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_第1页
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_第2页
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_第3页
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_第4页
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料推荐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设计参考(V1.0)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一、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标准 31.1覆盖场强要求31.2信号泄漏要求41.3切换区设置41.4链路损耗4二、3G改造工程建设原则 52.1无源器件的改造52.2天线布局的改造 62.3分布系统的共用方式92.4天线的共用112.5直放站的使用原则 11三、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133.1同频方式133.1.1 场景一:133.2同频/异频相结合方式 183.2.1 场景一 :183.2.2 场景二:213.2.3 场景三:213.3经验总结225、WCDMA 室内覆盖设计标准1

2、.1覆盖场强要求WCDMA基站的导频功率占基站总功率的10%, WCDMA的覆盖场强设计应有3dB以上的设计余量。各个分区内的最低覆盖场强应大于该分区的异频测量 启动门限3dB以上(如该分区有异频切换关系)。? 室内覆盖各分区全部与室外宏基站同频覆盖建筑物边缘区域内75%区域的信号电平Ec大于-80dBm;封闭区域和室 内纵深区域信号电平Ec不低于-95dBm。? 室内覆盖与室外宏基站异频当建筑物全部采用异频覆盖时,覆盖信号强度 Ec必须大于-90dBm;当建筑 物部分采用异频覆盖时,同频覆盖分区边缘区域内 75%区域的信号强度Ec大于 -80dBm,异频覆盖分区信号强度 Ec必须大于-90d

3、Bm。附:上海各运营商室内覆盖边沿场强要求参照表运营商频段业务移动联通电信GSM 900M-75dB-75dB/TD 2000M-80dB/-90dB/WLAN 2400M-75dB/-75dBWCDMA同频/异频-80dB/-90dB-80dB/-90dB-80dB/-90dBCDMA2000/-80dB/-85dBPHS/-72dB1.2信号泄漏要求在建筑物周围10米处,室内覆盖同频分区的泄漏信号应比室外信号低10dB以上,且最大不超过-85dBm;室内覆盖异频分区泄漏信号最大不超过 -90dBm。1.3切换区设置? 同频软切换区软切换区内信号电平 Ec应不小于-100dBm且Ec/lo应

4、不小于-12dB。同频软 切换过渡区满足0.5秒(区域内平均终端移动速度)。? 异频硬切换区异频切换区内2个小区信号电平 Ec应不小于-100dBm且Ec/lo应不小于 -12dB。采用盲切方式的硬切换区满足1.5秒,采用压缩模式的硬切换区满足 5秒。 室内覆盖各异频分区间及室内覆盖向宏基站可采用盲切换,宏基站向室内覆盖必 须采用压缩模式切换。当室外宏基站的信号电平从进出门口到底楼电梯厅衰减大于25dB,可在底层大厅设置宏基站到室内覆盖的异频切换区。当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必须采用同频 分区覆盖建筑物底层。室内覆盖异频分区间的切换区应设置在人流较少的区域,硬切换区内2个室内覆盖小区的设计电平应满足

5、最低电平要求,硬切换区大小满足硬切换时延要求。? 软切换比例在保证切换成功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软切换区域应尽量设置 在人流量较少的区域。软切换比例控制在 30%以下。1.4链路损耗空间损耗理论覆盖范围分析选用自由空间损耗公式:Lbs =32.45+20lgf(MHz)+20lgd(km)链路损耗=天线入口功率+天线增益-空间损耗-隔断损耗-人体阻挡-多径衰减附:链路损耗参照表:900MHz/2200MHz室内天线2G (900MHz)3G (2200MHz)全向天线全向天线远处(10m)远处(10m)天线输出场强510dBm05dBm天线增益2.1dBi2.1dBi隔断衰耗(取1扇

6、砖墙)12dB15dB多径衰耗3dB3dB空间衰耗52.1dB59.3dB人体阻挡3dB3dB同频干扰保护比接收场强-63.058.0dBm-78.3-73.3dBm、3G改造工程建设原则2.1无源器件的改造? 天线分布式天线系统中使用的天线,一般增益较小,对波束的半功率宽度也没有 具体要求,这是由室内覆盖的特点决定的。可选择的天线类型有多种,如小的平 板定向天线,全向柱形天线,全向吸顶天线。这些天线一般为垂直极化天线。定 向平板天线和全向吸顶天线通常用于办公室、宾馆、居住楼、展览馆、走廊。对 于一般单根天线覆盖区域较小的场合,建议使用全向天线。如果是覆盖比较空旷 的狭长区域,则建议采用定向天

7、线。全向柱形天线主要用于内部空间大的建筑, 如体育馆工业场馆、商场。对于居住楼和宾馆,设计天线的安装位置是有较大困 难的,除了复杂的楼层布局,视觉效果也是很重要的。对于需要改造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部分,建议使用工作频率范围为8852500MHz的天线,最好与更换前的天线性能指标保持一致 (如增益、半功率角等)。? 功分器、耦合器建议使用腔体功分器、耦合器,必须支持8852200频段,建议使用支持885 2500频段的产品。? 合路器必须满足隔离度要求,隔离度0dB。? 泄漏电缆因为目前在使用的基本上是1/2”、7/8的泄漏电缆,能够支持到8852200 频段,所以可以直接共用原分布系统中的泄漏

8、电缆。电缆精品资料推荐现有的GSM室内分布系统中所使用的馈线大多为1/2、7/8等,它们的100m衰耗对照下表:附:常用电缆(安德鲁)型号对应频段损耗参照表:电缆 频段1/2 馈线 /100m7/8馈线 /100m13/8馈线 /100m900M7 dB4 dB2.1 dB安德鲁1800M10 dB5.7 dB3.5 dB安德鲁2000M10.6 dB6.1 dB3.7 dB安德鲁2200M11.2 dB6.46dB3.93dB安德鲁2.2天线布局的改造? 半开放环境天线布局(写字楼、酒店客房等)这类建筑外墙一般为玻璃窗/墙结构,信号衰减很小,建筑内部为开放的会议 环境,受室外小区干扰大,对这

9、种环境的天线布局整改建议采用低输出功率的多 天线系统,将小区边缘限制在建筑物内。女口(图2-1)典型结构所示。原GSM系统只用到ANT1、2、3就完成了全层 近2000m2覆盖,按照前文分析 WCDMA系统中天线有效覆盖半径的结论, WCDMA系统中的某些业务可能在该层可能有较多盲区。建议将用于电梯覆盖的 ANT1移到走廊上,再从ANT2线路上引出一路信号加设一个 ANT4 ;如有必要, 可以将ANT2或ANT4移至房间内,以保证较大房间内的覆盖效果;电梯则新建 专项覆盖。精品资料推荐图2-1大面积开阔环境天线布局? 框架结构建筑物天线布局(大型办公楼等)这类建筑物的特点是内墙多且厚,原 GS

10、M系统一般采用将天线安装在走廊 上,天线的输出功率一般较大以保证房间内也有良好覆盖。? 大面积开阔环境(地下停车场、大型超市等)这类环境的特点是面积大、视野开阔、阻挡物少,对数据业务要求很少,主 要考虑语音业务。女口(图2-2)典型结构所示,原 GSM系统只用了 ANT1、2、3、4、5、6、7 天线就基本完成了近6000 m2区域的全覆盖,但是直接馈入的 WCDMA信号却存 在着大面积盲区。为了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我们建议增加ANT8填补ANT5和ANT7之间的覆盖盲区、增加 ANT9保证进出室内外用户始终使用室内信号、增 加ANT10填补ANT4和ANT6之间的覆盖盲区,这样重新规划后基本

11、上使得每个 天线的有效覆盖半径在20m以内,基本的语音业务可以保证。图 2-2 大面积开阔环境天线布局? 电梯 八木天线由于增益高、方向性好、价格适中被广泛用于室内分布系统中对电 梯的覆盖,特别是 GSM900 系统(平均每副天线可覆盖 7 层,有很高的性价比) 使用最多。但受自身结构特点的限制,八木天线不能在8852500MHz的宽频段内工作(衰减量太大,失去高增益的优势) ,所以进行 WCDMA 改造项目时必须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双网信号正常覆盖。可采取的方案有:加装 WCDMA 频段的八木天线; 将原八木天线更换为支持 8852500MHz 的板状天线并重新规划天线点位和 功率分配;如原电

12、梯覆盖系统为采用吸顶天线在电梯厅进行覆盖,则一般只需更换吸顶 天线即可。不过这种覆盖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可能效果不会太理想,根据实际工程 经验,这种覆盖方式如果功率分配不当可能造成用户出、入电梯时的频繁切换和 掉话。泄漏电缆覆盖方式效果好,但成本太高,一般很少使用。重点推荐用支持 885 2500MHz 的板状天线对电梯做专项覆盖的方式。这种 方式下,由于平板天线的增益有限,一般只能覆盖 45层(W 20m)的距离;考 虑到不同电梯轿箱对信号的损耗,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建议用于电梯覆盖的定 向天线入口导频功率在 6dBm 左右。增加的天线建议从原线路上用功分器(或耦合器)新分一路信号出来,虽然原天

13、线的入口功率加少了 3dB (用二功分器),但是从测试结果看增加的天线可以 覆盖更多的区域并且有更好的覆盖效果。2.3 分布系统的共用方式? 与无源分布系统的共用 对于覆盖面积较小或者结构简单的无源覆盖系统,考虑直接共用整个室内分布。前期需要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原分布系统是否能够达到 3G 系统的功率配置 要求,如有必要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干线并对天线的数量和位置做相应调整,以满 足 3G 系统的覆盖要求。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的共用示意图如下所示:? 与有源分布系统的共用如果原室内分布系统采用了有源设备(如干线放大器、光纤直放站等),这些设备基本都有选频模块,所以都不能供 3G系统使用。因为只WCDMA

14、 GSM双频合路器对于这一类型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议新建一套3G室内分布系统的主干线, 是共用整个分布系统末端的无源部分。共用方式如(图2-4)下所示:这种改造方式需要重复建设一套干线,因此可以合理分配系统功率,但是施 工难度较大。建议在覆盖要求高、容易走线的场所使用。还有一些建筑物可能会因为弱电井要供太多系统使用,造成新增线路困 难的状况,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图 2-5 )所示共用方式。13WCDMA GSM双频合路器nWCDMA GSM WCDMA GSM图2-5有源分布系统的共用示意图II这种改造方式可以避免重复走线,减小施工难度,但是需要增加双频合路器 建议在信源离覆盖区较远、增加新线路

15、施工难度大的场所使用。2.4天线的共用在设计3G室内覆盖系统时,需要使用室内传播模型计算室内的场强分布, 从 而确定天线的发射功率及放置位置等等。但是建筑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内部格局 各不相同,互相差别很大,有的是办公楼,有的是居民楼,有的是体育馆,准确 预测室内场强难度很大。最近几年来,人们对射线跟踪法在室内传播模型方面有 很大的兴趣,但是由于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并且在计算中需要建筑物的结构和材 料的非常详细的信息,然而这些数据在实际中是很难得到的,所以到目前为止, 这种方法并没有在室内覆盖方面得到实际应用。由于同一个天线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的波瓣宽度和增益有所不同,试验测 试结果也证明,同一个

16、天线对不同业务的有效覆盖半径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天线 入口功率的配置上,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模拟测试结果做相应设置。建议在具体方案设计中,尽量能在现场完成模拟测试;在工程开通后,要对 覆盖效果作尽可能详细的测试,并对覆盖效果不理想的区域作出调整和优化,直 到达到满意覆盖效果。2.5直放站的使用原则? 作为信源使用根据理论分析,直放站的引入将对上行基站或直放站接收机产生噪声增量,影响上行覆盖半径。由于噪声增加,相应上行覆盖半径小于下行覆盖半径,要想 达到上下行覆盖平衡,就必须加大直放站上行放大器增益,使其等于或大于路径 总损耗,不过这样有可能对基站引入更多的噪声,实际工程由于直放站引入使基 站的噪声升

17、高0.52dB是可以控制的。值得注意的是,直放站的引入虽然对原来 基站产生影响,造成基站覆盖范围收缩,但是直放站的总输出功率越大,转接的 话务量就越大,从扩大覆盖范围来说这是正面有益的影响。? 干线放大器WCDMA 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平衡并非网络设计目标。基站功率 在下行由小区所有用户及信令共享,因而不会成为覆盖受限链路。相反,手机发 射功率是在规范中加以定义的。 由于手机发射功率有限, 上行链路则成为 WCDMA 系统覆盖的受限链路。也就是说,小区的最大半径取决于功率上限最小的一类手 机。所以 WCDMA 系统的链路预算通常是指上行链路预算,即从最大允许的上行 损耗中除掉路径损耗以

18、外的其他损耗和增益,从而得到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再 将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值带入传播模型中, 得到预期的小区覆盖半径和覆盖面积。 由于 WCDMA 的覆盖区域不像 GSM 那样由信号电平的绝对值来决定,它的覆盖 与系统的负载或干扰水平相关,加入负载和邻近小区干扰后,小区半径会作相应 的收缩。在 WCDMA 系统中,引入了多媒体业务和每种业务所具有的不同的 QoS 的概 念。多业务环境和 WCDMA 系统本身的特点使得在规划 WCDMA 系统时有许多 不同于 GSM 系统规划的地方。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规划 WCDMA 系统时,小 区的覆盖和负荷要相互结合起来考虑。由于限制了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

19、这样 在上行链路限制了小区的覆盖范围; 而在下行链路由于干扰而限制了小区的容量。 另外在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TPC)、由于软切换和更软切换产生的增益、 上下行链路的功率预算不同等因素在做规划时都要加以考虑。 GSM 系统的无线网 络规划是在小区的容量和覆盖两者间求得最佳点, 而 WCDMA 系统无线网络规划 要在容量、覆盖、不同服务质量三者间寻求最佳点。我们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对 覆盖规划时集中于上行链路,采用成熟技术来提高上行链路的覆盖,如通过增加 天线数量和增益,减小基站射频部分的基站噪声系数,减小天线和基站低噪声放 大器间的电缆损耗等方式来实现。而对容量规划,如果系统还远没有达到系

20、统理 论容量的极限值时,可以通过增加下行输出功率来扩大覆盖范围,以达到充分利 用 WCDMA 系统大容量的特点。对于一般室内覆盖工程而言,只有在信号功率不能满足需求时,才会考虑使 用干放以加强下行信号强度。而且室内分布系统建成后,室内下行信号强度普遍 在3070dBm范围内,此时 WCDMA终端基本上都处于最小发射功率状态, 为了尽可能减小直放站对系统噪声的影响,故建议适当调节干放下行增益稍大于 上行增益。由于基站(20W)在空载和满负荷时输出功率变化较大,所以在直放站调试时必 须考虑基站下行输出功率和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匹配的问题。当基站空载时导频 功率为33dBm输出,加上其它控制信道的功率

21、共 36dBm,为其满载功率的20%。 这是直放站输出功率也应该为其最大输出能力的 20%,才能与基站匹配,但是由 于考虑 WCDMA 基站的一般高负荷为 75%负载(基站 75%负荷输出功率为 42dBm 左右)情况,高于这个负载,基站开始进行一些降载策略,平衡与其它基站之间 的负载不平衡。所以,可以将基站的 75%负载输出功率作为干放(20W)的最大输出功率匹配 点。如果没有把基站的 75%负载输出功率作为干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匹配点,那么 在基站 75%负载时干放的输出功率为 42dBm, 在基站 50%负载时干放的输出功率 为 41dBm。三、3G室内覆盖改造工程案例分析3.1 同频方式原

22、 2G 天线点位能够满足 3G 天线点位覆盖要求的在改造中,针对原2G天线点位完全可以满足3G的覆盖要求这一类型的项目, 我们一般采用 2G/3G 直接合路的方式。此类合路中,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原 2G 系 统中的所有无源器件是否支持 3G 频段及与 3G 合路后, 2G 系统中天线的出口功 率是否还能继续满足 2G 的边沿场强覆盖要求。3.1.1 场景一:某市郊区工厂办公楼楼高 16层,无地下室和裙楼, 2部电梯,每层面积约 1300平方米,该楼总 精品资料推荐覆盖面积约21000平方米,2G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根据模测得知其天线点位 完全可以满足3G系统要求,无源器件也能满足 3G频段要

23、求。考虑到,该项目处 于郊区,而且楼宇总层数不多,故,考虑对该楼的3G系统采用与室外全同频的方 式覆盖。2G微蜂窝基站采用1载频33dBm输出,通过对楼层结构的分析,计算出要 保证满足该楼95%的区域2G系统边沿场强-75dBm以上的要求,天线口功率必须 设置在58dBm左右。为使对该楼进行3G改造时不影响到原2G系统,根据原2G系统天线点位,对3G的覆盖边沿场强进行了计算,3G天线口功率控制在05的时候,能够达到3G同频组网的边沿场强-80dBm以上的设计要求4dB/5mANT1-13F5.5dBm肛1 0.4dB/5m 分 fANT1-DT1ANT9-DT10.1dB/1m0.1/0.1d

24、B/1m2w 33dBm9.4dBm11.9dBm0 1dB/1m0.1/0.1dB/1mANI10-DT113.9dBm10.5dBmANT3-DT10.6tB/15m10(1 4 dB/20m13.8dBm10.4dB/5m10/5m 10dB 1 /2.2dB/20m aA 1J12.5dBm9.6dBmANT4-DTANT12-DT1122dBm10.8dBm7.0dBm0.1/0.1dB/1mT9-DT29.4dBm11.9dBm10.6dBm)mU.1dB/1mANT2-DT20.1/0.1dB/1mANT10-DT20.4(3/5m.6dB/5m13.9dBm同12.6dBm10

25、.5dBmANT3-DT2ANT11-DT213.8dBm12.5dBm9.6dBmI 10dB 14dB/20rANT4-DT2ANT12-DT27.0dBm12.2dBm0.4 3/5m0.4/.6dB/5mANT1-16F4.9dBm0.4dB/5m0.4/0.6dB/5m6.4dBm_ . F _ 0.4dE0./1.1dB/10mANT2-16F6.3dBm4.7dBm0.6dB/8mANT3-16F0.60.9dB/8mANT3-16F4.9dBmjB/5m7.8dBm.6dB/5m6.4dBm0.7dB/10mANT4-16FANT4-16F0.4/.6dB/5m4.7dBm7.

26、7dBm6.3dBm.6dB/8m0 60 9 dB/8mANT1-15F分3.9dBm0.4dB/5m0 4/0 6dB/5m5.7dBm0.7dB/10mJ./1.1dB/10mANT2-15F5.6dBm3.7dBm0.6dB/8mANT1-15F3.9dBm5.7dBm0.7dB/10mANT2-15F6dB/5m3.7dBm5.6dBm0.6dB/8mANT1-14F:)4dB/5m4.9dBm3.0dBm0.7dB/10mANT2-14F2.8dBm4.8dBm0.6dB/8mANT1-14F3.0dBm4.9dBm0.7dB/10m0 7/1 1dB/10mANT2-14F2.8

27、dBm4 8dBm1分1 0.4dB/5m功0.dB2.2小8/2”42.2dB/220.1dB/1m ,)m 4dB/20m|功D4 T2-DT2|二$ |1&B/25m ,0.晋5m功 -+U-TANT2-DT1E PH“ 10.1/0.1dB/.4/2.2dB/20r功 D . 如dANT11-DT1EF-1 LLI申110.8dBm0./dB/10mANT2-16F7.7dBm-+-Ir分0.4/0.6dB/5m 功 H0.4/0.6dB/5m 分6 L-二 S I i0.7/1.1dB/10mANT2-15F6.9dBmANT1-15F7.0dBmANT2-15FANT1-14F6.

28、3dBmANT2-14F6.2dBmANT1-14F6.3dBmANT2-14F八工 n 0.4/0.6dB/5m0.4/0.6dB/5m分4 1d 1i 0.4/0B/5m0.4/0.6dB/5m0 4/6dB/5m0.60.9dB/8m0.7/1 1dB/10m0.t/0.9dB/8m0.7/1.1dB/10m0.60.9dB/8m0.6dB/8mANT1-13F0.60.9dB/8m6.9dBm0.7dB/10m0.7/1.1dB/10mANT2-13F6.8dBm0.6dB/8m0.60.9dB/8mANT1-13F6.9dBmANT2-13F0.7/1.1dB/10m6.8dBm,:

29、ANT1-12F0.G,0.9dB/8m0.4dB/5m0.7dB/10m0.7/1.1dB/10m0.60.9dB/8m0 7/1 1dB/10mdB/5 I0.4dB/5m0.7dB/10mANT2-11FJ./1.1dB/1Um6.0dBm0.4 dB/50.6dB/8m0.60.9dB/8mANT1-11F士6.2dBm0 7dB/10mANT2-11F0.7/1.1dB/10m4-6.0dBm0.60.9dB/8m6.2dBm0.7dB/10m0 7/1 1dB/10mANT2-10F6.0dBm0.6dB/8mANT1-10F6.2dBm0.7dB/10mANT2-10F+6.0d

30、Bm6.8dBm ANT1-12F0.6dB/8m6.2dBm0.7dB/10m46.9dBmANT2-12Fi0.4dB/10m0.6dB/8m6.9dBmB/5m0 7dB/10mANT2-12F6 8dBm).4dB/5m0.4di/10mB/5m分FT5 分PLJ匸 丁.日。.4dB/5mm0.7dB/10m0.6dB/8m3/5m0.7dB/10mU.t/U.9dB/8m0 7/1 1dB/10mANT2-13F5.4dBmANT1-13F5.5dBm3.2dBm2.9dBm3.2dBmL. ANT2-13F5.4dBmANT2-12F5.4dBmANT1-12F5.5dBmANT2

31、-12F 5.4dBmANT2-10F4.7dBmANT1-10F4.8dBmANT2-10F4.7dBm2.9dBm3.2dBm2.9dBm3.2dBm2.9dBm2.4dBm2.1dBm2.4dBm2.1dBm2.4dBm2.1dBm2.4dBm0.4 3/5m0.4dB/5m0.4dB/5m0.4dB/5m.4dB/5mlB/5m3/5m0.4dB/5m,功0.4d4.8dBmANT1-4F6.5dBmANT2-4F6.4dBmANT1-4F6.5dBm1.4dBm1.7dBm1.4dBm3.0dBm2.8dBm3.0dBm2.8dBm1.8dBm0.7/1.1dB/10m0.60.9d

32、B/8mANT2-3F5.4dBmANT1-3F1.6dBm精品资料推荐图3. 1改造前 原2G系统图图3. 2改造后2G/3G系统图由于本次改造的目标楼宇面积较小、没有复杂的楼层结构、电梯数量少且分 布集中,在3G改造环节中,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动,原则上直接合路或通过更换部 分1/2电缆为7/8电缆来弥补3G相对2G频段功率上存在的频段差的方式来实现 2G/3G系统功率相匹配,以达到更理想的覆盖效果,而且,在3G改造的同时,不需要再额外增加有源设备。(WCDMA采用室内与室外全同频的组网方式, 基站设 备的输出功率按10%导频功率设置在33dBm输出)改造前后系统中的基站配置情况原系统配置改造

33、后系统配置GSMWCDMAGSMWCDMA1 载频 20W/33dBm1载频1载频基站配置/输出功率/(按总功率的10%导频/33dBm/33dBm功率计算)有源设备/输出功率/ /通过2G/3G合路计算得出:2G天线口功率平均在47dBm之间3G天线口功率平均在15dBm之间。改造前后系统中的天线口功率统计表:原2G系统天线改造后2G系统天 改造后3G系统天出口功率范围线出口功率范围线出口功率范围平层6.08.5dBm4.77.2 dBm1.04.9 dBm室内吸厅天线电梯11.913.9 dBm10.612.6 dBm7.010.5 dBm定向板状天线通过改造后的系统图得出2G和3G在电缆

34、路由距离信源近/远环境下发生的变 化:(见图3.3)离信源最近的第一个天线的2G/3G出口功率分别为:10.6dBm/9.4dBm (3G 比2G的天线口输出功率略低1.2dBm);离信源最远的末端天线的2G/3G出口功率分别为: 5.1dBm/1.2dBm(3G比2G的天线口输出功率低3.9dBm)。综上所述分析:距离信号源越近的天线(电缆路由越短),3G与2G的天线口输出功率差越小; 反之,距离信号源越远的天线(电缆路由越长),3G与2G的天线口输出功率差就 越大。当2G与3G合路系统中的天线输出功率差值超出一定范围时(范围:取决 于各地区运营商对不同网络的覆盖边沿场强的具体要求),就造成

35、2G/3G功率匹配 失败,达不到理想的合路覆盖效果。由此推理:造成3G与2G天线出口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合路电 缆传输路由中的频段损耗。远距离的电缆路由直接影响了3G/2G单信源合路覆盖时的最大覆盖面积,若改造项目中,原 2G系统中单信源设置比3G设备最大导频 输出功率高出23dBm的话,3G在该项目的合路系统中,将需多增加一套信源的 投入才能达到2G/3G合路覆盖天线口功率相匹配,在原 2G单信源输出功率w 3G 单信源最大输出功率时,3G和2G可实现直接合路。24GSM0.4dB/5mn 2w 33dBm Out .6dB/5mWCDMAn33dBOUt10.6dB/15mI 0

36、.7/1.1dB/10m分|D 卜冷 10.4dB/5m T51DdT10.4/06dB/5m3-15F覆盖楼层0.1/0.1 dB/1mGSM ANT9-DT110.6dBmWCDMA9.4dBm0.4/06dB/5m6dB/5m覆盖楼层0.4/0覆盖楼层4-10fB覆盖楼层0.4/0 6dB/10m0.4/0 6dB/10m覆盖楼层4-卿0.4 /0IB6dB/5m2-0.4/06dB/5m0.4/06dB/5mT4-覆盖楼层覆盖楼层覆盖楼层覆盖楼层0.4/0 6dB/10m0.7/1.1dB/10mANT2-1F5.1dBm1.2dBm图3. 3离信源远近两副天线的出口功率变化比较3.2

37、同频/异频相结合方式对目标改造项目中 2G原系统天线点位不满足 3G要求的3G改造中,针对原2G天线点位不满足3G的覆盖要求这一类型的项目,我 们一般采用对3G系统重新规划天线点位的方式。此类合路中,我们所要考虑的是 原2G系统中能有多大程度上可利旧于本次改造, 改造后对于2G的覆盖方式存在 哪些方面的影响等等。3.2.1 场景一:上海某21层办公楼楼宇情况:地面楼高21层、地下1层、电梯2部;机房地下一层;楼层结构:地上14层为裙楼,每层面积约1300平方米,楼上521层,单 层面积900平方米,标准“回”字形办公楼,中间两部电梯,四面是房间,楼宇 总面积:约22000平方米。从下图可以看出

38、,该楼属于框架结构,平层办主隔断很少。图1:大楼纵向及单层平面图原2G覆盖情况:2G系统于2003年建设,采用纯无源方式全覆盖。其中:各平层 2副吸顶天 线,采用错层安装方式安装,电梯不共井,每5层安装一个板状,板状天线采用主瓣朝下方式。微蜂窝基站设备安装在地下一层,单载频33dBm输出,天线出口功率按79dBm设计,原2G全部利用1/2电缆敷设。楼层层高按5米计算,地面楼宇高度105米。改造思路:该楼宇现面临3G改造,按3G改造以达到最优化利旧、改造工程更人性化、 再投入比更小化等原则,考虑在该项目的3G改造设计中,首先考虑更换早期在频 段范围上不能满足现3G频段要求的无源器件(功分器、耦合

39、器、天线.);然后, 根据3G信号频段对比2G信号频段中所存在的覆盖范围相对小,信号衰减相对快, 线损相对大的特点,根据模拟测试得出,本次改造必须先将原平层每层只有2个吸顶天线的天线点位改为4个吸顶天线点位,电梯由5层一副改为3层或4层一 副定向板状天线,才能更好的满足未来3G频段的覆盖要求。由此一来,我们可以 看出,该项目欲改造的3G系统方案对比原2G系统方案,要多出一倍的天线,原 理上需要再增加一倍的基站输出功率来满足覆盖以达到覆盖场强的需要。图2:天线点位改造前后对比解决方案:由于,原2G平层中设计的是每个平层 2副吸顶,天线出口功率按79dBm设 计,且采用的是错层方式安装,(由于,2

40、G和3G除了在频段功率、线路损耗上存 在一定相差以外,天线口的输出功率和边沿覆盖场要求也有不同要求,原2G系统能够满足该楼全覆盖)现为了配合 3G改造,满足3G覆盖无盲区和99%高质量语 音通话,并达到 -85dBm 以上边沿场强要求来均匀覆盖平层的每个房间。故,必须 增加平层天线密度并提高基站功率来实现 3G 上述要求!在原2G机房进行3G系统合路(2G/3G机房共址),对3G进行同频+异频组 网,电缆敷设路由完全参照原2G路由,地下室到地上4层设置为3G同频区,521 设置为异频区, 2G 系统将在主干网上增加一个 20dB 耦合器耦合一路信号给 3G 同频区进行合路后接原 2G 分布系统

41、, 2G 系统在 5 楼位置截断。 2G 直通端与 3G 异频区信号在5层主干网上合路后接原2G系统。首次合路改造效果:低区 B14层,2G天线口输出功率比以前略低 3dBm, 3G同频信号有很大富余。高区521层,2G天线口输出功率比以前普遍低46dBm, 3G 异频功率普遍在 02 左右。电梯功率: 2G 下降 5dBm 左右, 3G 功率在 4dBm 左右。由此可见,合路后的天线口功率普遍偏低。在现系统中不再增加有源设备的基础上,来改善合路后的现状,根据该楼原 2G情况,我们对电缆进行了调整,将原2G所有主干纵向1/2电缆更换成7/8电缆, 原系统楼层按5米高度设计,更换电缆后,主直接从

42、 21层105米7.35dB的线损 减到4.2dB。同时,将从机房到主干第一个接入点30m的1/2电缆也更换为7/8,由此以来,整个大楼的改造就比较完美了,高层异频区的天线功率达到系统覆盖 要求,原2G的少天线大功率变更为多点位小功率覆盖方式,更好的解决了系统均匀覆盖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 3G的边沿覆盖场强要求。总结:该楼是一个比较典形的以完全满足 3G覆盖要求兼顾2G覆盖的小面积楼宇改 造项目,从改造环节上可以看出,除同频区可以再增加及扩大几个楼层的覆盖面 以外,异频区已经达到基站功率分布饱和状态。 同样,我们可以得出, 一个按 33dB 输出的3G设备在结合2G进行异频组网合路覆盖的同时,它

43、的异频区最大覆盖范 围较为保守的推算应该在 20000平方米、 20个楼层和 3部电梯以内的较为标准的 楼宇。如果是单层面积比较大的厂房,根据实际走线路由,可达到更大面积范围 的敷设,但覆盖楼层也就相应减少,这里以覆盖面积来核算参照的话应该比较合 理一些(多楼小面积区域办公楼及小区除外) 。3.2.2 场景二:对目标改造项目中 2G 原系统是由无源结合有源方式覆盖的(同频/异频相结合)根据分析比较前面提到的两个比较普通的案例得出,它们有很多相同之外, 其主要相同点是楼宇面积较小、没有复杂的楼层结构、电梯数量少且分布集中, 在 3G 改造环节中,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动,原则上直接合路或通过更换部分1/2 电缆为7/8电缆来弥补3G相对2G频段功率上存在的频段差的方式来实现 2G/3G系 统功率相匹配,并只通过有源设备的输出功率来实现更理想的覆盖效果。针对较大型的改造项目,可以通过案例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