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伪引导”正视主导性_第1页
拒绝“伪引导”正视主导性_第2页
拒绝“伪引导”正视主导性_第3页
拒绝“伪引导”正视主导性_第4页
拒绝“伪引导”正视主导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当下的语文课堂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语境下, 常会出现教 师“不知引向何方”“不知导在何处”等现象, 在课堂上教师常 常找不到自己准确的定位。 究竟该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拒绝 课堂的“伪引导”?一、常见问题及分析(一)天马行空教师引导的虚化,缺乏目标意识【案例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在自己感受深的句 子旁写上批注。(学生阅读、批注)师:谁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小女孩想把腿给作者,她很天真。 师:是的。还有呢? 生:有人捐给了明明眼角膜,她复明的机会很大。 师:对。你来说。生:想起明明,作者就

2、非常地感动。 师:是的,作者非常地感动。还有其他感受吗? (学生一时没有人举手)【问题分析】 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常会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批 注,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度的对话。 可在现实的阅读批注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是学生的回答,教师都是赞同的。且不 管这样的回答是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还是不着边际的答非所 问,如果教师不加指导, 不展开深度的追问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 认识,不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 任由学生天马行 空式地感悟,任性地浅阅读,教师的引导就形同虚设,课堂学习 就迷失了方向。教师的引导, 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教师的语言要基于学 生的发言,展开有效的对话,进行适度

3、提升,引导学生把目光聚 焦文字、文本,读懂语言背后的意思。课前的预设要充分,要基 于学生的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教 学的研讨。这样的引导才是有的放矢, 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层次。 只有心中有目标, 才不至于让教师的引导变得虚化, 才能真正体 现教师的价值定位。回顾上述案例, 当学生说到“明明很天真”时, 教师是否可 以追问: “说说看, 为什么天真呢?这天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她的天真呢?”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对 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此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课堂学习效果。(二)喧宾夺主教师引导的异化。隐匿课堂主体【案例 2】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片段

4、师:默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李时珍生活“苦”的句子。 (学 生自由读书)同学们找到了哪些句子?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体会到 的。师:是啊,他带着弟子,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 几个月了,你们说辛苦不辛苦?生:辛苦!师:还有哪些句子呢?(一时没有学生举手)师:看老师找的句子。(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师:你们看,住在这挂着厚厚蜘蛛网、长满青苔的地方,辛 苦吗?生:辛苦!师:让我们来读出这种辛苦!除了 “住”的辛苦,大家看, 他们吃的是什么?生:干粮。师:辛苦吗?生:辛苦!【问题分析】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环 节中,看似教师尊重了学生,

5、其实教师在不自觉当中,惯性地进 行着说教,掌握着话语权。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满堂问,满堂灌。 教师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替代了学生的阅读认知,剥夺了学生学 习、体会、探索的机会,学生成了课堂的配角。案例中,学生的发言重复着“辛苦”, 但只是评价教师的问 题。作为教师,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 “教”。教师的引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多从学生的学习角度 去思考,教师的引导才能回归,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凸显。回顾上述案例,其目的是要让学生经过自我学习的历程, 通 过语言的习得去感受李时珍师徒的辛苦。 在学生一时不会回答的 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包办,而应让他们再读一读文本。即便要告 诉,也应该是

6、点到为止,引导学生积极言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 的作用。(三)虚晃一枪教师主导的弱化,忽视方法指导【案例 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呢? 生:为什么要抱母亲?生:怎么抱母亲的呢?生:第一次抱母亲的结果是什么?师:今天,我们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这篇 课文,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遗憾的是,接下来的教学完全抛弃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回到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状态,更没有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 学习这篇课文)【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知道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经常看到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时

7、, 会出示学习 要求,提醒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可这些学习要求,却 仅仅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走过场。 教师并没有按照这些学习方 法去引导学生学习。 方法的指导形同虚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 帮助的作用。我们知道真正的方法指导, 不是把文字写在黑板上、 出示在投影上,而是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不 着痕迹地引导,给予学生豁然开朗的顿悟。 因此,方法 的指导应落实在教师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中, 彰显在每一 个教学细节处。否则,教师的引导便是虚晃一枪,根本没起到应 有的作用。(四)模棱两可|_ 教师引导的钝化,价值导向缺失【案例 4】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 师:你

8、对狐狸有怎样的看法呢? 生:我认为狐狸很狡猾,它对乌鸦说好话,其实是在欺骗乌 鸦。生:我觉得狐狸还是有点聪明的,如果不聪明的话,怎么会 骗到肉呢?师:是的呀!(教师点头认可)【问题分析】我们经常听到, 教师会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鼓励学生从 不同角度去思考的名义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 听一位教师谈起 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愚公如此辛苦地移山,花费大 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如重新买一套房子。再说,他的移 山破坏了环境,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可见,他真的是位“愚公”。 面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 考而给予夸奖。我们说,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阅读体验的基础上, 理应对

9、文本价值的解读有着主流引导。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 学生呈多元化发展,对事物有着多样的认知,这是发展的必然。 当面对个性丰富多彩、有着自己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的学生时,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再怎样多元,再怎样尊 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当课堂上缺乏对主流价值的正确判断,缺乏 对真善美的认同时,教师应作出自我的价值判断, 进而引导学生 进行这样的价值探讨。二、实践与对策(一)设计“小研究”。让教师引导更有深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前置性的小研究”。 这样的“小研究” 专题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也可以是个别小组与教师合作承担研究 专题的选择等

10、等。比如学习课文最佳路径时,教师可自行设计“小研究”, 也可选择与学生合作设计“小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布置,引 导学生以研究的视角去读书。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走进课堂, 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让教师的引导更有深度。只有这样的教学, 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回顾课堂,在教学时,我提出问题: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 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你觉得这个最佳路径的 设计成功应该感谢谁呢?在这一组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对课文进 行了自主的建构与探究, 每个学生、 每个小组都展开了属于自己 的阅读思考。(二)激活“小伙伴”。 ?教师引导更有力度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

11、要善于激发“伙伴学习”, 改变 单向度的提问,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提问中成为别人的学习 同伴。对于那些已经会的, 或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习就会的地方不 需要组织“伙伴学习”, 只有那些需要碰撞、 需要探讨的学习环 节才需要“伙伴学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重 点、难点上引导学生进行“伙伴学习”, 给他们提供一个最佳学 习场。“伙伴学习”给学生打造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创设了一个社 会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小组里能够大胆地、轻松地各抒己见, 使其个性得到张扬。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小伙伴”是学生学习 生活中的重要资源。(三)提供“小支架”。让教师引导更有效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予学

12、生学习的“小支架”, 以便学生 更好地学习。 这样的“小支架”可以是情境的创设, 可以是知识都是让教使哗背景的介绍,也可以是一组高质量的问题串凡此种种, 为了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支架”学习得更深入一点, 师的引导更有效度。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黄果树瀑布, 在引导学生说打比方的句子时, 给予学生情境的“小支架”, 得引导更有效度。师:“晔哗”的水声还像什么呢?如果我们来打个比方, 晔的水声可比作什么呢?生:马蹄声。师:(追问)多少匹呢?连起来说一说。生:哗哗的水声像千万匹马的马蹄声。生:鸟鸣声。生:读书声。(学生的言语一时陷入停顿)师:假如,这个时候,我们来到一座拥有千万人的体育场, 我们会听到什么样的响声呢?又会听到怎样的水声呢?生:哗哗的水声像千万人的欢呼声。生:哗哗的水声像千万人的呐喊声。生:哗哗的水声像千万人的加油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