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立德树人内涵_第1页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立德树人内涵_第2页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立德树人内涵_第3页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立德树人内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立德树人内涵 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6.32.055 我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是著名的 “沙井文化”发祥地。 历史上曾是多民族、 多文化融合汇聚之地, 文化事业历来繁荣活跃,被誉为“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 先”,崇文尚武,蔚然成风。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充分挖掘本地地 域传统历史文化等育人资源, 把本地传统历史文化及民勤精神渗 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改过去德育内容 “远”“大”“空”“旧”, 德育方式传统单一的弊端, 紧密结 合学生思想实际, 不断创新丰富德育方式, 寓德育于鲜活生动的 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兴

2、趣活动之中,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和感染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书法打造特色,用墨香浸润童心 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几千年来留下了数不胜 数的书法遗产,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我县是文化教育 名县,历来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我县书法名家众多,文化积淀 深厚,具有优良的崇尚书画的传统。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和需要, 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在各年级开设了书法艺术校本课 程,基本内容为:了解书法风格流派,介绍书法历史名人,欣赏 名人大家作品,参观书法绘画展览,讲解书法艺术教程,进行软 硬笔书法临帖训练, 并定期举办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坚持参加书 法考级竞赛。

3、书法艺术课程激发了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 情,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 了初步欣赏书法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爱国情 感,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弘扬了书法艺术,丰富了校园 文化生活。多年来,书法艺术教育已成为北街小学一道靓丽的风 景! 二、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 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开 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 养,发掘发展潜能,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在开展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优秀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牢 牢把握学校活动与班级活

4、动、 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诵读与展示、 评比与激励、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诵读活动如润物无声 的“春雨”,悄然熏陶着学生的心灵。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一是 认真精选国学经典内容创编低中高各年段诵读教材;二是积极营 造诵读经典的文化氛围;三是努力创设国乐飘香的人文环境;四 是大胆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五是丰富各类活动,激发诵读兴 趣;六是实施家校合作提高诵读质量; 七是实践经典诵读与语文 及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文化教育教学活 动,营造了浓厚的儒学文化氛围,打造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成为 我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又一个亮点。 三、整合地域传统文化,丰富德育资源 苏武牧羊的故事流传久远,

5、 深入人心。 西北边陲民勤留下了 苏武山、苏武庙、羊路、苏子岩等苏武牧羊相关的遗迹与传说, 形成的文学、戏剧、音乐、建筑、绘画及民俗风情等,成为独特 的“苏武文化”,也是“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 的历史渊源, 激励着勤劳质朴的民勤人民, 世世代代治理风沙危 害,建设家园。 学校充分结合民勤苏武山牧羊遗迹传说,围绕民勤独特的 “苏武文化”,以及民勤精神的历史渊源,结合师生实际,论证 确立了“传承苏武文化, 弘扬民勤精神”的德育主题, 在师生中 大力倡导开展“七个一”活动: 一是组织师生探寻苏武牧羊历史 足迹;二是全面了解苏武牧羊考证进展与结果; 三是人人都能讲 述苏武牧羊民间故事;

6、四是坚持诵读苏武牧羊经典诗文; 五是积 极教授苏武牧羊传统歌曲; 六是学会欣赏苏武牧羊古今名画; 七 是自觉观赏苏武牧羊影视戏剧。 学校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本地传统 历史文化知识与民勤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寓德育于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之中,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了解生态县情,共建绿色家园 民勤绿洲,因严重缺水,正渐渐失去生命的颜色。 全县 2385 万亩土地面积中,各类荒漠和荒漠化面积达到2228 万亩,境内 年均降水量只有 11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 2644 毫米。以耐旱著 称的沙枣林因此而枯萎衰败, 数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物呈死 亡或半死亡状态,

7、历来被视为农田保护屏障的柴湾植被日渐萎 缩 面对当今所处环境的不断恶化,对学生开展生态县情教育是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 容辞的责任,也是新形势下实现民勤绿洲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的现实需要。小学生是明天的希望,是未来的主人。学校立足于 “从孩子抓起”,让环保意识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灵, 设立“生态 县情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生态县情文化长廊, 内容包括家 乡民勤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农业特色、 矿产资源、经济概况、特色文物、教育名片、旅游优势、清洁能 源、民俗文化、生态现情、建设前景等 15 个板块,文化长廊图 文并茂,形象生动。学校定期组织班级学生阅览观赏,课余课间 学生徜徉在生动形象的画廊中, 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热爱家乡保 护家乡的熏陶感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共建绿色家 园,同创美好未来”的希望。 五、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明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人类文化的 宝库。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全面落实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我校结合养成 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 经 常组织收看中国诗词大会 中华好诗词等电视节目,坚持 做到诗词诵读与日常教学结合, 与传统节日纪念日相结合, 与班 队活动相结合,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