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龙飞 方之勇 【摘 要】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中风”范畴,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 虚入中,闭阻络脉所致。在治疗中,中医多以祛风化痰通络、补气活血为治则,西医以抗病 毒、营养神经治疗为主,并配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从而减轻面部症状,促进面部功能 恢复。 【关键词】面瘫;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6851 ( ) 09-01 “面瘫”中医称之为“口僻” “口眼涡斜”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 轻者面部肌肉迟缓,口眼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重者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 眉鼓腮,口角下垂,向健侧偏斜。现代
2、医学认为其多由炎症感染,耳源性疾病引起。现将面 瘫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治疗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口僻”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在灵枢经筋中指出风寒、风热之外邪是导致面瘫 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家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面瘫有着不同的认识,刘氏( 1)等认为口僻 乃风寒、风热、湿浊闭阻面络,气血运行失常,经筋失于滋养所致。吴氏(2)等认为情志失 宜为本病之本,外风引动气火,上攻于面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杨氏(3)等认为正气不足是 本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正气不足, 无力推动血行, 气虚血瘀, 血不荣筋, 纵缓不收。 李氏( 4) 对面瘫的认识分为三种: 风邪入脉、 热邪壅滞阳明、 气虚邪中。 根据历代医家
3、对面瘫的论述, 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多责之于风邪,内伤多以正气亏虚,气血不足为主。 2 临床用药 2.1 辨证论治 王氏(5)对于外感面瘫同时辩证为急性期的患者均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 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张氏在 56 名患者中随机分配治疗组 31例患者使用牵正散,对照组 25 例患者用西药,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周氏(6)等对内伤面瘫辩证为气血 亏虚和气虚血瘀的患者使用八珍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在34 例患者使用后,治愈 29 例,好转 4 例,无效 1 例,提示上述中药在内伤面瘫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总之,在面 瘫初期,可使用牵正散加减,方中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
4、明经走头面,善祛头面之风。静止 期可用八珍汤补益气血,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恢复期用方补阳还五汤,方中重 用黄芪,旨在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瘀去络通,且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期 药到病除。 2.2 验方专方 黄氏( 7)等自拟正荣汤治疗面瘫 30 例,与对照组传统针刺治疗比较, 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总有效率 86.7%,提示在疗效上此方明显优于针刺治疗,且正 荣汤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李氏( 8)随机分配 60 例患者,与对照组 30 例针灸治疗相比,治 疗组在针灸的基础上予祛风解毒活络汤, 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 90%, 说明
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黎氏(9)刘氏( 10)分别用三白五虫汤、自拟中药方治疗面瘫 患者,并与口服泼尼松组作对比,发现疗效上有明显优势。孟氏(11)随机分配 32 例患者, 对照组 16 例采用抗病毒、 营养神经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四虫加桂汤, 结果发现 治疗组治愈率 76.47%,对照组治愈率 13.33%,方中桂枝辛温旨在温通面部经络, 血行则瘀去 络通,提示在面瘫的治疗中不应忽视温补药物的使用。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熊氏( 12)等均予对照组患者抗病毒、营养神经、激素治疗,治疗 组在此基础上予牵正散加减, 结果发现中西医联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周氏 (13)等采用 西医
6、(抗病毒、营养神经、激素)及针灸和牵正散治疗面瘫患者,与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 发现治疗组的疗效不仅明显,且缩短了治疗疗程。在面瘫初期,周氏(14)颜氏( 15)等予 抗病毒、营养神经、电针治疗,并分别予火罐、TDP 辅助治疗,结果周氏在一个疗程内痊愈 21 例,有效 8例,提示面瘫患者治疗的越早,疗效越好,时间越短。 2.4 小结 面瘫的病因病机乃正气亏虚, 络脉空虚, 素体感受外邪, 侵犯面部少阳、 阳明 经所致;在治疗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病情越轻效果越好,西醫通常使用激素(抗炎,消 除面部神经炎症) 、营养神经(促进局部代谢)为治法,中医方面着重使用牵正散加减,方中 全蝎为搜风通络之要药
7、,白附子善引诸药上行头面旨在祛风化痰,僵蚕助白附子祛风化痰之 力,又可通络止痉,药虽三味,合用力专而效著;其次侧重于针灸、电针治疗,其可温经通 络,条畅经气运行,以通过刺激面部神经的兴奋性来促进瘫痪肌的功能恢复,临床中通常以 中医和西医治法结合,不仅可减少患者疾苦,也大大缩短了治疗疗程,提高了患者的痊愈几 率。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有着一定的优势,且前景可观,笔者相信随着临床工作 者的不断创新与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将会达到更好的治疗水平,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 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刘岑,任毅 . 口僻的证候特征及病因病机探讨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6( 5);25
8、. 吴冉冉,齐向华 . 从情志论治口僻新释 J. 四川中医, ,32(4); 28. 杨丽霞,吴俊,周贤刚,等 . 基于聚类分析的顽固性面瘫中医病机证候及治法研究J. 四川中医, , 32(10);79. 李学智,梁繁荣,刘保延,等 . 口涡的病因病机探讨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5 (3);174-175. 葛云龙,王恩龙 .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16(2); 周再华,王应芬 . 口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J. 职业与健康, ,23( 5);384-385. 黄海燕,盘雪娇,等 . 自制“正荣汤”湿敷治疗面瘫病的护理观察 J. 内蒙古医药, ; 156. 李梦,苟春雁,吴李莉,等 . 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 23(7); 1261-1262. 黎顺瑜三百五虫汤治疗面瘫 38例J.传统医药,14( 2); 42. 刘素英 . 自拟方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J. 中外医疗, , 7; 109. 孟建新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32 例临床病例观察 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 志, , 20( 8); 727. 熊烈.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医学工程, , 21(12); 112. 周昌胤,袁先平,梁华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个人综合素质自我鉴定
- 反违章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卷英语试题(无答案)
- 电力巡检员考试题及答案
- 点焊工实践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特种树脂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四氧化钒铋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膨胀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头孢呋肟氨甲酸酯项目商业计划书
- 傣族剧目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工厂搬家方案
- 新生儿腹膜透析指南课件
- 监理抽检表 - 08桥梁工程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实验报告2800字】
- 2023机械技术合作协议书
- 郁南县龙运砂场有限公司新建两个2000吨级码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CNG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 【公开课】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会乘坐地铁》PPT课件【幼儿教案】
- DB13-T 5409-2021 微罩面施工技术规范
- 外观检查员 GRR 分析表-通用版及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