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_第1页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_第2页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_第3页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_第4页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 :;r_ 、 , ,曩: 毒、乒 i i li iiiiiiitit iil liii t 1 摘要 1844年,马克思旅居巴黎期间,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著作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该著作不仅论述了马克思新的哲学观、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还特别将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将劳动与异化相结合,并进一步 革命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理论,异化劳动论的出现吸引了全世界学者 的广泛关注,让各国学者争论不已。这也体现了异化劳动论的作为手稿核心思想的 重要性,它代表着那一时期马克思的全部基础思想,因此要增进对手稿的理解,首

2、先要 深入研究劳动异化论。 我们在研究手稿时,要结合马克思完成这一著作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在当时, 马克思尚未形成其成熟的理论思想,相比较成熟的著作,手稿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的说 明还存在一定差距,也没能说明与摆脱同费尔巴哈的关系,因此,手稿只能作为马克 思思想过渡期的一部著作。尽管如此,手稿对唯物历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手 稿分析了劳动、异化劳动及其扬弃,在马克思克服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分析各种关于 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思想实践观点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当下,具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保证精神文 明的同步发展这一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促使我们

3、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进行深入探讨, 既能澄清对于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认识,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论文围绕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以及显示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二部分为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异化劳动理论地位的不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首先是对国内两种主要看法的评析,并且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作出 比较全面的概括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从 而得出个人观点,即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并说明 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最后对马克思异

4、化劳动理论的对马克思哲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进行讨论,表明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唯物史观,地位 t abst ract 111e1844 ofmarxismeconomicsand isan book manuscripts philosophyimportant inthe ofthemarxism bookwaswrittenmarxin1 he development historythe by 844,when remainedinparissoitisalsocalled”paris work marxsnew manuscripts”tllisdes

5、cripes economicsandscientificsocialism philosophy,politicalthought combinessome andeconomicsresearch andalienation philosophical together,labor thusan achievement-?alienatedlabor hasbeen togetherandimportant theory puts forward hascausedworld、析 1eattentionand imerestin creativelytllistheory great ac

6、ademic wellas debates labor circle,as scholarsalienatedisthe unceasinglybymany core in the alsoalloftheessentialviewbasisofmarxatthat conceptmanuscriptsand timesothatwecan our ofthe our improveunderstandingmanuscriptbydeepening ofthe alienatedlabor studying marx1844 isthemarxism an roleinthis manusc

7、ripts historybooks,playsimportant bookwaswrittenin1844 whocalled theparisin”paris marx,so againduring workofmarxsnew economicsand manuscripts”this philosophy,politicalthought scientificsocialismare marxtooksome and theorydiscussed,especiallyphilosophical economicsresearchunifiesin andalienation forw

8、ard together,thus together,labor puts alienatedlabor this is creatively achievements,this theoryimportantideological theory causedworldwideattentionand academic scholarshave great interest,let many long debate labor in isthecore the alsothe unceasinglyalienatedconceptmanuscripts,but atthattimeof ess

9、ential ml basisthusour ofthe ideological deepenunderstanding alienatedlabor our ofthe studies,to improveunderstandingmanuscript aworkinatransition thematureworksof undeniablely,as periodcompared、析tll hasa to inthebasic andmethodsyetithasnt marx,themanuscriptlongwaygo theory the wecannotunderestimate

10、the explained feuerbachbut relationship、,itllludwig in rolethe ofthematerialismhistorical the manuscripts forming of an laboranddiscardthe has labor,alienated analysis overcomingsimportant in feuerbachsvisualand ofvarioussocialhistorical significanceludwig analysis oftheoretical formationofmarxs dev

11、elopment and practice practicalquestions,the labor ofmarxismisnot beneficial the alienation theory only viewpointtoday,discussing labor to dissimilar beneficialtochinassocialist clarify theoryunderstanding,also spiritu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11 of of transition describesthe historicalmaterialism

12、ofmarx the theory theory process,and limitationsoflabor ofalienationthefifth ofthemarxist ofalienated theory part theory labor ofmarxistdiscussionofthe androlethat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in ofmarxist the philosophyposition materialism,status keywords:manuscripts,historical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13、 目 录iv 1绪论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研究方法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2 14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2 2对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发展中地位的不同理解4 21西方学者对异化劳动的不同理解4 211抛弃论4 212保存论:4 213发展论4。 214过渡论5 215主导论5 22国内改革开放后对异化劳动的理论的几种看法5 221从总体上否定劳动异化理论5 222不管在马克思的早期和晚期著作中,都贯穿着异化思想6 3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7 31对异化劳动理论两种主要理解的评析7 311对保存论的评析7 312对抛弃论的评析9 32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论述1

14、1 321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基本规定11 3211劳动者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11 3212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12 3213劳动者同他自己的类生活,类本质相异化12 3214人和人相异化12 32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2 33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13 331异化劳动理论存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13 332异化劳动理论存在对物质生产的片面认识13 333异化劳动理论存在对共产主义的空想性描述14 34异化劳动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14 35异化劳动理论对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19 36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20 361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从自然转向社会的关键

15、点20 362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转向经济事实研究的关切点2l v 363异化劳动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型22 结1论23 参考文献24 致谢26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著 及科研情况27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写于1844年留居巴黎期间,也 被称为巴黎手稿,这部著作对马克思的发展史作用非常重大,在手稿中, 马克思对新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哲学观还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有所论述,特 别是马克思把哲学和经济学,劳动和异化这几个理论的相结合,从而创造性的提 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个重要的思想成果,异化

16、劳动这个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 关注,关于异化劳动理论这一地位的问题,在学术界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已,众 多学者各持己见,该著作的影响非常之深远。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 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理论。加深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思想的研究,既可 增进我们对手稿的深入理解,也可让我们更加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毋庸置疑,手稿作为思想过渡时期的一部作品,相对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 著作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异化劳动思想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 忽视的。尤其是对劳动、异化劳动及其扬弃的分析,使马克思在克服费尔巴哈的 直观性、分析社会的发展的各种理论以及实际问题、对马克思实践观点地形成具 有非

17、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研究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既 有利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认识,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 1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相关方面的论文、著作、资料等进 行收集、整理、归纳,为本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要对自己的研 究方向的立论清晰、明了进行分析和创新,就必须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国 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该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自己的理论在当代的研究 走势,有无研究价值进行分析,以便能提出自己的创新。 。 2、微观分析与宏观透视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分析,展现出异化 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

18、地位以及意义。 3、比较法:本选题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各流派的思想进行比较, 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借鉴其可取之处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 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诸多学者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不同理解,提出各自的观点的同时,为我们界定 某一观点提供了参考的价值。特别是在本文中,大量采取了分析对比各种理解和 观点。 4、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注重事实,做 到言必有据,又注重理论分析,从现象中挖掘出本质。 5、 哲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就是以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说明事 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东西,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都要从 马恩原著文本

19、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引用其相关的名句来阐述并巩固,不能断章 取义,歪曲原意。笔者以原著为出发点,对异化理论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观点。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异 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异 化理论也是理论界的一个焦点。有的观点认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 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科学的,成熟的理论。它贯穿了马克思思想的始终,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线索,并且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还一种 观点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不成熟的理论,他们认为异化劳动理论存在着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痕迹

20、,是不成熟的理论,马克思在晚年已经完全将异化劳动这一理 论抛弃。对于其地位问题学者们争论己久,各执己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 抛弃论,保存论,发展论,过渡轮,主导论。国内学术界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地 位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否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二是认为 不论在马克思的早期或者晚期著作中,都贯穿着异化思想。 14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 论文围绕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以及显示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 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 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二部分为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异化劳动理论 地位的不同理解。论文第三部分首先是对

21、国内两种主要看法的评析,并且通过对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作出比较全面的概括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劳动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从而得出个人观点,即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创立 唯物史观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并说明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最后对马克思异 化劳动理论的对马克思哲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讨论,表明其在马克思主义哲 学发展中的地位。 2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于马克思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马 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地位问题还是 让不少学者争论不已,不难看出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研究中,还存在诸多问

22、题。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地位进行 阐述。 1 理论界各种学说对异化理论理解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2 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有哪些。 3 为什么说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 4 异化劳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地位。 硕士学位论文 2对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发展中地位的不同理解 21国外学者对异化劳动的不同理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 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异化劳 动理论也是理论界的一个焦点。有的观点认为,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

23、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科学的,成熟的理论。它贯穿了马克思思想的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线索,并且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还一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不成熟的理论,他们认为异化劳动理论存在着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痕迹,是不成熟的理论,马克思在晚年已经完全将异化劳动 这一理论抛弃。 对于其地位问题学者们争论己久、意见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 211抛弃论 这种观点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将手稿中提出 的异化劳动理论抛弃了,其主要依据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抛弃论”者 看来,尽管“异化仍旧作为一个术语出现在这部著作中,但却是在贬意上使用 它,而不是基于手

24、稿的意义了,他们认为,在手稿以后的著作中,异化 的概念就己经被抛弃了。持这种观点的有原苏联哲学家达维多夫,他认为:“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甚至于连异化这个词本身也受到了某种抨击。 212保存论 这种观点指出,虽然没有什么变化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异化劳 动理论其实是一直保存下来的。持这种观点的有原苏联的另一个哲学家纳尔斯 基,他认为,手稿和手稿以后的著作都强调了异化劳动理论是说明历史 发展的原因的,其内容是一样的。 213发展论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沙夫,他认为,和其他理论一样,异化劳动理论也有 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手稿以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劳动理 论就在异化的主体、异化的原因

25、这两个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就异化的主体而言, 手稿中认为,是类本质的异化,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的却是现实的个 4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人的异化。显然,后者更符合科学性。 214过渡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科尔纽。他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 的过程中,一个过渡性的理论。虽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还 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内容,依旧带有黑格尔主义的痕迹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 限性。 215主导论 弗洛姆等人就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异化理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关键点。从马克思的经济分析和批判原则来看,都是从人在 异化劳动中的现实经验

26、中直接推论出来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线:“伦 理一人道的思想也是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得以体现的。 22国内改革开放后对异化劳动的理论的几种看法 国内主要存在着对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的不同估价, 主要有两种观点: 221认为不管在马克思的早期和晚期著作中,都贯穿着异化思想 总体上支持的是“保存论的观点,认为在马克思早期和晚期的著作中,其 实都贯穿着异化的思想。如在马克思的成熟著作资本论中就出现过异化这个 概念。俞吾金教授在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 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了三个涉及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 关系的新观点: 1 他认为异化概念是

27、马克思一生都使用的概念; 2 在马克思异 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一个视角转换,既是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 的; 3 他认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理论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象征性的,而是起 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并且俞吾金教授在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 和作用一文中强调了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思考的基本理论,他认为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是基础性的核心理论。 首先,被实证化是摆在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前面的最大危险。其中一个值得 注意的倾向就是:用“世界观”的概念取代马克思的存在论,而由于异化论是从 属于存在论范围的,所以异化论也被他们所回避。然而,海德格尔也早已指出

28、: “哲学是存在论的。与此相反,世界观则是关于存在者的设定性认识,是对存在 者的设定性表态,它不是存在论的,而是存在者的。要从根本上有效地 防止马克思哲学实证化,就要恢复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发展史上的应有的地位, 就要深入地探索异化理论。 5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把异化理论作为不成熟的观念从马克思哲学中剔除,实际上都违背了 马克思的本意。无论是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哪个侧面来看,即异化劳动、异化与 共产主义、异化与资本主义批判、异化与辩证法,都可以看出,异化理论在马克 思哲学中扮演了基础性的、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当代西方学者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 意义阐释时,最重视的

29、一点。而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使用的核心概念 就是异化、物化、外化、商品拜物教等。如果真的撇开这些概念,人们怎么可以 准确地叙述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批判性见解。 第四,描述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自身运动着的自然,并不是马克思的辩 证法的本质。其本质应该是人化自然的辩证法,是社会历史的辩证法。特定历史 背景下存在的异化劳动和对异化劳动的扬弃 共产主义 是这一辩证法的核心内 容。要想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就要把异化理解为其本质内涵。 222从总体上否定异化劳动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不成熟著作,从费尔巴哈 的人本主义出发的,即使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一些亮点,

30、但这个思想并没有与费 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区分开来。这种观点从总体上彻底否定了异化劳动理论。段忠 桥在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一文中说到俞 吾金教授在其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 展中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三个涉及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新 见解,提出三个不同意见: 第一,“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这点不符合实际情况,马克思在其成 熟时期的绝大部分重要著作中都没使用过异化概念: 第二,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 “视角转换,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概念实际上是青年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而成熟时

31、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这一概念; 第三,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 劳动 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它在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实 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了。 6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3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 31对异化劳动理论两种主要理解的评析 以上五种观点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理由。但笔者认为,这几种观点都不能恰当 的说明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首先,“抛弃论”是不合实际 的,因为手稿后期著作如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存在着大量关 于异化劳动地论述,因此笔者认为,“抛弃论是不符合依据的。而“保存

32、论的 依据似乎也不充分。因为手稿以后的著作里关于异化理论有很大的变化和发 展,所以“保存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至于“主导论的说法,笔者认为则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而“发展论和“过渡论”这两种观点是有一定理论依据 的。本文就保存论和抛弃论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评析。 311对保存论的评析 在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 的视角转换一文中俞吾金教授指出,“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 本概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即从青年 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评价优先,而这一视 角转换的前提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33、。从这段叙述中不难看出, 俞吾金教授把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分青年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青年时期的马克 思处于建立成熟理论的第一个阶段,亦即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异化论之前, 历史理论研究有四个研究方面:第一个方面即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第二个方面 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第三个方面是空想社会主义,第四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学。 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受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很深,异化论这一概念的建立与这四个方 面息息相关。第二个阶段,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思考开始从“道德评价优先的 视角转换为“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在“视角转换”这个阶段中,马克思通过 探索人类历史,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 异化概念始终贯穿了马克思的

34、一生,我们把其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马克思的著作包括: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博士论文 导言等等。第二个阶段的著作包括: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道 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等等。第三阶段的著作包括: 剩余价值学说史 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俞 吾金,【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7 硕士学位论文 资本论和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等。这几个阶段都是按照时间来 划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过程。 在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产生了一个“视角转换,这种改变 是根本性的。马克思在年轻时期看待异化的角度是从“道德评价优先

35、的角度, 这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不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从“历史评价优先的角度去 看待异化概念的,我们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说,异化现象其实是消极的,但 是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又是必然的,客观的,在此角度上所谈的异化概 念,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两个视角之间存在着 根本区别。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批评,他在书中说 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绝不会把自己的自我异化的这些后果仅仅看 做观念的幻影,看做自我意识的单纯的异化,同时也不想通过纯粹内在的唯灵论 的活动来消灭物质的异化。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开始主 张通过对现实的历史活

36、动的考察来解读异化现象,而不是青年黑格尔派主张的从 单纯观念出发来看待异化现象。特别是在如下的这段重要的表述中,“视角转换 表现的更加的明显:“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 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 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 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马克思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到神圣家族,马克思改变了不在单纯以道德尺度考 量异化中无产阶级的悲惨地位以及有产阶级对此应付的责任,相反的他上升到了 一个新的高度,开始更客观将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都看做

37、异化的客观的、而且还 是历史的产物。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一段表述如下:“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 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 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 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一固通过这段话不难发现,这时候的马克思已经抛弃了费 尔巴哈的人本学,考虑问题不在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基础,抛弃了与现实、历史 想分离的“道德优先评价”的视角,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从物质生 产和交换方式的发展来看待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包括异化现象在内 的一切社会现象。并且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

38、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的说教;马克思批评了施蒂纳对“现实个人的现实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95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957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960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96o年年年年 第第第第 27颂页死顶 8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 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的漠视,确立了“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以对实 在历史的正确解读来考察异化现象,异化首先是历史现象,而不是单纯心理上的、 道德上的现象。 马克思清算“人道学派”、 “浪漫派、 “博爱学派等流派的道德说教是在 哲学的贫困、反克利盖的通告、等著作中,并且马克思阐述了“道德评价 优先”的空想性。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