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_第1页
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_第2页
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_第3页
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_第4页
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农村的孩子习作时总是抱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作文内 容单一贫乏,题材大都雷同,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因为 农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相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 听得少、见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 生活内容单一。其实,农村小学生有着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有 着更加独特的自然条件,如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是身在其中却熟视无 睹,没有在意罢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达真情实感。”笔者也从二十多年的农村

2、语文教学中,发现农村 习作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 学的特有优势一一乡土性, 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农村习作教 学同样也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一、从四季景色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景色美 陈鹤群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农村是个多彩的世界,它没有城市的冰冷与喧嚣, 有的却是多彩 与宁静。在对城市的向往中,农村独有的自然美景常常被忽略。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农村四季景色变化,观察 农村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农村“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收获、冬有白雪”的四季之美,从四季景色 中挖掘和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景色

3、的兴趣,点燃学生热爱家乡的激情,写出家乡的四季景色之美。例如,春天来了,带领同学们来到田野上、小河边、大山 里,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特点, 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一些 描写春天的诗词、句段,为写好春天的景色积累素材。如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这样写家乡的春天:“春 天的景色真美啊。大地上的万物都苏醒了,河边的小草变绿了, 杨树光秃秃的枝头上开始有了指甲大小的嫩叶。桃花绽开了红彤彤的脸,柳树在春风中跳舞。山坡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鲜红 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绿油油的小草上,嵌着一滴滴清亮的露水,河面映出太阳的七彩 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清澈见底的

4、小河里,小鱼自 由自在地游逛着”又如,秋天到了,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观察秋天带来的变化,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你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秋天?”学生 们会惊喜地发现秋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我在田野里找到了秋 天,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 ”“我在果园里找到了秋 天,那鲜美的水果真诱人啊! ”“我在大树上找到了秋天,瞧, 那一片片树叶都变黄了,变红了,有的还随着秋风翩翩起舞 呢! ”“我在我家小院里找到了秋天, 那盛开的菊花真让人赏心 悦目!”站立在瑟瑟的秋风中,嗅着花香与果实的芳甜,欣赏着黄的谷、红的叶、蓝的天,什么样美妙的秋季描绘不出来呢?二、从农村土特产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物产美 除了

5、对四季景色变化的观察与记录,对农村土特产的描写 也是习作时可以发掘利用的空间。 农村土特产代表着一个地方的 特色,是写出有特色的文章、表现习作“个性化”的极好材料。 在老师的引导观察下,学生们会发现这些土特产的可爱、可写之处,包括土特产的外貌特征,生产、制作过程,以及土特产的价 值等。引导学生从农村土特产中挖掘习作素材,介绍家乡特产, 写出家乡的物产美,抒发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大有可为的。例如: 教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老师就可引导学生寻找观察 家乡的特有水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 察水果的生长过程以及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这样才 能言之有物。如有一位三年级的同学在

6、仔细观察了家乡的橘子 后,这样写自己家的橘子:“金秋十月,橘子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橘子的大小和拳头差不多。它的表皮先是绿色的, 渐渐出现了一点黄色,甚至橘黄色,表皮也不那么平滑了。橘子 熟透了,像一个个小灯笼,仿佛在向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你不 要看橘子的表皮不太好看, 橘子瓣可好吃呢!只要你轻轻剥开它 的皮,只见里面十几个橘瓣兄弟紧紧地搂抱在一起。取下一瓣丢到嘴里,轻轻一咬,就觉得果汁四溢,那甜滋滋的味儿,会 一直甜到心里。”设想如果该学生没有亲自去橘园,没有认真观察橘子树,没有亲口尝过橘子,他还能否写出这样水灵灵的文章来呢?农村土特产自有其独特之处,学生在观察、积累、描绘中 不仅积累了习

7、作素材,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三、从农事劳作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田间的劳动美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 科全书。 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从农事劳作中挖掘习作素材。 课 余可以叫学生去帮父母养养鸡鸭、放放牛羊 ; 农忙时节,可以引 导学生走进广阔的田野, 帮父母播种、 插秧、除草、 施肥、割稻、 打场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 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 通过身体力行, 感受农民勤劳淳朴的美德, 体会田间劳动的甘与 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只有生活充实了,才会抒发出真 实而深厚的感情来, 写下的习作也才会有血有肉, 不会因道听途 说、一知半解而内容空洞。农村学生还有

8、很多生活情趣,如:上山摘果、打柴、烧蜂 窝、放牛羊 ; 下田割稻、挖薯、刨花生 ;下河捉鱼摸虾、钓螃蟹、 捡田螺 ; 闲时烤薯、烧玉米、打弹子、游泳等,这些都是写作的 好素材。 引导学生寻找这些素材, 可以写成许多富有情趣的文章 来。四、从民风民俗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生活美 农家自有农家乐, 农村生活更出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农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 活而言,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富 有更强劲的生命力。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增添了不少新的内涵。如乡下

9、人过节日:不仅有国庆节、元旦 和春节等传统节日,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婚娶丧葬、祭祖踏青、 起居造屋、龙灯庙会等。农家庆贺节日,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杀 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 大笑,这些都寄予着农民渴望物阜民丰的美好心愿,蕴含着历史悠久的农村文化。这些都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好的习作素 材,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学生从 节庆习俗中寻找积极向上的风俗人情、人事变迁、思想变化、新 风俗风尚,积累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习作素材,写出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反映农村特色的作文。如有学生在清明节一文中 写她同妈妈剪青做清明团子:“清明节来临前好几天, 妈妈就带着我到田野里去剪青。 一棵棵青在春姑娘的吹拂下, 左右摇 摆,神采奕奕,好像在跳着欢快的集体舞。我拿起剪刀,咔嚓, 咔嚓地剪了起来,大半个钟头就剪了满满一篮。”这样,通过 对农村风尚的挖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一座宝库, 真、善、 美就在生活中。总之,农村学生熟悉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着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正如叶老所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 活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