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 蝠的百分比( )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实验过程 15.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 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 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 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 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 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2) 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 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 来发现障碍物的。 (4) 是什么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三
2、、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36 . A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温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 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 F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C)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C,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 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3) B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估计液体的
3、温度 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37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交流设计验证方案 建立假设 提出问题 检验假设 收集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用数字表示)。王 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 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 属于,(“填序号”)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填序号”) 38 一天晚饭后,小强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 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小强感 到有些奇怪
4、,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小强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 够的水; 布料种类 涤纶 r麻 棉 :杯中所剰水量 较少 最少 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 (4 )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 杯中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5 )小强将现象记入右表,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吸水 能力最强的是布料; 34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
5、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 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 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 过程填写完整。 (1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猜想与假设:。 (3 )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 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
6、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 /JXo 35 .一天晚饭后,孙青同学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 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孙青 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孙青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 块,足够的水; (4 )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 将三
7、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 时间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的水(选填“等量”或“不等量”),再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绘少 随意编辑 (5) 孙青将现象记入右表,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布料; 36 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一镇 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 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1 )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 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 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 动物。 (2 )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 验:将收集到的
8、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 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 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15cm、20cm 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 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 否有关? 37 某同学想要测量一根较长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刻度尺测量出圆形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1 ; B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细铜丝的长为L; C D .将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绕在铅笔杆上的铜丝的圈数n ; (1 )以上不必要的步骤是 。 (2 )请你补充以上步骤中缺少的步骤C (3
9、)实验步骤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30、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树是吃松果的,应该在 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于是他产生了疑问,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 他拔了几颗新鲜 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得啃 起来。 他提出的问题是: 他的猜想:松鼠可能喜欢吃竹笋; 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 究中的_环节; 他获得的结论是 ; 他的假设是。(填“正确”、“错误”) 28.小周同学用温度计、 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一杯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 时间(分) 0 10
10、20 30 -N 50 6Q 70 so 90 10G EIG 駆卩C) 34 71 61 52 44 37 9 23 25 24 24 第28题图 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小周现有两支温度计,一支是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是0 C 120 C)、 支是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是 -10 C 60 C),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 用哪支温度计?。 (2)表格中“? ”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其数值是。 (3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热水在玻璃杯中至少经过多少时间后才不再是“热 水”了?。(一般认为低于体温时就不再是“热水”) (4 )从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归纳出这杯热水的温度变
11、化有什么规律? 29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 第28题甲图 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 清除“脚”上的“脏物”。 (1 )仔细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在外形也是三对足、两 对翅,身体分 三部分。 (2 )设计实验: 在A (瓶内 )、B (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 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乙图); 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 A、B两个玻璃瓶中 q (3 )实验评价与交流: 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27. 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
12、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 中所列的9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 A 铜 10 0.5 B 铜 10 1 C 铜 10 1 .5 D 铜 20 0.5 E 铜 20 1 .5 F 铜 30 0.5 G 铁 30 0.5 H 铝 30 0.5 (1 )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 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Q (2 )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 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Q (3)猜想三: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
13、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三应选 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Q 28. 现在大棚蔬菜的种植相当普遍,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 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 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 (1 )根据同学的表格设计,他提出的假设是大棚栽培植物的产量可能与 _ 禾廿有关。 温室 5.0 5.0 0.2 二氧化碳浓度 % % % 20 15 15 温度 C C C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 (2)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验 (3 )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组大白菜比第
14、组长得茂盛,可以得出结论:在 相同 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产量 就越 。(填“高”或“低”) 大白菜比第组大白菜长得茂盛,再结合(3),请 (4 )若实验发现,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组 你说说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 29.为了探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班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第一组同学发现大瓶矿泉 水的质量比小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由此认为“液体的质量可能跟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就 利用仪器测得不同规格瓶装矿泉水的质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第二组同学发现用 相同的瓶子装满水和酒精时的质量不同也提出了假设,认为。于是, 他们选用了水、酒精和牛奶三种液体, 并分别测得它们的
15、体积和质量,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 二中。 表一 实验序号 物质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1 水 350 350 2 600 600 3 1000 1000 表二 实验序号 4 5 6 7 8 9 液体种类 水 水 酒精 牛奶 酒精 牛奶 体积(厘米 10 20 10 10 20 20 3) 质量(克) 10 8 10.3 16 20.6 (1)请将第二组同学的假设填写完整。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和3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 (3)结合表一得出的结论请将表二填写完整,同时你认为第二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 是否正确,在表二中应选用 (选填实验序号)的数据进行分析。
16、30.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 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 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 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 并使玻璃管内吸入 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 i i 團10 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 自制 了如图10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 .口. 冋 过一个软木塞与 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温度(C) 17 19
17、21 23 25 27 高度h (cm )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 h (cm ) 5.1 5.2 5.1 M 5.2 h 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 )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 (2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若在不同的高度, 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亠 (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此温
18、度计制作的原理是根据气体_性质制成的。若对应的水柱为40.3厘米,则此 时对应的温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 15分) 32、( 7分)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于抹 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 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 手里的抹布是涤纶做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21cnjykxtj2008 (1) 提出的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重量相同的棉布、麻
19、布和涤纶布各一块, 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 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 表中。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 结论:。 (6) 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 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33、(8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 0)脚? ”实验 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 正常生理功
20、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21cnkxtj2008 实验步骤: 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 苍蝇; 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 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若,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2) 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 作用; (3)
21、 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 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19、夏天烈日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C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 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 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 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2讪曲2008 A .早晨B .中午C.傍晚 (2) 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
22、22分) 21、(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在B中加 等量的碎 在C中加 等量的 阀 - 1好神 2井静 S1MH A 对B 1 ISKj K 刑両c r需忑 入与A 杏仁; 入与A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 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 水。拧 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 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21*m (1 )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 2 )设置对照物 C的目的 (3) 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 A组蚱蜢残废的原因 。 22、( 6分)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
23、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 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 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每天喷洒用清水 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 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 取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 培养; 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如果20天后,出现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 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24、 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 23、( 8分)小剑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候能吹出泡泡,有时候又吹不出 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泡泡 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的直径mm 3 5 10 20 30 泡泡产生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请你根据小剑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 )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 (3 )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提出的其中以种猜想。 三、实验探究题(
25、每空 2分,共24分) 29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低温储 存室内的馒头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以下是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霉 菌生活影响的实验”,请你来和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验材料: 2个相同的馒头、2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实验步骤:将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 个放在冰箱里。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温暖潮湿 没有发霉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
26、多霉菌 长满了霉菌 低温潮湿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5)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6)以上实验方法是:; (7)得出结论:。 30、一天晚饭后,孙青同学在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 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孙青 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和你手里的抹布的材料 是不同的。孙青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猜想与假设:; (2 )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各种规格大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 各一块,足量的
27、水; (3 )主要步骤:先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 的水,再将三块布分别放入各个烧杯中 让水浸透,一段时间后将三块布同时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孙青将现象记入右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4 )学以致用:婴儿出汗较多,人体皮肤被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比较适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合他们穿的衣服的布料种类是 31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 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绳长(摆长)决定;小青猜 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 )
28、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细绳 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小球到固定点的距离 摆动幅 小球往返摆动20次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序号 1(绳长”米 度S/米 的时间/秒 /秒 1 0.7 0.05 33.2 1.7 2 1.0 0.05 39.7 2.0 3 1.0 0.08 39.8 2.0 4 1.3 0.05 45.3 2.3 (1)要完成上述实验,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秒表和 比较实验序号 可以得出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摆动幅度无关; (3) 从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4) 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
29、摆钟的摆长 调 (选填“长”或“短”)。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4.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 )我们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若在玻片上是“b ”字,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是 。 (2 )如图1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换成了40 X,那么 在该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移动装片。 (3 )要将视野中如图 2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4) 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35. 为了探究“花生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设计了下表所
30、示的实验(每组种子数目相等、 大小相同,均有发芽能力)。 组号 空气 水分 光照 温度/C 充足 话宜 光照下 20 充足 干燥 黑暗中 20 充足 话宜 黑暗中 0 充足 话宜 黑暗中 20 缺乏 话宜 黑暗中 20 (1)如果要验证“花生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光照”的假设,应选择两组进行比较。 若出现现象,则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 (2)从该表可以看出,除了验证花生的萌发可能需要光照这一因素外,还可以验证影响花 生萌发的因素有 。 36. 今年国庆节期间,受 60年来最大的台风“菲特”的影响,许多家庭的房屋出现了屋顶 漏水现象。小红同学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
31、面 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1)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2)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 用小球摸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 )保持斜面的倾角 a不变,换用不同的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 表一 质量m/g 3 6 8 12 20 时间t/s 1.7 1.7 1.7 1.7 1.7 论:。 (2 )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a,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 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 倾角a/ 15
32、 30 45 60 75 时间t /s 1.9 1.6 1.2 1.6 1.9 表二 小红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3)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倾角应 该以45。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36、鲜花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于是,鲜花保鲜问题 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工作之余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延 长鲜花保鲜的条件”,小亮提出种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 a、 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A和B; b、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 A中加入2颗 维生素E,并搅拌使之溶解; ,放在相同
33、的环境 c、在A中插上一支的玫瑰花,在 B中插上一支同样新鲜的菊花(如图) 中,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 (1) 请指出他设计的实验中的不合理之处。 (2) 他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 甲 (3) 他准备 B组的作用是。 37、小明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 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 个的导热性能好呢? 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 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 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
34、问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 如表: 时间/min O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C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C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相同的量是_ (2) 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 (3) 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 是越来越的 (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4) 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 勺影响 38、春天
35、的西湖湖畔,阳光明媚,游人众多。湖边,垂柳抽出新枝,小草迎风起舞,鸟儿 在枝头歌唱,引得蚯蚓也从黑黝黝的土中探出头来,好美的西湖呀。试回答: 短文中说“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作者认为蚯蚓是被鸟儿的歌声所吸引才探出头来的,由 此判断,作者认为蚯蚓有 觉。对此,同学们设计实验来寻找事实依据,实验中同学 们发现蚯蚓对他们的掌声并无反应,证明作者的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 的。蚯蚓为什么从泥土中探出头来?请写出你的假设: 39、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 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 了。这是为什
36、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 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猜想与假设:。 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 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 _ 合作和交流。重复 5次并放5只鼠妇的目的是 。 40、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
37、萬苣种子萌 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 大小形状相似的萬苣种子 放置环境 温度 水 1号 100粒 光照 20 ( 话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 不话量 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你发现该探究性实验(选填“能”或“不能”) 证明光照对萬苣种子萌发 的影响。原因是 。 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的修改是: 。作出修改后,对照 组是号花盆。 30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 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 (2 )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38、: 液体 肥皂 液 管子直径 3 5 10 20 50 (mm ) 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 (3 )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 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 q (4 )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 q (5 )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 _ 33、有一天,妈妈发现孩子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呢?是受凉了,玩累了,还是吃了不清洁 的食物?人们会用询问病人、测体温、听诊器听诊、化验等方法来探知其中的原因。 后经医生检验是由于吃了过期的变质牛奶引起的发烧。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妈妈探究的问
39、题是什么? (2) 妈妈先后提出了哪些假设? (3) 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 (4 )哪一个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 (5 )妈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4、下列是一组同学脚印的长度和身高,请你根据下表,完成下列探究。表一: 身高/cm 156 162 168 169 173 (1) 针对表一数据,提出你的问题: ? (2) 对此,你的一个假设是: ; (3)收集实验数据(见表一),并根据此表整理出所需数据,填入下表: 被调查者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脚印长度/cm 22 23 24 24 25 身高/cm 156 162 168 169 173 身高与脚印长度的比值 7
40、.10 7.04 7 7.04 6.92 比值的平均值 (4)得出结论:_ 三、实验探究题(共 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 )、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 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 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 ,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 在两滴水之间。(如右图)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实验的假设是。 (2) 本实验的变量是 。 (3) 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
41、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 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贝y说明_ 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32. 为探究白天沙漠中的蝎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某同学模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 C 24 C 2厘米深处 24 C 23 C 4厘米深处 22 C 22 C 6厘米深处 20 C 21 C 拟沙漠的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了以下一组数据。 (1 )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 中的; (2) 根据所测数据,请你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 解释。 33 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
42、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 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 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验 实实验处 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 分比(%) A不做任 何处理 1000 71 B蒙住蝙 蝠的双眼 1000 70 C蒙住蝙 蝠的双耳 1000 35 (1) 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2) 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 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 (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 (4 ) 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实验 小球到固定点的小球 濒 摆动幅 小球往返摆动 小球往返摆动 序号
43、 距离1(绳长)/米 量/克 度S/米 20次的时间/秒 一次的时间/秒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29、蚂蚁过的是 群居生活,它们都 有自己的“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蚂蚁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对一窝蚂蚁做了 三天的观察,统计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下表。 时间 各观察时段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 : 00 第1天 8 27 98 101 104 66 4 第2天 1 4 17 21 27 15 2 第3天 9 26 110 118 107 60 7 (1)分析观察结果,小明作出了下列推论,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第一天觅食活动最旺盛B .这窝蚂蚁的蚂蚁数量为437只 C .上午6: 00前蚂蚁并不活动D .中午前后蚂蚁活动较为频繁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教育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教师课堂评价标准及学生反馈语
-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要点总结
- 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体系建立
- 国企财务审计执行流程
- 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设计全套范例
- 印刷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规范
-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与面试技巧指南
- 医疗废弃物处理管理操作流程
- 中药材种植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表更名协议书
- 入团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真题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教育类题库(中职生适用)
- 【中国人寿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原因分析案例9800字】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舌下腺囊肿护理
- 2025年古诗《游子吟》标准课件
- 福格行为模型(中文版)
- 头皮肿物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