图形哪些能折叠成立方体?1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你能想象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吗?,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2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尝试画出展开图小组设计长方体包装纸盒展开图2活动,将它展开,教师出示一个具体的墨水瓶包装盒让学生观察包装盒的,然后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讨论说出这个实物与我们所想象的展开图有什么不同之处,展开图设计图纸并不完全等同于展开图,在
47、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制作3活动然后尝试裁剪、折叠、观察效果,学生先在一张软纸上进行设计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直到满意时再在硬纸板上进行设计,下一步的操作学生可参考下图中的数据和形状注意预留粘贴处 交流、评比4活动 并让学生说说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展示、交流、评比 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是,制成的包装盒是否为长方体1 设计是否合理?,从实用性上看2 小结让学生谈谈制作过程中的感想和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 作业为茶叶商设计一个茶叶盒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1 几何图形第1课时 几何图形与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
48、、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之夜)2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
49、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二、找一找,议一议思考p115图1-3,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归纳: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三、立体图形的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得到不同的分类:四、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1-6及以上相关内容,理解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意义和用途.练习:课本p121第4题.小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
50、方法.小组合作探究p117图1-问题:(1)从正面看,有几层每一层分别有几个正方形 (2)从上面看,有几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 (3)从左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4)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该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能力提升练习:(1)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画出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2)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最多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少呢五、课时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六、课堂作业 课本p118练习第1题.课本p121习题1第1、2、3题.(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教学目标: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会由展开图联想对应的立体图形形状.教学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立体图形.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语阅读教程》课件-教学课件:汉语阅读教程
- 校园赛事赞助合作合同(2篇)
- 2025联营合作超市合同模板
- 2025装饰合作协议合同书样本
- 可复性疝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与反思
- 后葡萄膜炎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铁路工程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新质生产力论点
- 深耕新质生产力
- 《军队政治工作手册》出版
- 2023年科技特长生招生考试试卷word
- GB/T 6283-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安全管理规定
- GB/T 23468-2009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
- 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表
- 2023年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ansys电磁场分析经典教程
- 美国数学竞赛AMC8讲座课件
- 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测查德育科目模块一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 导管固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