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_第1页
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_第2页
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_第3页
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_第4页
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母语英语教师的定位与自我调适壹、绪论国人对英语教学常有个母语者的谬思(the native speaker fallacy),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s,简称 n-nests nests )比本国合格的英语老师(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s, 简称 n-nests)教得好。目前一些公私立国民中小学聘任外籍英语教师,教育部也有意引进外籍英语教师以协助偏远地区的学校充实师资,但是外籍英语教师的引进真的能改善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学吗?这一切似乎显示本国合格英语老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受到质疑。

2、本文将探讨本国中小学英语老师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同时建议教师如何自我定位、自我调适且建立起自己教学上的自信。 母语者的谬思起源于1961年,在makarere, uganda(乌干达)的一场tesol学术研讨会中所提出的一个观念:理想的英语教师最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an ideal teacher of english is a native speaker.)。毫无疑问,任何一种语言的母语者最能感受到此语言的微妙处,且能流利、自在的使用此语言。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资格去教他们的母语。大部份人对自己母语的知识都是来自直觉,很难有系统、合逻辑的解释其母语的语音与语法。如同作者本身的母语是闽

3、南语,常用语言是国语,虽然能轻松自如地运用这两种语言,但绝对没有资格担任这两种语言的教师。唯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语言教师(即使是非母语者)也才有资格担任国语文的教学工作。事实上,受过专业训练的非母语教师可能比母语者更懂得目标语言的知识与文化内涵。话虽如此,目前国内的n-nests就如同世界各国非英语系国家的n-nests一样,遭遇很多的质疑与困境。贰、n-nests的挑战 一、语言知识本身的深奥根据phillipson(1996)针对198位的教英语为外语的教师进行调查,请他们将自认最困难的英语文能力加以排序。结果(请参表格一)显示字汇能力、说的流利度与发音是多数n-nests认为最困难的领域。我

4、想国内的n-nests应困难频率困难频率困难频率字汇流利度说的能力发音听力文法词组42332827201716适切性腔调介系词冠词动词词组口语英文俚语10997755时态同义字字的次序害怕犯错写作53332该有类似的感受。就生活周遭的事物而言,我们可以用中文说出身边任何一样东西的名称,但就是无法立即(不须查阅任何参考工具)说出其英文名称。例如,把夜市里卖的东西、动物园里所看到的动物或校园里所有花木的名字,用英文说出来。也许n-nests可以按字面翻译,但绝对很难像nests一样毫不思考、很流利的说出来。常常有人在无预警之下就问英语教师这个东西(可能是汽车引擎的一个零件)英文怎么说?、这里有个契

5、约书,请帮我把它翻英文版,也许你对车一点都不了解或连一篇法律的文章都未曾涉及过,就因为你是英文老师,就没有理由说你不会。n-nests对目标语言的掌握绝对无法像nests那样完整,因为n-nests缺少nests对其母语的直觉判断力。n-nests不只对目标语言的字汇有障碍,对于词组、俚语、介系词和用字的适切性(例如endure/tolerate, emerge/arise, score/attain/achieve success 每组用字的适用情境皆不同)也都同样有障碍存在。即使n-nests已经下了很多时间精力去背单字、词组,但仍然无法像nests一样对其英语语汇作精确地掌握。另一个n-

6、nests觉得困难的是无法把英语说得像nests一样自然流利。口语的流利度涵盖说话的速度、表达的容易度和语意的连惯性。n-nests在英语表达上常因找不到正确的用字或担心用错时态或句型而显得笨拙、不合逻辑。不是口吃、停顿很久、就是语无伦次老是重复说过的话。英语发音也常受到n-nests本身母语的影响,带有奇怪的腔。例如东欧英语、非洲英语、新加坡英语、日本腔的英语都是受到学习者本身母语的影响。不过根据作者的经验nests好像不是十分在意这些具地方特色的腔,反而显示出外国人的特质。倒是n-nests很在乎自己带腔的英语,害怕在nests或其他的英语教学者前开口说英语,愈怕就愈不敢开口说英语,也就愈

7、显得笨拙。 二、文化冲突与不安全感此外,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冲突,也是n-nests常遭遇到的困扰。n-nests从小就说自己母语与接受自己文化的熏陶,但专业上却呈现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文化。例如在台湾,当老师进入教室事,(中小)学生必须起立、敬礼才坐下,但是英语系的国家没有这样的互动模式,所以上英语课时,学生是否该起立敬礼呢?英语系国家的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但台湾的学生或老师都不习惯。同样的节庆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涵义与庆祝方式,该以哪个国家的方式来呈现呢?下了课碰到学生该说英语还是母语?如果学校内聘请外籍教师,开会时该用英语还是母语?此外,当n-nests与nests同处一个社交场合或开会地点时,

8、n-nests常常变得很不自然。很难用流利的英语对答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当nest的演讲者说完话,询问台下的n-nests是否有问题时,下面经常时一片沉默。这并不是代表听众没有意见,而是他们觉得在nests与别的英文老师前面说英文很尴尬、怕丢脸,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能力缺乏安全感。 三、超重的教学负担几乎国内每次英语教师座谈,老师都反应负担太重(专任英语教师一周至少22到24堂课):自编教材、自制教具、大量的绷绷跳跳的说唱教学、多媒体教具的频繁使用、做不完的教学成果展示(静态的、动态的)、政府和学校当局交办的计划、家长的期望、极端的学习差距、不理想的学习成效、努力不被肯定、和外在世界的疏离等等,

9、都带给英语教师极大的负担与焦虑(arnold, 1999; dornyei, 1998).。国中小英语教师不只要具有充分的英语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还得有高于常人的体力与耐力。 四、专业信度的质疑英语教师的专业信度(credibility)遭到质疑是n-nests在学校教学中碰到的最大挑战(thomas, 1999)。很多学生和家长受到母语者的谬思的影响,对n-nests 和nests的评价不同。当学校聘请外籍英语教师时很多学生都希望给nests教,因为他们相信nests教得比较地道。当n-nests和nests一起协同教学时,n-nests老是被要求当助手,帮助nests教学。这是不公平的。事

10、实上,研究结果都显示出能说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经常对语言有比较微妙的感受与认知 (canagarajah, 1996; phillipson, 1992)。再者如果老师和学生拥有相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老师对学生的需求有高度的敏感度,因而能发展出比较有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法(auerbach, barahona, midy, vaquerano, zambrano, and arnaud , 1996)。不过在得到别人肯定之前,n-nests须先肯定自己是个可以胜任愉快的英语教学者。kamhi-stein (2002) 一再呼吁n-nests要能肯定自我的专业与能耐,唯有自我肯定的英语教师才能成功地

11、架构他们自己的教学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n-nests觉得压力很大,焦虑很高,连带地他们的学生也会觉得压力很大。如果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教学,如何帮助他们的学生去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所以,首先n-nests应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有哪些特质是nests没有的,肯定自己在efl的贡献是nests无法达成的。叁、n-nests 的特质phillipson (1996)一再强调n-nests 可以是有潜能的理想 esl 教师,因为他们经历过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历程。他们有第一手学习与使用英语的经验。他们的经验会让他们了解他的学生的语言语文化上的需求。尤其和学生有相同的母语的老师,更懂

12、得英语与其母语之间的差异,且能预期其学生可能面临的语言上的学习困难。根据medgyes (1996)的调查报告,比较十个国家的nests和 n-nests 在英语教学上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 两组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成功的英语教师,即使n-nests自认最无法掌握的英语的流利度不一定比nests 差。phillipson (1996)的研究也证实n-nests一样可以正确的使用英语的俚语,一样可以感受到所教学语言的文化蕴涵,而且一样能正确地判断语言型态的正确性。多数学者都同意合格教师证书才是真正必备的条件,至于英语是不是其母语不是绝对的相关。也就是说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与专业教学技巧才是重点(n

13、ayar, 1994; phillipson, 1996)。对学生而言,n-nests比起nests更称得上好的语言学习模范/模式。因为在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采用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因而他们更有资格去教学生这些学习策略,当然他们一定比nest更具同理心,去了解其学生的语言挑战与需求。以下本文将提醒n-nests本身具有的一些值得骄傲的特质,希望有助于n-nests自我肯定的建立。 一、提供语言学习的模范 并非每个流利的语言用户(如nests)都是成功的学习者。英语说的很溜不代表其英文写作、阅读能力也很强。同样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可能因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其口说的流利程度可能不及nest

14、s,但其写作与阅读能力可能比nests还要优秀。所以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和语言说得很流利的人不能画上等号。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除了明确的语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有效的学习策略。国内合格的英语教师可算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皆是英语学系或相关科系的正规毕业生,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对具有丰富的英语知识素养,适度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专业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技巧。同时,他们都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勤奋学习,才能达到作为人师的资格。他们都有一段自己学习英语的心路历程、经验和方法。不像nests是从小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习得其母语,无法明确的意识到自己内在语言学习机制运作的模式,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学

15、习历程与方法,当然也无法像n-nests向他们的学生们解释语言学习的方式。此外,n-nests经过长期地有意识的学习和研究,其学习敏感度远高于nests,可以察觉到语言中微小的细节和问题的来源所在,那是nests经常无法察觉到的地方。不过成功的学习者不见得是成功的教师。因为成功的学习者可能拥有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可能不善于表达。他们也可能自负很高,认为只有少数学生会有像他的一样的有天份能把语言学好,所以他的教学态度可能是轻蔑、不屑、敷衍。所以成功的英语教师不止要有丰富的语言涵养、有效的学习策略,还要善于表达和热诚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可知成功的学习者不一定是成功的教学者,但是成功的教学者一

16、定是各成功的学习者。既然成功的n-nests一定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必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模范,证明非英语母语者仍然有很大的机会把英语学好,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过必须提醒一点不是语言层次较高的老师只教英语程度较高的学生,而英语程度教低的学生可由语言层次较低的老师来教。相反地英语层度较低的学生应由语言程度较高的老师来教。因为如果老师的发音不正确,文法观念不清楚,却去教初学者。会把学生的语言潜能给破坏殆尽。再说有的老师自愿一直教英语的初学者,长期教下来,他的英语能力也一定会生锈,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老师最好在进阶与初阶学习者间轮替教学。 二、传授学习外语的策略有些人

17、似乎比别人学习的快,好像他们能力较强,智慧较高。但事实上一个成功语言学习者除了家庭背景、内在动机、年龄、智商、性向、教育水平之外,语言的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lls)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策略的应用能加速学习成效,使学习变得更有趣,让学习者更自动自发,学习结果也更容易有效地转移到新的学习上(oxford, 1989)。lls可以分成直接学习策略(记忆、认知和补偿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社会、情感与后设认知)。直接与间接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就像演员与导演之间的互动,演员直接处理语言知识本身的问题而导演确保最适合的环境,让演员去学习。所有的学习者都使用

18、lls,而学习是否成功在其是否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同stevicle (1980, 1989) 的研究结果一样,每个成功的学习都有其适合自己的策略,不是每一个人都使用一样的学习策略。不过概括而谈,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常用的学习策略如(omaggio,1979):对自己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很清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不怕犯错、好的猜测者、对语言的架构和意义都尽可能了解、尽可能应用目标语言、忍受语言内部的仿真两可。这些都是n-nests可以和学生分享或传授给学生的学习策略。三、预期且避免语言学习者可能遭遇到的困难n-nestsy在教学能提供学生很多nests不能提供的帮助,例如他们能预期和避免语

19、言学习者的困难。由于n-nests 和学习者使用同样的母语,且经历过学习者即将要面临的学习状况,不管从语言或文化的层面来看,都能预期或察觉到学习者的困难所在,也许只要一个眼神,不需要学生说出来,就能了解学生的困难与感受。n-nests对于哪些语言结构会造成学习上的困惑很清楚,例如中国学生常常对英文介系词的用法搞不清楚:put it on 不可以说成 put on it、sit on it不可以说成sit it on 、 i know it that、will you be coming? 有经验的n-nests早已发展出敏锐的第六感学生还未开口就知道他们可能犯什么样的错。因此,在教学时n-ne

20、sts会刻意的提醒学生或多发点时间与心思介绍这些可能混淆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应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学生避免混淆或犯错。 四、提供与目标语言相关的知识nests虽然天生就接触其母语,没有使用上的困难,但那是直觉式、或本能式的应用。当好几个不同的语言情境困扰学习者时,nests能很笃定的告诉你一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或是最常被使用,但是常常无法解释为什么。事实上,nests对自己母语的文字结构、发音方法、或隐藏的涵义知道的很有限,很难有系统、合逻辑的向非母语的学生解释其语言的微妙处。然而,受过严格语言训练的n-nests可以清楚地加以介绍或解释(freeman, 1992)。唯一n-nests比较难

21、掌握的是语言的文化蕴含。但是随着传媒的大量扩充和旅行的普遍,n-nests一样可以取得目标语言的文化知识,尤其介绍英语文化的数据更是不计其数,只要是用心的n-nests一样有机会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 (larsen- freeman, 1998)。 五、给予同理心的教学同理心(empathy)乃来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意味着有能力去了解或能进入别人的感觉世界,换言之,能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事情。这也是成功英语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1990年salzberger-wittenberg曾做一个研究探讨老师与学生关系的情绪互动,发现学生期望老师能担任知识的提供者与情绪的安慰者。在人性教育的前

22、提下,旧式以教师为中心、单方的表达与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已被排除掉,强调的是学生中心、师生平等角色的互动、解决问题、引起学习动机。外语教学也无法拒绝人性教育的呼吁,重视学习者情绪的表现与促进自动自发的学习。stevick 宣称(1980)老师必须愿意且有能力和学生分享心情,自在的表达自己。因而老师也应该是促进者(facilitator)、咨商者(counselor)、指导者(mentor),这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改变。然而,自我认知愈强烈的人,愈能了解、珍惜、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同样地,心胸愈开放与能感受别人的观点人,愈能了解自己。所以自我认知与同理心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能有自我认知的学习也才能具

23、有同理心的教学。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看,n-nersts必定比nests对自我学习有深入的认知,因而能提供更具同理心的教学。因为n-nests能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至于在单一语言环境长大的nests而言,对其外语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很模糊,无法像和学生拥有相同文化背景、语言知识、生活经验的n-nests更能深入学生感受与思想世界。此外,由于和学生有共同熟悉的教学情境,n-nests 比较能配合学生的前能与社会的要求,为学生设定一个比较实际的学习目标。例如,n-nests熟知教育部订的课程标准,当地可取得的教材和学生必须参与的国家考试。同样地,她们认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整个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期望。最后n-

24、nests多半比nests对学生的要求较严格,因为他们对所处的环境有较深入清楚的了解。例如,学生必须考过全民英检才能毕业或他们的学生必须参加国家联合考试,所以他们就会刻意的设计他们的教材教法,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要求。不过作者只能说大部分的n-nests具有高度的同理心,而不是所有的n-nests皆具有。这须要师资培育的单位的努力,使每位n-nests都能培养高度的同理心,以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困难度(lowe, 1987; water et al. 1990) 。 六、有效地应用母语n-nests一直都在争扎上课时是否可以使用母语。早期的外语教学,学生的母语是用来教授与学习目标语言的。但近年来学

25、者一再强调目标语言应是教学的唯一工具,且认为愈常使用目标语言,愈能掌握此语言(howatt, 1984)。因而有了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视听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近年来语言学家 (krashen ,1981; terrell, 1983)更是认为外语学习的原理和母语习得没有两样,因而母语在外语教室里的使用率应尽量降到最低。有些国家(kenya, wales, france 和所有法属殖民地)甚至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母语,否则要受罚。然而,只能使用目标语言的观念却造成n-nests的教学焦虑。n-nests会因为他们无法达到全美语教学的境界,因而觉得

26、罪恶感或变得很反弹。此外,尽量使用目标语言并不代表完全不能使用母语。lado (1957)则鼓励母语的使用,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上不可能完全强制师生或学生之间只能用目标语言(英语)来沟通。老师只要稍微走开或不注意,学生就以共同的语言-母语来交谈;当学生无法完全了解目标语言的教学时,老师就会用母语再解释一次。可知对于语言初学者完全目标语言教学是不合乎常理的。此外,心理学的知识也告诉我们,学习者唯有在觉得安全、肯定、或自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母语的使用能带来某种程度的安全感,老师还可以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释一些很难用目标语言解释的抽象观念或学生不熟悉的事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完全目标语言的论

27、点也不利于nests,因为nests会失去学习其学生母语的动机 (phillipson, 1996),因而失去了解学生文化背景与人格特质的机会,更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或特殊学习型态,因而无法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教学也不易成功。总之,n-nests虽然在语言的流利度不如nests或缺少nests的对目标语言的直觉判断能力,但藉助勤奋的学习、严谨的专业训练、和畅通的沟通管道,仍然可以弥补其先天之不足。但是n-nests有太多nests无法替代的优点:提供好的语言学习模范、有效的传授学习策略、提供学习详尽的目标语言知识、能够预期且避免语言学习上的困难与错误、以同理心去处理学生的困难与错误、能充分的利

28、用学习者的母语。可知,n-nests有足以自傲的教学潜能与优势,应尽量发挥自己长处。只要随时进修研习,弥补自己不足之处。如此才能很自信的告诉别人我对我的教学能胜任愉快。肆、n-nests自我调适虽然n-nests有其值得自傲之处但仍然会产生教学上的焦虑。焦虑是责任与自我期许的冲突。责任是工作上必须达到的要求,而自我期许是自己专业的热望与偏好。如果当我们无法如期望的达成职务上的责任,无论是个人或外在的因素,冲突、焦虑就产生。当应该做、想做与能做之间的差距越大时,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此外,专业智识不足(professional inefficiency apprehension)、社会负面评价的恐

29、惧(fear of negative social evaluation)、受学习者检试与批判(test anxiety)都会造成老师教学上的焦虑。当n-nests所受到的压力大到一个程度时,自我价值就会受到伤害。久而久之赖以存活的心理基本元素自尊(self-esteem)就会失去。当一个人长期经历压力与低成就时,其自卫机制就会启动(例如采取逃避策略、把错误归罪于别人),因而工作表现愈来愈低落,最后焦虑的症状就出现,如挫折感、易怒、失眠、沮丧、体重减轻、暴食暴饮、婚姻冲突等等。总之,有太多的因素会造成n-nests教学上的焦虑,n-nests该如何解决这些无法避免的焦虑呢?作者建议n-nest

30、s应承认自己焦虑的存在且大声地说出来、然后积极地想办法克服焦虑、不要过分要求完美,承认自己是凡人会犯错,打开自己情绪宣泄的安全活塞,让自己快乐起来,作个乐观自信的英语教师。一、承认焦虑的存在且大声说出来n-nests必须接受自己处于一个压力的状态之下,就像任何一个行业里的成员一样,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力。既然这是n-nests都可能经历到的感受,那就没有理由刻意去隐藏它。焦虑可能被隐藏一时可是它无法被隐藏一辈子。不如真实的面对它,说出来和大伙一起解决。二、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一般人处理困境的方法不是克服困境(mastery mode)就是适应困境(survival mode)。采用克服困

31、境模式的人会寻找新信息,重新掌握新技巧,开拓新的生机。也就是面对外来的挑战、作个好奇、兴奋、勇敢的冒险家。但是采用适应困境模式的人只是力求安全、简易的稳定模式,害怕新的挑战,逃避责任,救好像有人因害怕从床上跌下来,所以不肯睡在床上,而选择睡在地板上一样。采取适应困境模式的n-nests就会对学生吹毛求疵,更不允许自己犯错,即是krashen(1981)所谓的过分使用监视系统。如果想要消除这类的压力,就得采取克服困境模式努力学习,尽量参与每一个可以得到新知识和培养新技能的机会,如专业演讲、英语教师研习会、教学主题工作坊,教学观摩等等,主动出击,重新掌握状况。放弃旧有保守、退缩、过分执着的心态与做

32、法。三、打开情绪宣泄的安全活塞我们的社会一直期望老师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价值观且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但老师和一般常人一样会有缺点,一样会有情绪。当社会的期许和自己的能力不足造成冲突时,就会产生罪恶感和压力。目前的教育趋势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即使学生表现得很负面,老师还是得表现的很正面:容忍、鼓励、爱护、耐心地照顾学生,带领学生离开负面的情绪。但是老师自己负面的焦虑应该如何处理呢?一定得把这些愤怒、挫折、不平或恐惧想办法排除掉,而不是隐藏起来。所以下班后可以去泡泡温泉(或热水澡)、冲冲spar、唱卡拉ok、上健身房、作瑜珈、慢跑、打球、找好友聊天。找一个自己觉得最方便、最容易作、最舒服的方式

33、来宣泄自己负面的情绪。四、承认自己是凡人可能犯错老师似乎都发展出一种力求完美的使命感,只要学生犯一点点错就忍不住要去矫正它,因而老是看到学生或别人负面的缺点或错误。如果学生无法如期望的修订他们的缺点或重复犯同样的错(如上课讲话迟到、发音念错、拼字老拼错等等),老师就会和学生动气或觉得沮丧、挫折、以致自我放弃。事实上英语教学和很多其他的服务工作没有两样,都有令人心烦的事,别神话它。不要为学生的一个不懂事的闹剧或行为生气,或为同事、家长或校内行政人员一句无心的话吃不下、睡不好。那些都是可以一笑置之的琐事。台湾的教师一直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与社会教育价值,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教师本身)对教师都有不同于常

34、人的要求,不管在言行举止或穿着打扮上都有较严格的规范。逐渐地教师就标上一种特定的人格特质,老是有用不完的精力、耐心和充满教学热诚与自信,永远不会表现出一般人都有的特性,如不耐烦、闹脾气、倦怠感、发牢骚、蜡蹋、沮丧、郁卒。只要稍有一点脱轨就会被批判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做、老师怎么可以讲这种话、这种人怎么可以当老师?。不只整个社会对老师有超然的期望,老师对自己也做超然的自我要求。不只老是看到别人犯错,也常看到自己犯错。此外,n-nest似乎比别的学科的老师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错语言(英语)知识与文化涵养上的不足与不肯定。那该怎么办呢?承认自己是凡人,也会犯错。而且我们非英语母语者,理所当然会有所不足。每

35、个英语教师都和你、我一样有所不足且会犯错。只要随时积极参与专业进修或自我成长,同时和别的老师一起相互对话、分享和协助,偶而一点不完美或犯一点小错是可以接受的。五、享受的自己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迷人的教学,其教学者必定是从容不迫、充满自信。一个充满自信的老师一定喜欢自己,以自己所做的事为荣,不受别人眼光或价值观的影响,有自我独特的风格。谁说老师要穿得像个老学究?老师可以穿得很时髦,很潇洒,可以是一条牛仔裤一件衬衫,或是一套正式的套装,只要自己觉得舒服自在,有自己的风格皆可。好好做自己。教书就像演戏一样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也许扮演的角色使命不同,但都极力想吸引观众的眼光。不但得让观众喜欢舞台

36、上的表演,还要让观众从舞台上的表演,学会他们该学的东西。n-nests一天发二分之一的时间在教书,一定得能享受自己的专业表演,如果不能,那就是浪费生命,也没有理由留在这个行业里。这不只是专业的责任,也是当英语教师的权利:享受教学。n-nests应该比学生更能享受自己的教学。也只有自己喜欢自己的教学时,学生才会喜欢。教学前最好要把心沉静下来,放轻松。就好像体操或马鞍的选手在他们纵身一跃,开始表演之前一定会冷静下来让全场的观众安静下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他的身上之后才开始。n-nests也是一样,要稳定、要自信、要能热爱自己的表演事业,让自己成为所有焦点的中心,随时迎接学生喜爱或崇拜的眼神

37、。 六、寻求工作与压力的平衡点只要说到焦虑,好像都带点负面的涵义,但事实上焦虑有有其正面的效能。适当的焦虑也会使人变的很受鼓舞、精力充沛且工作有重心。dunham(1992)探讨一般教师行为表现与其对教学专业间相关性,发现教学行为不理想时,给予轻微的压力有助于动机的提升,压力被视为是一种个人能力的挑战;然后逐渐加大压力直到一个特定的点时,教学者会有最高效率的表现,但超过这个点,开始有易怒、沮丧的现象发生,是压力过大的早期警讯,如果仍继续加大压大不作适当的处理,则教学着会逐渐变得很衰弱、倦怠、体力透支最后到崩溃。可知压力或焦虑可以有害于工作表现(负债),也可以有助于工作的表现(资产)。总之,当教

38、学工作压力降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教学者会变得很懒散,无法担负教学的使命,相反的要是情绪变得太高亢,教学者会变得对学生太严厉,要求太高。n-nests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压力与工作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昧的逃避焦虑或工作的压力。根据claxton (1989)对老师、学生、家长、督学和学校行政人员所做的问卷调查,发现所谓好老师大多是承受压力较大的老师。他们有较高的专业自信,不在乎公开承认他们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力。他们显得比别的老师能干,因为她们有较稳定的自我肯定,比较能够承受别人对她们的批评与要求。七、与母语教学者进行协同教学此外,如果校内聘有一群造成n-nests 压力的外籍教师,该如该如

39、何面对这样的焦虑?和nests沟通进行协同教学,由n-nests为教学主轴,nests协助教学。不管在何种的挑战之下,n-nests必须肯定自己是一个专业的语言教学者。尤其目前学校内参与教学的教师都是严格筛选出来且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不管是教育学程或英语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是政府审定合格的英语教师,有绝对让学生、家长与自己信任的教学能力。这些n-nests应该足以骄傲的担任策划的角色,定期和nests针对某些教学议题进行沟通、对谈,分享个人文化语言与教育背景经验、咨商个别的教学策略与问题处理模式、给彼此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再说外籍英语教师救没有工作的压力或工作上带来的焦虑吗?也许他们有

40、丰富的身体语言与开朗的笑声,但仍遮盖不了他们的焦虑、寂寞与无助。nests也需要我们的关心、也希望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应尽地主之谊,制造一个愉快的、和协的工作环境,让n-nests 和nests教师能一起分享生活上与专业上的经验与喜悦。参、参考书目arends, r. (1998). learning to teach. new york: mcgraw-hill. arnold, j. (1999).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uerbach, e. & wallerstein n.

41、 (1992). esl for action: problem posing at work. ma: addison-wesley.auerbach, e., barahona, b., midy, j., vaquerano, f., zambrano, a., & arnaud, j. (1996). adult esl/literacy from the community to the community: a guidebook for participatory literacy training. mahwah, nj: erlbaum.braine, g. (ed.) (1

42、999). non-native educato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hwah, nj: erlbaum.canagarajah, s. (1999). interrogating the “native speaker fallacy”: non-linguistic roots, non-pedagogical results. in g. braine (ed.), non-native educato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p. 77-92). mahwah, nj: erlbaum.dorn

43、yei, z. (1998).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31, 117-135. gardner, r. c. and maclntyre, p. d. (1993). 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art ii: affective variables. language teaching, 26, 1-11. freeman, d. (1991). to make the tacit expli

44、cit: teacher education, emerging discourse, and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7, 439-54. freeman, d. (1992).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emerging discourse, and change in classroom practice. in j. flowerdew, m. brock, and s. hsia (eds.).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tea

45、cher education. hong kong: city polytechnic hong kong. freeman, d. & richards, j. (1993).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tesol quarterly, 27, 193-216. gregg, k. (1984). krashens monitor and occams razor. applied linguistics, 5, 79-100. howatt, a. p. r. (1984).

46、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chru, b. (1985). standards, codification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 in r. quirk & h. g. widdowson (eds.), english in the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47、pp. 11-30).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amhi-stein, l. (2002). the construction of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lassroom: insights from a diary study,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alt lake city.kamhi-stein, l., lee, e.,

48、& lee, c. (1999). how tesol programs can enhance the preparation of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esol matters, 9(4), 1, 5.katz, a. (1996). teaching style: a way to understand instruction in language classroom. in k. bailey and d. nunan (eds.).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49、 university press.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krashen, s. & terrell, t. (1983). the nature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hayward, ca: alemany press. krashen, s. (198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

50、cquis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arsen-freeman, d. (1991). research o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 review of the past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51、. in k. de bot, r. b. ginsberg, and c. kramsch (eds.).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larsen-freeman, d. (1998). learning teach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 perspectives xxiv/2, 5-11. lippi-green, r. (1997). english with an ac

52、cent: language, ideology,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routledge.matsuda, a., & matsuda, p. k. (2001). autonomy and collabo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sharing among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the catesol journal, 13(1), 109-121.matsuda, p. (1999). 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ns/nns collaboration. tesol matters, 9(6), 1, 10.mclaughlin, b. (1978). the monitor model: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language learning, 28, 309-332. medgyes, p. (1996). native or non-native: whos worth more? in t. 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