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2016届)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2016届)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2016届)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2016届)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2016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2.理解理解b b (3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被动句、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求要求 明确考点明确考点 “考什么考什么” 文言文特殊句式 w判断句判断句 w倒装句倒装句 w被动句被动句 w成分成分省略省略 本考点的考向预测:本考点的考向预测: 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一般不会单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一般不会单 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 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是

2、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 断的句子。断的句子。 一、一、判断句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基 本上不用判断词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是”来表示来表示,而往往,而往往 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 主语进行判断。主语进行判断。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三个条件个条件: : 1.1.涉及事物的涉及事物的性质性质、情况或事物、情况或事物 之间之间关关 系系。 2.2.要要作出判断作出判断。 3.3.是个是个句子句子(表肯

3、定或否定)。(表肯定或否定)。 请判断请判断: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 3.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4.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9.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判断句:2、3、4、6、

4、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判断句:2、3、4、6、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 详见详见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全品高考复习方案p84 常用判断句式常用判断句式 1 1、用、用“者者”或或“也也”表判断表判断 “.“.者,者,.也。也。” 例例:“亚夫亚夫者,者,范增范增也也。” “.“.,.也。也。” 例:例: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者也。者也。” 例: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2 2、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皆皆”“诚诚” 等表判断等表判断 当立者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公子扶苏。 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之大观也也。 梁父梁父即即楚将项燕楚将项燕。 夫六国与秦夫六国与秦皆皆诸侯。诸侯。 此此诚诚危急存亡之秋危急存亡之秋也也 3 3、用动词、用动词“为为”“”“是是”表判断。表判断。 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鱼肉。鱼肉。 巨巨是是凡人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 并。并。 4 4、用否

6、定副词、用否定副词“非非”、“莫莫”、“无无”等表等表 示否定的判断示否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六国破灭,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弊在赂 秦秦。 城城非非不高也,池不高也,池非非不深也,不深也,兵革兵革非非不坚不坚 利也利也 5 5、无标识式判断、无标识式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刘豫州王室之胄。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完成学生版完成学生版全品全品p84p84面面“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禁家人侵渔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 使然也。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

7、于人,或营利以 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 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4分)分) 答案:(有的人)担任官职不能保持清廉的原答案:(有的人)担任官职不能保持清廉的原 因,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因,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句中的(句中的“者者也也”判断句式,判断句式,“所所 以以”“”“率率”

8、“”“然然”共四个采分点;共四个采分点; ) 链接高考(链接高考(2015湖南)湖南) 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 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做官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做官 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的趋势一定是从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的趋势一定是从 别人那里获取,有的谋取私利侵扰百姓,有的趁别人那里获取,有的谋取私利侵扰百姓,有的趁 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以借贷为名,有的以婚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以借贷为名,有的以婚 姻相托,一个接一个宴请接受馈赠,全家人没有姻相托,一个接一个宴请接受馈赠,全家

9、人没有 禁止,以致于动不动就受到牵制,威力无处施展。禁止,以致于动不动就受到牵制,威力无处施展。 自己虽然一天天兴旺,老百姓却一天天劳累;自自己虽然一天天兴旺,老百姓却一天天劳累;自 己虽然一天天高兴,老百姓却一天天埋怨己虽然一天天高兴,老百姓却一天天埋怨 禁家人侵渔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 使然也。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 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 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

10、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二、二、倒装句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一般为 “主主谓谓宾宾”、“定(状)定(状)中心词中心词”,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 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 所谓倒装句,即指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 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的情况。倒装句有。倒装句有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11、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等四类。宾语前置等四类。 1.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 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在一些疑疑 问句或感叹句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 前面。前面。 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贤哉, ,回也回也!” ” 2.2.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定语的位置一般也 在中

12、心词前边,在中心词前边,但但在古汉语中将定在古汉语中将定 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 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w (1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者”字煞尾,字煞尾, 构成构成“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的格式。这种格式的格式。这种格式 中的中的“者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的”。 1 1、客有吹洞箫、客有吹洞箫者者 。 2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者。 w 翻译:翻译: w 荆州之民附操者。荆州之民附操者。 w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今战士死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13、。今战士死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2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之”, 再用再用“者者”字煞尾,构成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中心词之之 定语定语者者”的格式。如:的格式。如: 马马之之千里千里者者, 石石之之铿然有声铿然有声者者,所在皆是也。,所在皆是也。 (3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而”字,字, 再用再用“者者”煞尾,构成煞尾,构成“中心词中心词而而定定 语语者者”的格式。如的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 几人欤几人欤?(?(张溥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 w4.4.在中心词

14、和后置定语之间加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之”字,字, 构成构成“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的格式。如:的格式。如: 蚓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则忧其君。( (范仲淹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 w 5 5、中心语、中心语+ +数量定语数量定语 w 今闻购将军之首,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金千斤,邑万家。 w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w 完成学生版完成学生版全品全品p86面面“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第12、 13题 3.3.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

15、介词结构常常放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 在动词前作状语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古代汉语里则往往 置后作补语置后作补语。 w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w 1 1、用、用介词介词“于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在文言文中大 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 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w 2 2、介词介词“以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在今译时,一 般都作状语。般都作状语。

16、 例:具告以事。(例:具告以事。(史记史记项羽本记项羽本记) w 3 3、还有一种介词、还有一种介词“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在补语 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 师说师说) 分析:分析:“生乎吾前生乎吾前”中的中的“乎乎”就是介词就是介词 “于于”;“乎吾前乎吾前”应该移到应该移到“生生”的前面做的前面做 状语。状语。 w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w 完成学生版完成学生版全品全品p86面面“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第14、15题 w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7、,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 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宾语放在了动词或宾语放在了动词或 介词之前介词之前,这就构成了宾语前置。,这就构成了宾语前置。 4、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一)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宾语+ +动词动词 a a、否定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中代词宾语前置。 忌忌不不自自信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孟子孟子) 古之人古之人不不余余欺欺也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格式:主格式:主+否定词否定词+代词代词+动动) 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形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形 常见否

18、定词:不、未、莫、无、毋、非、弗常见否定词:不、未、莫、无、毋、非、弗 良问日:良问日:“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鸿门宴鸿门宴) ) 而今而今安安在在哉哉?(?(赤壁赋赤壁赋) ) 彼且彼且奚奚适适也也?(?(逍遥游逍遥游) ) 格式:主格式:主+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 +动动 b疑问句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中代词宾语前置。 常见疑问词:谁、奚、何、曷、安、常见疑问词:谁、奚、何、曷、安、 胡、恶、焉胡、恶、焉 c用用“之之”、“是是”作标志的宾语作标志的宾语 前置。前置。 “之之”、“是是”不翻译。不翻译。 w 夫晋,何厌夫晋,何厌之之有有?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w孔子云:

19、孔子云:“何陋何陋之之有有”?(陋室铭陋室铭) w惟惟兄嫂兄嫂是是依。依。(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 w格式:主格式:主+宾宾+之之/是是+动动 w(二)介宾结构(二)介宾结构 w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于、以、为、与、从、 自、向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 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 语,就叫做介词宾语。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语,就叫做介词宾语。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 词之前:词之前: (1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

20、放在介词之前。)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w 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与谁与归?归? w 王问:王问:何以何以知之?知之? w 嗟尔远道之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胡为乎来哉?乎来哉? 格式:主格式:主+宾语宾语+介介+动动 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 w (2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 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以”的宾语的宾语 前置前置。如:如: w 子曰: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 w 成语:夜以继日成语:夜以继日

21、w (3 3)介词的宾语是方位词的也常前置。)介词的宾语是方位词的也常前置。 w w 项王、项伯项王、项伯东向东向坐,亚父坐,亚父南向南向坐坐. w w (三)(三)“相相” “” “见见”字作解释为字作解释为“动作行为偏动作行为偏 指一方指一方”时,时,这时这时“相相” “” “见见” ” 作宾语放在作宾语放在 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吾已失恩义,会不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好自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府吏府吏见丁宁见丁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生

22、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项脊轩志项脊轩志)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完成学生版完成学生版全品全品p86p86面面“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 第第8-118-11题题 三、三、被动句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两大类型: 一是一是有标志有标志的被动句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 表示表示; ; 二是二是无标志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 1、有标志的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 (1 1)用)用“于于” ” 、“受受.于于.” 表被动:表被动: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

23、万之众,受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制于人。 (2 2)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表被 动。动。 例: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 3)用)用“为为”、“为为所所” ” 表被表被 动动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用)用“被被”表被动表被动 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 卯三月之望。卯三月之望。 2 2、无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 例:例:荆州之民附操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逼兵势耳。耳。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完成学生版完成学生版全

24、品全品p85面面“对点训练对点训练”第第3- -15题题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 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被兵势所逼 四、四、省略省略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 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 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 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 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省略句省略句 1 1、省主语。、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有承前省、蒙后 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

25、常省略)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如:如:廉颇廉颇为赵将,为赵将,伐齐,伐齐,大破之。大破之。廉颇廉颇廉颇廉颇承前省承前省 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公乃乃 入。入。” 公公 蒙后省蒙后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自笔录,计日以计日以 还还录毕,录毕,走送之。走送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曰:“不不 若与人。若与人。” 樊哙曰: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今日之事如何?”良曰:良曰:“ 甚急。甚急。” 余余余余余余 余余余余 自述省自述省 孟子:孟子:王王 今日今日 之事之事 对话省对话省 对话省对话省

26、省略句省略句 2 2、省谓语动词、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是比较少的)。 如:如: (1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为乐 一鼓作气,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衰,三而竭。而竭。 鼓鼓鼓鼓 (2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追之。 追之追之 (3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狱门外。候候 后公改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任 如:如: 省略句省略句 3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之”) (1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如:项王曰: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则与斗卮酒。斗卮酒。之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以事。之之 有志者,不随有志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