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2abstract:21前言41.1选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有关情况)41.2文献综述42研究对象与方法62.1研究对象62.2研究方法62.2.1文献资料法62.2.2访谈法62.2.3观察法62.2.4统计法63.结果与分析83.1男子双打选手发球技战术分析83.1.1发球落点在各区域所占百分比83.1.2发球技战术与本回合胜负的关系93.2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的接发技战术分析113.2.1接发球使用技术所占百分比113.2.2接发球技战术与本回合胜负的关系123.3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第3拍的技战术分析133.3.1第三拍技术使用所占百分比133.4第2-15拍的综合
2、分析144结论与建议144.1结论144.2建议155 致谢156参考文献167附 录17 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技术的分析学生姓名:刘皓翔 指导老师:冷波摘要:本研究以2008年奥运会以后有中,韩,丹麦,印尼,马来西亚五队的第一双打参加的世界重要比赛中前三拍技术为研究对象,将比赛中前三拍的技术,落点及得失分情况以代码的形式录入excel表格中,运用蒋家珍博士所发明的羽毛球技术统计系统,将录入的数据解码后,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所表现出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选手在发接发及第三拍的技术使用,落点及得失分情况差异。经过对26场比赛总计2383个发球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发球频次最高的为发1
3、号区小球(占72.1%),5号区小球次之(占18.6%),6号区后场中间最少(仅占0.6%), 发球到1号区不仅得分率较高,而且使用频次也远远高于其他区位。5号区发球频率也比较高,但是发五号区明显失分率比发1号区高。1号区发球所占比率较高的那名球员,发球总次数会相对较少,此回合得分率也较低。在男双接发球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技术是推压,占47.8%,而推压回合的得分率也较高(52.5%);其次是搓放与拨,分别是25.6%、11.6%,而搓放与拨压更容易使本方在这一分的争夺中最终得分(得分率分别达到57.6%和53.6%)。其他技术的应用均不超过5%。另外,在接发球时运用勾球,此回合的得分率也达到了
4、52%。接发球主动时(第三拍运用挑球,高远),占到22.4%。接发球被动(第三拍运用搓放,拨,杀,扑,封网),占到11.9%。接发球一般(第三拍运用抽,拦截,挡,推),占到62.8%。第三拍男双队员采用最多的是抽球与挑球(分别是29.3%与22.4%),运用拦截和推压的比率也相对较高(14%和13%)。前三拍解决战斗的回合达到19.7%(发球总数减去第四拍总数,再除以发球总数再乘以百分之百),相对于楚小昆于2009年所统计26.7%降低7个百分点。从第3拍开始,挑球、抽球百分比迅速增加,而搓放与推压的百分比骤减,从第4拍开始,杀球,挡球百分比骤升,推压技术使用百分比骤减,从此双方进入杀与挑、挡
5、,或互相抽球的攻防中。 关键词: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an analysis on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of man doubles in badmintonabstract: with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as the techniques of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which is adopted in the badminton games; this paper chose the important world games after 2008 olympic games, involving
6、the team of china, south korea, denmark, indonesia and malaysia. this paper analyzed on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placement and score loss, and put the data in excel in the form of code. with the operation of badminton statistics system invented by dr. jiang jiazhen, this paper has decoded the data a
7、nd shown the data integration analysis in the form of sheet. then it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serve and receiv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lacement and score loss. by analyzing totally 2383 serves of 26 gam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highest of frequency of serve is the 1 area serve (7
8、2.1%), and next with 5 area body hit (18.6%), the least is 6 area in the middle of backcourt(only 0.6%). 1area serve can only get much higher of scoring average, and the frequency is much more bigger than the others. however, the score loss average of 5 area serve is still higher than 1 area serve.d
9、uring the male doubles reception, the most using of technique is push shot (47.8%), which can get more score. the next is lunge strokes (25.6%) and flick (11.6%), and these two techniques can get the final point of one battle of one score. the other techniques are rarely used. in addition, using hoo
10、k, the scoring average can be 52%. when one play is active in reception, the third stroke is lob or clear ball, and it is 22.4%. when one play is positive in reception, the third stroke uses lunge strokes, smash, toss, rush shot and block the net, and it is 11.9%. when it is normal in reception, the
11、 third stroke uses drive, block and push, it is 62.8%.at the most time, the male doubles players usually use the drive and lift (respectively 29.3% and 22.4%), and also they use the block and push shot (respectively 14% and 13%).the total rallies with the first three strokes scoring take up 19.7%, w
12、hich is 7 percentages lower than the research of chu xiaokun in 2009.from the third strokes, the percentage of flip and drive increases rapidly, and it is just the opposite with the lunge strokes and push shot. from the fourth strokes, using of smash and block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but the push
13、techniques are less and less used. then both sides begin with offense and defense by smash, block, lift and drive with each other.key words: badminton; male doubles; the first three strokes1前言1.1选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有关情况)羽毛球男子双打一直是我国羽毛球发展中的弱势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蔡赟、傅海峰获得了第二名,这已是中国男子双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最好
14、成绩,相对于其它四个单项有明显的差距。而羽毛球男子双打是羽毛球运动中速度最快、最具有观赏性的一个单项,在群众羽毛球运动中也是最受欢迎的项目。而在羽毛球男子双打如此快节奏的比赛中,发接发前三拍就成为得分或者占取主动权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预见性、有目的的打好前三拍,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资料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有近10篇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观察2008年奥运会或奥运会之前的比赛录像并进行技术统计并分析研究男子双打发接发第三拍的落点及接球后主动或被动。但是进入新的奥运周期以后,蔡赟、傅海峰在2010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双
15、打第一,说明我国羽毛球男子双打也有一定的变化和进步。目的、意义:统计并分析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现阶段前在双打比赛中前三拍的技术运用情况,帮助教练员指导男子双打运动员训练,同时帮助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提高双打比赛前三拍球的处理能力。统计2008年以后羽毛球男子双打的前三拍技术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的技术特点变化,对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及教练员更好的指导运动员训练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业余羽毛球水平的提高也有指导意义。1.2文献综述 楚小昆在新赛制下羽毛球顶尖男双前三拍效果研究中提到选手在左、右场区的发球落点选择上是有区别的,在右场区发球主要选择5 区小球(45.0
16、1%),在左场区发球主要选择 1 区网前内角 (52.68%)。现今顶尖男双比赛前三拍分出胜负的比例达到了 26.7%。刘智英,郑明辉在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中指出男子双打的发球以1区为主,其次是4区。比赛中发球方除了在发球的力度和时间节奏上产生一些变化外,还可以增加发球落地区域变化,如可以适当多发一些落点在4区的球,以加大对方接发球的压力,从而利用发球来取得第三拍的主动。说明目前双打发球主要以发网前内角小球为主,结合发后场外角球,使发球具有变化。但是对于接发球和第三拍的回球线路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介绍得相对比较模糊。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的研究:楚小昆在新赛制下羽毛球顶尖男双前三拍效
17、果研究1中对2008年奥运会积分前10名的羽毛球男子双打选手在奥运会积分赛期间的相互比赛的重要场次的前3拍进行了技术统计和研究分析。他在本文中提到现今世界顶尖男双选手越来越重视发接发的质量和稳定性,发球的失误率和得分率分别下降到 3.50%和 5.04%。选手在左、右场区的发球落点选择上是有区别的,在右场区发球主要选择5 区小球(45.01%),在左场区发球主要选择 1 区网前内角 (52.68%)。局胜、负方在发球的得分率、接发球的失误率和得分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接发球的质量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处理好接发球是通向胜利的必经之路。现今顶尖男双比赛前三拍分出胜负的比例达到了 26.7%,前
18、三拍已不单单是进攻主动权的争夺,而是对比赛的胜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发球方一、三拍和接发球方二、四拍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提高各种压力下前三拍的稳定性,减少失误率的发生。赵同庆在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2中,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蔡赞/付海峰,马基斯/汉德拉,李龙大/郑在成,李在真/黄志万,陈文宏/古建杰在08年好运会及近几届世锦赛、公开赛的比赛录像进行观看,并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发现发球落点以1、5区为主,所占总体发球落点比例分别为51.4%和38.9%。接发球以4、6区两腰为主,占接发球落点的总比例分别为24.0%和17.7%,5区作为发球方两名选手之间
19、的结合部,接发球落点比例为22.7%,接发球的落点主要分布在这三个区。发球后第三拍以均势为主,其比例为,61.4%,其次是劣势,比例为20.7%。接发球后第四拍以均势为主,其比例为55.6%,其次是优势,为17.0%。说明当今世界优秀男子双打比赛中,在前四拍内,主要以均势为主。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的研究:刘智英,郑明辉在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3中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双打现役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发球的技术和落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在当前世界较高水平的男双比赛中,防守和反击技能的普通提高,男子双打的发球以1区为主,其次是4区。比赛中发球方除了在发球的力度和时间节奏上产生一
20、些变化外,还可以增加发球落地区域变化,如可以适当多发一些落点在4区的球,以加大对方接发球的压力,从而利用发球来取得第三拍的主动。饶宝建,孔庆霞在关于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及稳定性的技术分析4中对2003年到2004年各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的羽毛球男双比赛进行观察,并对发球技术及落点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目前世界高水平男子双打发球以1号区为主,结合2号区和前后场的落点变化。高水平的双打发球,从时间上也有变化。高水平的双打发球稳定性在比赛中至关重要。我队运动员发球技术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目前应从1号区发球入手,提高稳定性。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接发球的研究:李森在中国羽毛球男双与国外优秀选手发接发技
21、战术的比较研究5中对2003年中国公开赛、马来西亚公开赛、印尼公开赛及2003年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对国外选手比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提出我国选手应该抓住接发球有利时机采用快速扑两边、扑中路、扑中路半场、轻拨两边半场等办法,争得主动或直接得分。这一原则是要根据对方发过来的球的质量情况,立即做出判断,并采用有效的技术去争取主动权,而不能一成不变地采用一种死板而固定的接发球技术和路线。关于羽毛球男子双打第三拍的研究:仲达,解祥梅在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第三拍技术的探讨6中对2006年世界羽毛球五星级以上赛事中的7场男子双打冠亚军决赛(共7场15局)录像进行观察,统计与分析。得出当今世界级羽
22、毛球男双选手的接发球效果以主动的情形为主,其比例占66.5%。发球方要想取得主动机会,除了提高发球质量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外,还可以通过第3拍的处理来争取主动,抢得先机。当接发球主动时,第3拍的效果以一般居多,其次是被动。当接发球一般时,第3拍的效果则以一般为多数;当接发球被动时,第3拍的效果则以主动为多数。所以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运动员应具备前3拍的意识,加强第3拍的前场封网及后场反抽反挡过渡的能力。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前3拍处理技术的训练,提高化解被动局面的能力,以赢得胜利。田俊宁在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方通过第3拍争取主动的研究7中以2001年世界锦标赛、中国公开赛、2002年汤姆斯杯赛、全英
23、锦标赛4项赛事中男子双打比赛的现场统计记录和录像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综上所述,羽毛球双打项目的接发球路线尽管复杂多变,但仍有其规律性可循,发球一方应当根据接发球的规律,有意识地发球。发球一方只要避免盲目和随意发球,在有预判准备的情况下,通过高质量的第3拍攻击,摆脱被动,争取主动,扩大战果和拿下关键分,都是可以实现的。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羽毛球各世界重大赛事(如世锦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等)中的四分之一、半决赛、决赛录像中的前三拍技术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了解国内外对羽毛球男
24、子双打的研究现状,为选题、设计研究方法提供帮助。2.2.2访谈法访问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教练周志辉,戴劲,冷波,黄慧4位老师,界定好羽毛球男子双打前三拍技术的种类以及判别方法。2.2.3观察法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羽毛球各世界重大赛事(如世锦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全英公开赛等)中的重要比赛场次(如有中国,韩国,丹麦,马来西亚,印尼队的第一双打参加的四分之一、半决赛、决赛)的录像,抽取其中26场比赛进行观察,尤其注意观察录像中的前三拍中使用的技术、落点、主被动情况及与得失分的关系。2.2.4统计法通过观察录像,统计比赛中的各项技术的数据,并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出各项技术的数据。因为本次研究统
25、计量较大,我和另外几名同学共同完成26场比赛的数据统计录入,我做其中6场比赛的数据统计,这6场比赛分别为:比赛名称运动员名称比赛场次2010年汤姆斯杯羽毛球赛蔡赟 傅海峰vs古健杰 陈文宏男双半决赛2010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蔡赟 傅海峰vs古健杰 陈文宏男双决赛2009苏迪曼杯蔡赟 傅海峰vs古健杰 陈文宏男双半决赛2009年瑞士羽毛球超级赛蔡赟 傅海峰vs古健杰 陈文宏男双半决赛2010 韩国羽毛球公开赛蔡赟 傅海峰vs郑在成 李龙大男双决赛2010广州亚运会蔡赟 傅海峰vs郑在成 李龙大男双1/4决赛2.2.4.1统计指标的界定针对本研究的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羽毛球界常规技术统计方法
26、惯例为基础,仍延用以往的指标界定。击球的效果均以对方下一拍的击球状态来判定(失误除外)。2.2.4.1.1 接发球得分:接发球使发球方第三拍失误(第三拍击球下网、出界或未击到球)。2.2.4.1.2 接发球主动:接发球使发球方第三拍挑、击高球。2.2.4.1.3 接发球一般:接发球被对方平推挡或平抽。2.2.4.1.4 接发球被动:接发球被对方扑、封、吊、杀或放网前小球。2.2.4.1.5 接发球失误:接发球击球下网、出界、未击到球或接发球违例。2.2.4.1.6 第三拍:发球方在发球之后的下一拍击球。2.2.4.1.7 第四拍:接发球方在接发球之后的下一拍击球。2.2.4.1.8 第三拍得分
27、:第三拍使对方下一拍失误(第四拍击球下网、出界或未击到球)。2.2.4.1.9 第三拍主动:第三拍使对方下一拍挑、击高球。2.2.4.1.10 第三拍一般:第三拍被对方平推挡或平抽。2.2.4.1.11 第三拍被动:第三拍被对方扑、封、吊、杀或放网前小球。2.2.4.1.12 第三拍失误:第三拍击球下网、出界、未击到球。2.2.4.1.13 局胜方:每一局比赛的胜方。2.2.4.1.14 局负方:每一局比赛的负方。2.2.4.1.15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发球落点示意图:3 6 44 6 32 5 11 5 2发球示意图:接近前场中线的为1号区,接近前场边线的为2号区,在1号和2号区间的是5号区,这
28、三个区域位置又称为前场区,接近后场中线的为3号区,接近后场边线的为4号区,在3号和4号区之间的是6号区,这三个区域位置称为后场区。双打发球技术可分为:(1)反手网前球 (2)反手平高球 (3)反手平快球 (4)正手高远球 (5)正手网前球 (6)正手平高球 (7)正手平快球2.2.4.2 观察记录表格的设计本次统计所用的录入表格采用蒋家珍博士的羽毛球统计系统,在excel表格中录入,录入结束后,在根据研究内容和本研究的观察指标,研究设计出观察表格样表,经过几次试记、修改,确定正式观察表格,录入表格和观察表格见附录。2.2.4.3观察记录将收集的所有比赛资料存入计算机,正式观察记录时,用暴风影音
29、播放软件进行播放,此软件可慢放和逐帧播放,若有疑问就立即回放,反复观察、确认后再录入。其次,笔者每次正式观察记录的时间均不会超过二小时,不致于产生疲劳现象。3.结果与分析3.1男子双打选手发球技战术分析3.1.1发球落点在各区域所占百分比3.1.1.1总体分析表格3-1-1发球落点1号区2号区3号区4号区5号区6号区总计频次1719585593443152383百分比72.1%2.4%2.3%3.9%18.6%0.6%100.0%通过对26场比赛的观察统计,共有2383个发球。如表格3-1所示,发球频次最高的为发1号区小球(占72.1%),5号区小球次之(占18.6%),6号区后场中间最少(仅
30、占0.6%),说明男子双打发球以发内角和追身小球为主,结合偷发3、4区的后场球牵制对手。前场球发球比率占到93.1%。3.1.1.2每对组合的分析表格3-1-2组合1号区2号区3号区4号区5号区6号区总次数蔡赟傅海峰80.7%2.5%4.1%6.1%5.9%0.7%591古健杰陈文宏58.8%2.0%0.2%1.5%37.1%0.5%604基多亨德拉84.5%1.1%2.5%1.7%9.3%0.8%355李龙大郑在成73.6%2.4%0.2%3.8%19.6%0.5%613鲍伊摩根森61.8%5.5%9.1%8.6%14.1%0.9%220从表格3-1-2可以看到,每对组合的发球都是以1号区为
31、主,尤其是蔡赟傅海峰组合和基多亨德拉组合,在1号区的发球率分别达到了80.7%和84.5%。而发球比率第二高的区域基本都是5号区,所以可以看出,在接发各对选手的发球时,主要注意力应该放在前场内角和5区球上。而在偷发后场方面,各组合更多选择偷发4号区,即发后场外角球,这也是因为平时发球以前场内角为主,而后场外角球与前场内角球距离最远,偷发效果也就更好,所以在接发球防对方偷发后场球时,应更多注意对手偷发后场外角球。古健杰陈文宏和的发球变化相对较多,他们在5号区小球的使用上较其他选手都多。所以在与其比赛时,应更多注意他们在发网前球的变化。鲍伊摩根森组合在发3、4、6号区球的比率分别达到9.1%、8.
32、6%和0.9%,后场发球率达到18.6%,比其他组合高出10余个百分点(比蔡赟傅海峰高出7个百分点),说明这对组合在发球时,比较喜欢偷发后场,偷发后场也是他们的主要发球战术之一,所以在与其比赛时,应多注意对手偷发后场快球。3.1.1.3每名队员的分析表格3-1-3队员1号区2号区3号区4号区5号区6号区总次数蔡赟77.9%1.3%5.1%6.7%8.0%1.0%312傅海峰83.9%3.9%2.9%5.4%3.6%0.4%279陈文宏52.5%2.0%0.3%2.0%42.4%0.7%297古健杰64.8%2.0%0.0%1.0%31.9%0.3%307亨德拉90.4%1.2%0.6%2.4%
33、4.8%0.6%167基多79.3%1.1%4.3%1.1%13.3%1.1%188李龙大72.4%1.0%0.0%0.3%25.9%0.3%293郑在成74.7%3.8%0.3%6.9%13.8%0.6%320摩根森59.5%4.8%10.3%8.7%16.7%0.0%126鲍伊64.9%6.4%7.4%8.5%10.6%2.1%94从表给3-1-3中的数据中可知,各运动员的发球,都是呈现以1号区为主,5号区次之的规律来发球的。另外把同队两名运动员在1号区发球百分比和发球总次数作比较时可以发现,1号区发球所占比率较高的那名球员,发球总次数会相对较少。发球总次数较少的,说明这名运动员连续发球的
34、次数较少,也就说明在这名运动的发球回合中,得分回合相对较少。所以在发球时,应避免发球落点太过单一,发球落点变化多,对己方本回合占据主动更加有利。3.1.2发球技战术与本回合胜负的关系3.1.2.1总体分析表格3-1-4发球落点失分回合得分回合总频次4号区49.5%50.5%933号区50.9%49.1%551号区53.2%46.8%17196号区53.3%46.7%152号区53.4%46.6%585号区59.4%40.6%443可见,从总体上讲,发4、3号两个区的得分率最高(分别是50.5%和49.1%),发5号区的的得分率最低(40.6%)。发4、3号两个区属于偷后场,以发球的变化性与突然
35、性使对方陷入被动。这种战术虽然实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如果对手已有所准备,不但己方无法取得主动,反而给对方形成中场杀球的机会,使己方直接失分或陷入被动。发球到1号区不仅得分率较高,而且使用频次也远远高于其他区位。5号区发球频率也比较高,但是发五号区明显失分率比发1号区高。6号区发球最少,得分率也相对较低,说明偷发6号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偷发6号区时,发球角度不大,很容易让对手抓到中场直接杀球的机会。所以,男双比赛中,发球以1号区为主,配合以3、4号区的偷袭,是较为常见也是效果最好的发球战术。3.1.2.2每对组合的分析表格3-1-5发球位蔡赟傅海峰古健杰陈文宏基多亨德拉李龙大郑在成鲍伊摩根
36、森总计失分得分次数失分得分次数失分得分次数失分得分次数失分得分次数总次数1号区52.247.847756.143.935553.047.030049.950.145160.339.713617192号区53.346.71575.025.01250.050.0426.773.31566.733.312583号区58.341.7240.0100.0133.366.790.0100.0155.045.020554号区41.758.33666.733.3950.050.0652.247.82352.647.419935号区57.142.93559.440.622457.642.43363.336.71
37、2048.451.6314436号区25.075.0466.733.3366.733.3333.366.73100.00.0215在最多的发1号区回合中,只有李龙大郑在成组合的得分率高于失分率(得分率50.1%),而鲍伊摩根森组合的得分率远低于失分率(得分率39.7%),说明鲍伊摩根森在发1号区小球的劣势很大,其他三对组合的得分都略低于失分(得分率分别为47.8%,43.9%和47%),而本身发球方就处于被动较多,所以其他三对组合的发1号区小球并不算他们的弱项。而在相对较多的发5号区小球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古健杰陈文宏组合和李龙大郑在成组合选择发此区比较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他们在选择此区的
38、发球时应更加谨慎,相对减少5号区发球数量,而鲍伊摩根森组合在5号区发球效果较好,得分率达到了51.6%,但这对组合在此区的发球数量较少,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相对增加对5号区的发球。通过观察3、4、6号区的发球得分率可以看出,在偷发后场的效果来说,蔡赟傅海峰组合和李龙大郑在成组合较好,而其他三组队员的效果相对较差,所以蔡赟傅海峰组合和李龙大郑在成组合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偷发后场,为自己创造有利形式,这也是蔡赟傅海峰组合常见的一种发球战术。而在2号区的发球方面,只有李龙大郑在成在发2号区时,得分会比较多,所以在和李龙大郑在成比赛时,也应注意他们发外角小球,避免他们偷发外角而使自己处于被动。3.2羽
39、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的接发技战术分析3.2.1接发球使用技术所占百分比表格3-2-1击球技术推压搓放拨勾拦截推挑杀高远抽扑挡点杀反手高高吊总计频次10915852651009160332898522222284百分比47.825.611.64.44.02.61.41.20.40.40.20.10.10.10.1100.0可见,在男双接发球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技术是推压,占47.8%,其次是搓放与拨,分别是25.6%、11.6%。其他技术的应用均不超过5%。值得注意的是,拦截、杀、高远球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0%、1.2%、0.4%,这三种接发球技术基本上是应对对方发到后区的球,说明在男双发球与接发球
40、战术中,由于对方发后场应用的次数少且比较突然,所以接发球方通常来不及迅速后撤起跳杀球,而是更多地运用拦截技术;而反手高远与反手高吊也是针对后场发球的,所占百分比均为0.1%,这说明,男双的发球偷后场,对方基本上可以通过拦截与杀球来应对,只有在对方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其陷入被动,用高远球、或吊球来过渡。从表中数据可见,推压,搓放,拨,扑这四项前场技术使用在接发球中一共占到85.1%,而在后场技术中,杀,点杀一共占到1.3%,也就是说接发球使用的主动下压技术一共占到86.4%,说明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发球方是处于不利一方的,而接发球方是处于有利一方的。3.2.2接发球技战术与本回合胜负的关系表
41、3-2-2击球技术得分回合失分回合得分回合百分比失分回合百分比总计推压57351852.5%47.5%1091搓放33724857.6%42.4%585拨14212353.6%46.4%265勾524852.0%48.0%100拦截424946.2%53.8%91推273345.0%55.0%60杀141450.0%50.0%28挑132039.4%60.6%33总计1200105353.3%46.7%2253(注:因为原表格中数据太多,此处只列出累计使用次数达到10次以上的技术进行分析。)可知:在男双比赛的接发球中,推压的使用频次最高,在接发球推压回合中,得分率也比较高,达到52.5%。但与
42、推压相比,搓放与拨压更容易使本方在这一分的争夺中最终得分,得分率分别达到57.6%和53.6%。接发球使用搓放与拨,意味着更快更主动地压上、使对方更多地陷入被动挑球,因而为己方创造更多的杀球机会。另外,在接发球时运用勾球,此回合的得分率也达到了52%,所以在接发球时,除了选择推压后场,回球以网前小球为主是最应优先考虑的选择,因为在回网前小球后,能更有利于第四拍及以后的下压,为己方占据主动。而接发球选择挑球时,失分远高于得分,所以在接发网前小球时,应该主动上抢,尽快夺得下压主动权。而在对方选择偷发后场时,杀球无疑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如果已经失去了杀球的最佳时机,也应尽量选择高吊,如果只能拦截,那此
43、回合更多的情况下就会显得被动。所以,在接发球时,我们应该以主动快抢网前为主,注意力尽量放在网前,在接发球时尽可能的选择推压对手或回网前小球,一旦将球挑起,就等于将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中,这样己方在此回合就会很不利了。3.3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第3拍的技战术分析3.3.1第三拍技术使用所占百分比表格3-3-1拍数抽挑拦截推压挡搓放拨杀扑封网总次数第三拍29.322.414.013.06.53.63.42.52.20.22138可知,第三拍,也就是发球后回击对方的接发球时,男双队员采用最多的是抽球与挑球,分别点29.3%与22.4%。这与接发球时更多运动员选择推压和网前小球为主有关。相比较而言,抽球比挑
44、球更为主动,因而,哪对组合采用抽球的比率越高,越容易赢得主动,而哪对组合采用的挑球越多,越容易陷入被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哪一方的接发球迫使对方更多地采用挑球技术,说明接发球越成功。另外,运用拦截和推压的比率也相对较高(14%和13%),但一般拦截球不具有太大威胁性,所以尽可能运用杀球或抽球,对之后采取主动更有帮助,而网前的推压会有利于进攻,所以前场运动员应尽量盯紧网前,为之后采取主动提供帮助。另外,第三拍运用挑球时,说明接发球主动,占到22.4%。当第三拍运用搓放,拨,杀,扑,封网时,说明接发球被动,占到11.9%。第三拍运用抽,拦截,挡,推时,说明接发球一般,占到62.8%。说明接发球方还
45、是相对主动,但是随着现在运动员第三拍能力的加强,接发球方的主动优势并不明显,更多情况下双方在第三拍后进入平抽挡相持阶段。3.4第2-15拍的综合分析从第4拍开始,双方进入了相持拍,因为综合分析4-15拍的技术运用,并比较4-15拍与2、3拍的异同点,能更清楚地分析男双比赛的场上技战术运用规律。表格3-4-1第几拍拨抽搓放挡高吊高远勾拦截扑杀挑推压总计211.60.425.60.10.10.44.44.00.21.21.447.8228433.429.33.66.50.40.21.114.02.22.522.413.0213841.628.91.910.52.90.20.810.91.523.1
46、11.54.2191450.934.32.715.11.70.30.74.91.312.519.43.3167861.222.94.313.32.00.31.09.11.422.614.05.1147570.924.83.415.82.20.22.26.81.215.820.04.5128881.422.05.412.73.00.62.38.21.419.615.15.0114290.723.15.711.63.30.21.86.60.816.022.25.01009101.620.54.811.43.20.41.27.31.323.217.74.2902110.923.04.512.73.5
47、0.51.97.80.616.222.13.1797120.818.75.512.52.90.31.18.11.325.115.45.1712130.524.14.212.62.00.31.27.50.615.624.04.8642140.918.84.511.13.50.51.28.71.725.919.12.6576150.422.75.512.03.60.41.85.51.017.024.52.8507注:表格中使用数据除总计外,均为使用技术次数的百分比。由表3-4-1可知:第3、4拍属于几项重要技术的分水岭,从第3拍开始,挑球、抽球百分比迅速增加,而搓放与推压的百分比骤减,从第4拍开始
48、,杀球百分比骤升,从此双方进入杀与挑、挡,或互相抽球的攻防中。与接发球47.8%的推压技术使用百分比相比,从第4拍开始,推压技术使用百分比仅在2-6%之间。挡球技术在第2拍仅为0.1%,第三拍上升到6.5%,从第4-15拍,一直维持在1016%之间,使用比率也比较高。后场技术的使用中,杀球从第2、3拍的不足3%上升到第4拍的23.1%,之后一直在10%以上,而高吊仅作为杀球的辅助手段使用,高远球则极少采用,2-15拍均不超过0.5%(0.6%)。而前三拍解决战斗的回合达到19.7%(发球总数减去第四拍总数,再除以发球总数)。所以从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前三拍主要作为一个回合球的准备阶段,为第四拍及
49、以后的球打好基础,从第四拍开始双方进入攻防阶段,前三拍更快的占据主动,对之后的攻防阶段就更为有利,所以前三拍是一回合球的基础,要赢的一分球,甚至整场比赛,打好前三拍是很重要的一步。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发球频次最高的为发1号区小球,5号区小球次之,6号区后场中间最少, 发球到1号区不仅得分率较高,而且使用频次也远远高于其他区位。4.1.2在男双接发球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技术是推压,而推压回合的得分率也较高;其次是搓放与拨,而搓放与拨压更容易使本方在这一分的争夺中最终得分。接发球主动高于被动。4.1.3第三拍男双队员采用最多的是抽球与挑球,运用拦截和推压的比率也相对较高。4.1.4前三拍
50、解决战斗的回合为19.7%。从第3拍开始,挑球、抽球百分比迅速增加,而搓放与推压的百分比骤减,从第4拍开始,杀球,挡球百分比骤升,推压技术使用百分比骤减,从此双方进入杀与挑、挡,或互相抽球的攻防中。4.2建议4.2.1在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中,想要赢取胜利,打好前三拍仍然是重中之重,在训练中,应注重前三拍争抢的训练,重点加强前三拍的意识训练。4.2.2对于发球,应该以发1区小球为主,结合偷发后场牵制对手。比赛时应注意发球落点的变化,不能太过依赖发1区小球,这样容易被对手接发球抓抢网前球。4.2.3接发球质量对比赛胜负有很大影响。接发球方一般主动较被动情况多,在接发球时,应更多采用搓放,拨,推压技术,这样能尽快迫使对手将球挑起,为己方争取主动。所以在训练时,应注意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