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 验 1 植 物 组 织 渗 透 势 的 测 定 ( 质 壁 分 离 法 ) 一、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的产生过程及其用于测定植 物组织渗透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植物组织细胞内的汁液与其周围的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 植物细胞 内的压力势为零时, 细胞汁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 该溶液的浓度称 为等渗浓度。 当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 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于 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的深液浓度。 代 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春渗透势。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显微镜;载玻片及盖玻片;镊子;刀片 配成 0
2、.5 0.1mol/L 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各 50ml。 称 34.23g 蔗糖用蒸馏水配成 100ml,其浓度为 1m0le/L (母液)。再配制成 下列各种浓度: 0.50mol/L :吸母液 25ml+水 25ml 0.45mol/L :吸母液 22.5ml+ 水 27.5ml 0.40mol/L :吸母液 20.0ml+ 水 30.0ml 0.35mol/L :吸母液 17.5ml+ 水 32.5ml 0.30mol/L :吸母液 15.0ml+ 水 35.0ml 0.25mol/L :吸母液 12.5ml+ 水 37.5ml 0.20mol/L :吸母液 10.0ml+ 水 40.0
3、ml 0.15mol/L :吸母液 7.5ml+ 水 42.5ml 0.10mol/L :吸母液 5.0ml+ 水 45.0ml 四、实验方法 将带有色素的植物组织(叶片) ,一般选用有色素的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紫 鸭跖草、苔藓、红甘蓝或黑藻、丝状藻等水生植物,也可用蚕豆、玉米、小麦等 作物叶的表皮。 撕取下表皮, 迅速分别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使其完全浸 入, 510 分钟后,从 0.5mol/L 开始依次取出表皮薄片放在滴有同样溶液的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所有细胞都产生质壁分离的现 象,则取低浓度溶液中的制片作同样观察, 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实验中
4、 必须确定一个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角隅上分离的浓度, 和不 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 在找到上述浓度极限时, 用新的溶液和新鲜的叶片重复进行几次, 直至有把 握确定为止。 在此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与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均值的渗透势 相等。 将结果记录下表。 测出引起质壁分离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最低浓度和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 浓度平均值之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在常压下该组织细胞质液的渗透势。 s为细胞渗透势。 R为气体常数 =0.083 105/L P/molK。 T为绝对温度,单位 K,即 273+t ,t 为实验湿度。 I 为解离系数,蔗糖为 1 。 C为等渗溶液的浓度,单位为
5、mol/L 。 则: s=0.083105(273+t )1C 实验人 时间 材料名称 实验时室温 蔗糖摩尔浓度( mol/L ) 渗透势( P) 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以图表示)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五、实验作业: 1、 叙述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2、 测定并计算不同植物组织的渗透势 实验 2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和它们 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将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当找到某一浓度的溶液与 植物组织之间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时, 则可
6、认为此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水 势。因溶液的浓度是已知的,可以根据公式算出其渗透压,取其负值,为溶液的 渗透势( ),即代表植物的水势( w)(waterpotential)。 w P CRT(大气压)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一)材料:小白菜或其它作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 1.带塞青霉素小瓶 12 个; 2.带有橡皮管的注射针头; 3. 镊子; 4.打孔器 5.培养皿。 (三)试剂: 1.0.05、0.10、0.15、0.20、0.25、 0.30mol/L 蔗糖溶液; 2.甲 烯蓝粉末。 四、实验方法 1、取干燥洁净的青霉素瓶 6 个为甲组,各瓶中分别加入 0.050.30mo
7、l/L 蔗糖溶液约 4ml(约为青霉素瓶的 23处),另取 6 个干燥洁净的青霉素瓶为乙 组,各瓶中分别加入 0.050.30mol/L 蔗糖溶液 1ml 和微量甲烯蓝粉末着色,上 述各瓶加标签注明浓度。 2、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 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 50 片,放至培养皿中, 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夹入 58 个小圆片到盛有不同浓度的甲烯蓝蔗糖溶液的 青霉素瓶中(乙组) 。盖上瓶塞,并使叶圆片全部浸没于溶液中。放置约30 60min,为加速水分平衡,应经常摇动小瓶。 3、经一定时间后,用注射针头吸取乙组各瓶蓝色糖液少许,将针头插入对 应浓度甲组青霉素瓶溶液中部, 小心地放出少量液流, 观察
8、蓝色液流的升降动向。 (每次测定均要用待测浓度的甲烯蓝蔗糖溶液清洗几次注射针头) 。如此方法检 查各瓶中液流的升降动向。 若液流上升,说明浸过小圆片的蔗糖溶液浓度变小 (即 植物组织失水);表明叶片组织的水势高于该浓度糖溶液的渗透势;如果蓝色液 流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低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 若蓝色液流静止不动, 则 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糖溶液的渗透势, 此糖溶液的浓度即为叶片组织的等 渗浓度 4 、将求得的等渗浓度值代入如下公式: w CRTi1.013 0.1。式中: w植物组织的水势(单位: Mpa ) 溶 液 的 渗 透 势 C 等 渗 浓 度 ( mol/L ) R 气 体 常
9、 数 ( 0.008314MPa/L/mol/K )T绝对温度 i解离系数(蔗糖 1,CaCl22.60)1 大气压 1.013 0.1MPa。 五、实验作业 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与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势都 是以外界溶液的浓度算出的溶质势,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 实验 3 蒸腾速率的测定(快速称重法) 一、实验目的 学会用快速称重法测定植物的蒸腾速率,加深对植物水分代谢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植物蒸腾失水, 重量减轻。 因此,用称重法测得一定面积或一定重量的蒸腾 器官在一定时间里的失水量,即可测得其蒸腾速率。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精度为 10mg的扭力天平 1架;枝剪
10、1 把;剪刀 1 把;铅笔 1支;线 1 根; 坐标方格纸 1张;标签 1 个;尺子 1 把;各种树木的带叶枝条。 四、实验方法 1、将扭力天平放在被测树木附近的平稳处, 调平, 然后在被测植株上选一重 约 10g 左右且有代表性的枝条,在其基部挂上标签,并缚一细线。在绑线处 上方 12cm处将、枝条剪下,立即称重(记为 W1,精确至 0.001g ),并在读 数时准确计时( t 1)。 2、迅速将枝条用线悬挂原处, 使其在原环境中蒸腾, 约 15min 后,取下枝条, 第二次称重(记为 W2,精确至 0.001g ),并准确计时( t 2)。两次所称重量只 差即是这段时间内枝条蒸腾部位的鲜重
11、。 3、求算叶面积或蒸腾部位的鲜重。 (1)用称纸法求算叶面积 用尺量出坐标纸边长,算出全纸面积,称出全 纸重,精度同上。摘下叶子, 平摊在坐标纸上, 在坐标纸上用铅笔绘出叶子轮廓, 剪下叶形,称重,精度同上。按下式计算叶面积( S): S(cm2) 剪下的叶形纸重( g)全纸面积( cm2) 全纸重( g) (2)求算蒸腾部位的鲜重 剪下枝条上的叶片和嫩梢,称枝重( W3),精度 同上, W1减去 W3即为蒸腾部分的鲜重: 蒸腾部位的鲜重 =W1-W2 4、计算蒸腾速率。 蒸腾速率 g( m2h1) 或: (W1 W2 )(g) 10000 60 2 S(cm2) (t2 t1)(min)
12、(W1 W2)(mg) (W1 W3 )(g) (t2 t1)(min) 蒸腾速率 mg(g min) 五、实验作业 计算所测植物的蒸腾强度 实验 4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拮抗现象 一、实验目的 通过简单试验说明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平衡(各种离子及其浓度)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离子间的拮抗现象的本质是复杂的, 它可能反映不同离子对原生质亲水胶粒 的稳定度、 原生质膜的透性, 以及对各类酶活性调节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 从 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烧杯;纱布;石蜡; 0.12mol/L KCl ;0.06mol/L CaCl 2; 0.12mol/L NaCl (所用
13、药品均需用 AR) 四、实验方法 实验前 34 天选择饱满的小麦种子 100粒浸种,在室温下萌发, 待根长 1cm 时即可用作材料。 取 4 个小烧杯,依次分别倒人不列盐溶液: (1)0.12molL KCI (2)0.06 mol L CaCl2 (3)0.12 mol L NaCI (4)0.12 molL NaCl 100 ml0.06 molL CaCl2 1 ml 十0.12mol L KCl 2.2 ml 小烧杯用涂石蜡的纱布盖上。挑选大小相等及根系发育一致的小麦幼苗 10 株或 20株,小心种植在纱布盖的孔眼里,使根系接触到溶液,在室温下培育 23 星期后,即可看出在单盐溶液中,
14、小麦幼苗生长,特别是它们的根部出现 畸形。 五、实验作业 比较小麦在不同盐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并加以解释 实验 5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的原理以及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由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色素是对其认 识和了解的前提。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丙酮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 纸层析是其中最简便的一种。 当溶剂不断地从层析 滤纸上流过时, 由于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 (即流动相和固定相) 间具有不同的 分配系数
15、,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使样品中的混合物得到分离。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大试管 台天平 研钵 量筒 烧怀 漏斗 软木层 新华滤纸 丙酮 四氯化碳 无水硫酸钠 碳酸钙 石英砂 四、实验方法 1 、称取新鲜叶子 2 g ,放入研钵中加丙酮 5ml ,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 磨成匀浆,再加丙酮 5 ml ,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取准备好的滤纸条 (22 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 中间留一长约 1.5cm, 宽约 0.5cm 的窄条。 3 、用毛细管取叶绿素溶液点于窄条的上方,注意一次所点溶液不可过多。 如色素过淡,用电吹风吹干后再点 1 一 2 次。 4、在大试管中加入四
16、氯化碳 35ml 及少许无水硫酸钠。然后将滤纸条固定 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色素点要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 缘不可碰图到试管壁) ,盖紧软木塞,直立于阴暗处进行层析。 5、经过 0.5 一 1 小时后,观察分离后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橙黄色为胡萝 卜素,其次黄色为叶黄素, 再下面蓝绿色为叶绿素 a,最后的黄绿色为叶绿素 b。 五、实验作业 提取叶绿素时为什么要加少量的碳酸钙,加多了会出现什么问题? 实验 6 光合速率的测定(改良半叶法) 一、实验目的 光合速率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对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分析环境条件与 植物生长发育一级产量的关系, 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法所用设
17、备简单, 操作方 便,数据比较稳定,适于田间应用。学会用改良半叶法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 二、实验原理 对称叶片的两侧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光合速率应基本相同。可先测出一侧叶 片一定叶面积的干重,使另一侧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并阻止光合产物向外运输。 一定时间后, 再测出该侧叶片相同叶面积的干重。 根据两者重量之差、 所用时间 和叶面积,即可求得叶片的光合速率。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分析天平;烘箱(公用) ;打孔器 1付;垫板 1 块;镊子 1把;称量瓶 2个; 标签牌若干;脱脂棉签 1 个;三氯甲烷;各种阔叶树的叶片均可。 四、实验方法 1、选择植物上有代表性的叶片若干,挂上标签。 2、按顺序
18、在选好的叶片基部叶脉汇聚处背腹面及叶柄上端的周围涂三氯甲 烷,使韧皮部的细胞中毒,以防止光喝产物外运。 3、在涂药叶中脉的一侧,避开较粗的侧脉,用打孔器取小圆片若干片,其 总面积以 3050cm2 为宜,置于称量瓶中。从开始取第一篇小圆片时起计时。 4、将称量瓶置于 809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其 干重记为 W1。 5、自计时起 46h 后,按先前顺序在叶的两一侧对称部位, 用同一付打孔器 取相同数目的小圆片。计时方法与第一次取圆片相同。烘干,称重,其干重记为 W2。 6、计算 净光合速率 mg 有机物( dm2h) W1(mg) W2(mg)100 光合时间 (h)一次所
19、取圆片总面积 (cm2) 五、实验作业 计算所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实验 7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 ( 小篮子法 )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定呼吸强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 Ba(OH)2 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 CO2,实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滴 定残留的 Ba( OH)2,从空白和样品两者消耗草酸溶液之差,即可计算出呼吸过 程中释放的 CO2 量。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广口瓶;温度计;酸式滴定管;干燥管;尼龙网制小篮; 0.05 mol/L Ba (OH)2; 指示剂: 0.1%麝香草酚酞酒精溶液。 1/44 mol/L 草酸溶液:准确称取重结晶的草酸 H2C2O4 2H2O2.
20、8652g,溶于蒸 馏水,配成 1 000ml ,每 ml溶液相当于 1mg的 CO2。 四、实验方法 1、取 500ml 广口瓶一个,装配一只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盛碱石灰的干燥 管,以吸收空气中的 CO2,保证进入呼吸瓶的空气无 CO2,一孔插入温度计,另一 孔直径约 1cm左右供滴定用, 滴定前用小橡皮塞塞紧。 瓶塞下面挂一尼龙网制小 篮,用以盛实验材料。 2、称取萌发的小麦或水稻种子 15g,装于小篮内,将小篮挂在广口瓶内,同 时加 0.05mol/L Ba (OH)2 溶液 25ml 于广口瓶内,立即塞紧瓶塞,并用熔化的 石蜡密封瓶口,防止漏气。每 10 分钟左右,轻轻地摇动广口瓶,破
21、坏溶液表面 的 BaCO3 薄膜,以利对 CO2的吸收。 3、1 小时后,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加入 2滴指示剂,立即重新塞 紧瓶塞。然后拔出小橡皮塞,将滴定管插入小孔中,用 1/44 mol/L 的草酸滴定, 直到蓝绿色转变成无色为止。记录滴定所耗用的草酸溶液的 ml 数。 4、另取用沸水煮死的种子为材料,作同样测定,以此作为对照。 5、计算。 五、实验作业 比较不同类型种子的呼吸强度 实验 8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途径(环割法) 一、实验目的 熟悉植物体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 二、实验原理 韧皮部的筛管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的通道,环割试验即可以证明这一 点。在木本植物的枝条或树干上,用
22、刀环形剥去一层树皮,深达形成层,从而阻 断了割环上下方有机物的交换,在割环的上方聚集着从叶片运率的大量有机物, 引趄树皮组织生长加强,而形成愈伤组织或瘤状物。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解剖刀 四、实验方法 1 、夏季,在幼龄杨树或其他木本植物上选定尚未发生分枝的旺长枝条,于 其中 12 枝进行环状剥皮,使剥环宽度在 3cm左右。环割后,每星期观察一次 枝条变化,并与生长情况相似的对照枝条进行比较, 特别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剥环上部叶片是否萎蔫? (2)枝条顶端生长速度有何改变? (3)剥环上下切口愈伤组织生长情况。 (4)剥环上下部休眠芽萌发情况。 2、另选一相似枝条进行双环割,
23、再剥环相距 40-50cm,同样观察以上各项。 3、秋季要将以上处理的枝条剪下(连同对照枝条,风于保存作教学材料) 。 五、实验作业 叙述植物体中有机物从叶运到根的途径。 实验 9 IAA 的生物鉴定(小麦芽鞘切段伸长法) 一、实验目的 熟悉生长素含量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小麦胚芽鞘的延长部分切成段, 漂浮在含有生长素 IAA 的溶液中,这些切 段可以继续伸长,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对数成正 比,因而可通过测定切段伸观多少来测定生长素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25 oC 暗室;滤纸;旋转器;分析天平;小瓷缸;大瓷缸;培养皿;银试管; 移液管;
24、青霉素瓶;刀片;小镊子;尼龙网;刻度尺;半对数座标纸;饱和漂白 粉溶液;小麦品种,扬麦 1 号最好用中农 28; 100 ppmIAA 母液:称 10 mgI AA 溶于少量无水酒精中, 再用水稀释至 100ml。 此溶液在冰箱中可保存一个月。 缓冲液:称取 K2HPO4,1.7 94g,柠檬酸 1.019g ,蔗糖( AR)20g溶于 1000ml 重蒸馏水中, pH为 5.0 。 四、实验方法 1、挑选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必须用前一二年的种子,因当年新收的种子 发芽不整齐),用饱和漂白粉溶液灭菌 30 分钟后,用自来水冲冼半天, 放在盛肿 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腹沟朝下,在 25oC黑暗条件
25、下萌发 24 小时。 2、当第一胚根出现后, 移于用尼龙网覆盖的小瓷缸中, 胚根插入尼龙网眼。 小瓷缸放入盛水的大瓷缸中,以保持湿度或在小瓷缸上罩上烧杯保湿。 3 、继续在 25 oC黑暗下培养,约 40 小时后,当胚芽鞘长达 3cm左右时,选 取 2.8-3.0cm 幼苗作为生物鉴定材料,因这样大小的芽鞘对 IAA 最敏感。 4 、切去芽鞘尖端 3mm,取下面 5mm切段作试验。 5 、将 5mm切段漂浮在重蒸馏水中浸洗 2 3 小时,除去初段中内源激素。 6 、配制 0.001 、0.01 、0.1 、 1.0 、10 PPm的 IAA的系列标准溶液(配在具 塞试管中)。 吸取 100pp
26、mIAA1ml 9ml 缓冲液10ppm IAA 吸取 10PPmIAA1ml 9ml缓冲液1PPm IAA 吸取 1PPmIAA1ml 9ml缓冲液0.1PPm IAA 吸取 0.1PPmIAAml 9ml缓冲液0.01 PPm IAA 吸取 0.01 PPm IAA1ml 9ml 缓冲液0.O01 PPm IAA 7、在具塞青霉素瓶中分别吸入上述 IAA 系列标准溶液(0001、001、1.0 、 10PPm IAA) 2ml,另外吸取 2ml 缓冲浪作为对照。 8、切段浸泡后,用滤纸将切段表面水分吸干,在上述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 的青霉素瓶中,分别放入芽鞘切段 10 段(最好放 1112
27、段,以便挑选)加塞, 每一浓度重复 3 次。将青霉素瓶置于旋转器上(旋转速度为 16r/min )在 25 暗室中旋转培养。 9、上述操作均需在暗室中绿光下进行。 10、旋转培养 20 小时后取出芽鞘切段,在滤纸上吸干,测量芽鞘切段的长 度。 11、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芽鞘切段增长 %*为纵坐标, IAA 浓度为横坐标, 作出标准曲线。在生长素浓度为 0.001 1.0PPm 范围内,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 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如需鉴定某一植物提取液中生长素含量, 必须与标准的 IAA 作对照。 五、实验作业 1、采取小麦芽鞘切段伸长法测定生长素含量时,为什么要将芽鞘尖端3mm 切去而取下面的 5mm作实验? 2、为什么要用缓冲液了配制 IAA 的系列标准溶液? 实验 10 生长调节剂在插条生根上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生长素类的生长调节剂和 ABT生根粉对根原始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因此对 不易插根生条的植物常用一定浓度的这类药品处理插条,使其易于生根成活。 三、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代理销售合同》
- 2025诚信购网城代购服务合同
- 2025年联合购房合作协议书合作购房合同范本
- 2025杭州市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合同参考样式
- 护士层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实施环保评估报告
- AI+林业资源监测管理方案
- 2025年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防爆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山镇选聘专业化管理大学生村文书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3-T 1455-2025 涉企增值服务工作指南
- 藏族简介课件
- 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投资计划书
-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五篇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三顾茅庐》课件
- 厦门弘爱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樊登可复制系列:可复制的沟通力 可复制的领导力(套装共2册)
- 《商法总论》课件:商法概论
- 初中生物实验室标准仪器配置及初中生物实验器材清单
- YY/T 1267-2015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材料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