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_第1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_第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_第3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_第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赏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技巧(教学设计)江门市港口中学 陈梭【考纲要求】广东省中考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1.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6.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7.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教学背景: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根据广东省中考

2、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学生要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但是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也比较笼统,在初中阶段,应该限制于教材中常见的写作技巧。而重点应该在于对记叙文、散文和小说常见的写作技巧的学习的把握上。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1、了解常见的写作技巧有哪些;2、理解常见的写作技巧的运用;3、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对故事叙述、人物刻画、感情抒发和主题表现的作用。回顾过去六年(2007-2012 年)的中考试题,有五年的阅读题都涉及这个考点。 2007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鼓神第 16 题,2008 年中考阅读篇目小说歪儿第 16题,2009 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寻石记第15 题,都

3、考查了学生对“铺垫”这种写作技巧的掌握。2008 年中考阅读篇目小说歪儿第16 题,2012 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淡淡的深情第15 题,都考查了学生对“对比”这种写作技巧的掌握。2011 年中考阅读篇目小说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第 14 题,考查了学生对“伏笔”这种写作技巧的掌握。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考点的答题方法和得分技巧,笔者对这个考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学情,设计了这节复习课的教案,让学生重点掌握对比、铺垫、伏笔这三种写作技巧,以提高这个考点的得分。教材分析: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经典的课文都会运用对比、铺垫、伏笔这三种常见的写作技巧。例如:(1)对比:七年级下册

4、第 1 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就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技巧,回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生活,告诉了我们天真活泼的孩子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九年级上册第 19 课范进中举中,作者写了邻居、胡屠户等人对中举前后的范进的不同态度,运用对比的写作技巧,突出范进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极深。 (2)铺垫:七年级上册第 26 课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九年级下册第 5 课孔乙己一文中,开端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短衣帮、长衫主顾的不同,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

5、己的出场和悲剧结局铺垫。(3)伏笔:七年级下册第 2 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

6、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九年级上册第 17 课智取生辰纲中,前半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后半部分写生辰纲被劫埋下了伏笔。其实,学生对这些写作技巧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在遇到与此有关的考题时,却不知如何答题。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这个考点的答题方法和得分技巧。教学目标:1赏析文学作品中几种常见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学作品常见写作技巧赏析的答题方法。教学重点:赏析文学作品中几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对比、铺垫、伏笔)。教学难点:学会答题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设备: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1 分

7、钟)同学们,作者为了更好地在文学作品中表情达意,会采取有效的艺术手段,即写作技巧。而在中考的考纲要求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欣赏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的就是这个内容。请同学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赏析文学作品中几种常见的写作技巧。2.掌握文学作品常见写作技巧赏析的答题方法。二、结合课文,重温常见的写作技巧。(4 分钟)首先,我们以选择填空的形式,结合已经学过的课文重温常见的写作技巧。请拿出学案,快速完成第一大题。1导入:以选择填空形式,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复习常见的写作技巧。附:幻灯片显示板书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借物喻人、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侧面描写、铺垫、伏笔1

8、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生活,通过,告诉了我们天真活泼的孩子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2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前文写“我”讨厌阿长的小毛病,后文写“我”的写法,表现了阿长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3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开端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短衣帮、长衫主顾的不同,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的出场和悲剧结局。4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我”到仙台受到优待(免学费,职员操心“我”的食宿),通过5吴敬梓在范进中举在一文写了邻居、胡屠户等人对中举前后的范进的不同态度,通过 ,突出范进受

9、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极深。6施耐庵在智取生辰纲一文中,前半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突出藤野先生对“我”非常关心,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为后半部分写生辰纲被劫埋下。2提问学生,并明确答案。看来同学们对常见的写作技巧还是熟悉的,本课时重点复习其中的三种:对比、铺垫和伏笔。二、链接中考考题(2分钟)从这个练习可见,在课文中学到的这些知识就是考纲要求我们掌握的,也是中考会考到的。而在过去的六年中,有五年的阅读题都涉及这个考点。请同学们看幻灯片的链接中考:12007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鼓神第 16题: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考查对铺垫这

10、种写作技巧的掌握)22008年中考阅读篇目小说歪儿第 16题:第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考查对比、铺垫两种写作技巧的掌握)32009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寻石记第 15题: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的掌握)。 (考查对铺垫这种写作技巧42011年中考阅读篇目小说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第14题:文章多处为母亲修复母子关系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考查对伏笔这种写作技巧的掌握)52012年中考阅读篇目散文淡淡的深情第15题: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考查对对比这种写作技巧的掌握)四、牛刀小试,模拟中考。(15分钟)那么

11、要是在中考出现相关的题目,你们又会不会做呢?2010 年的阅读篇目偷父没有出到这个考点的题目,老师自拟了两题来考查大家,请同学们牛刀小试,模拟中考。限时10 分钟。1学生阅读下面中考篇目,完成老师自拟题目。(提醒学生阅读时标注段号) 偷 父 刘心武(2010年中考)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 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

12、,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 t 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有拿啊!”他那一副“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他今年 14 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我给他开门时,他

13、居然说:“我还不想走。”我大吃一惊:“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那幅油画,是我临幕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我细问他:“你爸现在

14、在哪儿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鸣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

15、打开,他闪了出去。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选自 2005 年 12 月 25 日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1)少年刚被“我”发现时“处变不惊”,为什么后来手捧油画时会变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2)文章多处为“我”愿意继续帮助这个失足少年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 分)ab2老师提问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运用电子白板,明确答题的得分点,从而让学生总结答题的方法:(1)明确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

16、(2)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因为少年想“我”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所以变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这样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并讲明原因得 2 分),表现了少年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表达了“我”对他的痛惜与同情(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用意得2 分 )。(2)电子白板上注明:每找出伏笔之处得1 分,作简要分析得 1 分。a“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给少年准备食物,可见“我”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b“我”决心放少年走,不

17、报警抓他,可见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c听完少年的故事,“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可见“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对少年有了疼惜之情。d后来,“我把画送给了他”,可见“我”用实际行动帮少年实现了心愿,让他可以睹画思父。五、加强训练,积累经验(15 分钟)为了让大家对这个考点的答题积累多一些经验,请同学们再阅读文章手帕,完成题目。限时 10 分钟。1学生阅读下面文章手帕,完成题目。手 帕(甘玲珑)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 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

18、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 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19、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

20、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文章一开头写母亲的习惯,有什么用意?(4分)(2)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2、老师提问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运用电子白板,再次强调答题的得分点,从而让

21、学生熟悉并掌握答题的方法。参考答案:(1)文章一开头写母亲的习惯,是为了下文写母亲收藏“我”的手帕,记住“我”的点滴作铺垫(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并讲明原因得 2 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用意得2 分)。(2)运用对比(电子白板上注明:写作技巧回答正确得2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以及对自己忽略母爱的愧疚与自责(电子白板上注明:写出作用得2分)。六、巩固中考考点通过这节复习课,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在这个考点的答题上有所收获。为了巩固这个考点的复习,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文章1960 年的冰糕,完成学案相关的题目。七、课后作业:学生阅读下面文

22、段,完成题目。1960年的冰糕 (修祥明)1960年,中国和我们家都很贫穷。那年夏天的一支5分钱的冰糕在我的心中至今没有化去,是因为在那个贫穷的村庄里,我们家是最穷的一户人家。旁人家的孩子每年都会吃上一支或者几支冰糕 ,而我长到9岁了,还没尝到冰糕的味道呢。每当我向母亲要钱买冰糕时,母亲说:“冰糕有什么好吃的,不就是一些结成冰的糖水吗?”当我哭着恳求时,母亲会哀叹一声,眼里闪着泪光说:“孩子,家里卖鸡蛋存下的钱,你该知道有几块几毛,油盐酱醋,还有你们兄弟几个念书的学费都要从这里出,逼得没有法了,我只有去跳井!”我馋冰糕吃,但我更爱母亲,哪能让母亲去跳井,这个世界上她是我最最亲爱的人啊!从此,在

23、街上见了卖冰糕的人,我会转身走远,看到邻居的孩子吃冰糕那甜美和得意的样子 ,我也会扭头走开,不让他们看到我害馋的涎水和泪光。1960年的夏天特别酷热,偏在这时我重重地感冒了,用母亲的话说,我的额头像块烧热的铁板似的。那年月,庄户人有了这些头疼脑热的病,用双手推拿不见效果才会买药吃。但我的 感冒在推拿和吃药后,仍高烧不退,把我烧得迷迷糊糊,像要死过去似的。母亲给我擀了一碗面条 ,这是像模像样的节日才能吃到的美食 ,母亲把面条喂进我的嘴里,却被我吐了出来;母亲又去炒了两个鸡蛋,这是伺候客人母亲才舍得炒的一道好菜,母亲把它端到我身前,却被我推开:“快把它拿走,我闻着恶心!”说着,我就呕吐出空空的肠胃

24、中的一点清水来。母亲害怕了:“孩子,不吃东西哪行,这样下去,真能把人烧死,吓死我了,孩子,想吃什么你就说,不管什么贵重的东西,只要你想吃,钻天拱地我也想法给你去弄来。”口干舌燥的我,迷糊中听清了母亲的这句话,顺口说道:“娘,我想吃冰糕。”说完了,我立刻后悔了,就睁开眼望着母亲,我想,母亲又要说去跳井这句话了。出乎我的意料,母亲没有说要去跳井,也没有哀叹,而是爽快地从抽屉里拿出包钱的那块小手帕拣出了5分钱说:“好,孩子,我这就到集上给你去买。”我说:“娘,不用买了,留着那5分钱买油和盐吧。”母亲摇头说:“孩子,不用说5分钱,现在你想吃的东西,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全卖光了,我也舍得。你是娘的心头肉,如

25、果有人拿世界上所有的钱来换你,我也不舍得。”见母亲这样坚决,我的病像一下子好了许多似的 ,像个爆竹般从炕上跳下来,拿过母亲手中的5分钱,拔腿朝集上跑了去从卖冰糕的人手中接过冰糕,我的高烧像忽然间飞走了,浑身轻快了许多。啊,凉凉的冰糕,捧到您是这般美好的感觉,吃到您的滋味一定是天底下最享受的事情了!当然,我要和母亲一起来吃这支冰糕。母亲疼我,我也该想着母亲。母亲说,她活了四十几岁还没尝到冰糕的味道。集市离我们家有一公里,跑到一半的路程时,冰糕水从那层薄纸缝里流了出来,我只好把它舔到嘴里去凉凉的 ,甜甜的冰糕立刻爽透了我的全身 ,我加快步子向村子奔去 然而,跑上村南的那个土坡时 ,半截冰糕脱离冰棒掉到地上 ,我的心像被猫爪抓了一下似的,望着土堆里那半截冰糕,我心疼地流下一串串泪水,只好捧着剩下的半截冰糕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