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如何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 关于“上网成瘾”的教案 八年级(18)班 陈润一、教学目标:1、“上网成瘾”的现象 2、克服“上网成瘾”的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好习惯二、教学方式:交流座谈三、教学要点:“上网成瘾”的现象及克服的方法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谈网络的利弊导入 (二)“上网成瘾”的现象 1 、诱发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和程度等行为、偷钱或盗用别人账号上网等。 2、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3、会出现品行障碍

2、,诱发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4、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5、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6、网络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虽不是洪水猛兽,但却是一把“双刃剑”。当代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 7、

3、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产生现实人际交往萎缩和角色错位的现象;爆炸般的网络信息的挤压揉搓,会加大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专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和吸毒。”“患者的行为与吸

4、毒成瘾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可见,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8、网络欺骗、赌博、色情、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 9、人的心理状况是在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由于人脑细胞使用能力特别强,人对自己所在环境很快会形成一种心理状态,孩子长时间和电脑在一起,他的思维将与电脑的符号式机械思维趋同,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人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和现实生活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不利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况且,网络游戏良莠不齐,暴力和色情游戏充斥着网络,长时间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戏中,对道德观的形成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5、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画面和情景中,很可能会认为现实生活也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潜意识地去模仿。 10、很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与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沟通较差,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诺不能兑现。 (三)讨论交流 1、班级或个人有没有类似现象 2、交流出现类似现象的危害 3、表决心:今后我们怎么办? (四)克服“上网成瘾”的方法 1、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从而分散学生对网络的单一兴趣。不要一味反对学生使用电脑,电脑在当今社会作为一种学习、生活的工具有其独特优势,不能绝对被禁止。绝对禁止孩学生使用电脑并不现实,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 2、 鼓励学

6、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能很好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如何与周围人相处,提高情商。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家长过分地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让孩子一心去学习,照顾孩子无微不至。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出现一个无能的、身心发展不成熟的“畸形”孩子。长大后,他面对烦杂的社会肯定是束手无策,没有任何能力而言,其结果肯定是不适应社会。此种情况下,网络便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逃避社会的“温馨港湾”。 4、提倡家长要与学生多进行有效的沟通。曾有一位女学生倾诉:“不知道怎么了,自从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爸妈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的妈妈一直对我要求很严格,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对我一讲再讲,有时甚至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让人简直受不了;我的父亲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但他也只偶尔问问我的学习,从不与我谈心,也从不带我出去玩。我有时想,我的父母怎么不像其他同学的父母呢?但父母还总是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好。”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忽略了家长与子女的有效沟通,往往达不到家庭教育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