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护技术竞赛规则_第1页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护技术竞赛规则_第2页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护技术竞赛规则_第3页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护技术竞赛规则_第4页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护技术竞赛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1: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组委会 二五年九月二十日50目 录第一部分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总则1第二部分 一般规则 一.模拟救灾竞赛规则3 二.新鲜风流基地竞赛规则4 三.其他竞赛规则4 四.a卡说明5 五.b卡说明6 六.顶板检测的正确方法20 七.瓦斯范围图24 八.交错联络巷25 九.矿图图例27 第三部分 呼吸器操作竞赛规则29 第四部分 医疗急救竞赛规则 40第一部分 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总 则一、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以下简称竞赛)设置3个项目:模拟救灾、医疗急救和呼吸器操作。二、竞赛时间2天。三、裁判委员会由裁判长、副裁判长

2、、裁判小组组长及裁判员等组成,负责竞赛裁判及仲裁工作。四、每支参赛救护队由68人组成。其中各竞赛项目允许参加人数:模拟救灾6人;医疗急救3人;呼吸器操作2人(两种类型呼吸器各一人)。参赛人员报名登记后,未获得裁判长的同意,不得随意更换。五、主办方提供biopak240 和bg-4氧气呼吸器、灾区通讯工具、矿灯、自救器、呼吸器校验仪、风障、告示牌、pvc管道及模拟支护材料等。参赛队应携带足够的自备器材(工作服、安全靴、腰带、号码牌、金属铭牌、联络哨和安全帽等)。竞赛场地不提供与器材、设备及呼吸器相关的任何零配件。赛前60天,参赛队应将其佩戴的氧气呼吸器类型、型号、数量报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如需要更

3、换仪器装备,应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六、竞赛前一天,参赛救护队应在指定地点登记,并领取有关资料。七、竞赛顺序以抽签形式确定。八、竞赛的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九、竞赛期间,参赛救护队将在竞赛当日上午6:00被隔离。十、任何参赛救护队不按规定时间检录,按弃权处理。十一、单项竞赛扣分相同时,以完成该项竞赛总时间作为评判成绩的依据。十二、裁判员在扣分单上签字后,不得再对该竞赛项目扣分。十三、每个裁判组设专职复核人员,竞赛结束后,裁判员要及时将扣分单上交。参赛队长、教练员可以看扣分单,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不得向复核人员提出扣分抗议,如有异议,参赛队长或教练可在看分后60分钟内提出书面材料,提交给裁判长,申诉

4、材料不超过一页。十四、裁判长应根据竞赛规则及仲裁程序,组织人员对申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仲裁,尽快将终裁结果告知申诉单位。十五、竞赛设团体奖和单项奖。 十六、参赛救护队报到时,应提交体检证明,证实参赛队员能佩用氧气呼吸器和从事竞赛活动。体检日期为竞赛前12个月以内。十七、裁判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裁判工作。裁判员应根据分工,熟悉规则要求和场地布置,掌握各种仪器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拆装及维护保养的方法。裁判员不得私下与参赛队及为竞赛提供设备的厂商联系。十八、参赛救护队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在竞赛前按时进入指定地点隔离,直到竞赛开始。参赛救护

5、队不得非法获取有关竞赛信息,完成竞赛的救护队不得与等待竞赛的救护队交流。十九、竞赛期间,允许参赛队自己配备的12名翻译人员进入竞赛场地,做联络翻译工作。二十、允许进入竞赛场地的人员:参赛队员、组委会人员、裁判员、安全保卫人员、场地工作人员、医生及佩戴准入证的新闻媒体人员。第二部分 一般规则一、模拟救灾竞赛规则1. 每支参赛救护队至少由6人(5名队员、1名记录员)组成,最多限8人。每个队员应在靠近肩膀的衣袖上佩戴16的不同号码,队长是1号,记录员是6号,并将易辨认的号码固定在制服的衣袖上。开始计时后,只允许5名参赛队员和1名记录员参加竞赛。每支参赛救护队设1名记录员,在地面或新鲜风流基地协助救护

6、队员工作。每名救护队员和记录员只允许参加1支参赛救护队。记录员可在新鲜风流基地的指定地点处理问题,允许用电话与参赛队联系,并将从队里得到的信息记在矿图上。不允许记录员目视比赛现场。计时停止后,要上交所有矿图,裁判员依据标准矿图对记录员矿图和救护队矿图进行审核。只有参赛救护队返回到新鲜风流基地时,记录员才可以离开指定地点去帮助本参赛队,否则,应停留在指定的地点。当参赛救护队完成某项任务重新进入灾区,记录员必须回到指定地点。记录员符合体能要求,在需要时,可替换任何一名救护队员进行工作。2. 竞赛时每位参赛队员必须配备可使用4h呼吸器。伤员可以用其它核准的呼吸装置。队员必须穿安全靴,佩戴安全帽和矿灯

7、,队员应统一着装。竞赛中,矿灯可以开,也可以不开。每名队员必须有一枚金属铭牌系在腰带上。3. 参赛队使用的气体测定仪器必须是经过核准的,仪器必须准确,读数应是体积百分比或百万分比。4. 参赛队在进入矿井入口或新鲜风流基地报到前,应确保全部仪器正确组装,并可随时佩戴。气瓶压力必须符合说明书的要求,备用设备不需要在新鲜风流基地进行测试。参赛队要使用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容器来处理垃圾。5. 参赛队应配备并使用便携式矿山救护通讯系统或发声通讯系统作为通讯工具。使用有线通讯时,其电线或电缆应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如果通讯系统失效,参赛队可使用联络信号。6. 参赛队在竞赛开始前,应在指定地点隔离。参赛队赛后不允

8、许再回到隔离区,也不允许和其他隔离的救护队交流信息。参赛队进入隔离区后,禁止与外界进行联系。在隔离区内严禁使用无线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包括传呼机、移动电话、收音机、手提电脑等。7. 任何参赛队或队员在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前,不得收集有关竞赛信息,否则,将被裁判长取消参赛队资格。参赛队员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后,收集有关竞赛的非官方信息将被主裁判警告并按规则第38条扣分或取消其参赛资格。8. 参赛队不准制作和张贴有关赛事的材料、设备的说明或使用方法方面的卡片。二、新鲜风流基地竞赛规则1. 新鲜风流基地管理员在参赛队到达井口或新鲜风流基地时,应向队长和记录员作自我介绍。介绍前,允许参赛队放下他们的救生索和

9、担架等装备。管理员将向参赛队宣读并提交一份预先准备好的任务通知书,也可以使用录像方式介绍,但不回答任何提问。该通知包括有关参赛队需要探查的矿区的信息。宣读后,只有5min时间进行讨论和准备。这时参赛队应停留在新鲜风流基地。2. 每个参赛队将得到1份书面赛题和所需矿图。接到矿图和赛题后,救护队长立即计时。研究赛题和检查仪器等所需的时间都包括在竞赛时间内。竞赛过程中发生非参赛队责任的意外情况时,应停止计时,处理完毕后继续计时。三、其他竞赛规则1. 为了救人,在符合b卡说明第19条,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现有的通风方式,需要时可开动局部通风机、水泵或支护不安全顶板。不允许采用其他救护方法(如拖拉

10、、吊钩等)。2. 矿图上的实线表示已实际存在的、经过准确测量的设施或巷道。实线的含义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已确定的巷道。矿图上的虚线表示计划开掘的巷道,并不一定精确。四、a卡说明1. 每间隔20min,队伍必须在停留状态下进行1次氧气压力和呼吸器检查,每超过l min扣1分(总扣分不超过5分)。计时起点从上一次检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人完成检查开始。在竞赛中自始至终都采用这种方法,即每个队员必须在下一个20 min开始之前都接受了一次呼吸器检查。2. 在2h内未能完成规定任务,每超过3 min扣1分,不足3 min按3 min计算(总扣分不超过10分)。竞赛时间从救护队长在新鲜风流基地启动计时器算起,直

11、到队长停止计时器为止。救护队长在接到矿图和竞赛指令时必须立即启动计时器。如果救护队长未能及时启动或停止计时器,将按b卡第26条扣分,竞赛时间由计时员确定。当队长停止计时器时,必须把矿图交给裁判员(停止计时后不许再在矿图上作业)。3. 当矿图交给矿图审查员时,如果未对矿图上标注的对象或情况进行探查,每遗漏1处扣1分。应在矿图上标明的对象或情况包括:从一个煤柱到另一个煤柱遇到的不安全顶板、硐室、深度过膝的积水以及未熄灭的火区等。队长应尽可能接近这些地区进行探查,并在矿图上做记载。救护队在已探查区域发现的事物或情况须在矿图上标明。4. 未能按要求将勘察到的对象或情况准确、有顺序地在矿图上做出标注,每

12、遗漏1处扣2分。救护队可以不在矿图上标注新鲜风流基地最初发现的物体或情况。扣分时应考虑救护队是否正确、系统地勘察了矿图上未标注的对象及情况,以及是否标注了矿井内不存在的物体或情况。救护队经过的区域中,如果有不安全顶板、不安全煤柱和煤柱间不安全区域,必须在矿图上标明。各救护队应使用本规则规定的图例对矿图进行标注。对于图例未包括的对象或情况,救护队在做标注时应作记号“x”,在不影响记载以上信息的情况下,救护队也可将矿内发现的额外信息记载到矿图上。矿图审查员将根据赛题与标准矿图,对救护队上交的已作标注的矿图进行比较。标注在矿图上的对象其精确程度应在1.8m以内。1.8m的允许误差,是指已在图上标注的

13、事物中心到标准图上标明的事物中心之间的距离。救护队发现的物体或情况应在入口、联络巷或巷道中标注出来。如果救护队遭遇过膝积水、不安全顶板、密闭、风障、调节风门以及未扑灭的火情,而未能对全矿进行探查,应将其到达的最远点标注在矿图上。救护队向矿图审查员提交的矿图应标出各种物体或情况,伤员的口述和便条内容不必标在矿图上。在风墙或其他任何地点的饭盒里找到的信息字条,应在矿图上注明。每找到1张字条应在矿图上标注1个x字母(也就是1个饭盒用1个x,1张字条用1个x)。这些x不能叠放在一起。救护队在矿图上标注的额外信息不得采用图例规定的符号。1.8m误差不适用于投影区内画的煤柱,但未能标出这些区域内的物体或情

14、况,应扣分,包括公告牌上标注的工作面。参赛救护队找到了标注 “遇险者”位置的告示牌,由于缺少顶板支护而不能到达“遇险者”位置,应在矿图上标注1个x和“遇险者(person)”字样。如果救护队后来又抵达了标注 “遇险者(person)” 的告示牌并且告示牌已变为“尸体(body)”或“活人(live person)”字样,原先标注的x就应改为正确的图例符号。为了说明矿内及新鲜风流基地的实际情况,下列变化应标注在矿图上:通风设施的改变(包括风障、风门及调节风门等);从矿内运出遇难者;供电线路的合闸或断开;扑灭了火情;用水泵抽水;支护;清除了某一区域的烟雾和瓦斯并重新进入该区域;以及通风方向的改变。

15、可以使用任何术语来说明这些变化。矿图上原有的风障、风门等通风设施已经移动,应在矿图上标明“已移动(removed)”。如需重建,就标明“重建”。临时风帘变成风墙时,也要在图上用文字标明。除了用于搭建纵向导风帘的框架外,所有救护队新建的完整的密闭结构,都认作是临时挡风墙。五、b卡说明(一)呼吸器1. 呼吸器组装不正确,每台呼吸器扣3分。呼吸器盖松动或脱落;药罐未正确地放置在呼吸器中等。2. 呼吸器佩戴者未正确调整好呼吸器,每处扣1分。如需要,伤员即使在担架上,也应正确佩戴好呼吸器。没有佩戴好呼吸器仅指没能系紧肩带、胸带和头带,带子扭曲或缠绕(每个带子分别扣分)。3. 未能按照规定的步骤吸氧, 每

16、名队员扣3分(不包括伤员)。 根据所使用的呼吸器类型决定。4. 呼吸器或其零部件已磨损或损坏,对佩戴者可能构成危险的,每名队员扣8分。佩戴者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后,发现呼吸管有孔或背带断裂,将予以扣分。5. 竞赛计时前,呼吸器氧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扣2分。6. 入井前队长未能检查队员的呼吸器,队长的呼吸器未被检查,每台扣2分救护队长应检查每个队员的压力表和呼吸器,而队长本人的压力表和呼吸器应由一名队员检查。7. 当需要检查而未能作出正确检查呼吸器时,每处扣1分(最多扣5分)。呼吸器的正确检查包括压力表、面罩和呼吸管的目视检查,靠目视或触摸确定呼吸器的盖子是否牢固。如压力表应放在保护罩内,检查后应放回

17、保护罩内。8. 在遇到烟雾时,未给伤员戴防烟眼镜,每名伤员每次扣2分。烟雾是指任何烟雾。9. 队员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后,吸呼吸器以外的空气,每名队员(不包括伤员)每次扣8分。10. 队员呼吸了不可呼吸的空气,每名队员每次扣10分。11. 呼吸器发生故障,救护队未按正确的步骤处理,每处扣6分。当呼吸器发生故障时,救护队必须立即返回到新鲜风流基地,根据呼吸器的型号确定正确的处理步骤。修复发生故障的呼吸器的正确步骤是回到新鲜风流基地,将其取下,放在地上,然后按规定程序修复。12. 未能正确保护伤员,如未将伤员放到担架上;未用毯子覆盖伤员;将伤员放在担架上时操作不当,影响呼吸器正常使用,每处失误扣2

18、分。对保护伤员是否有失误应在救护队放下伤员时进行评估。至少应该用2条绷带或带子,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一条绑住身体躯干,一条绑住双腿。再给伤员颈部以下盖上毯子,毯子不应压弯呼吸器的管子。绑伤员的绷带和带子应与伤员的身体相垂直。 必须使用担架把失去知觉的伤员送到新鲜风流基地。(二)辅助设备和测量仪器13. 处理问题需携带必要的设备和气体检测仪器,每处失误扣2分。未将必要的设备或测量仪器带到井下,即使救护队重新回到新鲜风流基地去取,也应扣分。14. 救护队开始计时后,在入井或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前必须先检查以下设备,否则,每处失误扣2分。担架:担架上不应有负荷,然后一名佩戴呼吸器的队员俯卧在担架上,

19、将担架的两端同时抬起。队员可在计时前,先躺到担架上,但必须在计时开始后才能抬起担架。通讯系统:在救护队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前,应先测试救护队与记录员间的通讯设备。灭火器:灭火器不必开启,但必须进行目检。灭火器最小容量应为1.87kg(5磅)。所有使用的或带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的气体测定仪器必须在裁判面前进行试验(检查气体时,必须取下气体测定仪器)。15. 进入矿井前,参赛队使用的设备测试有问题而未能调节好,每处扣4分。必须将有问题的设备留在新鲜风流基地。16. 每台担架配备并固定好一台呼吸器,否则扣2分。应将担架上的备用呼吸器固定好,防止脱落。(三)通讯与信号17. 未约定救生索标准信号,扣3分

20、。救护队在计时开始后,在入井或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前,必须约定救生索信号并由裁判握住救生索。18. 救护队未能正确利用救生索或通讯系统向记录员报告该队的意图,每次扣1分(处理赛事问题期间,总扣分不超过6分)。第5名队员与记录员或救生索裁判员间应采用下列语言信号或救生索信号:救护队用电话或矿山救护通讯系统,必须将其意图向记录员报告。除非发生故障,救护队与记录员必须时刻保持联系。如救护队的通讯系统失效,而改用标准救生索信号,则不扣分。如救生索断裂,救护队应立即接上或返回新鲜风流基地。救生索信号信 号含 义解释拉1下停行进中表示停下,救护队在休息时表示“没有问题”拉2下前进救护队要前进,并从新鲜风流

21、基地抽拽救生索拉3下撤退救护队要撤退,应通过救生索通知新鲜风流基地;如该信号由新鲜风流基地发出,则救护队应立即撤回拉4下求助救护队正处于困境中未能用电话或救生索向记录员报告救护队的意图,失误包括:在通知记录员并收到回复信号之前,就在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前进或撤退。如救护队在停止前进时,发出前进或撤退信号,第5名队员必须等收到记录员的回复信号后才能移动。行进中,第5名队员发出停止信号,在收到记录员的回复信号后,第5名队员的移动步数不能超过2步。信号不需要队长发送。不正确的信号仅指第5名队员与记录员之间传送的信号。如果在整个参赛队移动前纠正了错误信号则不予扣分。如果需要纠正一个错误信号,第5名队员应在

22、移动前发出一个“停止”信号,再发出一个正确的信号并收到记录员的回复信号。行进中,所有队员应抓住救生索或与救生索相连接,救生索的长度不应大于8.5m,救护队员与救生索之间联系绳的长度不准超过0.9m。19. 救护队必须事先通知记录员并得到许可后,方可改变通风或送电。如有违反扣2分。改变通风是指启动、停止通风或改变通风方向及风流气体成分。放下纵向导风帘,熄灭火源或打开调节风门不认为改变通风。不能用钻孔通风。用纵向导风帘和通风清除污染的空气时,纵向导风帘的内侧离污染区应小于1.5m,如污染区在煤柱回采线内侧1.5m以内,则纵向导风帘应断开虚设的煤柱回采线。如果一个现有的风帘用于通风导向,该纵向导风帘

23、应首先改为临时风障。如正在用水泵抽水,救护队必须等待裁判员发布改变水位降低的公告才能停止抽水。20. 未带救生索和其他通讯系统进入矿井,扣10分。以所有救护队员进入了新鲜风流基地内侧为准。21. 在无烟区域,应至少有一个队员抓住救生索,否则,扣2分。本条不适用于地面或新鲜风流基地。22. 在烟雾中,任一队员未抓住救生索、电话线或者未与其他队员连接在一起,每人次扣2分。在所有队员都进入无烟区之后,应有一名队员抓住救生索。一个队员身体的某一部分(如手等)在烟雾中就被认为全队都在烟雾中。(四)气体和顶板检测23. 队长未用敲帮问顶的方法检查顶板、工作面和煤壁,违反一次扣分(火区除外,同一地点最多扣分

24、)。对下列情况只进行一次敲帮问顶检查:不安全顶板、冒落区、构建临时风障前、构建纵向导向风帘骨架、重建已完全损坏的风障、挡风帘改建成临时风障及工作面等。救护队在进行工作或者进入任何区域前,队长必须用敲帮问顶或目视观察等方法检查顶板情况,对交叉口处的不安全顶板区域检查包括敲帮问顶及队长在场时进行目检,位于交叉口虚设线里或虚设线上指定的不安全顶板,在这些情况下,一旦队长发现标明顶板危险的告示牌后,队长就要立即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前,队员可停留在交叉口处。不必对整个区域顶板进行检查。队长在检查顶板时,队员可跟随队长检查气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对煤柱间、工作面的顶板进行检查。如条件允许,要用敲帮

25、问顶法对煤壁和顶板进行全面检查。对悬岩和不安全煤壁,可不进行敲帮问顶。不安全顶板延伸区顶板检查的正确方法是:沿不安全顶板区域外端,从煤壁到煤壁进行顶板检查;不安全顶板边缘和相邻煤壁间“之”字形检查;煤柱间的顶板检查。检查路线详见图1。灭火前,顶帮检查应从煤壁到煤壁。当着火点在交叉口处时,顶板检查应从虚设的煤壁线到虚设的煤壁线,并与队员灭火中的行进方向垂直。灭火前,必须检查通往火区的顶板,在顶板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才能灭火或撤退,因此,每当队员通过火区前,都必须与救护队每次通过火区的行进路线垂直的方向进行顶帮检查,全队一起通过时,只须检查一次。任一队员通过火区前,必须由队长亲自检查顶帮。火情熄灭后,

26、队伍每停留一次,进行一次顶板检查即可。灭火后,交叉口的火灾顶板检查应是垂直的,从虚设线到虚设线。然而,如果设定了对角风障,做为后来通过火灾区以后的一种检查方法, “之”字形顶板检查是可行的。所有火区,都必须进行顶板和煤壁检查。24. 未按要求进行气体检查,违反一次扣2分。a 如条件允许,对不明区域检查时,在未检查区和即将要检查的正常区域中进行初步检查时,就在规则要求的每个救护队停留处进行一氧化碳、甲烷和氧气检查。对下列正常区域也要检查:井口、需要检查的区段入口、工作面、风桥、风障、风门、完好的密闭、所有的火区、密闭的取样管(检测时取样阀门要打开)、未封闭钻孔、局部通风机等。在检查呼吸器时,不要

27、求检测瓦斯。b 当救护队行进至巷道交叉口时,应在(需侦察巷道的)入口处检测一氧化碳、甲烷和氧气。气体检查时,不需要从煤柱到煤柱进行检查。如条件许可,可在入口距队长或第5号队员7.62m内的任何地方检查。为了正确判断井口或巷道入口的气体,气体检查仪应伸入到入口的煤壁虚设线以内检测。但是,除了上面这些情况,如果入口处有不安全顶板、冒落区或各处水深过膝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检查。通过入口时,没有首先检查入口顶板及入口气体,应予以扣分。队伍行进时如第五号队员已进入入口处,或在入口处则认为已通过该入口。c 救护队入井或进入安全基地内侧到各区域探查前,必须检查所有入口。在入井或进入安全基地内侧以前,对无烟巷道可

28、不使用救生索。救护队未全部下井或进入安全基地内侧前,队长进入入口内不得超过7.62m。不按要求进行气体检查的,少一项扣分,没在入口处检查气体的扣分。d封闭区或空气不流通区的气体成分认为是未知的,救护队进入该区域前,应由队长亲自检测气体。把气体成分标在气体牌上。如果风障有孔,进入前可不进行气体检测。e 遇到烟区,可寻找告示牌,告示牌上标明了烟是否有害,属于隔离封闭区,还是空气不流通区。如果在隔离区或空气不流通区的入口处发现了一氧化碳、甲烷或缺氧的情况,可认为整个封闭区空气构成都是如此。如果在其他区域遇到一氧化碳、甲烷或缺氧时,应认为这种气体情况一直延伸到下一正常区域,此时气体情况可从告示牌得知或

29、实测确定,见图4。f 对某区域已检查过气体,再次进入该区域时,如果通风状况没有变化,不需重新检查气体。如果通风已有了变化,且告示牌显示在初次探查时遇到一氧化碳、甲烷或缺氧时,救护队通过告示牌,要做气体检查。25. 用瓦斯检测器检测气体时,不按操作程序,每次扣分。每个队员扣分不超过分。检测气体的正确方法是:甲烷-检测仪与眼平齐或稍高;一氧化碳-检测仪与胸平齐;氧气-检测仪位于腰部或腰部以下;每次气体检查结果,都必须口述确认。(五)其他26. 救护队长要在入井口或安全基地的牌板上清楚填写如下信息:日期、队名、队号等;收到比赛题目和矿图后要立即启动计时器。违反一次扣分。计时后,队长必须在全队进入安全

30、基地内侧前,在牌板上清楚填写日期、队名和队号。队号系指救护队在竞赛登记时编定的参赛作业位置编号。27. 队长未在所有工作面、挡风墙、风门、密闭、风窗、风桥、转为风障的风帘、发现尸体和幸存者处、禁止前进处等地点标记日期、姓名。每漏一次扣2分,总扣分不超过12分。首次探查时,队伍进入或从以上地点撤退前,时间必须标记在每个要求的位置。如由于矿井客观条件,幸存者或遇难者尸体无法运出,日期和姓名不必填写。对救护队构建的风障,队长必须在构建工作开始后,比赛计时结束前,标明构建日期、姓各和位置。对上述位置,只需标记一次。对彻底毁坏的通风设施不需标记日期和姓名。日期是指正确的年、月、日。28. 没有在距新鲜风

31、流基地15.25m处停下,并清点人数、检查设备的,扣分。当全部队员已入井或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内侧,在不超过15.25m的适当地点,救护队应停下,首次检查呼吸器。即使没有达到15.25m的界限,也应进行该项检查。呼吸器在进行修理和更换后,再次进入新鲜风流基地,同样进行此项检查。检查时队长位置不得超过15.25m;全队必须处于井下或新鲜风流基地内侧或风井底部。救护队若通过风井进入井下,必须在井底15.25m的区域进行检查。29. 其他队员超过队长或者落后第号队员,超过7.62m的,每违反一次扣分。第一次探查期间,当队伍进入交叉口并停留时,救护队长到第号队员距离不得超过7.62m,5号队员未通过交叉口

32、时,队长不得进入下一个交叉口(队长的位置不能处于下一个交叉口虚设线内)。见图5。当联络巷交错,一个联络巷的煤壁内侧与相对联络巷外侧煤壁相连,这两个交叉口可视作一个连续的交叉点。本规则第24条b关于气体检测,和第45条a关于系统探查,依然适用。见图6。7.62m限制也适用于救护队使用救生索的情况。30. 队长和队员的行为,有害于自身或伤员的,每个队员或伤员一次扣分(3人或3人以上有上述行为的,视作全队违规),一次最多扣15分。有害于队员自身安全的行为如下: a 在不安全顶板、煤壁、悬岩下行进。见图。救护队支护不安全顶板:(1) 如果不安全顶板的两端已敲帮问顶后,要按照下列次序打支柱:.在不安全顶

33、板外侧支设第一个支柱。.以不超过1.5m间距,依次在不安全顶板下支设支柱。.在开始其他工作或队伍通过该区域前,在不安全顶板内侧支设最后一个支柱。(2) 如果不安全顶板的两端都未敲帮问顶检查,顶板检查和打支柱应按以下顺序:.在不安全顶板外侧检查顶板(规则第23条)。.在不安全顶板外侧支设第一个支柱。. 以不超过1.5m间距,依次在不安全顶板下支设支柱。d. 在不安全顶板内侧支设最后一根支柱。e. 在开始其他工作或队伍通过该区域前,检查不安全顶板的内端(规则第23条)。内、外侧两词是相对的,取决于救护队员进入不安全顶板的方向。b 当救护队进入或通过水深超过膝部的区域时,应在告示牌上标明积水程度。

34、c 在同一巷道或交叉口遇到着火点,不首先灭火而通过。 d 当呼吸器报警或模拟报警时,不立即撤退到新鲜风流基地。如遇到伤员要同时救出,救伤员时不用做其他工作,如回撤或支设支柱等。此处救护队可进行气体、顶帮的检查并签上日期和姓名,但报警后,其他队员不能到队长位置的前侧。警报哨音响后,要求全队退回安全基地,更换呼吸器或气瓶。如果警报哨音表示模拟事件,救护队可作模拟更换(可口述换瓶步骤)。重新进入时,还要进行15.25m处的呼吸器检查。 e移除任何已存在或由该队支设的支柱。f当某地没有发现幸存者的时,才能用非呼吸性气体向未探查区域通风。任何未找到的人员都视为幸存者。如果救护队探查了风桥、风筒的末端和井

35、底,则认为已探查了该区域。将按流经每一个未探察区域的每一种非呼吸性混合气体来评定扣分(混合气体数量x,未探查区域数量x,扣除5分。人员未解释,最多按3人扣分)。如果有一具尸体位于不安全顶板下,救护队已发现并在矿图上作了标注,则认为尸体的位置是已知的。即使条件不允许队长对尸体进行检查,也认为尸体的位置是已知的。31. 救护队的行为可能导致爆炸性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爆炸,扣30分。将按流往每一个未探查区域或火源的每一种爆炸性混合气体,来评定扣分(未探查区域或起火源x的混合气体数量x,扣30分)。a 改变通风系统,致使爆炸性混合物向引爆源移动。b 已经发现下列可能有爆炸危险情况,仍继续探查:发现爆炸性气

36、体存在和火情(明火、烟或者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0ppm);或者在爆炸性气体中使用带电设备、非本质安全型以外的所有电池电源、带电电缆等。在交叉口出现险情需要撤退时,在离开矿井前,救护队可撤退到某一已探查过的安全区域停留。关键词“停留”的意思是:一旦救护队开始离开矿井,队员继续沿救生索撤退到新鲜风流基地。不允许救护队进入其他已侦察区域或回到有险情的交叉口。这也适用于非交叉口处的撤退情况。如果已知爆炸性混合物与明火或带电电缆之间有连续的非爆炸物隔离,救护队要继续侦查。c.改变通风系统致使爆炸性气体通过未探查区域,如果救护队已探查了风桥、风筒末端和井底,则认为探查了该区域。d改变通风系统,导致爆炸性气体

37、流过带电设备、带电电路(本安型电池电源除外)或带电电缆。带电设备、电路或带电电缆位于爆炸性气体中,或者移动上述任何一种引爆源到爆炸性混合气体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是指瓦斯浓度在15,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12.1。氧气和瓦斯浓度应在告示牌上标明。32. 没有找到失踪人员,一次扣10分。在队伍通过失踪人员位置以前,救护队要停下来,队长用手对失踪人员(幸存者或尸体)进行生理检查,这不被认为是按规定进行气体检测时队伍的停留。如失踪人员位于不安全顶板的延伸区内,当没有支护材料,不能有效防护时,队长不能对位于不安全顶板下的失踪人员进行生理检查,由于缺少顶板支护材料,救护队可不停下来。在比赛结束前,如果提供了支

38、护材料,必须检查位于不安全顶板下的尸体。33. 没有将幸存人员带至新鲜风流基地,一次扣20分。 34. 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幸存者或有可能活着的人,一次扣10分。在非呼吸性空气区域找到的幸存人员或需要将其带到非呼吸性空气区域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非呼吸性气体是指氧气浓度低于19.5,一氧化碳浓度大于50ppm或有烟的气体。在非呼吸性气体区域内,对失去知觉的伤员必须用全面罩呼吸器保护。对清醒的幸存者,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自救器保护。如苏生器已消毒且组装正确,也可使用苏生器。呼吸器不得用于模拟供氧。 35. 没有排除非呼吸性气体,一次扣30分。如果隔墙外侧有非呼吸性气体,救护队在打开隔墙前必须先处理非呼

39、吸性气体;如果锁风的通风设施外侧有非呼吸性气体,并与伤员进行了口头联络,救护队在破坏该通风设施前也必须先处理非呼吸性气体。 36. 记录员应处于可呼吸性空气环境中,不得使用呼吸器,否则,一次扣10分。记录员不得另设新鲜风流基地,而使非呼吸性气体流经指定给他的位置。 37. 前进或后撤时,所有5名队员不得奔跑,否则扣4分。38. 未经裁判同意,不得与未经授权人交谈或获得信息,违反一次扣分。伤员不得向救护队提供非授权信息。隔墙和风障后的遇险者可通过呼叫将裁判提供的信息告知救护队。风障后的其他信息不得告诉救护队。 39. 未按正确程序给伤员戴呼吸器,一次扣分。对失去知觉的伤员,不需进行面罩紧密度测试

40、。 40. 不得接受失去知觉的伤员为救护队提供的帮助,否则一次扣分。盖上被子后的伤员不得自己坐起来,或者伸出手来配合戴呼吸器,失去知觉的伤员不得和救护队员交流。 41. 不照顾伤员,违反一次扣分。至少有一名队员与伤员的距离在3m以内。 42. 没有迅速将伤员转移到新鲜风流基地,一次扣分a发现伤员或听到伤员求救时,队长应该在场,并想办法尽快将伤员安全地送到新鲜风流基地。伤员求救声是指伤员发出的能被救护队听到的任何声音。b当救护队发现伤员时,尽快将伤员安全地送到新鲜风流基地。从发现伤员位置向四周探查,半径为7.6m,7.6m限制是从救护队停留点或伤员的外侧算起。在此停留时,救护队可进行任何作业。但

41、与伤员一起撤退时不能继续探查,除非竞赛另有要求。c. 如果救护队看到了伤员或用声音与伤员取得了联系,但由于矿井条件所限不能立即救出伤员。为了自身和伤员安全,如有必要,救护队可继续探查。在探查与停留过程中,救护队可进行任何必要的工作,在具备条件后,应将每一个伤员安全迅速地从矿井救出。(1)如果发现伤员位于不安全顶板下或其内侧,并有所需要的支护材料,救护队必须停下,先支护顶板,再救出伤员。如果当时没有支护材料,救护队后来找到了救护伤员所需要的支护材料,救护队也必须停下(在第号队员通过顶板支护前),先支护顶板,再救出伤员。停留期间救护队可进行任何工作。(2)如果在过膝深的积水内发现伤员,并且有泵可用

42、来排水,救护队必须停下来营救伤员;如果当时没有水泵,但救护队后来又发现水泵,救护队必须停下(在第号队员通过泵以前),安设水泵、排水、营救伤员。停留期间,救护队可以进行任何作业。如有必要,可继续探查,在给泵送电前,要先通风排除爆炸性混合气体。 43. 在需要构筑临时锁风设施时,没有建立锁风设施,一次扣分。在需要破坏风障、风门、密闭、隔墙、关闭的调节风窗或者移除水封前,如果另一侧情况不明,必须首先构筑锁风设施。这不包括已有的导向风帘。当从风障、隔墙或建立了锁风设施的风障中撤出时,如果不改变现有通风状况,也不需要锁风。如果有人在隔墙、风障等后面,向救护队传递信息,在足以保障通风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以

43、不建锁风设施。随着锁风结构或条件被救护队破坏,救护队可在某些地点架设同类型的临时风障进行锁风。 44. 没有建立气密的临时风障,一次扣分。通常是用风帘搭建临时风障。搭建风障时,顶部和两帮要扎紧绑牢,如有板条时,底部也要钉牢。如果临时风障需要移动使用,移动前,必须完全拆除(包括钉在框架上的风布)。如果临时风障用风帘和皮带条构建,从通风角度来看,应具有相当的密封性。如果条带没有绑紧就要扣分。 45. 救护队未能系统彻底地探查和检查矿内设施,每处失误扣4分。定义:不可到达的地区:矿内任何由下列一个或多个条件阻碍救护队行进的区域、密闭、煤柱间的不安全顶板、未熄灭的火情、水深过膝及冒顶区。通路:任何与其

44、它巷道、硐室和联络巷相连或不连接的入口或井口。联络巷:一条连接两条巷道的通路。污染:有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视为是污染,如有烟;一氧化碳浓度大于10ppm;甲烷浓度大于1%;氧气浓度小于19.5%,在救护队找到污染源前,入口与联络巷都视为污染。a需要对全矿进行探查,且全矿各区域都不对救护队构成危险,应到达的区域没有全部到达,应按规定扣分。b除非已被封锁,救护队应对被污染的巷道或所有邻近被污染巷道进行探查,如一个被污染的巷道及其邻近的巷道都已被封锁,救护队应从其邻近的可到达的巷道进行探查。如果救护队没有在第一个可通过的巷道返回被污染区或临近巷道;如果在到达矿井其它区域前,第一个通路没有被封锁,救护队没

45、有对被污染的巷道和其邻近的巷道进行探查,应按规定扣分。c、当救护队在巷道内前进时,遇到两端都有可进入的联络巷的交叉口时,要求该救护队首先对此污染的联络巷进行系统探查。d、通过或没有成功探查可通向联络巷的入口。救护队进入这个入口,并探查到下一个交叉口。在系统探查完成前,救护队不得从这个交叉口继续前进,除非外面的巷道口被堵塞。第五名队员在煤壁线上或以内,视为救护队通过了该通道。如果在一条可进入的联络巷发现污染,应先探查污染的联络巷,然后再系统探查联络巷。e如联络巷是堵塞的,在救护队未对该联络巷外所有可到达区域进行系统探查前,第5名队员不得进入第2个联络巷的内侧。如联络巷是交错的,应在两个联络巷同一

46、侧(或左或右)确定第二个进入的联络巷。在确定的两个可进入的联络巷一侧的外向通道区域全部探查后,方可允许救护队探查原入口,直到另一侧的第二个联络巷。这时可能需要建立锁风或通风设施,如风墙、风门等,或返回到新鲜风流基地,再探查其它巷道,具体如何进行应由救护队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决定。这条规则要求救护队探查第二个联络巷外所有可到达区域(这也包括可到达的所有区域的两侧,如垮落区等)。f对不可到达的区域,救护队可不作探查,除非已探查了所有可到达的区域但还有未找到的矿工,或有爆炸性气体流到不可到达(未探查的)的区域。如果为救护队提供了进入该区域的必要器材,救护队采取水泵抽水或支架支护等措施后,可进入探查。g除

47、非赛事需要,且已探查了所有可到达区域后,否则救护队不必对密封墙里进行探查。46处理赛事问题时,只允许采用提供的材料构筑通风设施。救护队不能拆除或改变完好的风桥。其它结构如要移到其它地点,应全部拆卸。否则扣10分。47少于5名队员完成任务,每少一人扣8分。48没有检查餐盒,扣2分。餐盒里可能有重要信息,因此必须检查。任一队员都可去检查餐盒,但他(她)离队长或第5名队员的距离应限制在7.62m以内。放在不安全顶板下的餐盒可不去检查,除非队伍已进入了该区域。49. 任一队员的行为破坏了队伍整体解题方案,扣10分。 这包括进入告示牌标注的不可通行地区或实际上不可通行地区。这些地区包括:硐室、煤壁、工作

48、面、淋水顶板等,但不限于这些地点。未在图例中注明结构的隔离设备或其他带电的设备不可取用。救护队建立的通风设施只能与巷道、联络巷、入口或交叉口对角线垂直设置(用风障架或风帘布做风障时除外,该风障只能从某一工作面或隔墙延伸到外部交叉口)。依据本规则,高举风帘试图清除污染物的救护队要被扣分,并且污染物不算被清除。50救护队未按任务书要求操作,扣15分。 六、顶板的正确检测方法七、瓦斯范围图八、交 错 联 络 巷九、矿图图例图 例含 义说 明永久风墙风墙完整无损,封密的(无裂缝或泄漏的迹象)永久风墙(不完好)告示牌上标明的情况应该在矿图上标示出来临时风墙该符号用于救护队所有新建的并完整无损的气密设施临

49、时风墙(不完好)告示牌上标明的情况应该在矿图上标示出来密闭如果密闭上有取样管、聚水器,或密闭已损坏,应在矿图中该符号旁注明该设施情况风门可以用“d”符号标明。如果告示牌上注明风门的形状、尺寸大小或是否开启,必须要在图上的符号旁注明风帘告示牌上注明的条件要标明在矿图上纵向风帘指定的风帘,供救护队用手拿着,将污染物或爆炸气体排走已安装的纵向风帘应标明风帘或风障的延长范围;如果风帘部分倒下,必须在图上符号旁注明对角风障临时风障用于在交叉口形成从一角到另一角的对角风障隔墙如果告示牌上注明隔墙损坏或被毁,必须在符号旁标明这些情况垮落区垮落的区域不能认为是封密的,除非告示牌上另有说明。在矿图上符号旁写出告

50、示牌上给出的信息横跨巷道煤壁到煤壁的危险顶板告示牌必须注明“危险顶板”。任何给出的其它条件必须在符号旁标明。如果告示牌已注明,应记下尺寸不安全顶板告示牌上标明的“不安全顶板”及其它已设定的信息必须图上的符号旁标明。局部不安全顶板水该符号表明水的起、止和水深的变化; 烟写出轻、重、浓或者其它告示牌上标明的信息尸体指明发现尸体时头部和脚部的位置。如果告示牌上有“尸体”字样,注明符号。在图上符号旁标出告示牌上给出的所有信息人指明发现时头部和脚部的位置。写出现场情况,如知觉、行走等。注明告示牌上给出的伤势。在图上符号旁写出所有信息风障框架风障布或风障材料气体混合物告示牌如果上已标明,写出气体名称或符号

51、,用ppm或%表示空气流动方向按告示牌上所示写出风量火在图上符号旁写出告示牌上给出的所有关于火的信息如闷烧、火势凶猛;火符号必须标在火中物体上前进到的最远点该符号只用于前方不再进行勘察的地点通风机写出告示牌上给出的通风机的状况上风桥或下风桥该符号用于如果上风桥/下风桥损坏、泄漏或被毁,这些特殊情况必须要在图上符号旁注明调节风门如果调节风门损坏或被毁,必须在图上说明情况。另外,还要注明是否打开;“r”字母可以重叠在平行线上其它物体、情况或设备在图上符号旁写出告示牌上注明的物体名称、条件、或者设备和其它情况,如果告示牌有标志,还可能包括“工作面”救护队安装的顶板支护由救护队设置的任何顶板支架(支护)注:给每支救护队提供2份图纸。图上的比例应是1英寸比10英尺。第三部分 呼吸器操作竞赛规则biopak-240呼吸器操作竞赛规则1. 每支参赛队派1名队员参加呼吸器操作比赛。2. 救护队注册登记时,同时登记参赛人员。3. 参赛队员持有的号码应同他代表的救护队的抽签号码相同。没有裁判长的同意不得更换比赛号码。4. 参赛队员必须实行隔离,直至比赛结束,否则将被取消比赛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