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8.doc_第1页
2011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8.doc_第2页
2011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8.doc_第3页
2011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8.doc_第4页
2011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 现 象 测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24分)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 B响度 。音色 。频率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4.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

2、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A蝙蝠 .海豚 C.猫D大象.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6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3、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9.“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A。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C。 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 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10。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

4、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2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A。1次B。次C。3次D次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第1至1小题每题2分,第16至1题每小题分,共4分)1。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

5、声强弱的等级。14在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5。2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1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某处的深度是 _ m(声音

6、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17.一辆汽车正以10 /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当汽车与峭壁相距70m时鸣一次笛,从鸣镝开始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的距离是 。(当时气温为1)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第18小题3分,第9小题5分,第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共22分)1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 (填“高”或“低”)

7、,这说明音调与_ 有关。19.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 有关;()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 有关2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

8、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

9、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铜600。76铜60.C铜601。0D铜800。6E铜F铜100。6G钢8102H尼龙1.I尼龙101.0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空格处应填上的数字是 、 。且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和分析是: 。(5) 课本上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似,例

10、如 _.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第2题分,第3题7分,第2题分,共2分)22有一个发声体2 in振动30次,求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多少?这声音人耳能听到吗?为什么?2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米/秒).24一架超音速飞机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1.5倍,飞机在20m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当地面上的人刚好听到头顶上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已经离水平方向距离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声现象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234567

11、8910111答案CDDCADBDA二、填空题13. 声源 分贝(dB) 4。 音调 空气 15 固体 振动 16.3 0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月亮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所以不能用此方法来测月地之间的距离1s 660 三、实验题18 一 高 振动的快慢 19 () 振幅 (2) 距声源的距离 (3) 传播方式 20. 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丁。甲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丙说明了发音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1) A B C (即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一组) (2) A F (即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一组)() 80 .02 (材

12、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相同的一组) E G H (4) 调节同一琴弦的松紧程度进行实验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分析比较 (5)(控制变量法)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四、综合应用题2解:发声体振动的时间:t=mi=0发声体振动的次数:N=3106次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这声音人耳不能听到。(1分) 因为25000 Hz20000 Hz,所以这种声音人耳听不到.。3解:喊声传到右面山崖的时间:人到右面山崖的距离:s1=v1=340ms015s51m 喊声传到左面山崖的时间:人到左面山崖的距离:s2=vt2=340m/s025s=85m 山谷的宽度:sss=51m+85m=136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40/s飞机在头顶上方的高度:=20飞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