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检验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基础检验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基础检验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3页
基础检验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4页
基础检验试题及标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检验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基础检验试题及答案问答题1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答:(1) 延长:第忸、区、幻因子缺乏;凝血酶、纤维蛋白原、V、X因子减少;抗凝物质增多。(2) 缩短:DIC的高凝期;血液高凝(血栓前状态);技术操作错误。2 出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答:延长表示止血初期缺陷:(1 )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2 )血小板量及功能异常;(3) 血管性假血友病;(4)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3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答:(1)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 )凝血酶的形成;(3) 纤维蛋白的形成。4 简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原理。答:(1) 血浆因素: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

2、增多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2) 红细胞因素:影响血浆逆阻力。5 根据细胞分布和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几个部分?答:(1) 分裂池:从原粒细胞t晚幼粒细胞;(2) 成熟池:包括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3) 贮存池:包括分叶核和部分杆状核细胞;(4) 循环池:包括半数成熟细胞循环入血;(5边缘池:附着血管壁可与循环池互换。6 .简述粒细胞的成熟过程。答:粒细胞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定向干细胞t原始粒细胞t早幼粒细胞t中幼粒细胞t晚幼粒细胞t 杆状核细胞t分叶核细胞。7 血沉测定(魏氏法)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 米血后在室温下必须 2小时内测定;(2 )室温保持1825C,否则需注明校

3、正。(3 )血沉管必须清洁干燥;(4) 血沉管必须垂直放置,避免阳光直射。(5) 混合需均匀,吸血量准确。8 点彩红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答:可见于铅、汞、苯、苯胺中毒及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病人。9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 具有吞噬活性及复杂的杀茵系统;(2 )参与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的清除。10 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贫血可分为几种类型?答:(1) 正常性贫血;(2 )大细胞性贫血;(3 )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4)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1 何谓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病因有哪些?答: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

4、收所致。 常见病因:(1)活动性肾盂肾炎;(2)肾移植;(3)镉中毒等。12. 实验室常见的抗凝剂有几种?答:(1) 枸橼酸盐;(2) 草酸盐和双草酸盐;(3) 肝素;(4 )乙二胺四乙酸。13. 简述尿中B-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答:用于诊断近曲小管受损的灵敏指标,可估计某些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井可协助鉴别尿赂感染的诊断。14简述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组成。15.常见红细胞异常结构有哪些?答:(1)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2)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s body );(3) 卡波氏环;(4) 有核红细胞。16引起血细胞人工计

5、数的误差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答:(1)技术误差: 取血部位不当; 稀释倍数不准; 血液凝固; 充液不当; 混合不均; 白细胞影响; 仪器误差; 血浆自家凝集或球蛋白过高。(2 )固有误差(系统误差)。排除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索质的培养;搞好质量考核和评价。17简要说明引起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者有三类:(1) 相对增多:如呕吐、腹水、烧伤等血液浓缩;(2) 继发性增多:如慢性肺心病、长期缺氧所致代偿性增多;(3) 真性红细胞增多:系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等。18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答:(1 )正常值:成人:0.0080.02 (2575)X 10

6、叽,儿童:0.020.06X 109/L;(2)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19. 简述红细胞的起源及发育过程。答:(1 )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2) 发育过程:红系定向干细胞t原红细胞t早幼红细胞t中幼红细胞t晚幼红细胞t网织红细 胞t成熟红细胞。20. 简要说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评价方法。答: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公布仪器评价方案包括6项指标:(1) 稀释效果;(2) 精度:批内和批间;(3) 可比性(与已校正仪器作平行测定);(4) 准确度测定;(5) 异常标本和干扰的影响观察;(6 )天然血细胞做校正质控(或用人工标准颗粒)。2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7、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答: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22交叉配血试验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 严格三查三对,遵守操作规程;(2 )所用容器必须清洁干净,不得交叉使用,(3) 年老体弱患者,观察结果时不可用力振摇,以防假阴性。(4 )一次大量输血时,献血者之间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2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有哪些?答:(1)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2) 分泌组织胺酶破坏组织胺抑制过敏反应。(3) 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24简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答:(1)

8、瑞氏染料由酸性伊红和碱性美兰组成复合染料;(2) 细胞中酸性颗粒为碱 性蛋白质与酸性伊红结合染为粉红色,核蛋白和淋巴细胞浆为酸性,与 碱性美蓝结合染为蓝色称碱性物质,而中性物质成等电状态与二者结合染为紫红色称中性。25. 血库发血时注意哪些问题?答:(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 认真检查血液质量;(3) 发血人与取血人共同执行三查三对,并签名登记。26. 腺热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为几种类型?答: 根据Downey分型共三型:(1)1型(空泡型);(2)n型(不规则型);(3)川型(幼稚型)。27.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哪些疾病?(列举 5种)答:(1)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2) 疟疾;(3

9、)黑热病;(4) 活动性结核;(5) 单核细胞白血病;(6) 急性感染恢复期等。28. 什么是白细胞血型?答:是存在人类白细胞膜上的一种与其他组织细胞共同有的同种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抗原。29. 何谓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答:外周血中中性杆状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更幼稚细胞称为核左移,正常中 性粒细胞、三叶核以上细胞增多者称为核右移。30. 简述红斑性狼疮细胞的形成机理。答: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31.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答: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

10、恶性肿瘤、心肌梗塞等。减少:某些传染病(伤寒、流感、疟疾)、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血液病、过敏休克、恶液质、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2. 尿液沉渣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管型;(2 )红细胞;(3 )白细胞;(4) 上皮细胞;(5) 巨噬细胞;(6) 肿瘤细胞;(7) 细菌;(8) 结晶体。33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葡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答:(1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反应,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指示剂变色。(2) pH :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在酸性尿中为橙红色,碱性尿中为蓝色。(3) 蛋白质:系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4 )糖:特异性氧化酶法。34.

11、 尿糖测定(氧化酶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何在?答:(1) 尿中含有比色素原的亲合力更强的物质如维生素E。(2) 患者服用大量左旋多巴后产主抑制反应。35. 尿中酮体包含哪些物质?答:包括乙酰乙酸、丙酮、禺羟丁酸。36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 答: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即出现血红蛋白尿。37.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 )吞噬能力: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2 )传递免疫信息;(3) 激活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38简述单榔田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答:起源于定向干细胞,在骨髓内经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发育成单核细胞时释入血流

12、。39. 简述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答:(1) B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加体液免疫。(2) T淋巴细胞: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40. 简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三个阶段。答:(1) 前后化素转变成活化素;(2) 血浆素原转化为血浆素:(3) 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41. 简述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项。答:(1 )采血部位:手指(中指、无名指)或耳垂;(2) 深度: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3) 切忌用力挤出,第一滴血弃去;(4 )采血完毕,局部用消毒棉球擦净。42. 什么是ABO血型抗原?答:是每人专有血型抗原物质,它由多糖和多肽组成,多肽

13、部分决定ABO血型抗原性,多糖部分决定特异性。43. 什么是T及B淋巴细胞?答: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在骨髓、脾脏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成熟者为B淋巴细胞。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为T淋巴细胞。44简述红细胞比积测定的注意事项。答:(1)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净防止溶血。(2 )不能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3 )严格遵守试验规定的离心力和转速;(4) 采血后应在3小时内检测完毕。(5) 空腹采血。4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实验室检查有哪三类基本方法?答:(1)对血小板和某些凝血因子检查;(2 )对纤溶系统活性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3 )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46. 简述肝素抗凝剂的优点、用量及注意事项。答:优点:(1)抗凝能力强;(2)不影响血细胞体积;(3)不溶血。用量:1g/L水溶液0.5 ml (3750C干燥);抗凝血5 ml (相当0. 5 mg),注意:配后及时使用,不可久置。47. 疟原虫有几种类型?答:三种:(1) 恶性疟原虫;(2) 三日疟原虫;(3) 间日疟原虫。48. 什么是血型和血型系统?答: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血型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