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_第1页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_第2页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_第3页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我觉得要想用好 读写结合首先要有对文字的敏感, 要善于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之 下的读写结合点。 如何在阅读时探寻读写结合的奥秘呢?我觉得 “比较比照找方法(想法、做法)执笔描写就是一种简 单有效”的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方法。 一、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的读与写的结合点 (一)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 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 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

2、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 “荷 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小鱼儿 说:“荷叶是我的?錾!毙莎愣?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读写结合点: 让学生领会动物们各有各的特点; 让学生体会 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练习句式: (谁)说:“荷叶是我的 (什么)。”(谁)(怎么样地)在荷叶上(怎么样地)(干什 么)。 (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 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二片花瓣 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 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 读写结合点:总分的结构;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用“有 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描述景物不同的形态。 (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 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 火炉装 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 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 梗。 读写结合点:运用“自语式独白”来写心理活动;细腻、精 彩的语言描述;用“幻象”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

4、读写结合”应该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一二年级:侧重在阅读时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富有想 象力的句子。并随堂进行积累和仿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比如:() 像()。(谁)(怎么样的)(干什么)。 三四年级:在遣词造句的基础上,关注片段中的写作方法, 比如:动静结合、先总后分、修辞手法。可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段 描写。 五六年级:在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关 注作者的谋篇布局、写作思路、各种描写手法。训练点要指向篇 章布局立意的仿写。让孩子们养成不但关注“写什么”更要思考 “怎么写”的读书习惯,让读写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从而降低写 作的难度。 三、通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几

5、种方 式 (一)从读到写,先出示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共同研 读,再运用发现的写作方法,来进行练笔 例如:借助桂林山水体会怎样把比喻写得细腻生动。 出示原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体会原文中排比句和比喻句的妙 处: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运用“三个特点 +独特感觉”的方法, 描写你身边的事物:花坛的花朵、我的卧室、可爱的小动物 (二)从写到读,先提供几个情景,动笔写片段,然后出示 可以提升片段的文章,研读写作方法和思路,再次对写过的片段 进行修改 例如:可以结合穷人训练描写人物复杂的心

6、理活动出示 图片:考试作弊、被妈妈训斥、为写作业发愁。先进行初次心 理描写,呈现孩子现有的写作水平。 出示穷人心理描写的片段: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 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 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 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生共同研读,寻找出作者的方法和思路:省略号、问号、 感叹号,表示心理活动的复杂、忐忑。神态、动作表现心理活 动。反问、设问表现心理活动。写作思路:写我写他,写我 会怎么说,我为什么这么做;写他会怎么说,他会怎么做。 指导学生把每一次新的方法和思路加入到自己的片段中。不 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感悟写法的不同,获得习作的提升和成 就感。 (三)通过续写、改写、写读后感来完成读写结合 如学了凡卡小木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合理地续编 课文,创作出自己的小说。也可以把古诗、文言文、诗歌改为记 叙文。如把杨氏之子江畔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