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1页
(完整版)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2页
(完整版)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3页
(完整版)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4页
(完整版)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211 2331 24431 23 43 4111 111 1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高二( )班姓名:座号:【实验目的】1、 明确测定玻璃砖的折射原理2、 知道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操作步骤3、 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实验原理】如图所示,要确定通过玻璃砖的折射光线,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 射光线 ao 对应的出射光线 o b,就能求出折射光线 oo 和折射角 ,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n=sinsinq1q2。【实验器材】平木板、 白纸、 玻璃砖 1 块、 大头针 4 枚、 图钉 4 个、 量角器(或三角板或直尺)、 铅笔【实验步骤】1、 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2、 在

2、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ad 作为玻璃砖的上界面,画一条线段 ao 作为入射光线,并过 o 点 画出界面 ad 的法线 nn 。3、 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他的一个长边 ad 跟严格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 长边 bc.。4、 在 ao 线段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 p p .5、 在玻璃砖的 ad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 p ,调整眼睛观察的视线,要使 p 恰好能挡住 p p 在 玻璃中的虚像。6、 用同样的方法在玻璃砖的 bc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 p ,使 p 能同时挡住 p 本身和 p p 的虚 像。7、 记下 p 、p 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 p 、p 引直线 o b 与 bc 交于

3、o 点,连接 oo ,oo 就是入射光线 ao 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 =aon,折射角 2=o on1211 23 43 43 41 22 31 2 3 4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 和折射角 。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录在表格里。sin q9、改变入射角 ,重复上述步骤。记录 5 组数据,求出几次实验中测得的 1 的平均值,sin q2就是玻璃的折射率。【注意事项】1、 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 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 bc。2、 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3、 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 5 厘米以上,若宽

4、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相对误差增大;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 4、入射角 i 应在 1575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 过大。则由大头针 p 、p 射入玻璃中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 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 p 、p 。若入射角 过小,折射角将更小, 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 ao 时要使入射角 适中。5、 上面所说大头针挡住大头针的像是指“沉浸”在玻璃砖里的那一截,不是看超过玻璃砖上方 的大头针针头部分,即顺 p 、p 的方向看眼前的直线 p 、p 和玻璃砖后的直线 p 、p

5、的 虚像是否成一直线,若看不出歪斜或侧移光路即可确定。6、 大头针 p 、p 的位置应靠近玻璃砖,而 p 和 p 、p 和 p 应尽可能远些,针要垂直纸面, 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光路准确,减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误差。,【实验数据】入射角 折射角 12折射率sin qsin q12n=sin q1sin q2实验数据处理的其他方法:1、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 0 为圆心,以任意 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 ao 交于 c 点,与 00(或 00的延长线)交于 d 点,过 c、d 两点分别向 nnl 作垂线,交 nn于 c、d,用直尺 量出 cc和 dd的长。如图所示。由于 sina=cc dd , sin b = 而 co=do co do所以折射率 n =1sin a cc =sin b dd 重复以上实验,求得各次折射率计算值,然后求其平均值即为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值。sin a2、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n = 因此有 sinsin bb1= sinna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基 础上,以 sina 值为横坐标、以 sin 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1 1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