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_第1页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_第2页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_第3页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_第4页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1)骨仙膏的制作工艺1、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生南星50g, 生半夏50g,甘遂30g,土虫50g,蛴螬30g,七叶一枝花50g, 洋金花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没药各45g,血竭 30g,肉桂30g,细辛45g,冰片20g,樟脑50g,麝香1.0g(可不用),炮山甲45g,蜈蚣30g,全虫30g,生延胡60g, 郁金60g,扑尔敏片100片,炎痛喜康片150片。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B :乌蛇60g,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腾90g, 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

2、川芎50g,姜黄50g,生地 50g,羌活40g,大活40g,秦艽45g,防风30g,地龙45g, 透骨草50g,苍术3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枳 壳40g,牛夕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 风藤60g,寻骨风60g,申姜60g,山奈60g,干姜120g,苏 木60g,桑枝60g,川山龙60g。2、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70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 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时入A ,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5

3、g的骨仙膏120贴。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主治:同灵仙膏。(2)灵仙膏的制作方法1、处方:A :生马钱子60g,生草川乌各50g,蜈蚣30g, 全虫30g,肉桂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50g,粉甘遂30g, 洋金花5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土虫50g,血竭30g, 生乳没各45g,三七粉30g,炮山甲45g,辽细辛45g,七叶 一枝花50g,樟脑45g,冰片20g,麝香1g,扑尔敏100片, 炎痛喜康150片,氮酮32毫升。(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 不计量)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 896g。B:乌蛇60g,威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

4、血藤90g, 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50g,羌活40g,独活40g,蓁艽45g,防风30g,地龙45g, 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米壳40g,木 瓜45g,伸筋草50g,鹿含草9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 干姜120g。2、制作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 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 冷却到约70度在不断搅拦下 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度时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4

5、5g的灵仙膏100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3)蠲癌灵1、处方:A、生马钱子60g,生川草乌各50g,甘遂30g, 洋金花50g,七叶一枝花60g,蛴螬30g,生白芥子30g,生 乳没各45g,三七粉30g,血竭30g,公丁香30g,辽细辛45g, 紫硇砂30g,生南星60g,生旱半夏50g,雄黄45g,蜈蚣10g, 全虫30克,蟾酴20g,樟脑20g,冰片45g,麝香3g。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888g。B、白芷50g,姜黄50g,米壳60g,乌蛇60g,灵仙60g,皂 刺60g,丹参

6、60g,三棱90g,莪术90g,八月札60g,麻黄60g, 桂枝60g,鸡血藤60g,桃仁60g,红花45g,当归50g,川 芎50g,生地50g,枳壳50g,地龙60g,透骨草60g,花粉 90g,黄柏60g,山奈60g,生元胡30g,天龙45g (壁虎)。2、 工艺:B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以上,2次药液混合后用10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摄氏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度左右入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的蠲癌灵100贴,做好的膏药要

7、 装袋密封置于阴凉处保存。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著疗效。大医精诚(4)绿云膏1、处方:黄连、黄柏、黄苓、大黄、元参、木鳖仁、全虫、 甲珠各60g,乌蛇20g,蜈蚣40条,铜绿90g (块),松香 3500g,麻油 1000g。2、制作:将麻油加热至 40-80度时,将诸药下入油内,文火 煎熬,约20-30分钟左右,药色为棕褐色,油温为 240-260 度时,将锅离火,稍凉后,纱布过滤,洗净油锅,将滤油用100目筛再次过滤煎熬至滴水成珠时,油温约 320-360度时 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温至熔化,做老 嫩试验,不粘手,拉撕较好为佳,后入冷

8、水中不断拉丝1-2时去火毒分条,浸泡1周后摊膏。新法制作绿云膏:A、全虫、甲珠、蜈蚣研细粉。 B、黄连、 黄柏、黄苓、大黄、木鳖仁、乌蛇(流浸膏)。(3)麻黄1000g, 松香3500g (基质)。制作: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至240-260度左右时入松香,再加温至溶化,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至70-80度左右入流浸膏搅和后将 A药加入,搅 匀后入水分块浸泡去火毒,1周后摊膏。或在制作时,先将 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质,水浸1周后,加入A、B药收膏。主治:1、乳腺病。(1)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达90%。能明显缩小肿块减缓胀痛。(2)对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脓肿时 应用效果显著。伴有高

9、烧已形成脓肿时配合广谱抗菌素口服 或静滴,1周愈。2、在外科体表感染中的应用(1)毛囊炎;(2)疔;(3)痈;(4)丹毒1周1贴;(5)急性淋巴管炎;(6)甲沟炎;(7)甲下脓肿;(8)疮疡(3-4天愈);(9) 腮腺炎;(10)扁桃体炎;(11)淋巴结核。副作用:红痒疹,膏药规格 5X 8或5X 6。(5)黄玉膏1、处方:当归80g,白芷40g,紫草20g,甘草80g,米壳 120g,冰片 24g,黄蜡 120g,香油 1000g。2、制作:将香油加热至 40-80度后,把当归、白芷、紫草、甘草、米壳下入油锅内煎熬,油温约240-260度,药色变成黄褐色时过滤去渣,然后把黄蜡入药油加温溶化,

10、待滴水成珠后做老嫩试验,合格后停火降温,待药油将凝时,油温约 40度时入冰片收膏。3、 新法制作黄玉膏:(1)冰片。(2)当归、白芷、紫草、 甘草、米壳。(3)麻油、黄蜡。制作同绿云膏:主治:烧伤,糖尿病引起的疽。新法制作骨灵膏:(1)细辛、生川乌、乳香、冰片研末。(2) 徐长卿、木瓜、透骨草、红花、土元、梔子、灵仙、大黄、 黄苓、红滕。(3)基质500g。(6)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处方: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 10g。2、制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

11、、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 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 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 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 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 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 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 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 一般约为5-10分钟。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 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