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名词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1页
传热学-名词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2页
传热学-名词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3页
传热学-名词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 传热学名词解释 1. 热传导: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其自 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2. 导热系数入: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温差时,在它的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时间的导热量。 其单位为W/(m?K) 3. 热对流:流体内部,只依靠有温差流体微团的宏观掺混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 4. 对流换热:流体在与它温度不同的壁面上流动时,两者产生热量交换,这一热量传递过 程称为对流换热过程 5. 对流换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h :单位面积上,流体与壁之间在单位温差下及单位时 间内所能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i?K) 6. 传热过程:冷热两种流体

2、隔着固体壁面的换热,即热量从壁一侧的高温流体通过壁传给 另一侧的低温流体的过程 7. 传热系数k :单位时间,单位壁面积上,冷热流体间温差为1C时所传递的热量。单位 为 W/(m?K) 8. 热阻:热量传递路径上的阻力,反映了热量传递过程中热量与温差的关系;单位面积的 导热热阻Rx=少入,单位为(m2 K)/W;总面积的导热热阻 R=(入A),单位为K/W 9. 辐射换热:物体间靠热辐射进行的能量传递称为辐射换热 10. 温度场: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的总称 11. 温度梯度:沿等温线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与发向距离的比值 12. 等温面: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所构成的面叫做等

3、温面 13. 热流密度矢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定义等温面上某点, 以通过该点最大热流密度的方向为方向,数值上正好等于沿该方向热流密度的矢量称为 热流密度矢量,简称热流矢量 14. 热扩散率(热扩散系数,导温系数)a: H (p Cp)称为热扩散率,热扩散系数,导温 系数,单位为m2/s,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15. 稳态导热:物体的温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导热过程称为稳态导热 16. 临界热绝缘直径: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17. 肋片效率n f: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下,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定整个肋片表面

4、都处在肋 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的比值 18. 接触热阻:当导热过程在两个直接接触的固体之间进行时,由于固体表面不是理想平整 的,所以两固体直接接触的界面容易出现点接触,或者只是部分的而不是完全的和平整 的面接触,这时就会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的热阻,这种热阻称为接触热阻 19. (导热)形状因子:将有关涉及物体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因素归纳在一起,称为形状因子 20. 非稳态导热: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21. 瞬态导热: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加热过程)或降低(冷却过程),在经历相当长的时 间之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近于周围物体的温度,最终达到平衡,这样的过程称为瞬态 导热,即为加热或冷却过程 22.

5、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温度按照一定的周期发生变化的导热过程 23. (瞬态温度变化的)正常情况阶段:经历不规则情况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始温度的 影响逐渐消失,此时物体内部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称为正常情况 阶段 24. 集总参数法:当Bi0.1时,可以近似地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 热热阻,认为物体温度均匀一致的分析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25. (材料的)蓄热系数:一 - ,.,它表示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1C时,导入物 体的最大热流密度 26. 傅立叶准则:W齊,它是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 27. 毕渥准则:Bi=h 3,它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3入与物体

6、表面对流换热热阻1/h的比 值 28. 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流动称为自然对流 29. 受迫对流:流体因受外力作用产生的流动称为受迫对流 30. 混合对流: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并存的流动称为混合对流 31. 流动边界层:黏性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紧挨壁面处将形成极薄的,具有很大速度梯度 的流动边界层 32. 热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之间有温差时,在紧挨壁面处会出现极薄的,具有很大温度梯 度的温度边界层,又称热边界层 33. 物理现象相似:在同一类物理现象中,凡相似的现象,空间各对应点的同名物理量分别 成一定的比例 34. 雷诺准则:Re=ul/ v它的大小表征了流体流

7、动时惯性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35. 努谢尔特准则:Nu=hl/入,它表征壁面法向无量纲过于温度梯度的大小,而此梯度的大 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 36. 格拉晓夫准则:Gr=(g t a l3)/v2,表征了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37. 普朗特准则:Pr=v/a,它的值反映了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 38. (流动、热)进口段:流体从进入管口开始,需经历一段距离,管断面流速分布和流动 状态才能达到定型,这一段距离通称进口段 39. (流动、热)充分发展段:流体经过进口段后,流态定型,流动达到充分发展,称为流 动充分发展段 40. (自然对流换热的)自模化现象:对于自然对流

8、紊流,其表面传热系数与定型尺寸无关, 该现象称自模化现象” 41. 膜状凝结:当凝结液能很好地湿润壁面时,凝结液将形成连续的膜向下流动,称为膜状 凝结 42. 珠状凝结:若凝结液不能很好地湿润壁面,则凝结液将聚成一个个液珠,称为珠状凝结 43. 沸腾:液体在受热面的加热下,液体内部产生气泡的相变过程称为沸腾 44. 沸腾温差(过热度):饱和沸腾时,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 45. (饱和、过冷、泡态、膜态)沸腾:一定压强下,当液体主体为饱和温度ts,而壁面温 度tw高于ts时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若主体温度低于ts,而壁面温度tw高于ts的沸腾 称为过冷沸腾;热量依靠自然对流过程传递到主体,蒸发在液体

9、表面进行,这时的沸腾 称为自然对流沸腾;自然对流过后,沸腾温差继续增加,之后会产生大量de气泡,称 为泡态沸腾(核沸腾);沸腾温差继续增大,当沸腾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壁面将全部被 一层稳定的气膜所覆盖,这时气化只能在气膜-液交界面上进行,气化所需热量依靠导热, 对流,辐射通过气膜传递,称为膜态沸腾 46. 黑体:物体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即a=1,由于可见光被全部吸收而不被反射,人眼所 看到的颜色呈现黑色,故这种物体被定义为黑体 47. 白体:物体能全部反射外界投射过来的射线,即p =1,不论是镜反射还是漫反射,由于 可见光被全部反射,颜色上呈现白色,故这种物体称为白体 48. 透明体:如果外界投

10、射过来的射线能够全部穿透物体,即t=1,则称这种物体为透明体 49. 辐射力E :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称为辐 射力,单位为W/m2 50. 单色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所发射的某一波长的能 量称为单色辐射力,单位为 W/(m2 卩m) 51. 定向辐射强度Ip: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 内所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能力称为定向辐射强度 52. 单色定向辐射强度I 5:在某给定辐射方向上,单位时间,单位可见辐射面积,在单位 立体角内所发射的某一波长的能力称为单色定向辐射强度 53. 发射率(黑度)?:实际物

11、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E/Eb 54. 单色发射率 ?? =EMEb 55. 定向发射率 ?p: ?p=Ep/E入p: 56. 单色定向发射率 ?p: ?“=E x,p/Ebx ,p 57. 灰体:假如某物体的光谱发射率?入不随波长发生变化,即?=?入=const,这种物体称灰体 58. 温室效应:投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量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 59. 角系数Xa,b:表示离开表面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个表面上的百分数 60. 有效辐射J:单位时间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总辐射能 61. 投入(投射)辐射 G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表面得到的总辐射能 62. 重辐射面:在辐射换热系统中,表面温度未定,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表面 63. 辐射隔热:减少表面间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采用高反射比的表面涂层,或在表面间加 设遮热板,这类措施称为辐射隔热 64. 复合换热:当流体为气体介质时,壁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