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专升本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专升本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专升本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磊诫呎 绪论名词解释 1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机体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3兴奋性: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4阈值:冈U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5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6负反馈:受控制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减弱反馈,称为负反馈 7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反馈作用和原来的效应一 致起到加强或促进作用 8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9体液:通常将体内

2、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成年人其总量约占体重的 60% 10体液调节:通过内分泌腺或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的激素等特殊的化学物质,对机 体的功能进行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细胞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跨膜转运 2被动转运: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单纯 扩散和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由细胞膜的低浓度侧移向高浓 度侧的过程,主动转运中所消耗的能量多来源于ATP的水解。 4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间接利用atp能量实现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 5静息电位:是指安静状态

3、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6极化:是指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所处的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 7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迅速的电位波动 是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 8阈电位:是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9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10兴奋-收缩藕联:指将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转为肌丝滑行的中介过程 11受体: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的能与化学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分 血液名词解释 1血清:血液凝固后因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淡黄色液体 2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

4、的特性。 4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一分学计中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 简称血沉 5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6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破裂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 7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8血型:指红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常指红细胞血型 9等渗溶液: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之为等渗溶液 血液循环名词解释 1自动节律性:心脏在去除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其他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能力或 时 磊 忖呎 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2

5、房室延搁: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唯一通道,房室交界传导性很低,其中结区最低,传导速度仅0.02M/S 导致兴奋在交界区延搁一段时间(可长达0.1S)才能传至心室,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5射血分数: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6心输出量:又称每分输出量,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 7心指数:指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8异长自身调节:在一定限度内,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愈大,心脏前负荷愈大,搏出量愈多这

6、种通过心肌初长度 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强度变化继而影响搏出量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9心力储备: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泵功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储量储备 10动脉血压:动脉血管内流动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指主动脉血压 11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射血使主动脉血压上升至最高的值称为收缩压 12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至最低的值,称为舒张压 13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各瞬时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14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15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到尾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呼吸名词解释

7、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称呼吸 2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肺通气 3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由于胸膜腔内压通常低于大气压,因此习惯上也称为胸膜腔负压 4肺活量:是指做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 5用力呼气量:是指受试者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吸气,然后计算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6功能余气量: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量 7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为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8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的差乘以呼吸频率 9氧饱和度:是指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10肺牵张反

8、射 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的呼吸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 11血氧容量:通常将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02量称为血氧容量也称氧容量。 消化与吸收名词解释 1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等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和淋的过程 2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内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4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的平滑 肌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5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覆盖于胃黏膜表面的黏液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凝胶层,称为黏液

9、-碳酸 氢盐屏障,它具有防止 h+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使胃黏膜免受损伤的作用 6肠胃反射: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十二指肠壁中的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牵张感受器,反射性的抑制胃 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这种反射称为肠-胃反射 7胃排空:胃内食糜在胃蠕动的作用下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能量代谢和体温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食物的热价:指1克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可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3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4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所产出的 C02量

10、与消耗的0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混合性食物的呼吸商为0.85 5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能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6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7体温: 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8中枢温度感受器:是指存在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部分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排泄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 n 2肾小球滤过分数: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平均值约为19% 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指肾小球毛细血管两侧的压力差,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

11、 内压之和 4水利尿:指大量饮清水后,反射性的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5渗透性利尿:指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内的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使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引起尿量 增多的现象。 6肾糖阈: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7球-管平衡: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关系称为球一管平衡 8肾单位:是肾脏尿生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9血浆清除率:在单位时间内,两肾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血浆毫升数, 即是血浆清除率 感觉器官名词解释 1近点:眼尽最大调节时所

12、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2:瞳孔对光反射: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成为瞳孔对光反射 3视野: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4视敏度: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称视敏度 5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空气传导引起鼓膜振动,经听骨链和前庭窗传入耳蜗,这种传导方式称为气传导 6耳蜗微音器电位: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 电位变化称为耳蜗微音器电位 7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远处物体发出得平台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视 物不清,称为近视。 8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

13、为指标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1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神经递质:是指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 ,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 5神经调质: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不在神经元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只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 6突触后抑制:由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发生的抑制称突触后抑制 7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

14、活动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活动减弱的现象称为突触前抑制,其结构基础是轴 一轴式突触 8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9运动单位:由一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10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一下的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的状态,这种 现象称为脊髓休克简称脊休克 11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12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过度紧张的现 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13脑电波的a-阻断:正常成人在清醒,

15、安静,闭眼时,脑电图可出现 a波,当受试者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a 波立即消失,被低幅,高频的快波所取代,这种变化称为a阻断 内分泌名词解释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2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产生的效应明显增 强,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3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感染,缺氧,饥饿,创伤,手术,疼痛,寒冷及净胜紧张等伤害性刺激时,血液中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身体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4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焦虑,情绪激动,严寒,疼痛,失血,脱水,窒息等伤害性刺激时,机 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增加,即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称为应急反应 5下丘脑调节性多肽:是指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主要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的总称 6第二信使:将第一信使传递到细胞表面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物质 生殖系统名词解释 1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2月经:自青春期到绝经期,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