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 分数乘法主要包括: 一个数乘以分数 分数乘法的简算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有关的应用题。难点:1、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2、分数乘法的简算。 3、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注意:计算时,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并要教会学生交叉约分的方法。时间按排:14课时(包测验)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课本第1页例1)教学目标: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2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分数
2、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5个12是多少?(2)3个14是多少?列式:(1) 12121212或125(2) 141414或143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
3、乘法的意义相同吗?(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例1 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2)分析,问:块是什么意思?(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9分,取其中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电脑演示(三层复式演示)。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 平均分成9份 取其2份 师:(结合图)说:“ 块”是多大?(边说边演示) 师:每人吃块(出示一个块),3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再翻出两个块的投影。) ?
4、 问:每人吃块,3个人吃几个块?问:3个块是多少呢?(边说边翻投影) 平均分9份,取6份(3) 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问:还可以怎么列式?(3)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3 的意义。(讨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就是求3个是多少。)练一练:根据意义列式。3个 是多少? 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 看图写算式。 ?+=看算式说意
5、义4( ) 8( )4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1)推导法则。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a导出计算方法。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试算:3=+=如果学生写出这个步骤时,老师继续追问。问:这道只是3个可以这样写,如果是100个或更多个,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又可以转化成什么式子呢?因为分子2+2+2=23,分母9=9,所以,可以转化成。因此,=(块)即+=。只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上虚线框。b归纳法则。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
6、样计算呢?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c应用法则计算。计算 (做本上,投影反馈)=(约分数位对齐)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三)巩固练习1看图写算式。第3页的第1题,看图写算式。(填书上)行音巡视,注意: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 ( )3看算式,约分计算。( ) ( )4口算: 5判断:(打手势)(1) ( ) (2)4个就是4 ( )(3) ( )(4) ( )板书设计分数乘以整数12121
7、2121260 12560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14141442 14342 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用分数的分子和 整数相乘的积作 分子,分母不变 (块) 答:3人一共吃块。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2、例3,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3通过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迁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意义,掌握法则。教学难点:推导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1的意义是什么?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分数乘以整
8、数意义的学习,使我们看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三)讲授新课。1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看书自学。a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相同吗?表示什么?b 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怎样的?与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相同吗?2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学。a多媒体电脑逐一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说意义。b 重点讲清的意义,再由学生说的意义。c根据板书让学生总结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d练习p4的做一做(先说题意,再列式。)e 让学生看式子说意义。 3教学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a出示例3,让学生列式b cai课件
9、演示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再让学生用纸操作,教师板书。c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关系,总结计算方法。(板书)d通过的探讨,得出简便算法。实物投影演示学生的几种做法或请学生板演,比较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好?从而得出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4、巩固练习p6做一做,p7页。5、回归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意义是什么?法则是什么?应注意什么?第三课时统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练习二第5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统一起来,便于记忆。教学重点:方法的统一。教学难点:为什么可以把方法统一。教学过程: 一、口算并说出式子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口答: 12 3三、启发引出新课,明确
10、学习目标。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适合于分数乘以整数吗?为什么?四、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五、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六、尝试练习 (注意教给学生交叉约分的方法)七、总结:a 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就可以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b 为了方便,计算时最好采用交叉约分的方法八、巩固练习p7页(5)(9)、(11)(12)九、堂上作业p8页(10)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p9例4,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重点: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计算准确。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计算下面各题
11、,然后说说运算顺序。5673 15(3429) 2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新授: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例4,思考: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在一起的时候,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吗?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回答以上问题。4小结: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强调:只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不要过于繁。5练习p9做一做,并要求读式。三、巩固练习:1p11页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顺序怎样?3堂上小测p11页。第五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内容:课本p910例5、例6,练习三第69题。教学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
12、便计算。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灵活运用定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734 10281 2、说说上面各题是根据什么定律简算的? 二、新授:1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做p9页的题目,看看左右两边的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这是应用了什么定律?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3小结:p11页结语。4自学例5、例6,回答书上问题并完成。5小结:注意两点:要仔细观察题里的已知数有什么特点。要判断用什么定律简便。6练习p10做一做。87怎样简算?为什么要把87改为(861)?三、巩固练习
13、:1p11(6)说出运用了什么定律?2p12(7)指名板练。3p12(9)让学生说出解题的依据。四、作业p12(8)第六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混合练习教学内容: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法则综合练习。(练习三第1017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熟练地运用乘法中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 说出下列算式意义并口算结果。24 16 6(2) 口算课本第12页第10题。(3) 计算。6 (4) 指名回答: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
14、行简便运算。(1)(13) 65 ()12指明板演,然后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0.25 3763教师提示后让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评讲。3、分数加减乘混合运算。计算:8 () ()指名回答分数加减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5、下面括号里填上“”、“”或“=”号。 ( ) ( )1 ( )8 ( )6、列式计算。(1) 16的的是多少?(2)与的和的8倍是多少?学生练习后集体讲评,强调计算时能简便要简便。二、深化练习(分组讨论,个别汇报,最后评讲)1、练习第15题。2、第16题两种解法。3、第17题:三、全课总结。第七课时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教学内容:课本p14例1,练习四第15。教学目标
15、: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讲述下列算式的意义。5 x小结:一个数分数 求这个数的是多少。2、列式计算20的是多少? 6的是多少?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一个数分数求这个数的是多少。二、学习新课:1
16、启发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1) 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分析数量关系。(2) 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3) 知道如何找单位“1”。2出示自学题纲,自学例1(同桌可以讨论)(1)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吃了是指吃了什么的?具体说说它的含义?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2)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3) 要求吃了多少千克就是求什么?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该怎样列式?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00千克 100(千克) ? 千克 答:。4课堂练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17、1)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问题。(2) 你认为应着重分析哪个已知条件?(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的)(3)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4) 反馈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由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学生的可知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合唱队的人数占它的,求合唱队的人数就是求44人的是多少。)5小结。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即一个数=多少,也就是单位“1”=几分之几对应的量。)三、巩固反馈1 一只鸭重3千
18、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画图,解答)2 一个排球定价60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篮球价格多少元? (改题: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2倍。)3 对比练习:(1) 甲买书用元,乙买书用去的钱数是甲的,乙买书用去多少元?(2) 甲买书用,乙买书比甲少用元,乙买书用去多少元?提问:两个的意义相同吗?你怎样理解?怎列式?( )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就是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关系式是:单位1的量的对应量。五、布置作业p16页第1至5题第八、九课时分数乘法应用题(二)(连续求一个数的几
19、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p15例2,练习四第68。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2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分析关键句,找准单位“1”。2掌握分析思路,弄清所求问题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口算,并口述第二组算式的意义。(1) (2) 2列式。b的 a的 x的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这里的b,a,x就是什么?(单位“1”)3找出下列各句子中的单位“1”,再说明另一个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1)乙是甲的;
20、(2)甲是乙的;(3)乙的相当于甲; (4)甲的相当于乙;提问:(3)题中怎样求甲?(4)题中怎样求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二)讲授新课:1启发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昨天我们学习了一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是多少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关键是什么?今天学习的是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是多少的应用题。2出示自学题纲,自学例2。(1)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认为着重分析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条件的?怎样画线段图?(2) 要求小新储蓄了多小元?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求小华的钱数?小新的钱数又怎样求呢?3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板书。 18元小亮: 1815(元)小华: 15
21、(元) ?元小新: 18(元)4学生口述想法。5试做p15做一做。要求同桌互说分析过程,再画线段图列式计算。6小结:两步与一步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用乘法计算。不同点:两步的有两个单位1,一步的有一个单位1。因此我们关键是弄清所求问题是求谁的,如果这个谁是已知的就用一步计算,这个谁是未知的,就用两步计算。 三、巩固练习:1p17页(9)要求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最后让学生说想法。2变换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练习。有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明跳的是小强跳的,小明跳的是小亮跳的。小强、小亮各跳了多少下?(1) 找出已知条件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2) 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3) 反
22、馈:120 120为什么用120求小亮跳的?(因为小明的是小亮跳的。)3选择正确列式。(小组讨论完成) 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一本书240页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的多2页,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第二天看的比这本书的多2页,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a240 b.240 c.2402d(240240) e.2402四、布置作业课本16页第6题,17页第10,12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应用题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3:小亮的储蓄箱中的18元,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关键:弄清楚所求问题是求谁的) 18元“1”小亮: 1815(
23、元)“1”小华: 15(元)小新: ?元 或: 1810(元) 答:小新储蓄了10元。第十课时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19例题,练习五。教学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较熟练地写出和说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1听算:4 2思考并回答。以上各题的结果都是几?被乘数与乘数之间有什么不同?二、新授。1导入:以上口算的结果都是1,那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什么数呢?请同学们打开23页,看书1至9行的内容。2回答以上问题后再观察复习题,思考下面问题。 怎样的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呢?3让学生
24、说出复习题中谁是谁的倒数。4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 ( ) 8( ) ( ) 0.4( )5下面各组数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和5 和 和61的倒数是( ),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什么数求出的倒数是整数?7齐读结语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p20练习五。四、作业:21页第9、10、11题。全课板书: 31 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第十一课时 复习整理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内容:课本p22第14、6题,练习六第14题。教学目标:1加深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2巩固倒数的概念,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学
25、重点、难点:分数乘法的意义,简便方法计算。教学过程: 一、听算后并写出前三个式子的意义。8 4 二、整理单元内容。1明确复习内容,板书课题。2根据乘数,把上面算式分成几组。3说出各组的名称、意义和计算方法。边提问、边板书。算式名称意义计算方法 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8 整分 一个数乘以分分 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后回答,决定分数乘法的意义关键是看什么?(看乘数)板书:分数整数几个 (的几倍)一个数分数几的 (的)5练习:列式计算。12个 6什么叫倒数?请举两个例子说明,怎样求倒数?练习22页第6题。7判断(对的打,
26、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所有的整数都有倒数。() 分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大。() 1的倒数比2的倒数大。() 当ab是,a的倒数是() 4米的与1米的一样长。() 7的与7个计算结果相同,列出的式子也相同。() 3和3的结果和意义都相同。() 三、练习:1p23(1)听算2p22(2)笔算, 问:分数乘法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3p22页第4题简便计算。4判断积与被乘数,乘数的关系。 12 积被乘数的有 。积被乘数的有 。积被乘数的有。积0的有。提问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四、作业p23(24)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p22第5题,练习六第510题。教学
27、目标:能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解答有关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判断谁是的单位“1”。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练习p23(5) 2、用算式表示下列各题。3个 是多少? 是多少? 20是50的几分之几? 30是6的几倍?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用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用法。3只列式不计算。(1)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吨,5天用去多少吨?(2)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3天用去几分之几?(3) 一堆煤重5吨,用去,用去多少吨?(4) 一堆煤重5吨,用吨,还剩多少吨?(5) 一堆煤重5吨,用去,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多少吨?(6)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吨,实际每天用去的是计划的倍
28、,实际每天烧多少吨?(7)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吨,实际每天节约,实际节约多少吨?(8)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吨,实际每天烧吨,实际每天烧多少吨?(9) 一堆煤计划每天用,实际每天用的是计划的,实际每天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列式后,比较上下两题,让学生注意分率与具体数量的不同,引起的变化。)二、看图列式少先队员占了?人 一年级有学生162人 图1 (先让学生说出谁是单位“1”的量,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再列式。)板书: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三、解答:p23(6)p24(710)四、小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关键是“找准单位“1
29、”的量,以及问题所对应的分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科书第25页26页的例1,练习七第17题)。教学要求 使用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则,并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转化为乘和道理。教学过程一、 复习1口答下面各题的倒数。2 、1、1、0.42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315=45 1258=1000 3口述下面各式的意义。二、 新授揭示课题: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 出示25页的月饼图。(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 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
30、块?怎样列式?得多少?板书:4=2 (块)2)再看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块?怎样列式?得多少?板书:24=(块) 3) 如果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每个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得多少?板书:2=4(人)(3) 让学生观察比较(板书的)3个式子的已知数和得数。明确:第一个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和4)求它们的积(2),用乘法计算。 第二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与其中一个因数4,求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与其中一个因数,求一因数4,用除法计算。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强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4) 练习:教科书第页做一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31、方法。() 出示例子:把米铁丝平均分成段,每段长多少米?() 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表示)米是米的,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份是,再加上米正好是米。米里面有个米,要把米平均分成段实质就是把个米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米,就是米。板书解法:(米)使学生明白:)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把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这种计算方法有限制条件的,分子必须能被整数整除。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到,把米平均分成段,每段长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米的是多少,所以用来计算。板书解法:(米)() 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
32、娄的倒数。强调:1)被除数不变;2)在“”转化为“”的同时,除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0不能做除数,0没有倒数;4)这种计算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应用普遍。5)练习:教科书第26页“做一做”。3、看教科书第2526页,注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三、 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3题。四、 作业 练习七第2、4、5、6题五、 课外思考 练习七第7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科书第28页29页例2,练习八第14题)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的转化过程。教学过程一
33、、复习1、口算:4 7 10 2 2 182、说一说18的意义。3、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口述算式和结果。() 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二、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8 (出示线段图)(2)推导18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提问: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
34、以要算182,也就是18(千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提问: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2)、1个小时行驶18(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明确:1) 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5,也就是18。2) 185用18代替,因为185=18。(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45千米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强调: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2)18=18,“”转化为“”,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5、三、巩固练习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15=15( ) 10=10( )8=8( ) 9=( )2、列式计算。(1)一堆煤,每次用去,多少次才能用完?(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四、作业 练习八第14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p29例题3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列分数的倒数。 2、计算下列各题。4 9 24 18二、新课1、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提问:按照题意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想一想:
36、分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计算步骤,教师板书)=3教师: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跟整数除以分数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总结:(整数除以分数,被除数不变,把除法转化成乘法,也就是转化成乘原分数的倒数。分数除以分数,也是被除数不变,把除以分数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也就是:(教师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学生看书p29读法则。教学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教师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计算:6 12 做完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第一题是乘整数的倒数,第2、3题是乘分数的倒数。)教师提问:整数能否看成分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教师:前面学过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
37、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否统一成一个法则呢?(可以,这就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教师板书)学生看书p30并读统一的法则。三、巩固练习1、做p30例4前面的做一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法则。2、做练习八第5题第1行的小题。第6题的前两栏的题目。3、做第7题。注意引导学生列式,(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文字题。用除法计算。)4、做练习八的第8题。学生做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想法。5、做练习八第9题。做题前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米?1 吨等于多少千克?1小时等于多少分?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做练习八第1
38、0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提问:这题求什么?分析以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小结:教师先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然后指出:分数除法法则是除法普遍适用的法则。五、作业练习八第5题第2行的小题,第6题的第3、4栏小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列方程解文字题(教科书第30页例4及练习八的第111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教学重点:分析题里所含的数量关系,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教学难点:怎样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 2 3 3 62、列式计算,并口述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2)14的是多少? ( )
39、看作单位1。(3)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二、新授1、板书课题:列方程解文字题2、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 ?(1) 分析数量关系提问:这道文字题与刚才复习时的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只是已知未知不同)硬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为什么?单位1所表示的数知道吗?怎样求单位1所表示的“这个数”?(引导学生用设未知数x的方法来解决)。使学生明确: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由已知:一个数的是,得:一个数=?(2) 列方程解文字题。第一步,设未知数为x。教师板书:解:设这个数是x。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教师板书:x=第三步,解这个方程。教师板书:(略)
40、第四步,检验:(略)第五步:作答3、小结:(1)怎样设求知数?要求单位“1”的量,设单位“1”的量为x。(2) 样根据题意列方程?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2、一个数的1倍等于2,求这个数。四、课堂练习:练习九第12、1619题。五、作业 练习九第1315题。六、课外思考:练习九思考题。让学生发现规律:第(1)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分数的。第(2)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个分数分子的3倍。课题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35页复习、例1、例2及做一做的习题,
41、练习九的第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2、通过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究乘、除法应用题间的内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cai课件、直尺,学生每人准备小尺。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汽车的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填空。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总只数()。甲数正是乙数的,()()男生人数的恰好和女生同样多,()()=()。出示课本复习题,要求学生先独立解答,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回
42、答下面问题,再集体订正。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知道吗?已知单位“1”,怎样求它的是多少呢?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揭示课题。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又如何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读题并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画示意图并由图分析数量关系。 是哪个数量的?以哪个数量为标准把它看作单位“1”? 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单位“1”的是谁?在图中怎样表示?逐步完成线段图。 谁能根据题意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式? 板书等量关系式: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怎样解答呢?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自
43、己列方程解答,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并口述检验的方法。比较复习题与例1,两题在结构和解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反复后回纳小结。结构上:相同点:叙述的事情和数量关系都没有. 不同点:以知条件和问题互相交换.解法上:相同点:都是先确定单位“1”的量. 不同点:复习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例1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用方程解答.教师强调.解答分数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确定好单位“1”,然后分析它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从而确定用什么方法解答。练习。第34页“做一做”,学生自己解答,订正时请23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学例2。一条裤子的价钱是75元,
44、是一件上衣的,一件上衣多少钱?启发学生自己画线段图。题里有几个量?根据题意,如果用线段图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几条线段?先画表示什么价格的线段?为什么?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应画多长?根据是什么?根据老师的提示共同逐步完成线段图。学生分小组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指导。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解题思路。练习。第35页“做一做”,先画线段图,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数量关系式。阅读课本第3435页的内容,着重看书中想的部分。教师强调:例1中的表示的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只要画一条线段即可。例2中的表示一种量是另一种的,要画两条线段.二、 巩固练习1、 练习九第1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分小组讨论,说说把谁看作单位“1”,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怎样,再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 练习九第3题.先让学生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99-2025液体硅橡胶连接器用自润滑型
- 高三数学复习试题与答案要点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英语 含解析
- 材料力学与智能制造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分析方法原理重点基础知识点
- 景点火灾应急预案目录(3篇)
- 计算机软件考试难点突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停水停电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高考数学典型试题及答案
- (一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丙酸铬、淀粉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 光伏发电新能源课件
- 2025年贵州遵义路桥工程限公司招聘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施工方案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49-提高临边防护栏杆有效合格率(清泉建筑)
- 新高考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练第9讲函数中的整数问题与零点相同问题学生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济师考试(中级)试卷及解答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