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_第1页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_第2页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_第3页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_第4页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 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 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 主要技术标准 1 3.1 钢轨. . 仁 3.2 轨底坡 . 1 3.3 曲线超高. 1. 3.4 扣件 .1. 3.5 轨枕布置. 1. 3.6 道床混凝土及钢筋 . 1. 3.7 杂散电流设置 . 2. 3.8 轨道结构高度 . 2. 3.9 道床排水设置 . 3. 3.10 道床伸缩缝设置 . 3. 3.11 过轨管线设置 3. 4 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及

2、其对策 . 3. 4.1 工程特点 . 4. 4.2 施工难点、重点及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4. 4.2.1 轨道几何尺寸调整精度 4. 4.2.2 轨底坡控制 4. 5 施工方案 4. 5.1 施工准备 . 4. 5.1.1 材料准备 4. 5.1.2 工机具准备 5. 5.1.3 作业条件准备 5. 5.1.4 人员准备 5. 5.2 施工工艺流程 . 6. 5.2.1 工艺流程 6. 5.2.2 施工方法 6. 5.2.3 整体道床施工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 12 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3 6.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 13 6.2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 .13 6.3 地下线施

3、工安全措施 . .14 6.4 铺轨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5 6.5 整体道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5 6.6 施工运输及交通安全措施 . 15 6.7 大坡道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 16 6.8 防雷电、台风、暴雨安全措施 . 16 6.9 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17 1 编制依据 1.1.1 现行国家、武汉市地铁设计和施工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则; 1.1.2 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相关资料; 1.1.3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施工设计图; 1.1.4 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以及自备的先进配套施工设备; 2 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 (第二标段)施工项目包括:

4、地下段正线、 辅助线、出入 段线地段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正线起讫里程: K17+582.329? K35+949.234;金银湖停车段出入线岂止里程:K+15.73K+701.7里程范 围内的一般整体道床(除橡胶隔振垫、钢弹簧浮置板地段)。 3 主要技术标准 3.1 钢轨 正线及辅助线、出入线采用60kg/m、U75V普通热轧钢轨钢轨。 3.2 轨底坡 采用 1/40 轨底坡,道岔区及道岔间不足 50m 地段不设轨底坡。 3.3 曲线超高 正线最大曲线超咼为 120mn车站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曲线超咼不大于15mn允许 欠超高为61mm出 入线及联络线曲线按行车速度计算超高, 其

5、余配线曲线不设超高,为 避免出现反超高,岔后附带曲线施工 时可设5mn超高。 3.4 扣件 主要有二种扣件类型,其中DR2型扣件用于非中等减振地段; 双层非线性减振扣 件用于中等减振地段。 3.5 轨枕布置 正线、出入线1667根/km,其余配线1600根/km。轨枕布置时,若遇结构沉降缝、 人防门(防淹门)、 各种预埋管线、排水横沟等情况时,轨枕铺设间距可在500mm-650mr间作适当调整。 3.6 道床混凝土及钢筋 一般整体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U型槽地段强度等级为 C40,整体道床钢筋设上、下两层钢筋, 纵向钢筋采用 HRB40C级14螺纹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PB30C级8圆钢筋

6、,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 30418 76D2 盒30056 7568 畨 34437 8685 蚅 20957 51DD 凝 139264 9960 鑼 3.7杂散电流设置 在每条线路垂直钢轨下方, 任选2根上层纵向贯通钢筋与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在每个道床结构块内, 每隔5m (或小于5m选1根横向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每个道床块两段各采用一根 80 x 8mm 热镀锌扁钢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在道床的两侧引出连接端子(或排流端子),扁钢连接端子或排流端子 引出道床块顶面不少于120mn并在端部预留14孔,便于电缆连接。 3.8轨道结构高度 轨道结构高度详见表 3.8-1所示。

7、表3.8-1轨道结构高度表 不同隧道结构形式 轨道结构高度(mm 般及中等减振地段 下沉车站 咼等及特殊减振地段 矩形隧道及U型槽 560 610 750 圆形隧道 740 800 (1)考虑排水需要,部分有配线车站下沉50mn具体包括:汉正街站、苗栗路站、石桥路站、东方马城站 及环湖西路站。 d) 26484 6774 杴 23190 5A96 媖 32735 7FDF 翟 24698 607A 恺 L (2)有高等或特殊减振要求的车站,轨道结构高度统一调整为 750mn当减振地段 处在2%坡地段, 为保证排水要求,减振段至坡底段的轨道结构高度均应按750mn预留,具体如表3.8-2所示。

8、表 3.8-2 车站名称 振动敏感点 减振点讫里程 备注 汉正街站 宝善社区市第一 医院 K17+600-K17+835(含 左、 右线各一组道岔)、咼等减 振 为保证排水,武-汉区间废水池调整 至 K17+600处,K17+600-K17+835段 按750mn预留轨道结构高度(注: K17+835里程根据岔心里程加 20m调 整) 六渡桥站 文明保护单位 K18+860-K20+640特 殊减振 为保证排水,整个车站范围轨道结构高度均 按高等减振750mn预留 石桥路站 汉口花园 K26+450-K26+78(含左、 右线各一组道岔) 咼等减振 为保证排水,需减振段起点 K26+450至配

9、线 终点段均按750mn预留轨道 结构高度 j 22912 5980 妀 d :21126 5286 劆 杨叉湖站 立新小学 K27+250-K27+370高 等减振 为保证排水,整个车站范围轨道结构高度均 按高等减振750mn预留 工业学院站 常青花园九村、八 一村 K30+441.029-K30+650 咼等减振 工业学院站-东方马城站区间在 K30+441.029-K30+481.029 范围设置 过渡段,轨道咼等由 740mn过渡到 800mm 39道床排水设置 整体道床排水沟设置为中心水沟,中心水沟宽度为600mm水沟深度一般及中等减 振地段为轨面以下 450m(部分有配线车站水沟高

10、度为轨面以下500mm两侧向中心水 沟方向设2.5%的排水横坡。其他地段根 据本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水沟深度。 3.10道床伸缩缝设置 道床分段布置,根据轨枕间距一般情况下地下线道床块长度12m洞口内50m范围、U型槽及联络通道 两侧各18m范围每段长约6m结构沉降缝处应设道床伸缩缝,施工缝应在伸缩缝处,短轨枕应避开道床伸缩 缝。伸缩缝宽20mm以沥青木板形成并以沥青麻 筋封顶。每段道床长度可根据结构变形缝设置、集水坑设置 及过轨管线布置等情况适当调整,同时钢筋长度等相应调整。 3.11过轨管线设置 一般整体道床和减振垫浮置板整体道床地段,轨道道床的预埋管最大内径一般不得 超过100mm!床表面

11、可预留200250mn的沟槽,以满足给排水专业消防水管过轨的需要),轨道专业对横 穿管的材质不作要求,横穿管只能从轨道相邻的轨枕空档之间穿过道床,对于5070mn勺横穿管,每处轨 枕空档最多穿2 根,外径75100mr的横穿管,每处轨枕空档最多穿 1根,横穿管最大外径不得超过 100mm 若同一处横穿管数量较多,则采取分散过轨的方式。 4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及其对策 4.1工程特点 本项目工程数量大、道床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期间不可预见因素多。在地铁工程中,轨道工 程作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制约后续各专业施工的关键因素。轨道工程涉及与土建、 牵引供电、电力、信号、人防门

12、、给排水、车站 装修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协调配合是轨道工程铺轨、整体道 床、焊轨主要工序的正常推 进、保工期和质量的前提。本项目施工,涉及专业较多,作业面相互交叉,施工 互相干 扰,协调工作是本项目工程施工的关键。 4.2 施工难点、重点及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N38902 97F6 韶 f25591 63F7 揷? P36223 8D7F 赿 4.2.1 轨道几何尺寸调整精度 ( 1 )首先明确基本轨平面位置以外轨为基准,高程以内轨为基准,直线区间上的 基准轨参考大里程 方向的下一个曲线。 ( 2)“先轨向后轨距”,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外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内轨的平面 位置利用轨距及轨 距变化率来控

13、制。 ( 3)“先高低后超高(水平) ”,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内轨的高程来实现,外轨的高 程利用超高和 超高变化率来控制。 ,优先保证参考轨的 ( 4 )“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 平顺性,另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控制。 4.2.2 轨底坡控制 ( 1 )施工中及时消除扣件螺栓扭矩过大或不足对轨底坡带来影响,在拼装轨排时 采用可定值的扭矩 扳手,对每个螺栓进行紧固,保证内外侧口压力相同,使轨底面与橡 胶垫板达到密贴状态,避免轨底坡出现 变化。 ( 2)施工过程中,对钢轨支撑架进行刚度和稳定性的加强,以确保钢轨轨底与承轨槽面达到密贴稳定 状态,避免承受重力而产生变形,确保轨

14、底坡满足要求。 ( 3)调整线路横向位置时,避免将斜撑顶在钢轨头上进行调整,以免钢轨发生扭曲变形,轨底坡发生 变化。 5 施工方案 5.1 施工准备 对于该材料使用条件要求: 5.1.1 材料准备 (1)钢筋: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按施工进度分阶段进场 表面洁净,确保无损伤、无油渍、无漆污、无铁锈应等 杂物;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 进场前应抽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时方可进场使用; 专用地铁铺轨车、 石笔、扫帚、定 行提料,根据工期 应的标识牌; 万能道尺、直角 其技术要点; 并严格遵照施工 (2) 扣件、短轨枕等轨料均为厂制定型产品,能满足现场施工

15、需求; (3)钢轨:采用P60kg/m-25mU75V热轧钢轨,其各项指标尺寸均在允许误差之内。 5.1.2 工机具准备 ( 1) 机械:电焊机、移动龙门吊、轨道车、平板车、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 锯轨机、打眼机、木工加工机床等; 37031 90A7 邧 27655 6C07 氇 E20149 4EB5 亵 Kv8 ( 2) 工具:万能道尺、直角道尺、搬手、起道器、钢轨支承架、轨距拉杆、钢尺、 型钢模板、撬棍、手提式混凝土振动棒、抽水泵等。 5.1.3 作业条件准备 ( 1) 工程技术部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进行图纸的审核,并按图纸中的工程数量进 和施工计划对各项材料进场时间进行约束,如发现有

16、遗漏或错误应及时提出补发或重做; ( 2) 材料进场后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分类别集中整齐堆放,并立有相对 ( 3) 铺轨基标设置正确,布置位置及精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能满足施工要求。 道迟等计量仪器检校合格,钢轨支承架、轨距拉杆等工具均已备齐; ( 4) 钢筋原材料到位,钢筋下料进行加工,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5.1.4 人员准备 ( 1) 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意图,明确各项结构尺寸,掌握 (2) 了解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内容及要点,并复核图中的工程数量、工程尺寸; ( 3) 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上级颁发的条例、办法、指示和决定, 规范操作,在开工前组织

17、工人学习; ( 4) 严格执行挂牌上岗制度,各技术工种均持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 (5)施工中注意保护 CPH控制点,如发现 CPH空制点损坏,应及时向工程技术部 报告,在重新测量复核前严禁使用松动的cprn控制点,以保证施工的精度 5.2施工工艺流程 5.2.1工艺流程 Az1 1 .17 33459 82B3 芳 31758 1 凿毛、淸理 基底处理 测设CP川*加率基标4 纟R装轨排、洞内运输 轨扌 Mrr 准备支承架 短枕式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521-1 钢轨支承架安装 轨道状态调整 29887 74BF 璿 35861 8C15 谕 33906 8 半直葲.33013 80F

18、5 胵 27739 6C5B 汛 33182 819E 膊 混凝土罐车运输*道床混凝土灌注 抹面、整修和养护 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质量检 查 图5.2.1-1短枕式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5.2.2施工方法 (1 )拼装轨排 在铺轨基地内设置固定式轨排拼装台。轨排在拼装台上组装,拼装时按轨节表所列 的钢轨长度、轨距、 轨枕间距、扣件类型、接头相错量及短轨枕位置进行组装,最后采用轨距拉杆进行连接构成轨道框架,其施 工工序为:摆放轨枕一摆放枕上橡胶垫板、铁垫板、轨下橡胶垫板一摆放钢轨一方正钢轨一安装轨距拉杆一 调整轨枕间距一安装扣轨弹簧一紧固螺母一安钢轨支承架一摆放接头夹板。 组装轨排施工工艺流

19、程见图5.2.2-1 图 5.2.2-1 摆 放轨枕 摆放铁垫板等 轨排 摆放钢轨 摆放轨枕 A. 在轨排拼装台位组装轨枕。其组装的顺序为:摆放轨枕一安装铁垫板下橡胶垫 板 f 安装铁垫板 f 上连接螺栓 f 安装平垫圈及弹簧垫圈 f 带螺母并拧紧。 B. 按照配轨表布置的 25m钢轨轨枕根数,摆放轨枕。 C?根据组装台位上标注的间距线粗调轨枕间距。 摆放钢轨 A. 摆放枕上橡胶垫板、铁垫板、轨下橡胶垫板。 B. 在轨排拼装台位摆放钢轨。 C. 道尺在使用前需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 0.5mm 调整轨枕间距 A. 用白油漆在钢轨轨腰内侧(曲线在外股钢轨轨腰内侧)标注轨枕位置。 28717 70

20、2D 瀭 22381 576D 坭 26762 688A 梊 28632 6FD8 濘 v20595 5073 偳 26038 65B6 斶 B. 方正轨枕。 C. 轨枕应与线路中轴线垂直。 D. 短轨枕间距及偏差允许误差为土 10mm 散并紧固扣件 A. 弹簧扣件要与轨底扣压密贴,不允许有松动、吊板等现象。 B. 构件组装正确,螺母按规定值用测力板手拧紧,力矩一致。 ( 2)整体道床基底清理及施工排水 整体道床基底清理 整体道床基底面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清除各种杂物,排除污水,同时不让水流入已清理地段。 为了确保基底清理质量,此项工序按隐蔽工程的要求处理。工序完毕并经签证验收后,方能进行混凝 土

21、的灌注。基底处理应逐段作好竣工记录以便验收和抽验。 工地段有积水现象 施工排水处理 在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作好排水处理施工,以免混凝土水灰比失去控制,直接影 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施工时须有畅通的导水、排水设施,预防施 (3) 地铁铺轨车走行轨铺设 地铁铺轨车是隧道内轨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吊运必不可少的、也是使用最频繁 的机具之一。因此, 对地铁铺轨车走行轨的要求是铺设及拆除方便、快捷,龙门吊走行平稳安全。在走行轨选用上,为便于人工 搬运,钢轨不宜太重,但为尽量减少走行轨的支承点,钢轨的断面也不宜太小。根据地铁铺轨车吊重时的轴 重和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力学分析、计算的结果,走行

22、轨选用24kg/m钢轨,两走行轨中心距 3.9m,走行 轨支承 点间距为1.2m,最大不超过1.4m。走行轨接头处增设支承点,走行轨铺设在特制的钢支墩上,待 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 70%b,拆除走行轨上套管,再用混凝土将拆除后遗留的凹槽抹平,每只钢支墩采用 4 个M12膨胀螺丝固定在隧道底板上,马蹄形隧道因土建 回填混凝土强度偏低,所用固定钢支墩膨胀螺丝采用 加长型号。走行轨一般应超前钢筋网铺设地段50m为宜。 (4) 整体道床钢筋网铺设 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铺轨基地下料、加工,隧道内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 缩缝长度配料。钢筋通过轨道平板车利用轨道车推运至施工现场,再由地铁铺

23、轨车运至铺设地段,适量分散 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人工绑扎固定,调整钢筋网格间距。 整体道床钢筋网施工时, 纵向钢筋搭接处必须焊接, 焊缝高度不小于6mn在每条线路垂直钢轨下方,分别选 道床结构块内,每隔 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每个道床块两段各采用一根 采用两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 于钢筋直径的5倍, 2根纵向 贯通钢筋与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在每个 5m选1根横向钢筋与所 80X 8mn镀锌扁钢与所有纵向钢 筋焊接,以保证道 床钢筋的电气连接,并在道床的两侧与埋入式杂散端子焊接引出连接端子,保证全线贯通。钢筋绑扎工序流 程图522-2所示。 Y 39710 9B1E 鬞 308

24、65 图522-2钢筋绑扎丄序流程图 (5) 轨排的运输钢筋运输 轨排在铺轨基地用龙门吊吊放道床混凝土已施工完 摆放横向、纵向钢筋 安放C35(或C40)混凝土垫块 ,且后铺防迷流钢装车接,先铺轨排后装车 装车时轨排间应放置垫木 由于线路纵坡大,轨排与平 监理检查验收 毕且强度达到70%殳计强度的地段,冉用两台地铁铺轨车卸至待铺位置 施工注意事项 轨道车走行时速不大于 5km且前后派专人防护 停车时及时放入铁靴,防止平板车滑行。 两台地铁铺轨车共同作业时, 要专人指挥, 口令统一、 司机操作熟练, 配合默契。 (6)架立轨排并调整 采用上承式钢轨支承架(见图 522-3 )。支撑架配置数量:

25、60kg/m-25m钢轨,1667根/km轨道配 置 11套。 钢轨支承架布置位置详见图 5.2.2-4。 21573 5445 呅 36138 8D2A 贪 oAWk 轨排铺设 地铁铺轨车将轨排吊运至安装位置,落至设计标高,用鱼尾板和螺栓与已定位的轨 排连接,旋出轨排两端立柱支撑在隧道底板,放松吊钩,轨排初步就位。架设钢轨支承架应注意: A. 钢轨支承架立柱所在的基底应为平整坚硬面。 B. 为避免钢轨低接头,接头处支承架间距应适当加密。 C. 钢轨支承架如与预留管沟有矛盾时,必须调整支撑架位置。 图 5.2.2-3 上承式钢轨支承架安装示意图 图 5.2.2-4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钢轨支承架平

26、面位置位置图 初步调整轨道位置 A用特制的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并辅以目测调整钢轨的标高、轨距、水平及方向,其精度不超过土 20mm。 B. 调整轨枕位置。 a. 当轨枕位置与轨道横穿设备发生矛盾时,调整相邻几根轨枕间距避让。 b. 轨枕承轨槽边缘距结构缝不小于70mn如轨枕不能按设计位置布置时,可在相邻三根轨枕间调整。 C. 精确调整轨道位置 每一支承架都要逐一调整,一个支承架的调整往往对邻近支承架的调整有影响, 需 要反复多次,逐次迫近,才能达到施工的精度要求。 用钢轨支承架将轨排架起后,以铺轨基标桩为依据,通过特制的直角道迟和万能道 尺(道尺在使用前应校正,其精度允许误差为0.5mm,旋转

27、立柱来调整钢轨的高度,并借轨卡螺栓来调 整钢轨方向,逐次进行调整作业,直至达到要求标准。 按铺轨基标的位置和高程,采用特制直角道尺先调整左股钢轨(曲线为内股);用 万能道尺以初步调好的左股钢轨为基准,调整右股钢轨(曲线为外股)。 D. 轨道调整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 安装整体道床模板 27377 6AF1 櫱 g-*38817 97A1 鞡 22828 592C 夬 30780 783C 砼 9 整体道床混凝土侧模采用建筑钢模。 安装模板前要复查道床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确保模板安装正 确。 模板的内侧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不

28、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 如发现变形、松动 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 8) 灌筑道床混凝土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为严格防止混凝土灌注及捣固操作中碰撞已调好的轨排,并 要随时进行复调。 因此监视和复调工作安排有经验的线路工担任。为了使混凝土灌注后 的轨道符合线路的验收标准,同时考虑 混凝土的收缩以及扣件尺寸的可能误差等因素, 因此,钢轨的调整精度要更为高。 施工工序 再次检查和调整轨道一灌注混凝土(试件取样)一振捣混凝土一监视和调整轨道一 混凝土养生 f 拆模 f 竣工整理。 施工方法 A、检查内容 检查线路中线、钢轨位置、方向、水平、标高、轨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模板、防 迷流钢筋

29、网、预埋 件及管沟是否稳定牢固;检查防迷流钢筋网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焊接质量、导电要求等是否符合设计规 定。 B灌注及捣固混凝土 a 混凝土应分层、水平、分台阶灌注,浇注层厚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 的 1.25 倍,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其间隔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b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 行浇注时,其自由倾落度一般不宜超过2m应由专人监视、检查 当发现轨面尺寸(轨 距、水平、高低、 孔、洞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 方向)超限、模板、支承架、防迷流钢筋网片、预埋件、预埋管、沟、 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c、 混凝土灌注因

30、故中断应设垂直挡板,下一次灌注需在 24 小时之后,连续两次捣 固时间 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d、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 同 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 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 凝土层, 还应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 的积水应清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 渐推进,并距 80- 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e、 应加强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的捣实,使道床与轨枕结合良好。 f

31、 、道床混凝土初凝前,表面需抹面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沟纵坡和线路坡度一致并平顺。 g、抹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土 2mn标高允许误差+5mm -10mr抹面时及时清理钢 轨、轨枕、扣件等表 面的灰浆。 试件取样 23805 5CFD 峽 35330 8A02 訂:27824 6CB0 沰R 32651 7F8B芈 混凝土抗压试件留置组数,同一配合比每灌注100n3 (不足者也按100n3计),应取 两组试件,一 组在标准条件下养生, 另一组与道床同条件下养生, 其试件抗压强度评定, 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混凝土拆模与养护 拆除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

32、时,方可拆 除,拆模时不可用力过猛、过急。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 C)即用麻袋、草帘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 态 (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 70%时道床上方可载 重。 ( 9)道床水沟施工 拟采用一次灌注的方法灌注水沟混凝土,即立好水沟模板后灌注水沟混凝土。 10)道床整理 清刷钢轨:用铁铲或钢刷清刷洒在钢轨上的混凝土。 整修道床表面:道床表面碰掉部分用1: 1 水泥砂浆修补填抹密实。 扣件涂油:将覆盖扣件覆盖物拆除,清刷扣件表面及承轨槽内粘附的灰浆,然后将扣件涂油 道床整修工作完成后,对道床进行彻底清扫,并用水清洗,达到美观整洁。 整地保护起来

33、,作 道床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轨道状态进行测量,作好记录,并把测量控制基标完 为竣工资料和竣工测量依据 5.2.3 整体道床施工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 ( 1) 整体道床施工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线路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 ( 2) 轨道架设安装:整体道床施工采用钢轨支承架架设钢轨。其架设应符合下列 要求: 钢轨架设前必须调直,扣件的飞边、毛刺应打磨干净并涂油。 钢轨支承架间距:直线段宜 2.5m设置一个,曲线段宜 2m设置一个,且直线段支 承架应垂直线路 方向,曲线段支承架应垂直线路的切线方向。 架设于支承架上的钢轨应初步调整其水平、位置、轨距、轨底坡和高程,并测放出轨枕位置。其调 整精度应符

34、合地下铁道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0233 4F09 伉 24083 5E13 帓 vT36585 8EE9 軩 23636 5C54 屔 21404 539C 厜 轨枕安装时,轨枕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垂直,轨枕安装距离允许偏差为土10mm 轨枕的垫板安装完毕,其扣件宜先安装钢轨的一侧,再安装钢轨的另一侧。钢轨的普通接头和绝缘 接头应按设计轨缝宽度安装夹板后拧紧螺栓。 ( 3) 轨道位置调整 按设计图纸并依照铺轨基标进行调整,直角道迟及万能道尺使用前应校正,其精 度 允许偏差为 +0.5? 0mm 轨道调整精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轨道精调后必须固定牢固, 并应检查防杂散电流网的布设、 焊

35、接,整体隐检合格后, 应及时浇筑道 床混凝土。 ( 4) 灌注道床混凝土 灌注道床混凝土前要对隧道基底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 并清洗干净,排干场 地积水。 绑扎钢筋、立伸缩缝和水沟模板,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签证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振捣器触及支承架和钢轨; 混凝土施工的接缝面应与道床中 心线垂直,施工缝 应设置在伸缩缝处;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轨距、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道床混凝土初凝前应及时进行面层及水沟的抹面,并将钢轨、轨枕、扣件、支承架等表面清理干净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养护,其强度达到 5Mpa寸方可拆除模

36、板、钢轨支承架。 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 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设,按JGJ46-2005施工临时设施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不随意拉线接电。 ( 2) 配电箱、电动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和接地、接 零装置,漏电保 护器应符合 GB6829-200 5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的要求,严格按“一机、 一箱、一闸、一漏、一保护”要求进行布线和使用。 ( 3) 工作面照明采用低压电,作业面照明必须有足够的亮度,且均匀不闪烁。 ( 4)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靴并站在绝缘板上。 手持电气操

37、作 设备的操作柄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设置良好的绝缘,并在使用 前严格检查。 37562 92BA 銺 28186 6E1A 渚 4UTy (5) 36V 以上的电气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 架 等要做好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每班作业前坚持检查,并做好记录。 ( 6) 施工区域的电源线、轨道电路等应采取防护措施。 (7)铺轨基地内电源线和龙门吊机接触电源线距地面不小于7.5m。各种电源线不 横跨走 形轨,采用地下穿过法。夜间必须有足够照明。 6.2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 1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

38、 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在工作中随时注意观察以及工 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 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 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有专人看管。 5)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联合信号。 拖、拉机械重物时, 技术操作规程规定 不放过”的原则进 7)指挥施工机械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

39、可让人看见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 8)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体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 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9)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 的要求执行 10)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 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1)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投入使用前均由机械技术人员组织进行检查、维修保 位、制动、防护等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确保状况良好。 (12)严格坚持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 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中进行维修。 (13)大型

40、和专用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杜绝违章作业。 6.3 地下线施工安全措施 养,各种保险、限 固、调整和防腐工 严格按规程操作, +*33628 835C 荜 30334 767E 百 24529 5FD1 忑 P31842 7C62 籢 29610 73AA 玪 (1)要充分保证隧道内通讯、照明设施满足施工要求。 ( 2)轨排铺设前应对隧道施工内构筑物是否侵限进行详细的调查,经整改达到放行条件后方可进洞作 业。 3)隧道内轨排铺设和整体道床灌筑作业对调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车辆 进洞、运行、对位作业中, 信号显示要正确、及时, 每个工作环节应有专人负责,

41、做到 联系经常化, 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 ( 4)隧道内轨道施工因工作环境所限,无线通讯工具将受到干扰,操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联系也将受到 各种噪音的影响, 为此,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派专人具体负责, 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4 铺轨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吊移钢轨时注意钢轨钳在钢轨上的位置,防止偏重,跳板、吊架、钢轨钳、钢丝绳 要经常检查。起重 设备经常检查,加强保养,吊装人员有明确分工,统一指挥,指挥信 号配有音响信号,起重物下严禁站人。 轨料堆码整齐牢固。 紧扣件作业人员站在轨枕上用小撬棍拨入扣件时,脚跟要站牢,上扣件人员要两边 分开,使用撬棍要 注意防止碰伤邻近作业人员。 6.

42、5 整体道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整体道床施工中,各道工序应保持适当间隔,并有机衔接与配合。 ( 2)钢筋网焊接时, 焊接设备必须经过调试运转正常后, 方可正式施工, 焊机必 须由专人使用和管理, 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焊接设备必须装接地线,电源部分要 妥加保护,防止因操作不慎使钢筋与电源接 触,严禁两台焊机使用一个电源闸刀。电焊 工穿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作业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 3)施工中起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检查项目必 须符合有关规定。 (4)混凝土灌筑时,要经常检查输送管道,发生堵管时,应尽可能敲击疏通。 6.6 施工运输及交

43、通安全措施 ( 1)教育职工爱岗敬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职工上岗前, 再进行不少于 24 小时的岗前培训, 使之熟悉该标段工程运输的特点和行车办法, 并经 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 2)各级干部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狠抓“两纪”(劳动纪律、技术纪律) “一化”(作业 标准化),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切实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 3)行车人员要严格执行技规 、行规、交规中有关的安全规定,在曲线 地段加强了望, 确认无侵限、无行人后,按限速要求行车。 4)落实行之有效的安全“自控” 、“互控”、“监控”制度和落实项目经理、安全 监察干部不定期添乘制度。 (21042 5232 刲 30056 7568 畨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