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宇宙飞船”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屠旭滨 -33 一)利用多媒体介绍宇宙飞船 设计背景: 传统意义上的高三专题复习课, 其教学 内容通常只是针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 集 中分析某一类典型问题, 力求学生掌握该类 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真正达到通过 一个专题让学生学会一种方法, 解决一类问 题的目的。而当前高考试题体现理论联系实 际,贴近生活生产与现代科技, 突出以知识 立意为主转变为以实际问题立意为主的命 题趋势,重视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因此,笔者认为, 专题复习课还应包括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主 题展开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2、实际问题的能 力。 设计思想: 本课例在教学内容上以宇宙飞船为主 题,根据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返回着陆整个过 程中所涉及到的高中力学知识设计一系列 物理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教学过程上, 课前 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了解有关飞船的基本 情况, 提供有关飞船的结构化材料, 课堂中 重点探讨有关飞船的一系列物理问题, 课后 再提供有关飞船的结构化练习, 以实现学生 对有关飞船的力学知识、 方法的整合, 实施 “专题整合”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围绕宇宙飞船 的一系列物理问题的讨论, 实现对有关飞船 的力学知识、方法的整合。 教学流程: 文字叙述、 图片展示、 视频播放等三种 形式
3、介绍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 使学生对载 人飞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根据情景材料提出物理原理 引导学生提出宇宙飞船从发射升空到 返回着陆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物理知 识:超重、失重、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动 量守恒、机械能等, 使学生对载人飞船初步 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分阶段探讨有关飞船的物理问题 重点探讨发射阶段(超重问题 / 发射速 度问题 / 利用地球自转节省发射能量问题) 、 运行阶段(环绕问题 / 变轨问题 / 对接问题 / 定点问题 / 飞行姿态调整问题) 、着陆阶段 (软着陆问题) 。 一、发射阶段 1超重问题 1.1 控制加速度 1.2 宇航员采用平躺姿势 材料 1:宇宙飞
4、船借助火箭在地面附近 竖直发射升空, 需要一个加速过程, 在加速 过程中,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人们把这种 状态下宇航员的视重与静止在地球表面时 的重力的比值称为耐受力值, 用 k 表示, 则 k = (设宇航员的质量为m, 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a, 地面附近重力加速 度为g)。挑选宇航员时,要求他在超重状 态时耐受力值范围为 4W k 12,这表明飞 船发射时的加速度控制范围为 2 (k= 1+a/g 30m/s110m /s 2) 思考:为了使宇航员适应这种超重状 态,请设计训练宇航员的简易装置?(如 右图所示装置,宇航员坐在一个在竖直平面 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舱内, 要使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5、 时受到的加速度 a = 8g,已 知 R= 20m, g 取 10m/s ,则 转速3为多少?(2rad/s) 讨论:宇宙飞船竖直发射升空时,应 采用什么样身体姿势?(由于在发射升空过 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下, 如竖直站立,头 部血压降低,足部血压升高,使大量血液淤 积在下肢静脉中,严重影响静脉血向心脏的 回流,使心脏输出血量不足, 造成头部供血 不足,轻则引起视觉障碍,重则可能导致意 识丧失,所以宇航员采用平躺姿势为好.) 2.发射速度问题 2.1分析牛顿人造卫星图 2.2理解第一宇宙速度 材料2:已知地球半径R= 6400 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9.8 m/s 2,估算 宇宙飞
6、船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 运动的运行速度约为 km/ s. (v= 7.9 km/s,该速度就是第一宇 宙速度) 思考:怎么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根 据牛顿的人造卫星图分析得出,第一宇宙速 度是保证飞船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 度;根据飞船环绕地球运行必须满足地球提 供的万有引力等于飞船所需的向心力,分析 得出第一宇宙速度也是最大环绕速度) 3利用地球自转节省发射能量问题 3.1选择发射方向 3.2计算节省能量 材料3: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 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 射飞船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而且最理想的 发射场地应该是地球的赤道附近。现假设某 火箭的发射场地就在赤道上
7、,为了尽量节省 发射飞船时所需的能量, 思考:宇宙飞船最佳发射方向如何? (发射运行在赤道面上的飞船应该是由西向 东转) 计算:如果某飞船的质量为m=6x 103kg,已知地球半径R= 6400 km,由于 地球的自转使得飞船具有了一定的初动能, 这一初动能即为利用地球的自转与地球没 有自转相比较,发射飞船时所节省的能量, 求节省能量的大小?(6.5 X 105KJ) 二、运行阶段 4 .环绕问题 4.1完全失重 4.2轨道比较 材料4:在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 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和所有实验仪器及装置 都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讨论:(1)宇航员的受力情况? (宇航 员仍受重力作用,重力提供向
8、心力,宇航员 受力不平衡) (2)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能否在宇宙 飞船中使用?( BDF能使用) A、天平B、弹簧称 C、水银气压计D、水银温度计 E、单摆F、弹簧振子 比 较:不同环绕轨道的运动参量(线速度、 角速度、周期、机械能)? 5.变轨问题 5.1椭圆与大圆轨道相互转变 5.2椭圆与小圆轨道相互转变 5.3小圆与大圆轨道相互转变 5.4返回大气层时大气阻力作用下的 轨道变化 材料5:宇宙飞船运行轨道的改变是 可以通过飞船自带的推进器来实现的,以神 舟五号为例,当飞船变轨程序启动时,飞船 的自带推进器向后喷气使飞船加速,飞船就从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 0 0公里、 远 地点约350公里
9、的椭圆轨道进入距地球 表面约3 4 3公里的圆形轨道 . 讨论:如何 实现椭圆与大圆轨道 相互转变?(见图示” 要从椭圆轨道2转变 到大圆轨道3,只要 飞船在到达远地点 Q 时,通过自带推进器向后喷气使飞船加速, 当速度达到沿大圆做圆周运动所需的速度 时,飞船就不再沿椭圆运行而沿大圆运 行.同理,如飞船原来在大圆形轨道 3运行, 当推进器向前喷气使飞船减速时, 飞船就可 以从大圆形轨道3运动到椭圆轨道2 ) (2) 如何实现椭圆与小圆轨道相互转 变?(见图示,要从椭圆轨道2转变到小圆 轨道1,只要飞船运行到近地点 P时,通过 自带推进器向前喷气使飞船减速, 当速度达 到沿小圆做圆周运动所需的速
10、度时, 飞船就 不再沿椭圆运行而沿小圆运行, 同理,如飞 船原来在小圆形轨道 1运行,当推进器向后 喷气使飞船加速时,飞船就可以从小圆形轨 道1运动到椭圆轨道2) (3) 如何实现小圆与大圆轨道相互转 变?(见图示,如要从小圆轨道 1运行到 大圆轨道3,首先,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加 速运行到椭圆轨道 2,再通过控制推进器使 椭圆的远地点恰好在大圆上,当飞船到达远 地点Q时再适当加速,这样飞船就可以在 大圆轨道3上运行.) (4) 飞船如何实现返回大气层?(飞 船一般都运行到椭圆轨道近地点时,飞船一 直减速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万有引力的 作用下而坠入大气层.) 比较:(1)飞船分别在轨道1、3上
11、的线 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周期 (2)飞船分别在轨道1、2上经P点时 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 (3) 飞船分别在轨道2、3上经Q点时 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 (4) 飞船在轨道2上分别经P、Q点时 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 材料6: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继续绕 地球运行过程中,由于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 影响,飞船在无动力条件下将很缓慢地逐渐 向地球靠近. 讨论:(1 )飞船为什么会向地球靠 近? (2 )飞船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分 别怎样变化? 6 .对接问题 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材料7:空间站实际上就是一个载有 人的人造卫星,那么,地球上的人如何登到 空间站,空间站上的人又如何返回地面?
12、这 些活动都是通过宇宙飞船来完成,这就存在 一个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问题。 思考:能否通过把宇宙飞船先发射到 空间站的同一轨道上,再通过加速去追上 空间站实现对接呢 ? (不行,因为飞船加 速时它所需的向心力 也增大,而在同一圆 轨道运行的飞船所受 的万有引力大小不 变,所以,飞船加速后做离心运动会偏离原 来的圆轨道而无法与空间站对接.飞船首先 在比空间站低的轨道运行,当运行到适当位 置时,再加速运行到一个椭圆轨道. 通过控 制轨道使飞船跟空间站恰好同时运行到两 轨道的相切点,便可实现对接,如图所示.) 7 .定点问题 地球同步宇宙飞船的定点 材料8:地球同步宇宙飞船是指环绕 地球运行时相对
13、地面不动的宇宙飞船,也就 是说同步飞船始终处于地面某点的正上方。 这就是地球同步宇宙飞船的定点问题。 讨论:(1)飞船所在纬度、高度,如 何确定? (轨道平面一定在赤道平面,离地面高 度一定约为 3.6 x 104km) (2)飞船所在经度如何调整? 我国的国土范围在东西方向上大致分 布在东经70到东经1350之间,所以我国发 射的地球同步宇宙飞船一般定点在赤道上 空3.6万公里,东经100附近。假设某颗 地球同步宇宙飞船计划定点在赤道上空东 经1040的位置。经测量刚进入轨道时位于 赤道上空3.6万公里,东经1030处。为了 把它调整到1040处,可以短时间启动飞船 上的小型喷气发动机调整飞
14、船的高度,改变 其周期,使其“漂移”到预定经度后,再短 时间启动发动机调整飞船的高度,实现定 点。应怎样调整两次高度?(依次是向下和 向上) &飞行姿态调整问题 飞船飞行速度方向的调整 材料9:当宇宙飞船接受到返回指令后, 一般通过喷气发动机喷气改变飞船飞行速 度方向,实现飞船飞行姿态的调整如图为 一宇宙飞船的示意图,P 1、P 2、P 3、P 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P 1、P3的连线与空 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 4的连 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 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 开 始时,飞船以恒定的速率v 向正x方向平 动,要使飞船改为向正x偏负y轴60的方 向以原来的速率v 平动。 讨论:应怎样启动发动机?(如先开动 P3适当时间,再开动P 4等) 三、着陆阶段 9.软着陆问题 材料10:以神舟五号飞船为例,飞船 的返回舱质量约为 2t,当返回舱落至离地 10km时弹出降落伞,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 (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使舱 做减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舱开始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公务员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鄂州市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国录像带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梅鹿辄干红葡萄原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煤炭税控系统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涤纶背宝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防锈切削油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轮胎钢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工业电导电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动Y型料浆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传统漆器工艺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 生涯彩虹图完整版本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交底
- 宁波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09.9)
- L13S8排水系统示例图集
- 消防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 招投标质疑函撤销范本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防毒面罩检查及滤毒罐称重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