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幼年往事_第1页
杨绛幼年往事_第2页
杨绛幼年往事_第3页
杨绛幼年往事_第4页
杨绛幼年往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绛幼年往事 杨绛 杨绛先生在 102 岁高龄写完 忆孩时 (五 篇,刊于2013年10月31日 文汇报笔会)后,又 曾乘兴写下两篇 回忆童年的短文幼年往事 及 猢狲精。杨绛先生遗物清理小组的同志发现后,特 地交由笔会刊出。 编者 我三四岁的时候,家 住 ( 北京 ) 东城,房主是很阔气的旗人,我常跟着妈妈去 看看那家的大奶奶、二奶奶。她们家就像 红楼梦 里 的景象, 只是 红楼梦 里没有满地的哈叭狗。 我怕狗, 挨着妈妈坐在炕上, 不敢下地。 不过她们家的哈叭狗不咬人。 后来我爸爸当了北京京师检察厅长,检察厅在西城,我家就 搬到东斜街 25 号,房东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后两个宽畅 的四合院。

2、 门房是臧明,他和一个小厮同住门口一间屋 里,里面是一只大炕,可以睡不止两个人呢。 我爸爸上 班坐马车。 我家有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 一匹马, 两个马夫。 大马夫赶车,小马夫是大马夫的下手,只管洗马、刷马、喂 马、遛马。两个马夫同住后门口一间小小的屋里,旁边就是 马房。前面院子里晾着四个匾:两匾干草。两匾黑豆。我看 马吃草吃豆吃得很香,偷偷儿抓了一把黑豆尝尝,不料黑豆 是苦的,忙又偷偷儿放还原处。前门不大,后门是马车 出进的门,是很大的一扇红门,门上又开一个小门,下人出 入都走这小门,不走前门。我平时也只在前院玩,很少到后 面去。 前院有五间北屋,五间南屋。北屋、南屋完全是 对称的。北屋东头是

3、两间卧房,西头又是一间卧房,中间是 一间很大的客厅。 我黑地里不敢过那间大客厅, 害怕。 妈 妈很忙,成天前前后后、忙这忙那。有一晚,她特地到我和 三姐同睡的卧房来看看我们。三姐和我不睡一头。我睡在她 脚头。我们要好的时候,彼此拉拉直裤脚;不要好的时候, 我就故意把她的脚露在外边。 我人短, 我的脚总归是安全的。 姐姐也难得和我吵架。有一次妈妈睡前来看看我,妈妈掀开 被子,只见我裤脚扎得紧紧的,裤腿扎在袜筒里,裤子紧紧 地扎在衣服外。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里塞着一个鼓 鼓的皮球; 另一个口袋里是满满一口袋碎玻璃, 红的、 绿的、 黄的各色的都有。妈妈解开衣服,发现我身上青一块、 紫一块,妈

4、妈问三姐,碎玻璃有什么好玩。三姐说: “照着 看天的,红玻璃里看红天,绿玻璃里看绿天。 ”妈妈把皮球 放在我床头,碎玻璃全给扔了。吩咐三姐告诉我,以后别再 把皮球、碎玻璃装在口袋里。我很听话,以后不再把衣服那 么紧的结成一串,也不把玩意儿都装在口袋里了。北屋 有一间厢房,是我们的吃饭间,有电话,我爬上凳子,可以 给同学打电话,讲讲私房话。例如“我跟你好,不跟谁谁谁 好” (什么人不记得了 )。靠门口,有一张两抽屉桌子,臧明 戴着一副铜边眼镜记账。我非常羡慕臧明戴着眼镜记账,心 中暗想,我长大了,也要戴着眼镜, 坐在书桌前, 记事。 我 现在写作,总想到小时候羡慕臧明写账,觉得实现了小时候 的愿

5、望。 我家搬到东斜街, 开始只住一家, 南屋没人住, 我家也天天打扫,我和姐姐常到空屋里去玩。 不久,我 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来了,就住了那五间南屋。姨父是 教育部次长袁观澜 (字希涛 )。我家门口有两个门牌:一边 是无锡杨寓,一边是宝山袁寓。 我爸爸因为姨父姨母不 是亲的,姨母称袁大阿姨。姨父称袁老伯。 我大弟弟出 生上海,现在的淮海路曾称霞飞路,以前又称宝昌路,所以 取名宝昌。小弟弟杭州出生,家住保俶塔附近,所以取名保 俶。保俶断奶后奶妈走了。他自己会走路了。一天他跑到袁 家去,对袁老伯说: “袁老伯,你也姓老虎,我也姓老虎, 爸爸也姓老虎,妈妈也姓老虎。 ”袁老伯莫名奇妙,过来问 我爸

6、爸。爸爸想了一想,明白了,他对袁老伯说: “你和我 同庚吧? 我们夫妻都属虎,这孩子也属虎。 ”袁老伯听了 大笑。我们两家很亲密。 袁大阿姨能推拿,这是她的传 家本领,传女不传男。我家孩子病了,袁大阿姨过来推拿一 下,就没事了。我妈妈也学会了几招,如“提背筋” ,孩子 肚子痛,背筋必涨粗, 提几下,通了大便, 病就好了。我 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卧房里,近门口处,挂一 张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庄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国读书,要 三年后才能回来。我总觉得三年好长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 儿。世庄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体不好,不上学。三 姐学校回家,总和她同出同进。我老跟在背后,世芳姐姐吃 了糖

7、或陈皮梅,包糖或陈皮梅的纸随手一扔,我常偷偷捡了 舔舔,知道她吃了什么。她有时也给三姐姐吃。我只远远跟 着,她们不屑理我这小东西。那时我在甘石桥大酱坊胡 同、小酱坊胡同拐弯处的“第一蒙养院”上学,上学前班。 三姐姐上小学。我学前班毕业,得了我生平第一张文凭。我 很得意,交妈妈收藏。三姐姐也初小毕业了。我们姐妹都到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袁大阿姨称“附属里”。 不久后,袁家要娶新嫂嫂了。我从不知道袁家还有个儿子, 没有儿子,娶什么嫂嫂呢。这是三姐姐告诉我的。我的好朋 友孙燕华和我两个陪新娘子。新娘子左等右等没等到,大家 就先吃喜酒了。吃完喜酒,孙燕华就和她家带她弟弟的臧妈 回孙家了。我吃

8、完喜酒,大发胃病。我的胃病是一个粗 心的中医大夫失误造成的。他把“厘”写成“分”。他开的 药是黄柏。我妈妈请他为我开点清火的药,因为爱生疖,嘴 角爱生“热疮”。这中医把六厘黄柏写成六分黄柏。我记得 妈妈用糖汤拌成桂圆核儿大小的丸子,吞一个团子,喝一勺 糖汤。我因为是妈妈亲自喂,乖极了,虽然很苦,我吞下一 个又一个很苦的小团子,没嫌苦。但从此得了胃病,我的胃 至今还是我全身的薄弱环节。吃完酒席,大家散了,我 大发胃病,厨房里为我炒了很烫的盐,让我渥在心口。大家 睡了,我因为胃痛还没睡着。忽听得各、各、各的皮鞋声, 是新郎新娘回来了,我听见臧明特地进来,一口苏北口音告 诉爸爸 (臧明称“老爷” )

9、:“新娘子穿的是白的洋鞋子。 ” 洋鞋子已够洋,又是白的,新娘该穿红鞋啊,却是白的,真 “洋”得出奇了 ! 第二天早上, 我胃也不痛了, 我学着臧 明的腔调告诉了三姐姐,我们俩立即到袁家去看新嫂嫂。新 嫂嫂玉立亭亭,面貌美极了,我和三姐姐都迷上了。我妈妈 怕我们去打扰, 不许我们老去看新嫂嫂。 新嫂嫂却很会做人, 哄我们一起造一条一尺宽的小路通到月洞门。月洞门外是程 璧家的荒园, 我和姐姐常去玩的。 一尺宽的小路刚造完, 我家“回南”了,袁家也同路回南,但是我们两家在火车上 不在一处。 到了天津的旅馆里,我们只知道袁家也住这 旅馆,我家住的是便宜的房间,袁家却不知在哪里。新嫂嫂 就此不见了。

10、我妈妈的家具,随着我们家搬迁。妈妈衣 橱里,我的第一张文凭已扔掉了, 但是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相, 有一本书那么大小,贴在硬纸上的,仍在原处。我常常开了 妈妈衣橱的门,拿出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片,看了又看,因为 我老想念我的“新嫂嫂” 。我闭上眼,还能看见她。她是我 幼年往事里的一颗明星。 我父亲年轻时曾任上海申报馆 记者,同事有张仲仁、包天笑等。包天笑曾写过 人间地 狱,在 申报 上连载。包天笑是苏州人,口才敏捷, “猢狲精”是他给一位记者同事的绰号。这一群记者,晚饭 后不得睡觉,需等候各地发来的消息。半夜十二点后,各地 消息一一发来, 他们编成新闻, 登报发行。 我妹妹阿必, 听门房送进名片,我父亲说, “猢狲精来了。 ”我们姊妹 从不出见父亲的客人, 但阿必还小, 她就独自跑到长廊尽头、 爸爸接见来客的“书房”门外看看“猢狲精” 。她看了很失 望,我们问她看见“猢狲精”了吗?她很失望,来的不是什 么精妖, 他只是一位客人, 连尾巴都没有。 这一群记者, 自然而然成了密友。 有一次, 他们同游动物园(当时叫 “万 牲院” ),他们从“禽鸟馆”出来,被一群鸟儿的叫声叫得心 烦,一人忽然发现“猢狲精”不见了。 “猢狲精”走在最前 面,忙说“在这儿呢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