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_第1页
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_第2页
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_第3页
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_第4页
无答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描述统计以( )为代表。a.高尔顿和皮尔逊 b.高赛特和皮尔逊 c.高尔顿和高赛特 d.高尔顿和斯皮尔曼2.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a.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元 b.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分c.小强100米跑得第2名 d.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3.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a.m md b.m0mds c.s d.mmdmg4.一组数据中有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呈偏态时,要计算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应是( )。a.几何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中位数5.测得某班学生的能得分平均50分,体重平均50公斤,欲比较

2、两者的离散程度,则应选取( )。a.方差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差异系数6.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7.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35,则该次数分布为( )。a.高狭峰分布 b.低阔峰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8.以下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a.t分布 b.f分布 c.x2分布 d.正态分布9.t分布是关于平均值o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n趋于时,t分布为( )。a.二项分布 b.正态分布 c.f分布 d.x2分布

3、10.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方差分析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1.当一组资料中有大或小的极端数值时,集中趋势用()a平均数bmdncm。d平均数和mdn12.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系列哪种情况下只能用二项分布的公式直接计算?( )an10bn=10cn10dn1013.在双因素实验的图中两条直线相交,说明有相互作用,但它是否显著,要看( )az检验结果b检验结果c方差分析的结果d14.统计实验中常用的的两种显著性水平是( )a.05与.02b.10与.05c.01与.

4、10d.05与.0115.在41、71、52、48、35、35、41、82、72、56、59、73、60、55、41这组数据中,如果把它们转换成等级的话,35这个数的等级是( )a14.5b13c14d1.516.从样本推测总体,抽取样本必须是( )a随便的b任意的c就近的d随机的17.已知一个分布的q320,q18,那么q就等于( )a6b14c12d1318.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资料的( )a上限b中点c下限d平均值19.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是( )a事先确定的b事后确定的c无所谓d计算后确定的20.已知平均数等于4.0,s1.2当x6.4其相应的标准分数是( )a2.4b2.0c

5、5.2d1.321.当全距很小的时候,说明这组资料( )a分散b集中c非常分散d很集中22.从x推测y或从y推测x,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 )ar1br0cr.98dr.0123.已知某实验结果如下,平均数差d5ms,n1000,p0=b=0c0d=0或025.当计算的集中趋势是平均数时,表示离中趋势要用( )a全距b平均差c四分差d标准差26. 下面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a. 极差 b. 标准差 c. 标准分数 d. 四分差27.假设学生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学生性别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用( )。a. 积差相关 b. 肯德尔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

6、列相关28.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z=(80-70)/8=1.25,查表0.89a. 前10 b.前 20 c.后10 d. 后2029.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是:( )a. 16% b. 36% c.50 % d. 84%30.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 ( )a. 等级数据 b. 计数数据 c.二分变量 d. 等距数据31.总体方差已知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a. b. c. d.32.变异系数可以描述:( )a. 集中趋势 b. 差异显著性 c. 百分位数

7、d.不同测量的离散程度33.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般常用来表示:( )a.评分者信度 b.题目一致性 c.题目难度 d.测验效度34.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n20,请问用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 ( )a.符号检验(相关) b.秩和检验(独立) c.检验 d.检验35.下列那些数据可计算平均数:( )a. 同质等距数据 b. 等级数据 c. 出现相同数值多的数据 d. 数值成倍变化的数据36.两因素析因设计中,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交互作用的?( )a. npq-1 b. p-1 c. (p-1)(q-1)n d. (p-1)(q-1)37

8、.考察年龄(p=3)性别( q=2)在某知觉测验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设计采用:( )a. 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 b. 析因设计 c. 嵌套设计 d. 拉丁方设计38.有一考察性别因素和三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实验是随机取样,随机分组,各组人数相同。请问用何统计分析方法处理结果?( )a. 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裂区设计方差分析c.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d.判别分析39.有一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正态,n30,请问用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 )a.符号检验 b. 秩和检验 c.检验 d.检验40.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中,下述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

9、,哪一个是求误差项的( )a. npq-1(总自由度) b. n-1 c.(p-1)(q-1)n d. (p-1)(q-1)41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析因设计 d. 嵌套设计42拒绝h0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a. c. 43.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值的分布为(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卡方分布 d. f分布44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

10、方法有( )。a. 秩和检验 b. 中数检验 c. 符号等级检验 d. f检验45两个四选一的选择题,一考生全凭猜测,两个题全选对的概率为 ( ).a. 0.025 b. 0.0625 c. 0.50 d. 0.12546一个23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 ( ).a. 试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外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b. 试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三个因素c. 试验有三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d. 试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47抽样研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a. 代表性 b. 随机性 c. 全面性 d. 推论性48.在人格测验上的分数形成正态分布=8

11、0,=12,一个随机样本n=16,其均值大于85的概率是( )a.2.52% b.4.78% c.5.31% d.6.44%49.让64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 )a.2.28% b. 4.01% c.5.21% d.39.06%50.某个单峰分布的众数为15,均值是10,这个分布应该是(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51.一个单项选择有48道题,每题有四个备选项,用=0.05单侧检验标准,至少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优于单凭猜测( )a.1

12、6题 b.17题 c.18题 d.19题52.在一个二选一的实验中,被试在12次中挑对10次,z值等于( )a.4.05 b.2.31 c.1.33 d.2.0253.某班200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12,标准差=4分,成绩在8分和16分之间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a.34.13% b.68.26% c.90% d.95%54.在一个二择一的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麽在z=(x-m)/s这个公式中应为()55.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项分布的近似值?()56分布是关于平均值的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趋于时,分布为()二项分布

13、正态分布分布分布57.概率和统计学中,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频数相对频数58.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的发生不受事件发生的影响,则称事件两事件为()不影响事件相容事件不相容事件独立事件59.正态分布由()于年发现的。高斯拉普拉斯莫弗高赛特60.在正态分布下,平均数上下.个标准差,包括面积的()61在次数分布中,曲线的右侧部分偏长,左侧偏短,这种分布形态可能是()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常态分布62.一个硬币掷次,其中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63分布是由()推导出来的。高斯拉普拉斯莫弗高赛特64.一个硬币掷次,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正面向上的概率为()65有十道正误题

14、,答题者答对()题才能认为是真会?66有十道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麽答对()题才能说不是猜测的结果?67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垂线。平均数众数中数无法确定68在正态分布下以上的概率是()69在正态下到之间的概率为()70从的学生样本中随机抽样,已知女生为人,问每次抽取人,抽到男生的概率是()71两个骰子掷一次,出现两个相同点数的概率是()72在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已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分布分布正态分布分布7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未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分布74下面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

15、布是()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分布75.分布是关于平均值对称的分布,当样本容量趋于时,分布为()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分布76.总体呈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关系为()77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形式随分子,分母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近分布渐近二项分布渐近分布渐近正态分布78.设,为两个独立事件,则(*)为()()()()*()()()79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正态分布和分布分布和分布正态分布和分布正态分布和分布80.正态曲线与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为()81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为一次()随机实验随机试验教育与心理实验教育与心理试验82.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

16、算得,则该次数分布为()对称分布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低阔峰分布83.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84.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次数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累积概率密度函数概率85. 某内外向量表分数范围在1到10之间。随机抽取一个n=25的样本,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该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应当最接近下面哪一个数值( )a. 0.2 b. 0.5 c. 1.0 d. 数据不足,无法估算86. 样本平均数的可靠性和样本的大小( )a. 没有一定关系 b. 成反比 c . 没有关

17、系 d. 成正比87. ( )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的变异量。a. 信度 b. 效度 c. 置信区间 d. 取样误差88. 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 )a. 概率论 b. 样本分布理论 c. 小概率事件 d. 假设检验89.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90. 已知某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36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9,那么下列成绩不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a. 77 b. 79 c. 81

18、d. 8391.总体方差未知时,可以用( )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实现对总体平均数的估计。a. s b. c. d. 92. 有一随机样本n=31,=5,那么该样本的总体标准差的0.95置信区间内的分散程度可能包括以下值( )a. 3 b. 5 c. 7 d. 993.已知两样本,其中=10,方差为8,=15,方差为9,问该两样本的方差是否相等( )a. = b. d. 无法确定94.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95.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

19、取一个样本,其中n=10,s=6,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为( )a. 1.7 b. 1.9 c. 2.1 d. 2.096. 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 )a. 样本估计 b. 点估计 c. 区间估计 d.总体估计97.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小样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98. 有一个64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5,又知今年其中考试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按95%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 )a. 85 b. 86 c. 87 d. 8899. 有一个64

20、名学生的班级,数学历年考试成绩=5,又知今年其中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如果按99%的概率推测,那么下列成绩中比该班数学学习的真实成绩高的可能为( )a. 79 b. 80 c. 81 d. 82100. 理论预期实验处理能提高某种实验的成绩。一位研究者对某一研究样本进行了该种实验理,结果未发现处理显著的改变实验结果,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本次实验中发生了类错误。 b.本次实验中发生了类错误c需要多次重复实验,严格设定统计决策的标准,以减少类错误发生的机会d需要改进实验设计,提高统计效力,以减少类错误发生的机会。101. 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在=0.05

21、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在=0.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c.如果在=0.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在=0.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102.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 )a原假设为真而被接受 b.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c.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 d。原假设为假而被拒绝103. 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时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以及( )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 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d两样本方差相近 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10

22、4. 在假设检验中,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a越高 b.越低 c。越明显 d。越不明显105. 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a. = b. +=1 c. +=1/2 d. +不一定等于1106.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不包括( )a问题的提法不同 b.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c结论不同 d。否定域不同107.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和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水平,使其尽量小 b.控制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d。完全随机抽样108. 统计学总称( )为统计检验力a b。 c. 1 d。1109.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 )a虚无假设与无差假设

23、b.备择假设与对立假设c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 d。虚无假设与零假设110. 统计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抽样分布理论( )a抽样分布理论 b.概率理论 c.方差分析理论 d。回归理论111. 虚无假设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这类错误称为( )a弃真 b.弃伪 c.取真 d.取伪112.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113. 已知x和y的相关系数是0.38,在0.05水平上显著,a与b的相

24、关系数是0.18,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那么( )a与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b。与在统计上肯定有显著差异c无法推知与在统计上差异是否显著 d。与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114. 一位研究者调查了n=100的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医生对其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r=0.43,由此可以推知一下哪个结论?( )a随机抽取另外一百个健康状况低于这次调查平均值的大学生,调查其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得到接近r=0.43的积差相关系数b.用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预测其健康状况的评价准确率为43%c大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长短影响其健康状况d.以上都不对,因为不知道r=0

25、.43与r=0是否有显著差异115. 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般相关,一般不相关116. 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之差d=2.55,其自由度为( )a39 b。.38 c。18 d。19117. 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说明( )ap0.05 b. p0.01 d.p=0.01118. 教育与心理统计中,假设检验的两类假设称为( )a.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b.真假设和假假设c. 型假设和型假设 d。假设和假设119. 统计推论的出发点是( )a虚无假设 b.对立假设 c

26、.备择假设 d。假设检验120.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 )a. 弃真 b.弃伪 c. 取真 d. 取伪121. 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 )a 增加样本容量 b。 将水平从0.05变为0.01c 使用单尾检验 d。 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122. 在癌症检查中,虚无假设为“该病人没有患癌症”。下面哪一种情况是最为危险的( )a是虚假的,但是被接受了 b. 是虚假的,而且被拒绝了c是真实的,并且被接受了 d。是真实的,但是被拒绝了123. 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a. 综合虚无假设 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组内虚无假设124. 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

27、其容量分别为=4,=5,=6,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 )a2 b。5 c. 12 d. 14125.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10,=12,=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a. 2 b.5 c.36 d. 34126. 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a 127 b. 129 c. 2 d. 5127.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 方差齐性检验c. 三个及其以

28、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28.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于( )a. 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 方差齐性检验c. 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 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29. 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a.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b. 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c. 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有异质性 d.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有异质性130. 方差分析中,f(2,24)=0.090。f检验的结果(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查表才能确定 d。 此结果是不可

29、能的131. 如果用方差分析表检验一个双组设计的平均数差异,将会得到一个与( )同样的结果a. f检验 b. t检验 c. d. 不能确定132.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中,由于被试之间性质不同导致产生的差异称为(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133.组间效应也被称为(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134.组内效应也被称为( )a.因素效应 b.误差效应 c.系统效应 d.区组效应135.实验设计的不同效应模型影响方差分析的( )a.交互作用的均方 b.误差项的均方c.f值计算的分母项 d.f值计算的分子项136.以下关于事后检验的陈述,哪一项

30、是不正确的?( )a.事后检验是我们能够比较各组,发现差异发生在什么地方b.多数事后检验设计中都控制了实验导致误差c.事后检验中的每一个比较都是相互独立的假设检验d.scheffe检验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事后检验,特别适用与各组n不等的情况137.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a.15 b.12 c.2 d.14138.当一个实验( )时,我们才能得到交互作用。a.因变量多于1个 b.自变量多于1个c.因变量多于1个的水平 d.自变量多于2个的水平139.假设80个被试被分配到5个不同的实验条件组,那麽要考虑各组被试在某症状测量上的差异,f比率的df各为( )

31、a.5,79 b.5,78 c.4,79 d.4,75140.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卡方检验是( )a.配合度检验 b.独立性检验 c.同质性检验 d.符号检验141.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种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具有独立性的问题,这种卡方检验是( )a.配合度检验 b.独立性检验 c.同质性检验 d.符号检验142.在相关样本四格表的检验中,如果期望次数小于5时,可用( )检验法。a.卡方检验 b.z检验 c.t检验 d.菲舍精确概率143.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 a.名义量尺 b.顺序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144.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

32、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 a.条形图 b.次数直方图 c.次数多边图 d.散点图145.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 a.方差 b.平均差 c.算术平均差 d.中位数146.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 a.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147.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a.单位是厘米 b.单位是米 c.单位是平方厘米 d.无单位148.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 a. 0.90 b. 0.10 c. -0.40 d. -0.7014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

33、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 a. 0p1 b. 0p1 c. 0p1 d. -1p115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 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 c.总体应较大 d.样本应较大15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 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 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 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5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和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 a.控制水平,使其尽量小 b.控制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d.完全随机取样15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 a. f检验 b. z检验 c. t检验 d. 2检验154.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 a. k b. k-1 c. k-2 d. k-3155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 )a数理统计 b应用统计c科学统计 d社会统计156日常生活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