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1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2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3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4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 、选择题1.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中能量分别为 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即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 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c甲种群的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单一个体中最多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物群落2.某生物小组为了解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对其中动物的胃进行解剖,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甲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胃中食物动物乙甲乙丙丁戊己丙丁戊己庚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果甲是红树

2、林,则此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此食物网中有 5条食物链,戊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 该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 乙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若庚获得 1 kg能量,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 25 kg第 1 页 共 10 页 abcd3.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4.下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

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数量的增加b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c种群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d种群可能组成该孤岛上的一个特有群落5.分解者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作用是(a、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b、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放散到环境中去c、促使能量从上一营养级流动到下一营养级d、减少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损耗第 2 页 共 10 页 6.在生态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a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

4、质总量增加)7.下图 1 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 kcal/(m年);图 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2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e 代表能量的形式;图 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21能得出的结论是()a据图 1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b据图 2可知为分解者,相当于图 1中的 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c图 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1 kg,至少消耗 a约 25 kgd据图可知,图 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 2中的,相当于图 3中的 a8.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

5、,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 5小时后,稀释 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 1个细胞周期c培养 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 200倍d培养 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 k 值9.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第 3 页 共 10 页 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a种群密度为 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

6、关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10.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失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12.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 c点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c该种群数量在 e点达到 k值

7、db时期是种群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值左右第 4 页 共 10 页 二 、填空题13.某环境研究所搜集了某地 4种生物的资料,用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rq生物种类汞(hg)0.750.841.360.480.912.05注:风险商数(rq)是指每一种生物的污染物的摄入量与临界水平的比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_。一个密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以 _的形式进行, d 每增加 10 kg 至

8、少消耗a_kg。(3)用表中字母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_(4)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中铅、汞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5)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需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rq1 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风险,rq1 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运用表中 rq 值预测污染物对四种生物生存和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 5 页 共 10 页 _。14.2009 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

9、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 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 4 种水样的 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 天后,再次测定了4 种水样的 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

10、下表:测定指标d 水样60bod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mg/l)总含氮量(mg/l)505320191919194 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d 水样在实验中起_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 _和_。(5)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第 6 页 共 10 页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_;_。第 7 页 共 10 页 0.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5:生态系

11、统和生物圈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b2.b解析:已知甲是生产者,根据各个营养级所吃的食物可以判断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红树林不是森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生态系统,错。该生态系统中有6条食物链,错。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呈现倒置现象,所以甲的数量不一定最多,错。大量引入外来物种时,可能会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灾难,错。3.b解析:在该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不会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因此a图错误。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也增加,不会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因此c图错误。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后,抵抗力稳定性增加,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d图错误。4.解析:从种群个体数分析,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数

12、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数量的增加。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存在信息的传递,捕食者能根据被捕食者的信息捕食,被捕食者能根据捕食者的信息躲避捕食者。种群个体数比种群个体数多,种群所含的能量比种群所含的能量高,但不能说明种群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孤岛上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答案:a5.b6.c解析:在生态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数目和营养级数目的增加,生物量总量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下降,因此生物量总量下降是生态演替过程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a不符合题目要求,物种数目将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增加。b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生态演替达到成熟群落时,物种数目便保持稳定不再增加。d不符合题目要求,非生物有机

13、质总量的增多是生态演替的主要趋势之一。7.b解析:分析图中 i 数据可知, 16 000/1 500 9001%,a 项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据能量金字塔(图2)的特点,可知为生产者、为初级消费者、为次级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第 8 页 共 10 页 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图 3中的 a是生产者,d项正确;对于 c项,抓住“至少消耗”去解题,当猫头鹰体重增加 1 kg,全部来自于食物链 ab猫头鹰,且传递效率为 20%时,消耗的 a最少,120%20%25(kg)。8.c9.d10.b11.c12.d二 、填空题13.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输入(供应) (2

14、)有机物250(3)如图所示:(4)营养级 (5)铅、汞对四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 rq1,b内汞 rq1,铅 、汞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而汞的威胁更为严重;由于a和 c的 rq1,生物 a及 c的生存不会受到这两种污染物的威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若 d和 b死亡,低营养级的生物数目会增加,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坏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历来就是高中生物生态学部分必修知识的重中之重,然而相当多的同学对物质循环(碳循环最基本)和能量流动简图的绘制不熟悉。如在碳循环简图的绘制中,有的漏掉“大气中的co 库”,有的漏掉指向“分解者”的箭头等。本题第(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