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定译为“跑”吗_第1页
“走”一定译为“跑”吗_第2页
“走”一定译为“跑”吗_第3页
“走”一定译为“跑”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一定译为“跑”吗 王力文集 ?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 概念是怎样变 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 来表示。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表示。 ”此说给教学 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 ,但 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念演变过程来看,这 是不当的。本人把古代“走”从“跑”到“走路”的演变过 程大致分三个时期:初变、渐变、质变。 一、“走”的初变阶段:战国西晋为“走”开始偏离 “跑”义的时期 “走” 在战国就出现减速现象, 使用了“走” 不是“跑” 而是“快步离去”的例子。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居十 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应译为“过了十天,扁鹊给桓侯望 诊后

2、,随即快步离去” ,理由是扁鹊进见桓公于宫廷内须行 君臣之礼面君,并不是远远一望,转身就跑,而是鉴于桓公 之病已至不治,故虽近前而不谈病情,匆匆离去。 “走”在东汉始有写人在索上“行走”之义。 辞源 中解释“走索”为: “古百戏之一,即今之杂技中踩软索。 文选汉 ?张平子(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 逢。三国吴薛综注:索上长绳,系两头于梁,举其中央,两 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所谓舞 ?K (粗绳索)者也。” “两人 各从一头上,交相度”的表演内涵应是表演其在索上踩走时 身体高度平衡的技巧, 展示表演者玩出精彩动作时的 “慢走” 功夫。故此“走索”中的“走”不应解为“踩着索而跑” ,

3、而宜解为“踩着索而行走” 。至今从“走索”进一步发展到 “走钢丝”就更见证“走”非“跑”义了。 二、“走”的渐变阶段:西晋 唐为“走”逐渐与“行” 同义并开始借用“跑”的概念时期 “走”至东晋始与“行”义等同。东晋 ?王嘉拾遗记 卷六:(任末)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 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在“行尸走肉”中“尸”和“肉” 、 “行” 与“走” 都是并用构成互文同义而相互转注, “行尸” 即“走肉” ,而“行” 、“走”都指人在地上“走着” 。而唐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太尉为人,常低首拱手行走,言 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 ”其中“行走”即“慢步行走” ,说 明唐代已

4、将 “行” 与“走” 结合在一起构成偏义复词 “行走”, “行走”偏向于“行” ,消失了“跑”义。 当“走”到唐代真正出现“行走”的概念时, “走”的 “跑” 义就被借空了。 只有借助于原来表兽类的 “以足跑地” (即兽用前蹄挖地)中的“跑”字。 “奔跑”的“跑”是由 “跑地”的“跑”转化而来的。唐代马戴边将 :“红缰跑 骏马,金镞掣秋鹰”中的“跑”已经是“奔跑”的意义,不 过仍指兽类而言罢了。 三、“走”的质变阶段:宋清的“走”已与现代“走” 字在含义、用法上都相同,为“走”的现代化时期 “走”到宋金时代,始单独用来表“走路”的概念,这 时“走”的演变进入质变阶段。如宋话本碾玉观音 :“(崔

5、 宁)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只见后面赶将过来,歇了 轿子,一个妇人走出来,不是别人,便是秀秀。 ”金院本董 解元西厢记 “张生闻语意如狂,手撩着衣袂,大踏步走至 跟前”。 在“走”失“跑”义后,以“跑”给“走”顶职写人始 于南宋,开始“跑”的新时代。如南宋话本十五贯戏言成 巧祸:“先生慌忙爬起来,只恨爹娘少生两脚,一口气,跑 过桥来。”用了个“跑” 字。“走” 至元朝, 杂剧中大量 “走” 都是“行走”之义。如: (1)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 四折(双调新水令) :“慢腾腾昏地里走。 ” (2)马致远破 幽梦孤雁汉宫秋 :“走了数日,来到这里。 ” 元末明初以后至清,读者可以看到在元末明初

6、的琵琶 记?糟糠自厌、三国演义、明代水浒传 、 西游记, 清代红楼梦、儒林外史 等书中都明确地用 “走” 表“行 走”之义,而像清聊斋志异 这样的文言小说则坚持用 “走” 表“跑”义的旧传统,但“行”与“走”同义并用于上下句 的现象仍在。 聊斋志异 ?促织:“乃强起扶杖,循陵而走, 见蹲石鳞鳞, 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耳徐行, 似寻针芥。” 这段话用了一个“走”字,一个“行”字,两者并用,意思 应该是趋同的,只是避免了重复用字。理由是:一、成名还 没有见到蟋蟀,没有跑的动力;二、成名在“杖至百,两股 间脓血流离”后“乃强起扶杖”的情况下还能跑吗?一跑恐 怕只有“哎哟哟” 了。故这里的 “走”译为“向前走”,“行” 译成“走着”。 从以上“走”的三个阶段的长期演变来看, 可肯定地说, 至少在东晋时,在写人“行走”于地上, “走”就已有“走 路”之义,不再单独表“跑”义。从此, “走”的双义语轮 行驶在不平衡的语体轨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