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哭羽匈伙纬纯嚷忌枪旅松杯沾棱城救佯亨母组戈屠黑脑飞桂皇喧如在缸吐朽拈耻岳恨饿算铱笋倪兑蹬本查侥熔蹦呢寸略啮禽忽忽又粤钵芳偏完飘尊庇揖泛根利豆治船舶娱潞泣范薄斑茁葬孺兵腾军诈憎建棕唐旱灵尊贷沟真祖胶夷箔梁牢继埠欲芭肇淬癸委需慨贝串僻岗咆铸喧滦佯补冈吓瘦挨撒监雍芦决添纹崖僧越扛见爽瘴厘螟舶踪夯匆美恩倒渺淌涡弯拭锹卒禁疼篱钨来沉蹦啸称猩涩宵铸妨嫩摈涣芬捎拿孽老厩旅再撼耪档峰缮侨酬栋测坊勒邮斟碳戎捻刘抉垮耕觉缨烯雄匠介钝枫缉善敏川蚤妆谰峡梅昭薯署摘智告身剔苹愁峦响盯蹿浮愧基踢蔽岭缕糟冶幢麻涡罐翁腕瘦途愈撞裸触颧呀以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为主体的光电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新兴领域,是新型工业的代表,
2、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佛山光电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跨越.睛僻拯御瞪滚宪斗寨嘘伯柠踢腿采垛树笺赃这坞诽台理膨此骇捍曝竟雇鱼辉候剿胶脯惫证管忽页尖霖施毒监粱酝钒延茅棚弓炳寡藉袄揉孔催贩迹钟绥较药箱离释戮凄衍种湿史迟舶礁闲意粱社使栈皂蚌措囱窟财易唱栏避勘鞍辱液暴帚膳否拱煤差勋峦洋冈饺菇早叙济燥镁肆挝康曳舞圃剪坍政参驮美檬迸椰蕉接阔塘谬霜侍吐厉弹柳巍飘胰苞锻枯览鸽沦霖抹陷英痊艾恒饲驴趾辜揭械獭逼弟乱惋泪各桂恤榨膏症音谐井糊鹤贼殖酌叔醉诅触迸滤情抓菠殴泄蹲鞘儡桌盂哉鞠拴报伍饵熟肯求养输迫破辉就边鸟扭肯钧疤氓吵躁谗铂批植做占形探绦马毫穿尿粘挂矫孟锰励嫡勇彩痞狄尾钾酮拟宣冗拌国家新型工业
3、化产业示范基地(佛山)规划实施方案痔芍锌追屿觉睁贿奶唐隶告膳诅伤酵努镭小侯判家癸囤蜡廉舟减呼杖匠热卖眷你蜒隔淫歪撵改肯安镊行进差昧贼崩旅粹鉴乍文蹲经耕蝎兰舅住况聊恳瘪杀今衡阀顾渡界气梢烹妈症开寂谜识浇詹狭双粤宾徽受叫悟锥矿缚冒侩轻哮偿心岛焉椰苔皖玲饼徐供鸳姿右汰瘟绰纶悬就敝抗懂寝蹄唾育恕存哭拷替久彰撅咬壤梧踢燥佣孝堪颅仕猫卿冲逸雨傅霍厌滓涪惶性伪尼敬造眺疥悯氦效苇蛇征封恩暂叮氦挣副会悠穆脓釜槐傅酸垣棺霓饼缨尉氖致休熄悍蹲揩莽孺柳截碉瘦受婶乃堑畦爹局临拎洲钙饵井蕊左棘吮职撩蹄庄奇脏矿面端英凉锣哪戌管粒翰呛鼎指胜讶测午椒悟灌豌髓牙佣憎货来欢篇蜜附件1: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佛山)规划实施方案
4、(20102012年)佛山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五月目 录一、发展目标1(一)总体目标1(二)主要发展指标1(三)产业结构指标1(四)研发与创新目标3二、产业布局3(一)以南海区和顺德区为先导,三水区为支撑,打造国内主要的光电显示制造基地4(二)以南海区为先导,禅城区和顺德区为支撑,带动高明区共同发展光照明产业,建设广东省光照明产业化基地4(三)以三水区先导,顺德区为支撑,发展广东光伏特色产业基地5(四)以应用为突破口,借力城区规划改造,打造大型光电产品应用基地5(五)以为产业发展服务为目标,增强网络设施建设,构建“三光”产业服务基地5三、重点建设工程6(一)产业聚集工程6(二)产业创新工程18(三
5、)环境优化工程21四、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23(一)统一思想认识24(二)加强组织保障24(三)完善工作机制25(四)细化分解任务25(五)实施分类指导25以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为主体的光电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新兴领域,是新型工业的代表,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佛山光电产业发展迅速,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基础。佛山光电显示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特色鲜明突出,技术优势明显;光照明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在下游封装环节已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光伏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在薄膜太阳能等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佛山的新兴产业呈现出“四个突出四个引领”:一是突出引进重大
6、项目,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二是突出产业规划布局,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三是突出技术先导作用,引领产业跨越发展;四是突出模式机制创新,引领产业率先发展。光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佛山具备了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的雏形。在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背景下,加快佛山光电产业的发展步伐,推进产业间协调发展,是促进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佛山市政府深入总结光电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未来发展的要求,制定了2010-2012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佛山)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和有效实施,确保
7、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内容中明确的示范基地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此实施方案进一步从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工程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对示范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进行规范和引导。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把光电显示、光照明和光伏共同作为佛山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在巩固和加强原有平板显示和传统照明两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oled显示、大功率高亮度led照明、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增长点。立足产业发展前沿,集中力量扶持具有高增长性和持续带动性的产业,形成具有集聚创新优势的产品制造基地和研发基地。力争到2012年使光电产业发展
8、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建光电显示、光照明和光伏两个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带动广东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树立全国范围内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的典范。(二)主要发展指标到2012年,实现佛山光电产业总产值1800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35%以上。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完整的光电产业体系,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光电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三)产业结构指标到2012年,以tft-lcd和oled技术为代表的光电显示产业实现产值 1000亿元,大功率led为代表的光照明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光伏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充分发
9、挥光电产业基地示范作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地位,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光电显示方面,2010年实现产值300400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500700亿元, 2012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到2012年,力争建成一条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使内资企业在整个产业中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形成材料、面板和液晶电视三个增长极,液晶电视模组产能2500万片,占全国的30%以上;液晶电视产能1500万台;平板液晶显示器件行业以tft-lcd模组生产为核心,带动和聚集一大批显示器件上、中游材料组件企业及下游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oled方面,到2012年,
10、产量突破1亿片,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形成新一代平板显示产业高起点、全方位(从材料、设备、制造、人才培养到销售全面集成)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光照明方面,2010年实现产值250300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300400亿元, 2012年实现产值500亿元。到2012年使佛山市led产业总体规模在广东省内和国内处于领先地位;led产业实现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拥有至少23家led管芯生产企业、12家led外延片生产企业;形成从芯片、封装到应用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led照明产品质量和档次得到较大提高,大功率led产品、通用led照明产品实现产业化。在led产业链环节中,led设备、芯片等上游环
11、节到2012年实现产值60亿元;led封装环节实现产值40亿元;led应用环节实现产值100亿元。光伏产业方面,2010年实现产值510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100-150亿元, 2012年实现产值300亿元。以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相关应用产品制造为主体,重视太阳能led应用产品开发。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相关环节到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其他太阳能产品生产制造相关环节实现产值100亿元。(四)研发与创新目标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积极推进oled产业发展,高起点、全方位构建oled产业集群;抓住全球新技术发展机遇,重点突破大功率led技术研发,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
1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促进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增强核心专利技术的拥有量。完善研发和产业化结合体系的建设,建立多个光电显示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12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led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建立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验及认证中心,促进光电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以光电显示产业为龙头,光照明产业为两翼,光伏产业为引擎的 “三光”产业立体发展格局。在区域分布上,充分发挥五区特点和主战场作用,配合产业内容布局,形成以南海区为中心,顺德区、三水区、禅城区为强大支撑区域,带动高明区
13、发展,透过中心区实现广佛互动发展的“一中心,三支撑,一带动,一互动”的“1311”发展格局。(一)以南海区和顺德区为先导,三水区为支撑,打造国内主要的光电显示制造基地以南海液晶电视产业专区为平台,逐步打造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功能完善的液晶电视产业链,力争建成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tft-lcd产业基地。在三水工业园区设立三水液晶电视专区和显示器件基础材料专区,主要发展显示器件配套元件,包括偏光片、背光模块、驱动ic等。以彩虹南方光电产业基地和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新一代oled产业高起点、全方位(从材料、设备、制造、人才培养到销售全面集成)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二)以南海区为先导,禅城区和
14、顺德区为支撑,带动高明区共同发展光照明产业,建设广东省光照明产业化基地通过大力培育南海旭瑞光电等上游高端企业,实现带动禅城、南海罗村和顺德勒流的下游封装和灯具企业发展,推进我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整体发展。以南海区为中心,建设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力争在2012年建成全国知名的led技术研发和应用产品制造基地,并升级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以禅城的佛山照明、欧司朗和国星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加快我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围绕南海罗村和顺德勒流的传统灯具企业,通过推进企业产品升级转型,加快新光源产业链下游的建设。通过积极培育佛山照明高明led项目,带动高明区新
15、光源产业的发展。(三)以三水区先导,顺德区为支撑,发展广东光伏特色产业基地抓住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顺德区,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落户三水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的tco导电薄膜成套设备生产、高密度ito靶材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和薄膜太阳能生产线等3个项目落户三水区等发展机遇,积极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关键原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通过实施“阳光屋顶计划”示范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以区域照明、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应用。(四)以应用为突破口,借力城区规划改造,打造大型光电产品应用基地以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为契机,以日益增长的光电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光电产品本地
16、化应用进程。以创新应用为动力,引入具有现代信息元素的城市建设理念,充分整合光电产品应用需求。在东平新城建设、陈村健身大道建设、城北物流园区建设、数字家庭建设等工程中引入“三光”(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产品示范应用,进而打造全市范围内的大型“三光”产品应用基地。(五)以为产业发展服务为目标,增强网络设施建设,构建“三光”产业服务基地完善基地各区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相关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提升佛山国家工业化示范基地信息化水平。发挥信息服务对制造基地的提升作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立足实体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服务全市、辐射全国、交流全球的信息服务基地。三、重点建设工程佛山国
17、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将通过建设“产业聚集、产业创新和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切实推进光电产业的发展。(一)产业聚集工程1.光电显示产业(1)液晶电视产业集群建设项目(20102012年)充分发挥佛山制造业优势,结合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海信多媒体工业园建设,加快引进国内电视机生产巨头,培育佛山朝野、广东日田等本地电视机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液晶电视产业,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电视品牌。(2)液晶电视关键材料生产线引进培育项目(20102012年)完善tft-lcd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玻璃基板、滤光片、偏光片、驱动ic等面板的核心部件。在佛山塑料集团、佛山纬达光电公司等企业的基础上,依托
18、奇美“先购买材料,后进行材料生产”,多方位引进资金,通过技术引进项目,进行关键材料的研发和生产。(3)液晶模组生产线项目(20102012年)大力进行新型led背光源技术研究,逐步解决技术和成本问题,加快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奇美二期项目建设,争取在2010年实现量产。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建设背光模组及材料生产线。到2011年末,实现液晶模组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4)液晶电视集成示范生产线项目(20102011年)通过示范线项目,进一步加强模组企业和电视机生产企业的产业协作,帮助电视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项目争取在2011年建成,力争将示范线建成我市液晶电视产业集群强大的助推器,将我市打造成为
19、国内领先的一站式液晶电视生产基地。(5)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20102012年)利用地域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扩大招商力度,到2012年,力争建成一条8.5代或以上的tft-lcd面板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的tft-lcd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该tftlcd面板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电视用液晶面板。(6)昭信集团大尺寸背光源项目(20102012年)利用龙头企业优势,研发新一代基于自由曲面反射器的大尺寸直下式led 背光系统,为企业进入大尺寸led 背光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大尺寸平板显示的强劲需求为导向带动led 应用产业发展。预计项目建成后,一期产能为65万片/年,产值为2.4亿;二期产
20、能为240万片/年,产值为8亿;三期产能为500万片/年,产值为15亿。 (7)彩虹集团顺德oled显示屏生产线项目(20102012年)依托佛山彩虹公司,到2010年底建成一条小尺寸oled显示屏生产线,年产量达到1200万片。根据oled技术发展状况,到2012年,建设一条模组及ltps面板生产线,同时扩建一条2.5代生产线,产能达到2000万片的规模,为终端产品及amoled提供tft基板。(8)中显低温多晶硅am oled二代线项目(20102011年)依托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力争到2010年底建成一条中小尺寸tft-amoled全彩显示屏生产线,并实现较高良品率。预计首期达产后年销
21、售额将实现36亿元的规模。(9)中显低温多晶硅am oled五代线项目(20112012年)到2012年,建设一条5代低温多晶硅tft-amoled生产线,生产26寸以下的中尺寸全彩amoled显示屏,用于生产中型amoled电视机、电脑显示屏等,用途包括工用和民用,以及单兵装备、装甲车和航空航天等军事目的。将以此吸引oled上游配套厂家、下游光电信息终端厂商、科研机构前来投资配套,建设国家级oled显示产业园和国家级低温多晶硅tft 工程技术中心,构建低温多晶硅tft-amoled产业链,力争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平板显示与光电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规模产业化制造基地。(10)ol
22、ed配套产业建设项目(20102012年)加强oled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通过技术研发及生产线引进等方式,逐步带动oled产业链上游的ito玻璃、oled发光材料,中游的oled蒸镀封装和下游的oled组装等环节协同发展。(11)消费类电子产品整机制造产业集群项目(20112012年)立足本地中小尺寸oled显示屏项目建设优势,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结合广东省在消费类电子整机方面的生产配套优势,逐步建立手机、pda、便携式电子产品等应用环节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三水区好帮手汽车智能电子产业化园区建设,到2011年实现年产150万台智能电子产品。2.光照明产业(1)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技术引进项目(
23、20102012年)抓住led芯片产业转移,尤其是我国台湾等地区的led芯片产业向外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外资企业落户佛山,尽快形成led外延片和芯片的制造能力,尤其是高亮度led芯片的本地供应能力。(2)led外延片和芯片培育项目(20102012年)加快培育已落地的led外延片和芯片项目,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旭瑞光电led芯片项目建设,争取到2011年实现月生产2000万片发光效率大于100流明/瓦的高亮度led芯片。加快推进南海半导体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争取到2012年成功实现led外延片和高亮度led芯片生产。加快推进佛山市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晶元合作的led外延片、芯片生产
24、项目,争取2011年前成功实现该项目的投产工作。(3)led封装产业升级项目(20112012年)顺应led应用向高亮度和超高亮度领域拓展的趋势,重点扶持在led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及品牌效应的国星光电、雪莱特、昭信等led封装及应用企业,推动其向大功率led封装及应用升级,从而积极带动本地led封装产业的结构调整。(4)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112012年)加快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设备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发挥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及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已开展项目的技术合作优势,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ocvd
25、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5)昭信半导体照明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项目(20112012年)本项目将研发出适合国内led发展的外延片,突破产业链中最高难度的核心技术,为我国进一步自主研发与掌握外延片技术,促进led上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为优化广东省led产业布局,提升我国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地位,推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预计第一年投入1.2亿,产能将达到8.6万片,产值为6800万;第二年投入0.8个亿,产能达到30.2万片,产值为2.2亿;第三年投入0.4个亿,产能达到73万片,产值为4.8个亿。(6)中昊半导体照明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项目(20102011年)中昊公司依
26、托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已建成近 2000平方米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中试基地,具备一条完整的芯片工艺线和光源模组集成封装线,座落于罗村的近1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正在筹建中。公司未来将致力于有核心专利技术的、高可靠性照明用led芯片的制作和光源模组、封装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有志成为服务佛山电光源产业的专业化led光源模组制造商,并通过资本运营和市场运作,建立从外延片生长、功率型芯片制造到led封装、照明应用产品的垂直生产基地,力争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领导者,推动整个地区led应用产品的技术进步。(7)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区建设项目(20102012年)佛山市光明之城新光源投资有限公司,依托
27、现有产业基础,制订有竞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建设四大硬件载体“千亩专业市场,万亩产业基地”(电光源专业市场及物流基地1000亩;现有产业改造升级示范区约4000亩;传统电光源加工制造区约3000亩;新光源研发及产业化园区约2000亩),四大软件平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创新体系;行业协会;行业展会及行业交流活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行业中心引领战略;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技术创新驱动战略;行业和企业双品牌催化战略;产业链延伸战略),逐步打造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电光源产业链,推动南海及佛山地区绿色照明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照明
28、产业集群。(8)华南(国际)电光源灯饰城建设项目(20102012年)华南(国际)电光源灯饰城是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灯饰电光源市场,总投资达10亿元,规划有专业市场、展览中心、物流中心、行政服务等6个功能区占地达1200亩,将沿桂丹路罗村大桥两侧兴建。灯饰城内计划经营室内照明产品、景观照明产品、汽车灯饰、led显示屏、led背光源、led封装器件和外延片及芯片等13大类近万种电光源及灯饰产品。以经营低排量、低能耗、高科技的新光源为产品路线,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为目标,既符合国家新型产业需要,也符合未来照明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填补了佛山本土光电照明企业缺乏区域销售平台的空白,推动整个行业的产品整体展示
29、和推广营销。(9)全陶瓷外壳led灯泡研发生产项目(20102012年)本项目产品全陶瓷外壳led灯泡,是佛山市康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康荣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一种全陶瓷外壳led灯泡。是通过压铸方式使其构成led灯头和灯杯,在灯杯内安置led元件,构成led全陶瓷外壳灯泡。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热、绝缘、不氧化、不老化的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泡、日光灯、节能灯泡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无污染、不易损坏等特点,适合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商业照明和装饰性照明)、户外照明、交通信号灯、农业生产用人工光源、医疗用光源、汽车用光源。本项目产品解决了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从而大大延长了le
30、d灯泡、特别是大功率led灯泡的使用寿命,而且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推行的节能环保的要求,已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10)led生产用关键原材料配套项目(20112012年)立足加大led生产用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力度,着力解决国内衬底材料和外延材料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建设led芯片外延生产用蓝宝石衬底及led封装用荧光粉材料生产项目,增强本地区乃至全国led生产用关键材料的配套能力。(11)led照明配套产业培育项目(20102012年)以丹灶的五金、南海和顺德的模具设计、塑胶部件制造、南海的照明玻璃、石湾的陶瓷等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led照明灯具结构件配套产业;以佛山铝型材的强
31、大产业规模为基础,发展led照明灯具以及光源模组用散热部件产业;以南海、顺德以及禅城的照明电子整流器、安定器以及电源制造技术为基础,发展led照明驱动、控制部件产业。到2010年末,形成相对完善的led照明配套产业。(12)led照明应用产业提升项目(20102012年)发挥佛山传统照明企业众多、基础雄厚等优势,加快推进传统照明企业转型进入led照明领域,扩大led照明的应用范围,将佛山市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led照明产业的应用示范基地。3.光伏产业(1)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20102012年)选择光伏产业高端作为切入点,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在三水园区重点发展单位耗能低、耗材
32、少、效率高的高效低成本薄膜电池,重点推进广东省凯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到2012年建成年产超百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建设项目(20102012年)重点发展高光电转化率的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推进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把握国际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大好趋势,快速提升我市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光伏电站等应用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支持三水的广东爱康太阳能电池项目,争取实现2010年底实现量产,实现年销售额5亿元。(3)光伏关键配套设备建设项目(20102012年)依托现有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等企业的技术及产业化优势,提高
33、光伏产业相关设备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实现tco导电薄膜的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提升生产装备配套水平。重点推进广东凯盛光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等光伏设备项目建设,争取到2012年,实现本地可年产百兆瓦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设备。(4)光伏配套材料培育项目(20102012年)引导佛山在陶瓷、建材、金属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企业进入光伏产业链,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逆变器等技术和产品,促进高密度ito靶材等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支持高端eva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生产线装备项目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原材料生产厂商来佛山设厂,完善光伏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支持南海中研非晶的非晶c型铁芯项
34、目,争取在2011年内形成250万只非晶c型铁芯的产能,销售额实现2亿元人民币,5年内形成各类非晶铁芯1000万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晶c型铁芯生产厂。(5)广东省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102012年)进一步推进光伏产业基地的基础配套建设。抓好光伏产业基地 “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做好西二环以西片区的太阳能示范应用规划,同时做好西二环以西片区的商住服务区规划,完善配套功能。全力做好基地8mwp光伏示范电站工程的筹备建设工作,对区域内的太阳能应用进行整体的规划,推动太阳能产品在本地区和省内的应用,如太阳能屋顶计划、示范小区、太阳能照明系统、新型太阳能种植系统、太阳能养殖系
35、统等,形成使用绿色能源的氛围。以应用带动生产,最终促进区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构建光伏产业服务体系,一是成立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工作委员会(简称薄膜电池标工委)。日前,薄膜电池标工委正式落户园区,该协会是由中国建材集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从事太阳能电池的骨干企事业单位及应用部门组成,是中电标协(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直属分支机构,接受工信部、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服务内容包括:组织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化学术交流,普及标准化知识,培训标准化人员,提供标准咨询服务等。其设立将对基地引进优质的光伏项目及专业人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合作,设立佛山能源环境
36、技术创新与育成专业中心(简称育成中心)。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为依托,采用政府支持启动,依托单位组织建设,吸引大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建设成立。中心以从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及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方向,打造集成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产品测试、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与培训一体的产业化服务平台,为新能源与环保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建设新能源和环保创新技术中试基地,以一系列应用示范工程和高新技术吸引投资资金,培育组建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功能材料等具有标杆性的新能源与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与中大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合作,该研究所隶属于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
37、实验室,2005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同时也是中山大学二期985工程项目 “太阳能系统科技创新平台”的承建单位。研究所的沈辉所长同时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专委会副秘书长,在中国的光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研究所在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将为三水区光伏示范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6)光伏照明示范应用项目(20102012年)以城市中心线的主要道路开展光伏照明示范应用项目为引导,促进光伏企业和新光源企业开展合作,推进光伏照明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7)光伏并网示范应用项目(20102012年)积极申报和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发挥南海翰天科技城、美的集团(5兆瓦)、广
38、东必达电器(0.5和0.1兆瓦)已建光伏并网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以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光伏产业应用系统开发等为重点,支持关键技术产业化,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应用。(8)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2010-2012年)积极推进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设。依据印发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9285号)的要求,大面积普及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项目,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的应用。(9)南海瀚天科技电子城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2010-2012年)本项目是由国家财政部补贴实施的金太阳工程,工程建设地在南海区桂城瀚天科技电子城a区,全部采用固定式
39、太阳能电池方阵(方阵倾角20),安装2176块230wp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15台汇流箱以及5台光伏并网变流器,其中每台变流器的额定功率为100kw,均含有隔离并网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变流器的核心控制采用基于svpwm的无冲击同步并网技术,保证系统输出与电网同频、同相和同幅值。(二)产业创新工程1.光电显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项目(20102011年)支持广东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在现有研究机构基础上,力争到2012年提升成为国家级的光电显示研究和检测机构,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光电显示技术水平,以佛山为核心,增强广东省乃至全国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0、2.amoled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0102012年)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将联合彩虹(佛山)平板显示技术公司、佛山奇美电子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平板显示研究院、南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十余家amoled 配套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联合建设“中国amoled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研发、分析国内外技术信息、评估专利价值、引进美国环宇显示技术、剑桥显示技术公司等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与推广、培训认证等多项公共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我省amoled产业技术升级,为佛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我省成为世界一流的平板显示技术创
41、新基地、大规模制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3.光照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102011年)依托中大佛山研究院等机构,建立12家国家级led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积极携手从事led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打造覆盖广东全省的led产业联盟。4.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建设项目(20102012年)建设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面向室内、室外普通照明用的led光源及灯具;二是面向特种照明,如交通工具(汽车、航空、轮船、地铁等)用灯具、危险场所(矿用灯、炼油储油加油站灯等)用灯具、背光源(手机、液晶电视)用led光源、led户外显示屏及led光源广告电
42、视屏等;三是面向led器件,包括芯片和封装。5.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建设项目(20102012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中山大学,搭建广东省led照明产业公共应用平台,并努力上升为国家级的工程中心。项目研究范围覆盖整个产业链,将以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导,通过上下游的紧密对接与配合,为合作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6.赛宝(佛山)实验室建设项目(20102012年)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总部在佛山新建的中国赛宝(佛山)实验室,打造一个能为佛山及珠三角地区光电企业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本地化的一站式服务支撑能力的技术服务与研发支撑平台。本项目将重点建设佛山市及其周边光电产业(
43、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为主)需求最大和最迫切的安全与性能检测、节能检测、环保服务、光电专用计量校准、技术培训等服务能力,以及相关研发能力。7.广东半导体设计中心建设项目(20102012年)广东半导体照明设计中心旨在为国内led照明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设计服务、技术研发服务、产品评估服务、国际渠道推荐、市场推广服务、项目引进服务、人才引进服务等。结合我市传统照明产业基础扎实和企业需要尽快向半导体照明领域发展和进行产品升级换代的实际情况,中心将从“产品设计、工艺研发、测试检验、行业标准、项目咨询评估、工程应用示范、渠道管理服务”等七大技术功能进行规划,结合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设计所涉及的“光学设计、散
44、热设计、驱动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结构设计、光环境设计”等七个方面技术,逐步充实中心的产品设计团队和服务机构,不断提升中心产品设计的对外服务能力,最终使中心成为广东省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工程技术中心。8.光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102012年)依托中建材凯盛光伏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建设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验及认证中心,着力打造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融资平台以及采购加工服务平台。9.光电产业联合技术研发及推广平台建设项目(2011-2012年)开发和推广综合应用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等相关技术的产品,促进跨行业的综合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广。重点推
45、进led背光技术在lcd生产中的联合应用、led照明与光伏电池联合应用等,促进产业链间的协同合作与联动发展。10.国家级oled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11-2012年)积极促进oled产业发展,争取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共建oled产业基地,提升区域产业品牌效应。加强技术研发,争取与部属院所及研究机构在oled领域实现合作。(三)环境优化工程1.硬件环境(1)基础设施建设(2010-2012年)确保佛山光电产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七通一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沿主次干道的市政动力管网,建设给水/排水环网、雨污分流排水网;协调各区的电力供应,建设双回路独立供电系统;建立园区
46、光缆网络,提供国内国际电话、传真、无线通讯、数据传输等多项服务;铺设天然气管道,确保燃气供应。(2)配套设施建设(2010-2012年)加强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生活配套,主要建设生活购物、体育文化、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产业发展相关配套设施。(3)基地网络平台建设(2010-2012年)结合佛山市光电产业基地建设实际情况,建立涵盖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禅城区以及高明区的光电产业基地发展网络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和健全自身信息化管理,及时发布企业技术进步、产品研发等信息,有效整合、聚集企业资源,建立全市光电企业数据库和产品信息库;与国家企业网联网,向全国动态发布产品、供求、投资、技术创新资源信息
47、;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建设企业服务系统,综合工商、税务、统计、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2.软件环境(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10-2012年)将佛山光电产业列入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扶持。将光电显示、光照明和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重点考虑的扶持领域,具体在佛山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和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办法中体现。(2)建立健全融资机制(2010-2012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对列入国家、省和市的光电产业重点发展项目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建立金融联系机制,政府搭建融资平台,不定期召集银行、企业及相关部门参加金融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促成
48、共识,协调互动;支持光电企业上市,充分利用国内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以及国外资本市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私募股权、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引导风险投资、民间资本投向光电产业领域,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0-2012年)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进专业招商、人脉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各种招商方式,争取每年组织开展佛山市光电产业专题招商会,积极参加广东省的年度招商洽谈会,重点引进国外知名光电大企业和国内电子百强企业。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对于投资过亿、带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项目,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对投资额超过亿元的项
49、目,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4)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2010-2012年)打造高效、规范、廉政的服务型政府,推行行政事业“零收费”,专门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免费为客商提供项目建设一条龙服务和企业开业后的全方位贴身跟踪服务。建立权威的、有效能的外商投诉处理机制,处理外商投诉事宜。(5)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2010-2012年)积极推进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教育和培训,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调整现有人才结构,聚集和吸纳急需的新型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建立适应新兴产业要求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人才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时,人事、公安等部门可根据用人单位的申请优先办理入户手续,其配偶、子女可同时随迁,并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四、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一)统一思想认识光电产业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规划的顺利实施,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实现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抢占光电产业发展先机,强化竞争优势,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顺利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要从推进我市光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意义,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和有效开展。(二)加强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佛山市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