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安全管理工作职责2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4第一节消防设施管理4第二节 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设施 6第三节 建筑装修及可燃物品管理 9第四节安全疏散10第五节消防控制室12第四章用电安全管理13第一节电气设备和线路13第二节高低压配电室14第三节柴油发电机房15第五章 生产安全管理 1618第六章 安全防范管理 18第一节安全防范系统(设施)的设置与管理第二节 出入管理 20第七章工程建设安全管理21第八章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置22第九章附则25附录26中国移动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安全管理,预防、 消除安全生产和治安防范风险,保障员工人
2、身安全和通信生产 安全,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与安全保卫工作的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及集团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通信生产机房楼是指设置通信机房、支 撑系统用房(不含客户服务用房,下同)等生产用房的建筑物(含 通信综合楼)。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对通信生 产机房楼的安全管理。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和专业公司可参照本 规定制订生产设备机房的安全管理细则。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网管、业务支撑、信息管理等支撑系统 用房比照通信机房管理;IDC机房、客户服务用房的安全管理要 求另行规定。与其他运营商合用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单位,应按照产权归属 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并
3、参照本规定做好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 的安全管理。第四条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安全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守有关安全生产与安全保卫工作 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生产与 治安防范条件,有效预防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社会安全事件和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第五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建筑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 程建设消防、安防技术标准,并依法经政府相关主管机构进行设 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未经政府相关主管机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的,禁止投入使用。第六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各类安全设施的配置应执行本 规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详见附录)的要求。第七条 通
4、信生产机房楼严禁用于餐饮、娱乐、住宿等与公司生产经营无关的用途。第二章安全管理工作职责第八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管理工 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安全管理工作; 其他负责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 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第九条 各单位内部各部门应按照管理职责分工,履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一)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管理工作的指 导、监督和考核;负责组织制订和贯彻落实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 生产与安全保卫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开展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安全 监督检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应急处置和调
5、查处理;配合计划部门制定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生产与安全防范 设施建设标准;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 理;负责或配合行政事务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和治安防范设施的维 护管理。(二)计划部门负责制定通信生产机房楼安全生产与安全防 范设施的建设标准,负责通信生产机房楼建设工作的计划管理。(三)工程建设部门负责与通信生产机房楼相关的工程建 设项目的安全管理。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工程建 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协助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工程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四)网络、业务支撑、管理信息等部门负责本专业生产设备机房的安全管理。负责贯彻落实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负责
6、 制定与本专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五)行政事务部门负责通信生产机房楼的日常安全管理;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负责或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与安全防范设施的维护管理。(六)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管理。第十条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 管理规章制度,正确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节消防设施管理第一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安装配备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
7、统、应急广播和 应急照明系统、安全疏散标志等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的质量应 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十二条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即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和监控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故障工作。任何单位、 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第十三条涉及消防设施改造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须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需要暂时停用设施时,应报当地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第十四条 火灾报警探测器周围0.5m范围内,不得有遮挡 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第十五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
8、系统的管道和喷头 不应有悬挂物,喷头不得被阻塞。第十六条消火栓系统启动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气体 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按钮处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 显示与措施。第十七条配备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含灭火系统储瓶间), 宜配置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每个独立空间宜设两套。第十八条 配备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因操作分区的需要 而设置隔墙时,隔墙顶部应有保证灭火剂流通的开口。第十九条气体灭火系统储瓶间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 道的出口,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 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设施 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储存装置应避免阳光照射。第二十条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
9、开口应能自行关闭。第二十一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灭火器配置要求(一)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内宜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柴油发电机房、冷冻站、管理用房和公共区域宜配置磷酸铵盐 干粉灭火器。(二)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每110m2应配置1具30kg推 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且每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18m。(三)柴油发电机房每110m2 (未设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 灭火系统的机房为55m2)应配置1具4kg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 火器,且每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 12m。(四)冷冻站每60m2应配置1具4kg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且每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12m。(五)1个防火计
10、算单元(同一防火分区)内配置灭火器的 数量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具。第二十二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灭火器设置要求(一)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便于取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地点。(二)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 发光标志。(三)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 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 大于1.5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四)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设置在 室外时,应设置在灭火器箱内。第二十三条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执行集团公司移 动通信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定,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和正 常运行。第二节
11、 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设施第二十四条 改建、扩建通信生产机房楼,应保证建筑平面 布置和防火分区划分符合国家和通信行业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周边及园区内的消防车道应 保持畅通。消防车道上空 4米以下范围内不得放置障碍物。通 信生产机房楼与消防车道之间,不得有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 树木、架空管线等。第二十六条 通信综合楼的建筑类型属于高层建筑时,楼内 的报告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在首层 或二、三层,如必须设置在其它楼层,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400m2。(二)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三)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
12、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四)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第二十七条 防火墙上不应开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 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第二十八条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其防护区的围护结 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0.5h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 压强不宜低于1.2kPa。第二十九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应设消防控制室。消 防控制室宜设在机房楼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设直通室外的 安全出口。第三十条柴油发电机房的布置要求(一)可布置在机房楼(或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二)机房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三)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 储油间
13、应采用防火墙 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 应设置能自动关闭 的甲级防火门。第三一条 防火门的配置要求(一)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建筑类型属高层建筑时,消防控制室、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通风和空调机房应设甲级防火门。(二)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建筑类型属多层建筑时,消防控制室、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通风和空调机房应设乙级防火门。(三)消防水泵房应设甲级防火门。(四)疏散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五)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应设丙级以上防火门(含丙 级)。(六)高低压配电机房应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 要求配置相应等级的防火门。第三十二条 疏散防火门的功能设置要求(一)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
14、按顺序关闭的功 能。(二)常开式防火门应能在发生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功能。(三)门的两侧能手动开启。第三十三条电缆井、管道井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 置,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第三十四条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下列部位必须进行 防火封堵:(一)电缆、光缆、电缆桥架(线槽)、母线槽、管 道等穿越防火分隔构件、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等形成的 贯穿孔口。(二)存在于防火分隔构件、建筑外墙或建筑屋顶 等部位的空开口。(三)建筑缝隙。第三十五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中的空开口、贯穿孔 口、建筑缝隙等,应按照中国移动通信防火封堵管理 规定进行防火封堵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第三十六条防火卷帘正下
15、方不得堆放任何物品。第三节建筑装修及可燃物品管理第三十七条 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柴油发电机房、高 低压配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变压器室、冷冻站、 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通风和空调机房的内部装修均应采用不 燃装修材料,机房所在楼层(电梯厅除外)不应做装饰性装修(如 安装吊顶等)。第三十八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均应采用不燃 装修材料;水平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顶棚应采用不燃 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难燃或不燃装修材料。第三十九条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 料。第四十条 地板下送风方式的通信机房和支撑系统用房
16、,地 板下的保温材料应米用难燃材料,地板下不得布放任何通信和 电源线缆。第四一条 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柴油发电机房、高 低压配电机房、变压器室、消防监控室内的办公家具、窗帘等 应为不燃或难燃材料;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钢瓶间、通风和空调机房内不应放置办公家具。第四十二条 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柴油发电机房、高 低压配电机房等生产设备机房内严禁设置备品备件库;机房内 存放施工材料应设置专门区域;电气设备水平距离1m范围内不得放置任何施工材料。第四十三条 生产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易燃物不得放 置在设备机柜内;机房内与生产设备有关的档案、说明书、操 作手册、仪器仪表等物品应存
17、放在专门的柜子中。第四十四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工程施工余留物应及时 清理,机房内应定期进行清扫(含电缆竖井内、防静电地板下 和电缆槽道内空间),及时清除与生产无关的各类物品。第四十五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所在的园区内禁止燃放烟花 爆竹,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禁止吸烟。第四节安全疏散第四十六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公共疏散门和各类生产 设备机房的人员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第四十七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应 急照明灯具:(一)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二)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三)报告厅、会议厅、多功能厅、餐厅。(四)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发
18、电机房、高低压 配电机房、防烟和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 他房间。消防顶棚第四十八条 消防应急疏散灯具应采用消防专用灯具。 应急照明灯具应采用耐火型导线接入消防电源或其他不间断电 源,并采用钢管保护,不得经过插座接入。第四十九条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 或出口的顶部。第五十条 消防应急照明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 lx。(二)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的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5.0 lx。(三)疏散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5.0 lx。(四)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 柴油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机房、防烟
19、和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 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第五一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应按以下要求沿机房内的疏 散路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疏散指 示标志:(一)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 示标志。(二)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离地面高度 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 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 20m(北京市地区不应大于 10m);对 于袋型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 1.0m。(三)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应在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设 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
20、散指示标志。第五十二条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信生产机 房楼内的门、窗处不得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第五节消防控制室第五十三条 消防控制室的入口处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标志。第五十四条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 线穿过;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 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第五十五条 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应 24小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处置火灾和故障报警。第五十六条消防控制室应配备专职值班人员,每班不少于2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经过建 (构)筑消防员培训合格(初级以上),并取得公安部(消防局)
21、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消防中控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第四章用电安全管理第一节电气设备和线路第五十七条 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柴油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机房内的照明灯具不得设置在走线架和设备机柜正上 方;不得使用碘钨灯等高热光源灯具;灯具与电源线和设备之 间的距离应大于 0.3m。第五十八条 配电线路的布放要求:(一)通信配电线路及机房照明线路的电源线、母线槽应 为阻燃型或耐火型,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座应为阻燃型。(二)机房内的电源线应为整条线料,电源线中间不应有 接头;电源线敷设应平直、整齐。(三)电源线两端应清晰标示其供电设备的名称或设备代 码。(四)阻燃型非铠装电源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不
22、应小于外径的6倍,耐火型非铠装电源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12倍;铠装型电源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20倍。(五)电源线、信号线不得穿越空调通风管道;电源线严禁搭挂在消防管路上。(六)非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线不得布放在同一管孔内。第五十九条配电线路的连接和保护要求(一)不得使用铜线、铝线等代替保护电器。(二)截面在10mm2以下电源线可与电源设备直接连接, 连接线头弯曲方向应与螺栓、螺母的紧固方向一致,导线与螺 母间应加装垫片;截面在10mm2以上的电源线与电源设备连接 时应加装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设备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三)设备机柜内宜采用断路器配电;不得使用机柜内电 源引接临
23、时设备;禁止设备跨机架取电。第六十条各类生产设备机房内严禁使用电炉、取暖器、微 波炉等电热器具。第六一条通信生产机房楼接地要求(一)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进行可靠接地。(二)所有设备及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走线架、金属管、 金属线槽等)以及电源线的金属护套管均应作保护接地。(三)设备保护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 集线上引入,严禁接地线串接。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 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第二节高低压配电室第六十二条220V及以上交、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组前后 的地面应铺放绝缘橡胶垫。第六十三条通信电源作业安全要求(一)高压变配电设备操作人员须持有当地供电部门颁
24、发的 高压变配电设备操作证书。(二)从事电源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 安全帽和高压绝缘棒等防护产品,产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三)维护和操作高压变配电设备时,应一人操作、一人监 护,严禁独立操作;严禁雨天露天作业。(四)涉电作业时须使用绝缘工具; 操作时应取下手表等金 属饰品,并采取绝缘挡板等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工具 等金属材料掉落。(五)严禁在带电的母线上钻孔, 严禁在高低压配电机房内 切割铁件。第六十四条 蓄电池组应避免阳光直晒;蓄电池组上方严禁 安装交流配电设备,蓄电池上不得放置无关物品; 蓄电池极柱保 护帽不得缺失和破损。第三节柴油发电机房第六十五条 柴油发电
25、机房内应采用密闭型用电设备;储油 间内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及防爆型排风机,控制装置应设置在储油间外。第六十六条柴油存储要求(一)总储量超过1立方米的柴油燃料容器应设置在通信生 产机房楼外,容器与建筑物和架空电力线的水平间距应符合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二)地面储油间应设置通气孔口或专用排风装置,采用通气孔口方式时,孔口应安装百叶或金属网罩; 地面储油间不应设 置采光窗,屋面应采取隔热措施;油箱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 的设施。(三)地下储油间应有防潮、防水和通风措施。检修人员在 进入储油罐作业前,应事先作好通风、清理、防静电等安全防护 措施。第六十七条 柴油发电机房内的油管和电源线不得同沟敷 设
26、。第六十八条 柴油发电机排烟管应固定牢靠,管路离地面的 高度不应低于2.5m,屋内侧应高于墙外侧;排烟管口水平伸出 室外时应加装防护网,垂直伸出室外时,应加装防雨帽;排烟管 下不得停放汽车,不得堆放易燃物。第五章生产安全管理第六十九条 生产设备机柜内的设备安装间距、 托板设置应 不影响设备散热,柜内设备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第七十条空调冷媒管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包覆第七十一条生产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未经主管人员许可,不得随意进行操作。机房维护人员应遵照设备和各类仪器 仪表的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进行操作,防止发生触电、机 械伤害等事故。第七十二条电缆走线架、槽道上端和设备机柜
27、内不得放置 任何工具和器材。高处作业时应使用绝缘梯或高凳,严禁用脚 踩踏端子板、弹簧排、电池架、电缆走道等。第七十三条 生产设备机房(除柴油发电机房)内不宜设置 消火栓,已设置消火栓的机房,应在消火栓底部安装水浸报警 装置,并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第七十四条 生产设备机房内严禁存放和食用食品; 不得使 用饮水机、电热水瓶、暖瓶等饮水装置或器具。第七十五条通信综合楼内设置员工餐厅时,应符合以下规疋:(一)用于食品加工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由专业人员安装、 布放和维护,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正 确的操作方法。(二)厨房应设置乙级防火门。(三)排油烟管道至少应每季度清洗一次。第七十六条
28、生产设备机房的门、窗应采取防止水、灰尘和 虫类等进入机房的密封性措施。第七十七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电梯应按照安全技术规 范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保养。 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护单位人员进行检修,待确认安全后 可重新投入使用。第七十八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应按照中国移动安全标识 VI手册(2010版)的要求,张贴安全生产警示标志。第六章安全防范管理第一节安全防范系统(设施)的设置与管理 第七十九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宜安装集成式或组合 式安全防范系统,应能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对各子系统的联 动管理和控制。第八十条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法 规和技
29、术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第八十一条安全防范系统和产品投入使用后即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和监控工作状态, 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故障工 作。安全防范系统和产品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进行维护保 养。第八十二条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设置要求(一)有独立院落(包括实体围墙、护栏或绿化带等)的 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宜选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系统。(二)单体建筑通信生产机房楼可选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 测系统、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系统、电场感应式探测系统或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系统第八十三条 周界/建筑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置要求()有独立院落(包括实体围墙、护栏或绿化带等)的 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应在院落入
30、口处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 和机动车阻挡装置。(二)通信生产机房楼各出入口、生产设备机房门等处应 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出入口可安装闸机系统。(三)出入口控制系统应根据受控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设置相应的通行权限,通行记录至少应保存180天。(四)系统应满足紧急逃生时人员疏散的相关要求。第八十四条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一)周界/建筑出入口,园区内道路,机房楼内的通道及 通信机房、支撑系统用房、财务室、档案室、重要物品库等重 要生产管理用房应安装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回放图像应能 清晰显示控制区域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出入口的回放图像应能 清晰辨别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二)视频图像保
31、存时间不少于 30天。(三)入侵报警系统应能与视频摄像机联动,在发生报警 时同步进行图像记录,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应w 4s。第八十五条各公司可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特 殊时间临时设置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第八十六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应按照安全防范工 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设置安全防范系统监控中心,监控中 心可与消防监控室合并设置。第八十七条安全防范系统监控中心应配备专职值班人员, 每班不少于1人,对安全防范系统进行 24小时监控。专职值班 人员应持有安全防范系统操作培训合格证书。第八十八条 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财务室、重要物品库、档 案室、机要室等重要生产管理用房应安装防盗安全门,设置在
32、三层(含)以下时应在外窗安装防盗栅栏。第二节出入管理第八十九条 各公司应建立通信生产机房楼门卫、 值班和巡 查制度,配备足够数量的保卫人员,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和 治安防范措施,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第九十条进入生产办公区域的人员、车辆应凭有效证件或 履行查验和登记手续。因工作事由来访的人员应由通信生产机 房楼相关工作人员引领进入;可设置专门的会客、会议区,供 商务洽谈、业务交流使用;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设 备机房,因私来访人员不得进入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第九一条 各单位应建立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和生产 设备机房来访登记制度,对来访人员、车辆的身份信息、工作事由、携带物品、出入
33、时间、车辆牌照等信息进行登记记录,记录信息至少应保留180天第九十二条保卫人员应对来访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查验 和登记,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携带进入通信生产机房楼。对 于携带大件物品离开通信生产机房楼的人员,应履行审批、查 验和登记手续。第九十三条任何人不得携带管制刀具、易爆物等危险物品 进入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第九十四条 无正当理由,来访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外不得 在通信生产机房楼内滞留。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工作人员在本办 公区域内遇到陌生人员应主动询问, 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通知安 全保卫部门。第七章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第九十五条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负责与通信生产机房楼有关 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34、, 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条例和中国移动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第九十六条 工程施工前,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组织工程建 设项目的安全交底,协调行政事务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安全施工 条件,并将施工项目情况(工程名称、工程性质、施工部位、施 工周期、施工人员信息等)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第九十七条 各公司应落实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监督 措施,通过监理单位或专门随工人员, 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 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发现违章操作行为和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时,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 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在隐患排除后,经安全管理部
35、门 与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恢复施工。第九十八条 原则上禁止在通信生产机房楼内使用明火和 电气焊作业,相关操作应在楼外进行。必须在机房楼内使用电、 气焊进行作业的,须经行政事务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审核 批准。作业现场应设监护人,在清除作业区域的易燃、 可燃物, 配置消防器材,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第九十九条 施工现场入口处及主要施工区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根据施工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及时公 示重大危险源的地点和部位。第一 条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工程 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监督抽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协调督 促相关部门落实隐患整改,并做好检查和整改
36、记录。第八章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置第一 一条通信生产机房楼内的工作人员应掌握和具备以 下安全知识和技能:(一)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有关生产设备和仪 器仪表的正确操作方法;熟悉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的出入管理和财物管理制度要求。(二)了解本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懂得预防火灾、爆炸、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能及时发现生产安 全事故隐患。(三)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和保护火灾现场,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会报警;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四)熟悉应急疏散流程和疏散路线, 能够组织引导人员有 序疏散,会使用过滤式自救呼吸器。(五)掌握触电、烧伤、烫伤、扭伤、出血、休克等常见急 症
37、的现场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六)其它应掌握的安全常识。第一二条各公司应按以下要求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内部治安防范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一)每日进行防火巡查,查看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 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 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 用。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 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二)每日对通信生产机房楼(园区)的主要通道、道路 和重点部位开展治安防范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和消 除治安防范隐患,妥善处置各类治安事件,每日巡查次数不少于3次。(三)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对通信生产机房楼的全面安全检 查。(四)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在中国移动安全生产与 保卫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第一 三条各公司应制定火灾、人身伤害等生产安全事故, 破坏通信设施、恐怖袭击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4-2025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精练
- 2024-2025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精美课件
- 2025合同毁约如何追索赔偿
- 2025北京企业并购合同模板
- 2025标准商业办公用房租赁合同
- 《2025年至2030年长期物业租赁合同》
- 2025煤炭开采行业电力供应合同
- 2025年度林地承包经营简式合同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长白山机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生涯课件
- 目光礼仪培训
- 西藏拉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英语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设备验收方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三高考冲刺家长会课件
- 2025-2030中国触觉马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修订版中小学生行为守则(2024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TSG Z7002-202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